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跖疣验方

合集下载

『中医绝招』老中医坐堂皮肤科病诊治绝招04跖疣

『中医绝招』老中医坐堂皮肤科病诊治绝招04跖疣

『中医绝招』老中医坐堂皮肤科病诊治绝招04跖疣
跖疣
跖疣是由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新生物,多见于青年。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由于经常受到压迫及摩擦,所以陷入皮内,并形成胼胝状淡黄色坚硬斑块。

通过研究已知,跖疣的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

有哪些症状?
1.好发于足底、趾侧。

2.初起为角化性丘疹,逐渐增大,表面粗糙,呈灰褐色或灰黄色,疣体中心稍凹陷,周围有较高隆起的角质环,除去角质层可见白色软刺状疣体,边缘散在小黑点,数目多时可融合成片,易出血。

3. 有明显压痛。

4. 病程缓慢,有时可自然消退。

如何治疗?
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30克,熟地2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炮山甲15克,夏枯草15克,板监根30克,制首乌30克,白术15克,片草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

外用药鲜芦荟适量,置于鲜童便中浸泡1-2小时,取出用清水洗净备用。

用时先将角质层削薄,然后切去芦荟叶表皮,把内质粘性一面贴于患处,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有哪些单验方?
1. 30%生半夏霜外搽。

2.生半夏粉加白糖少许,外敷,胶布贴封,3天一换。

3. 紫硇砂30克,研粉外包,每周一换。

特别提示
1.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挤压,防止破溃,避免细菌侵入。

2.积极防治足多汗症,注意卫生,勤洗袜子、鞋子,保持鞋内干燥。

3.对于皮疹不要硬性搔破,以防自行接种。

一种治疗足上顽固性跖疣的中草药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足上顽固性跖疣的中草药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足上顽固性跖疣的中草药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贺振中
申请号:CN201510468289.4
申请日:20150804
公开号:CN106692579A
公开日:
201705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足上顽固性跖疣的中草药方法。

其特征是按一定标准配制的中草药,通过一定时长的煎、凉、泡,有效彻底去除脚上所有显现、未显现的跖疣病灶。

配方的有效成分为:乌梅30g、木贼草30g、威灵仙30g、香附30g、板蓝根30g、大青叶15g,本发明为纯中草药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整个治疗过程为外部治疗,经多名患者实践检验,疗效显著,无痛,无副作用。

申请人:贺振中
地址: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院塔6楼104室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跖疣中医诊疗方案

跖疣中医诊疗方案

跖疣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皮损初起为小的丘疹,渐增大,表面粗糙角化,灰黄或污灰色,圆形,中央稍凹,周围绕以增厚的角质环,因足底受压,皮损常不高出皮面,除去角质层后可见疏松的白色乳状角质物,边缘可见散在小的黑色出血点,数目从一个至数十个不等。

(2)好发于足跖前后受压处及趾部。

(3)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挤压则疼痛加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好发于足跖部位,初起为一细小发亮的丘疹,后渐增大、增多,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灰黄或污灰色,呈圆形,境界清楚,周围绕以稍高增厚的角质环。

(2)用小刀将表面角质削去,则见角质环与疣组织之间境界更加明显,中央为疏松的角质软芯,易被剔去,软芯的四周往往有散列的小黑点。

(3)有明显的挤压痛。

(4)组织病理检查:表面明显角化和棘层肥厚,表皮上部空泡形成成网状,乳头瘤样增生。

(二)证候诊断1.血燥证:足底或趾间赘疣隆起,表面粗糙,状如莲须,触碰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干燥皲裂。

舌淡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

2.湿热证:去除表面角化层后见疣体结节疏松,色灰或褐,大小不一,高出皮肤,多伴有脚湿气,皮下水疱,浸渍,糜烂,渗流滋水。

舌黯红,苔薄,脉细。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外洗可选用木贼、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透骨草、败酱草、蒲公英、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虎杖、艾叶、皂角刺等。

煎液泡洗或熏洗,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

2.艾灸疗法操作方法:(1)雀啄灸,一般15~20分钟,艾条与疣体距离以患者自觉表皮不烫、能耐受为度,灸疗得气以局部可见粉红色圆点,其穴位周围或循经有酸、麻、痒、蚁行感为标准。

