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让家更美好》同步练习.doc

合集下载

初一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随堂测试第3单元《7.3让家更美好》 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随堂测试第3单元《7.3让家更美好》 含答案

随堂测试7.3让家更美好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整个社会安定与和谐的根基。

为了让家庭更美好,我们应该()①理解父母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②调适逆反心理,主动与父母沟通③听从父母教诲,对父母百依百顺④保护个人隐私,什么都不与父母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入法,常回家不仅要“看”,更要“做”。

可有些年轻人到了父母家,却一门心思玩手机,根本不与父母做任何交流。

针对这一问题,给晚辈最适合的建议是() A.劝长辈去房间休息,颐养天年 B.劝说长辈多看电视,转移注意力C.给长辈也买个手机,教会他们玩D.多陪长辈聊天,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3.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表现为()①家庭变得越来越小②家庭关系越来越简单③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④中国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家庭里的吵架是“一把双刃剑”。

经常与父母吵架()①会伤害父母和子女的感情②锻炼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③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④影响家庭和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家庭结构不断演化。

过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现在一般为()A.核心家庭和联合家庭B.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和单亲家庭D.单亲家庭和丁克家庭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为促进家庭和谐和营造良好家风,我们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应()①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忧②感恩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③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④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放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从这句话中我们悟出的道理是①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②我们要努力让家美好()③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④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市某校开展了以“感恩母亲,爱传万家”为主题的活动。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编同步练习:3.7.3让家更美好1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编同步练习:3.7.3让家更美好1

3.7.3 让家更美好一、基础过关知识点一、现代家庭面面观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比如衣食住行、工作、环境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变化越来越大。

以下关于现代家庭变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中国的家庭结构由大家庭趋向小型化B.家庭成员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与以前不同C.家庭成员经常关注世界和国家大事D.家庭成员不愿参加社区活动知识点二、和谐家庭我出力2.以下行为符合我国在家庭交往中的传统美德的是( )A.每天傍晚,景晨陪着轻度中风的爷爷散步B.敬轩每次吃饭时将餐桌上好的饭菜洗劫一空C.豪琪每天将换出来的脏衣服留给奶奶洗D.我将上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隐瞒下来,没有告诉爸爸妈妈3.观察漫画《数码时代的孤单》。

下列给晚辈的建议最合适的是( )A.打开电视请长辈观看B.提醒长辈注意休息C.购买数码产品送给长辈D.多陪长辈聊天、让她开心二、能力提升知识点一、现代家庭面面观1.在第23个“国际家庭日”之际,天津河东区司法局和向阳楼街道多个社区分别举办了家庭日系列活动,倡导和谐生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下列属于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有( )①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②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③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④将子女培养成为“各种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二、和谐家庭我出力2.在家庭生活中,能够正确听懂父母的语言有时候也是做到与父母有效沟通的一种艺术。

下列对父母语言理解正确的是( )A.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

”——妈妈乐见我的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B.半夜从网吧偷偷溜回来,爸爸说:“你还回来干什么?你把网吧当家算了!”——爸爸想把我赶出家门C.我不爱弹琴,妈妈说:“现在不认真学一点特长,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妈妈说我将来没有出息D.爸爸送我去学校,临别时说:“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有什么事情就及时跟爸妈说。

”——在学校遇到任何事情爸妈都会帮我搞定3.孝顺上,在陈翠银生活中是数不胜数的。

4.2让家更美好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上册

4.2让家更美好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上册

4.2让家更美好——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1.某中学从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开展“学家史、寻家训、传家风”活动,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

