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艺术品投资基金案例【精】整理版

合集下载

艺术产品投资成功案例

艺术产品投资成功案例

艺术产品投资成功案例
以下是几个历史上的艺术产品投资成功案例:
1. 托马斯·沃尔夫森:这位美国商人于1958年以16,000美元购买了一幅文森特·梵高的花卉画作,如今这幅画已经价值超过6亿美元。

2. 理查德·帕拉波斯:这位医生和藝術收藏家投资了一幅安迪·沃荷名为《迈克·梅克斯的电梯》的绘画作品。

他于1985年以7.2万美元购入此幅作品,并在2007年将其以62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

3. 约瑟夫·胡洛沃:这位金融家于1957年以3200美元购买了毕加索的画作《切尔什的阿维尼翁》,目前这幅画已经价值数亿美元。

4. 马科斯·阿姆斯特朗:这位藝術收藏家于1994年以1.3万美元购入了奥古斯特·罗丹雕塑《欲望之门》的一个原型,后来这件作品被拍卖,以45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5. 费尔南多·布拉瓦:这位收藏家投资一幅巴勃羅·畢卡索的油画《夜间咖啡厅》,以近9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之后在2017年拍卖时,以5.9亿美元的高价成交。

这些案例都表明,在艺术市场上投资的成功,需要对市场趋势和艺术家的作品有较好的认知和了解,并需要有耐心和长期的投资规划。

艺术品投资基金:资本与知本的有机结合

艺术品投资基金:资本与知本的有机结合
2 1年 1 01 月
经 济 论 坛
Ec n m i F r m o o c ou
Jn 01 a .2 1
Ge . 8 . n 4 6 No01
总第 4 6期 8
第 O 期 1
艺 投 基 资 知 的 机结 术品 资 金: 本与 本 有 合
文/ 马 健
【 摘 要 】艺术品价格是 经济增长的函数 ,会随 着经济总量的增 长而不断增值 。艺 术品也是一种投 资品 ,
文指 出 ,得 益于 中 国的收 藏热 和全 球 当代艺 术市 场
的 ‘ 跃进” 大 ,以及 中 国政 府 艺 术 品 交 易政 策 的改 变 ,越 来越 多 的中 国艺 术 品 开 始直 接 在 香港 上 拍 , 而不 是在纽 约 、伦 敦或 者 巴黎 t拍 ,中国 已取 代法 闫 ,成 为继美 国 和英 国之后 的世 界 第三 大艺 术 品市 场 ( 晓琳 ,2 0 0 0 初 ,国际权 威 研 究 机 尹 09 o2 1年

场 总 交 易额 达 4 亿 欧元 , 占全球 市 场 份 额 的 1% , 2 4
同 比增 长 1% ,位 列全 球 第 三 。另 外 ,以29 亿 欧 2 .1 元 ( 71 亿元 人 民 币 )总成 交 额 领 跑 亚 洲 艺 术 品 2 .2 拍 卖 市场 的 中 国嘉 德 国 际拍 卖 有 限公 司首 次跻身 于 全球 第 五 大拍 卖 公 司 ( 克安 德 鲁 ,2 l 。事 实 麦 0 0)
【 键 词 】艺术品投 资;投 资基金 ;金 融理 财产 品 关 【 基金项 目 】 江省社会科 学界联合会研 究课 题 ( 目编号2 1N3 浙 项 0 0 9)成果。 【 作者简介 】马健 ,浙江传媒 学院管理 学院讲师 ,硕 士,研 究方 向:文化 产业。