一般使用2月,也可延长疗程。

(2)直接灸法:用艾柱着疣上灸之,每日一次,每次三壮,至脱落为止。

3.冷冻疗法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消毒棉签蘸液氮后,直接压迫皮损处,以轻轻压迫疣体为度,每次20~30秒,必要时重复2~3次。

中药祛疣方治疗趾疣36例

中药祛疣方治疗趾疣36例

中 国 社 区 医师 . 医学专 业 2 1 年 第 2 期 ( 2 总 第2 e ) 7 00 1 第1W 4期 17
尿病 、 肿瘤 、 液病 等严 重危 及 生命 的原 血
关键因素在 于 明确 主动及 被 动运动 各 自 影响运动点 的共 同范 围。第二 , 在于 明确
胛关节 的运动情 况 , 注意在整个肩关 节 应 运动过程 中肩肱 关节 、 胸锁关 节 、 锁 关 肩 节等组成肩 关节 的个 不 同关 节在 整个运 动过程 中的作 用。如 肱骨 的位 置 和外 展
结 果
3 6例患者 中痊 愈 2 5例 , 效 8例 , 显 有 效 3例 , 总有效率 10 , 中 6例患者 0% 其 1 疗程痊 愈 , 治疗时 间最 长者 1个月 。
讨 论
1 6例 ; 年龄 1 5 5— 5岁 , 均 2 平 8岁 , 程 3 病
个 月 ~3年 ; 均 1年 , 要 见 于 足 趾 、 平 主 足 底。
中 首 先 要 对 病 变 部 位 有 一 个 清 楚 的 解 剖 定 位诊断 , 具体方法有二个 : 第一 , 根据肩
10 左 右 , 2。 从此 我们 可 以得知 , 是可 以 凡 引起 肱骨头 运动 障碍 的原 因皆可 以进一
步影响到肩关节 的功 能而产生疼痛。其他 的胸锁关节 、 喙锁 关节 等微动 关节也 同此
撑 计 划 重 大 项 目( 07 A O A 3 20 B I7 1 ) di 1 . 9 9 j i n 10 —6 4 . 0 0 o:0 3 6 /.s . 07 s 1x 2 1 .
2】 8 .】 6
将患者肩 部功 能障 碍情 况 与肩 颈部 各组肌 肉的功能特 点结合起来 , 择下列 选 肌肉 中的某 些肌 肉 的起止 点作 为针 刺部 位 : 中斜方肌 、 上 三角 肌 、 小菱 形肌 、 大 肩 胛提肌 、 冈上肌 、 冈下 肌 、 小圆 肌 、 大 肱二 头肌 。依据患者病 情选取合适 的体 位 , 用 03 m × 2m .0 m 5 m,0 3 m .0 m × 5m 0 m, 03 m . 0 m×7 m规 格 的一次 性针 灸针 , a r 穴 位常规消 毒 , 用单 手 、 管针 进 针 法 ( 必要

威灵仙治掌跖疣36例

威灵仙治掌跖疣36例

( 布包) , 五灵脂 10 g ( 布包) 。
煎服五剂后, 引流管渗出液由红混转黄混液, 腹
痛减轻, 依方再进 5 剂, 凝块减少, 热退。换方: 芡实
20 g , 连须、莲水各 20 g, 党参 20 g, 黄芪 30 g, 刘寄
奴 20 g, 炙地龙 10 g, 刺猬皮 15 g , 白芍 20 g , 黄药脂
关键词: 掌跖疣; 威灵仙 中图分类号: R 7521 5+ 4 文献标识码: B
近几年来采用单味威灵仙煎液加入食醋治疗掌 跖疣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6 例中 男性 19 例, 女性 17 例; 年 龄 12 ~ 56 岁; 病程 4 个月~ 3 年; 掌疣 6 例, 足跖疣 30 例。 2 治疗方法
掌跖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治疗手 段较多, 如激光、冷冻、电烙、手术等疗效不甚理想, 复发率高, 费用偏贵, 患者不易接受。中药威灵仙气 温、味微辛咸, 有通经络、治骨鲠之功效, 故笔者据此 原理, 加之用食醋为引。因食醋有辛窜之功, 能直达 病所, 二者合用相得益彰, 此法简便易行, 无任何毒 副作用, 患者乐于接受。
威灵仙 100 g 冷水浸泡 30 分钟后, 用武火煎至 药液沸腾, 改用文火煎 15 分钟, 此药煎头、二煎, 共 计 800 mL 左 右, 煎好后, 将 药液全部倒入盆内, 加 入 50 mL 食醋, 待药液温度 适中后, 将长有疣体的 手掌、足跖放入药液盆内浸泡 30 分钟, 每日早晚各 1 次, 7 天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36 例掌跖疣患者全部治愈( 未采用任何其他治 疗方法) 。1 个疗程治愈者 18 例, 2 个疗程治愈者
10 例, 3 个疗程以上治愈者 8 例。 4 典型病例