这一活动旨在( )A.培育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B.引导孩子学会节俭,做到旧物再利用C.弘扬传承家庭美德,崇尚孝亲敬长D.指导家长依法带娃,建设和谐家庭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告诉我们( )A.孝敬父母是长大后的事,现在不用考虑B.孝敬父母就是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C.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开始D.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3.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孝顺有“三种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下列能体现这“三种境界”的行为是( )①关爱父母健康,悉心照料,让父母衣食无忧②关切父母精神,常伴左右,让父母心情顺畅③尊重父母选择,全力支持,让父母老有所乐④安排父母生活,以我为主,让自己生活愉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①用心感受体会父母的爱②主动和父母分担家务③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④用倾听来应付父母唠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孟郊在《游了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诗文启发我们要( )A.知恩感恩,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B.关爱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C.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再孝敬父母D.关爱家人,用行动报答养育之恩6.在中华文化中,家有浓浓的亲情、殷殷的寄托、代代的传承,其中“孝”是家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精神内涵的是( )A.敬人者,人恒敬之B.辞让之心,礼之端也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7.九年级的小杨同学最近很苦恼:中考填报志愿,他想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父母却希望他选择离家近的学校。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4.2 让家更美好(同步练习含解析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4.2 让家更美好(同步练习含解析版)

4.2 让家更美好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家庭美德的传承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①加强家庭教育②开展主题活动③利用媒体宣传④制定法律、法规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方法。

加强家庭教育,开展主题活动和利用媒体宣传,制定法律、法规都是有效的途径,①②③④均正确。

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下列诗句体现“孝”文化的是()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D.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这强调子女行孝要及时,不要等到失去机会后悔莫及,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及时尽孝的呼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以下关于家庭亲情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家庭亲情只存在于温馨和睦的家庭中B. 磕磕绊绊的家庭没有亲情可言C. 内敛深沉的亲情不如随和自然的亲情珍贵D. 无论家庭关系如何,亲情都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家庭亲情的理解。

家庭亲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磕磕绊绊的家庭中也存在深厚的亲情,内敛深沉的亲情与随和自然的亲情一样珍贵,A、B、C均错误。

无论家庭关系如何,亲情都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D正确。

4.“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10后”的孩子,呈现出与“70后”“80后”不一样的“成长的烦恼”。

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等。

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①顺其自然,各行其是②各执己见,互不相让③相互理解,积极沟通④换位思考,平等交流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会与父母沟通。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案+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案+练习题

《让家更美好》《让家更美好》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通过对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即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共创学习型家庭。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同“家和万事兴”的观念,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提升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共创和谐美德之家。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特点。

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教学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

【教学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

1、多媒体课件,多功能教室;2、网上交友的正反面案例。

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组成家庭的因素是什么?答案即爱、同情和信赖。

家是一个所有家庭成员凝结情感的地方。

父母亲悉心照料孩子,而孩子们也感恩他们双亲的付出。

他们为爱所联结,家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到快乐的地方。

一个没有爱的家便不再称其为家,如同没有灵魂的躯体不再是人一样。

一个人也许过着成功而宽裕的生活,但是荣华富贵决不能保证幸福快乐。

在世界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对其家庭怀有深情厚谊。

你的家也许贫穷而简陋,但那正是你的职责所在。

你遭遇的困难越大,所得到的报偿也就越多。

家不仅仅是一个供家人居住的地方,还是一个培养人们成为公民的场所。

一个人假如无法对家庭做出有意义的事情,也就无法为国家提供优良的服务,因为爱家和爱国是成正比的。

家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真正发源地,是社会福利和国家昌盛的秘诀,是文明的基础和起源。

4.2让家更美好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让家更美好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让家更美好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和谐家庭我出力,我们青少年可以()①放弃学业、挣钱养家,为父母分担生活压力②孝亲敬长,尊老爱幼,以实际行动践行家庭美德③争当小小“传话筒”,与他人分享家庭成员间的小秘密④充当家庭“黏合剂”,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与互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某中学从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开展“学家史、寻家训、传家风”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这一活动旨在()A.确保中学生依法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B.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建设和谐家庭C.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崇尚孝亲敬长D.激励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道德模范3.某市妇联、市委文明办在全市广泛开展寻找“五好家庭”暨“最美家庭”活动。