艺术品投资风险案例

艺术品投资风险案例

• 反观国外,在艺术基金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 反观国外, 艺术基金发展史上, 以投资失败告终的惨案,但很少被人提及。 以投资失败告终的惨案,但很少被人提及。巴黎国 家银行曾经投资2200万美元,购买了16 2200万美元 16幅法国及意 家银行曾经投资2200万美元,购买了16幅法国及意 大利的绘画及素描作品。 年之后, 大利的绘画及素描作品。在7年之后,该银行出售 了这套投资组合的艺术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了这套投资组合的艺术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作品最终的成交总额比购买时还少了800万美元。 800万美元 作品最终的成交总额比购买时还少了800万美元。 • 此外,纽约大通银行发行了一只价值为3 此外,纽约大通银行发行了一只价值为3亿美 元的艺术品基金, 元的艺术品基金,摩根建富投资集团发售过一只 2500万美元的艺术品投资基金 日本Itoman 万美元的艺术品投资基金, 2500万美元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日本Itoman Mortgage corporation曾投资5.2亿美元购买了 corporation曾投资5.2亿美元购买了 曾投资5.2 7300件包括雷诺阿等西方现代主义及印象派的绘画 7300件包括雷诺阿等西方现代主义及印象派的绘画 作品,然而, 家公司的投资基金都严重亏损。 作品,然而,这3家公司的投资基金都严重亏损。
• 尤其现在艺术品投资热炒更加重了投资者的盲从 心理,许多人对艺术品缺乏辨别能力, 心理,许多人对艺术品缺乏辨别能力,只能依靠 顾问信托, 顾问信托,因此标的物的真假以及实际价值也构 成了很大风险。 成了很大风险。假如基金管理人和投资顾问合谋 抬价,从投资者套利是很容易的。 抬价,从投资者套利是很容易的。 • 让艺术品基金高价买入这个作品,拍卖行和投资 让艺术品基金高价买入这个作品, 顾问都有利可图。然后投资 投资顾问再联合拍卖行发 顾问都有利可图。然后投资顾问再联合拍卖行发 行另一只艺术品基金接货上只基金买入的艺术品 艺术品, 行另一只艺术品基金接货上只基金买入的艺术品, 循环下去就构成了现在媒体也在说的艺术品基金 的庞氏骗局。 的庞氏骗局。

艺术品投资基金知识(之一):西方艺术品基金情况介绍

艺术品投资基金知识(之一):西方艺术品基金情况介绍

艺术品投资基金知识(之一):西方艺术品基金情况介绍艺术品投资基金知识(之一):西方艺术品基金情况介绍纵观世界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艺术品基金当属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于1974年诞生在英国。

当时的英国经济不太景气,通货膨胀较为严重,英国著名的铁路养老基金(British Rail Pension Fund)的股东们便想要投资以求分散风险和保值增值。

于是,他们接受了该基金创始人统计学专家列文的建议,从每年可支配的总流动资金中,拨出5%(约1亿美元)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艺术品投资。

曾经参与苏富比年鉴编辑工作的艾德尔斯坦负责打理和保管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艺术品,另一位统计学专家斯通弗罗斯特则负责督导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整个艺术品投资计划,开始尝试投资艺术品。

他们每次都只买每场拍卖会最贵、最好的一件拍品。

最后,基金共陆续购入了2500幅画作。

直到25年后,也就是1999年,才全部售出,总计获利数亿美元,平均年收益率超过了20%。

这个案例披露时,恰逢艺术品市场又一轮新的上涨热潮,立刻引起市场关注,并且带动了大批基金转型专攻艺术品投资,一些银行家、投资家纷纷与重要的拍卖机构的资深专家合作,不断地推出新的艺术基金。

在英国,还有一家著名的基金叫英国美术基金(Fine Art Fund),就是雇用了多位艺术经纪人在全球购买潜力艺术品,并引入专业的投资手法,进行组合投资。

比如按照3?3?2?2的比例购买印象派作品、古典大师级作品、现代艺术品以及当代艺术作品。

规避风险的同时,又确保不错过各个领域的热点。

在如此灵活的操作下,这家在2004年才开始运作的艺术基金,到了2006年底已经获利超过59%,被公认为目前全球最活跃最优秀的艺术基金。

2009年6月26日,该基金负责人、佳士得拍卖公司的原首席执行官菲利蒲?霍夫曼*Philip Hoffman*曾来到中国,并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关于艺术品投资的演讲。