翻出来了!两味药,治脚趾“长瘊子”,50年老方子,治法要求严格【一点资讯】

翻出来了!两味药,治脚趾“长瘊子”,50年老方子,治法要求严格【一点资讯】

翻出来了!两味药,治脚趾“长瘊子”,50年老方子,治法要求严格【一点资讯】(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这几年,我研究总结中医药的单验方,成效斐然。

周围的一圈人,不少都知道我。

这不嘛,大概一个月以前,我一个搞中医皮肤科的同学问我,说他听说一个老办法,治疗跖疣效果较好。

但是这个办法比较老,迄今为止快40年了。

其中有一个药,是板蓝根,另一个药材是什么,就实在记不得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就是这两味药,泡脚。

他想找这个资料,实在找不到。

他问我有没有方法能帮助他考证出来。

我觉得,这个事儿应该做啊。

因为脚底下长瘊子,这个事儿在不少人身上都出现过。

如果我能找到,并且作以研究,加上我同学的实践,这不又是一件有利于读者和百姓的事情吗?于是,我一头扎进书房。

功夫不有心人。

半个月前,我找到了这个办法。

随后,我同学拿去尝试。

结果证实,确实有一定效果。

我说一下这个方法吧。

准备中药山豆根和板蓝根各60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10分钟,然后等药液稍微凉下来,泡脚半小时。

每日一次。

如果这个疣体较大,或者说伴随严重疼痛,那就艾灸它,每次10分钟。

这个办法,到底源于哪里呢?我告诉你,是《广西中医药》于1983年8月29日刊发出来的,就在当期的第15页右下角位置。

这办法的创制者姓李。

其实,这个办法,从1972年就开始实践于临床了,迄今快50年了。

此法治疗54例患者,治愈43例,其余无效。

治愈者用药3到9剂。

治愈的标准是疣体变软、枯萎、脱落。

所有患者里头,疣体最多的27个,最少的5个。

我把这个结果告诉给我同学。

他显得十分兴奋,连说对对,就是板蓝根加上一个山豆根。

他也是听一个前辈说的。

但具体的,他无从知晓了。

其实,这个办法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山豆根,为豆科蔓生性矮小灌木植物柔枝槐的根。