最终,26户家庭被评选为“五好家庭”,38户家庭被评选为“最美家庭”。

下列适合作为评选“五好家庭”和“最美家庭”标准的是()①家庭成员互敬互爱,没有任何矛盾②父母重视言传身教,营造良好家风③与邻里和睦、友爱地相处④子女孝敬父母,对父母言听计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爸爸,我今天帮妈妈擦地啦。

”“你真棒!不过,不能说‘帮妈妈’,你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你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这段对话启示我们()①家是心灵的避风港②家庭成员间无须互相帮助③家庭成员要相互关爱和扶助④要共担家庭责任,建设和谐家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能力提升5.小明觉得同学小英的父母自然随和,小英的家庭温馨和睦,而自己的父母内敛深沉,自己家里缺少亲情。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部分家庭存在亲情,部分家庭没有亲情B.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C.自然随和的是亲情,内敛深沉的不是亲情D.温馨和睦的是亲情,磕磕绊绊的不是亲情6.某校开展了以“建设和谐家庭”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下表是其中一个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这一结果可以反映出()A.“你说了算”的家庭亲子关系最平等B.“父母说了算”的家庭一定缺少亲情C.“共同商量解决”的家庭没有矛盾冲突D.现代家庭大多通过互动沟通解决问题7.情境一在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名单中,共有1 000户家庭获选。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二单元4.2《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含答案)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二单元4.2《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含答案)

4.2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某中学从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开展“学家史、寻家训、传家风”活动,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

这一活动旨在()A.培育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B.引导孩子学会节俭,做到旧物再利用C.弘扬传承家庭美德,崇尚孝亲敬长D.指导家长依法带娃,建设和谐家庭2.亲情是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下列诗句体现亲情的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父母之爱的是()①犯了错误也不惩罚我们②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③双休日带着我们逛公园④只关心我们学习和分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23年度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程诗怡是一名中学生。

2019年6月28日,她被确诊为恶性骨肉瘤。

当她的母亲得知这一切时,备受打击,带着她四处求医看病。

在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后,她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这让我们感悟到()A.母爱更多地表现在危难时刻B.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支持C.亲子冲突需要互动沟通来解决D.父母分享了我们的喜悦5.一位大叔背个小包爬山已是气喘吁吁。

当他看到一个小女孩背着一个小男孩从旁边缓慢走过时,便同情地对她说:“小姑娘,你背那么重的小孩一定很累吧。

”小女孩听后不高兴地说:“你背的是包袱,但我背的是我的弟弟。

”小女孩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①家人间真切的关爱和依恋②亲情只有甜蜜没有冲突③家人间的照顾和牵挂④只有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才是一家人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6.下列有关亲情之爱,认识正确的有()①人们内心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亲情之爱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都是相同的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中同样有亲情之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一名家长向老师诉说道:“我儿子今年12岁,以前很听话,现在变了很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3让家更美好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3让家更美好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3让家更美好练习题一、选择题1.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现代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关于现代家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普遍不融洽②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多样③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④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小腾建立了一个以爷爷奶奶为核心的家族微信群,大家常常在这个群里聊聊家里的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现代家庭()A.现代家庭结构、规模、观念都发生了变化B.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C.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D.家庭成员之间越来越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3.《增广贤文》曰:“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子女对父母的要求应全部顺从B.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C.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D.父母对子女要尽到抚养的义务4.现在的很多孩子面临学习压力大、玩伴少等烦恼,与此同时,一些家长感觉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

针对这一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该( )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②相互理解,积极沟通③换位思考,平等交流④顺其自然,各行其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为了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该()①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②有效沟通和交流,化解矛盾和冲突③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④为了家庭的幸福,我们可以不讲原则,牺牲一切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________的关系。

( )A.朋友B.兄弟C.父母D.姐妹7.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下列方式或手段有利于我们与家人交流沟通、增进感情的是( )①经常通过电话、网络嘘寒问暖②多与家人一起锻炼身体或学习③尽量陪家人聚餐④工作繁忙,请保姆等家政人员代替自己照顾家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下图所示,该家庭的类型属于()A.核心家庭B.单亲家庭C.主干家庭D.联合家庭9.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B.敬重和爱戴父母C.供给父母生活所需要的衣食D.多帮助父母做事10.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构建和谐家庭应该()A.孝敬父母B.学会与父母沟通C.回避父母D.依赖父母二、非选择题11、.家和万事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家更美好》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学生小天原先与父母、弟弟一起生活,上了初二,父母把老家的爷爷奶奶接出来一起住了。

那么,小天的家庭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核心家庭到主干家庭
B.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
C.核心家庭到联合家庭
D.联合家庭到核心家庭
2.2016年春节期间,有一件事“火”了——抢红包。

从央视春晚抢红包到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商家给消费者发红包,发展到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间玩起“红包接龙”,即使抢到的红包金额并不多,也玩得不亦乐乎。

有关“抢红包”的议论也随之产生,以下观点你最认同哪一个( )
A.远方亲友来串门,就说我在抢红包
B.红包礼钱谁不抢?留取小钱奔小康
C.红包礼金万人抢,稍微迟疑轮不上
D.红包虽小情也真,不及父母养我恩
3.妈妈是我的好朋友,有时候,我在外面受了气,她就安慰我,逗我开心,我有不会做的作业,她总是耐心给我讲解,直到我昕懂了她才放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球、做游戏。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段初中生的话说明了( ) A.现代家庭的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B.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C.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是现代家庭的重要内容D.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4.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下列做法有利于家庭稳定的是( )
①爸爸努力工作,我认真学习
②妈妈病了,小琪给妈妈买药
③周末,一家人去看望姥姥
④妈妈怕我打电话影响学习,经常偷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00后”的孩子,呈现出与“70后”“80后”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

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等。

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 )
①相互理解,积极沟通②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③顺其自然,各行其是④换位思考,平等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简答题
6.我叫王磊,今年13岁,是一个八年级学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是建筑工程设计师、妈妈是老师。

爷爷奶奶虽然没跟我们一起住,但活得也很充实,最近还像年轻人一样玩起了微信,把我们都加了微信好友,发起了朋友圈,还时不时跟我们视频聊天。

今年放寒假的时候,我除了学习,还陪着爸妈一起锻炼身体,陪着他们和爷爷奶奶去了趟三亚旅游,在那里吃了年夜饭、看了央视猴年春晚,感受了亲情和家庭的美好。

从王磊的叙述中,归纳现代家庭发生的变化。

三、材料分析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智能手机风靡街头巷尾的今天,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属。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学习使用这些沟通软件,加入孩子的朋友圈,不想再错过孩子任何动态和消息。

为此,不少同学吐槽自己被“监控”,大呼“没隐私”。

有的孩子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将父母屏蔽了。

材料二、大学生张明为了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会微信,专门手绘了一本微信使用说明!手绘的岂止是一本说明书,它更体现出无数游子心中最深沉的牵挂,承载了晚辈对长辈的孝心、耐心和成全之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大学生张明的家庭结构属于哪一种类型?
(3)比较张明给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的行为和部分孩子屏蔽家长的行为,谈谈在建设和谐美好家庭方面,你受到哪些启发。

参考答案
1-5 ADACD
6.(1)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2)随着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4)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日渐盛行。

7.(1)材料一反映微信、微博等信息传媒也在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与交流方式,但一些子女反感父母过度关注,故意设置障碍,将父母屏蔽,影响了与父母的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
(2)核心家庭。

(3)①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

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还需要有效交流和沟通。

②孝亲敬长,要从小事做起,细微关怀,成全父母的愿望。

满足父母的实际需要;要亲近父母,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