这个东西是传统的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药材,对咽喉肿痛治疗效果不错。

消疣汤治疗跖疣56例

消疣汤治疗跖疣56例

融合 成 角质 性 斑块 。近 2月来 疣体 大 者及 疣体 聚 积处 疼 痛 , 行 走 困难 , 即来 我 科 门诊治 疗 。 查: 左足 底部 密 集大 小 不 等 的灰 黄色 斑 块 , 表 面角 化 , 粗 糙
不平 , 有压痛 。 舌质淡红、 苔 薄 白, 脉弦 。 诊 断为跖 疣 。辨 证 为外 伤 摩擦 , 毒 邪 内侵 , 气 血瘀 阻 聚结所 致。 治则 : 解 毒利 湿 , 活 血 化瘀 , 软坚 散结 , 用消 疣 汤 内服 外 用 。用 药 1 O剂 后 , 疣 体 大者 变 小 , 小 者 消 失 。用 药 2 O剂 后 , 疣 体 已基 本 消 失 。1月 后 复 查, 疣体 全 部 消失 , 随访 半年 未 复 发 。
陕西 中医 2 0 0 3年 第 2 4卷 第 3 期
认 为是 由人 类 乳 头瘤 病 毒 引起 的表 皮 肿瘤 。 中医 认为本病是局部摩擦 , 肌肤外伤 , 卫外不 固, 风邪 毒气 乘 虚 而人 , 搏 于 肌肤 , 气血 瘀 阻聚结 而 生 。方 中板 兰 根 、 薏米、 草蔻、 贯 众 清 热解 毒 利 湿 , 莪术、 紫草、 丹参、 香 附 活 血化 瘀 通 滞 , 木 贼 草 发散 肝 胆 风邪 , 牡蛎、 珍 珠 母平 肝 软 坚散 结 。诸 药合 用解 毒
疗 效 标 准 痊 愈 : 疣 体 完 全 消失 , 疼 痛 消失 , 随访 半 年未 复 发 。好 转 : 疣体 缩 小 , 疼痛 减轻 。无
效 : 疣体 无改 变 , 疼 痛 不减 。


跖疣 , 中 医称 之 为“ 足瘊 。 现代 医学
维普资讯
煎5 0 0 m1 分 2次 口服 , l d 2次 。第 3次 煎 l O 0 0 ml

验方治疗跖疣80例临床观察

验方治疗跖疣80例临床观察

验方治疗跖疣80例临床观察80例跖疣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主要症状:皮损发生在足底部,初期多为角质小丘疹,可渐至黄豆大或玉米粒大,多为角化性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边缘绕以角质环;去除角质后可见角质软芯和小黑点;常有压痛,影响走路。

病理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间有广泛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棘层上部及颗粒层细胞有空泡化,表皮突延长,疣周围组织向内弯曲呈抱球状,真皮乳头上延,血管扩张,整个损害深入真皮。

80例患者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5至60岁,平均28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平均18个月。

2.治疗方法验方苦柳酊的配制:将苦参200克、黄柏200克、斑蝥30克加入95%的乙醇1200毫升中,浸泡一周,过滤去渣取液,然后每100毫升过滤液中加入水杨酸、碘各12克,摇匀,待其完全溶解后,即可应用。

治疗时用棉棒蘸取药液适量,外涂患处,尽量勿使药液流至正常皮肤,每日3至4次,半月后患处病变皮肤变硬,则每晚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再涂,治疗一月后皮损处角质逐步脱落(如果病皮未脱,可用刀片轻轻削除),如果未愈,继续涂治,直至痊愈。

1月为1疗程。

3.疗效标准痊愈:皮损完全消退;显效:疣体数目及皮损消退70%以上;好转:疣体数目及皮损消退30—70%;无效:皮损无明显变化,或者疣体数目及皮损消退不足30%,或有新的疣体出现。

4.治疗结果2疗程后观察:治愈68例(85%),显效10例(12.5%),好转2例(2.5),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

5.讨论跖疣即中医所说的“牛程蹇”,古代早有记载,中国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曰:牛程蹇乃因程途奔走,热脚下水见风,以致气滞血枯,结成顽硬皮肉,荣卫不滋,渐生肿痛,肿高突起,步履难行……,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或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失润,皮肤局部气滞血瘀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跖疣是皮肤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疾患,较为常见,多与足底多汗、局部摩擦、外伤、不良刺激及压迫等因素有关,此病毒极易通过微小的皮肤破损而自身接种传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跖疣验方
中医治疗跖疣验方
新浪中医语:跖疣是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

发生在足跟、跖骨头或跖间的赘生物,称跖疣多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是寻常疣的一种。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赘生物。

古医籍有称之为牛程蹇。

本病西医称为跖疣。

病多以外伤和摩擦为其诱因,足部多汗与跖疣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凝滞,郁于肌肤而成。

治宜活血软坚,解毒消疣。

取艾叶200克,白矾100克。

将艾叶加入3000毫升水中,煎至2000毫升时,加白矾溶化即可。

用药液温泡患足30分钟,每日两次,一般连用14日可愈。

饮食禁忌:应严格避免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酒类、辣椒、生姜、胡椒、咖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