霍夫曼以伦敦艺术品市场为主要操作对象,投资资本累积达到3.5亿美元,获利则达到了1亿美元。

艺术品信托归纳整理总结

艺术品信托归纳整理总结

艺术品信托归纳整理总结据我掌握的信息目前国内主要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招商-摩帝富-华澳艺术品投资信托计划、复文艺术品基金、上海泰瑞艺术基金、杏石盛鼎艺术品投资基金、深圳“杏石兰亭”艺术品基金、中融-邦文传家宝基金、德美世博艺术基金、北京国际艺术品基金、雅汇基金、北京中博雅艺术投资基金、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上海信托香花石系列中国新绘画艺术品投资信托计划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信托今年3月发行的“盛藏财富宝腾一号艺术品投资集合信托计划”下称宝腾一号中对“艺术品定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艺术品的交易价格标杆通常是在拍卖会上产生的,拍卖会上的公开交易记录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当时的艺术品市场,而且拍卖纪录通常会在某一个阶段内频频刷新。

”盛藏财富复文艺术品该信托将主要受让当代集团拥有的艺术品集合收益权,这批艺术品的估值约67亿元,而其融资所得资金用于发展当代集团文化产业。

按照盛藏财富复文的计划书中描述,这批质押艺术品的估值定价主要是“来自名家鉴定,而占藏品绝大多数的当代书画则均为参展作品,”厦门拓文和当代集团都承诺信托期限届满时以约定价格赎回信托计划投资的艺术品收益权,“如投资顾问和赎回承诺人不按期履行补足义务,则受托人有权处置质押品。

”厦门拓文在这份信托计划中作用不是对艺术品投资提出建议,而是作为第三方提供差额补足,“投资顾问只起到增信的作用,因为这个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信托,充其量就是个融资产品。

“盛藏财富复文”的艺术品将由北京信托委托厦门复文美术馆保管,存放于专业保管库,防范艺术品保管风险,而厦门复文美术馆隶属于当代集团。

华澳长诚1号对此的规定是“次级受益人对艺术品真迹做承诺,若标的艺术品被鉴定为赝品,次级受益人承担全额赔偿责任,刚泰集团为赔偿连带责任担保;若艺术品发生灭失导致信托财产发生损失的,上海刚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刚泰集团承担全额赔偿责任,”“假设当代集团的艺术品全是假的,也没有关系。

当代集团还质押了持有的6240万股ST当代000673股票,光是市值就接近5个亿,风险是可控的。

国外艺术品投资行业探究

国外艺术品投资行业探究

国外艺术品投资行业探究一、国际艺术投资行业现状艺术品投资行业目前在英美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发展较为完善。

国外的艺术品投资分为三种途径:拍卖行、艺术品投资基金和指数化投资。

其中拍卖行最为原始,也最为成熟。

而随着金融工具和艺术投资的结合,艺术品投资基金也在波折中不断完善。

目前已出现美术基金(FINE ART FUND)、菲门乌德艺术投资基金(Fernwood Art Investments)这样比较著名的基金。

随着融入金融工具的使用以及方式的多样化,对于艺术品的投资需求日益增长,而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二、国际艺术品投资行业发展历史国外艺术品投资产生的比较早,随着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艺术品也逐渐出现商品化的趋势,于是出现了艺术品拍卖行业。

西方艺术品拍卖制度有25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过拍卖行业的巨头公司,也推进了艺术品拍卖制度的发展。

而在这期间,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二十世纪20、30年代大萧条期间随着经济衰退,人们对于艺术品的关注随之下降,从而艺术品拍卖行业出现不景气的现象。

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艺术品行业也才出现了一段新的繁荣时期。

并且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艺术品投资也融入了金融工具的使用。

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基金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英美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艺术品投资基金。

虽然艺术品投资基金目前还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仅仅占一小部分份额,但这种方式的出现也为艺术品投资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经典案例介绍1.拍卖行——以索斯比拍卖行为例。

索斯比产生于1744年,成立于英国伦敦,在经历了250年的时间之后,索斯比逐渐成为了艺术品市场的领军。

索斯比在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拍卖流程。

首先在拍卖前准备阶段,公司会搜集优秀的艺术品或接受委托人的主动委托。

委托人需要支付一定的佣金,并将艺术品的拍卖相关事项交给拍卖行处理,拍卖行有权验证艺术品的真伪并提供建议价格,但底价最终需委托人决定。

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草案

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草案

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草案一、产品研发背景:在人们的物质需求到达一定程度后,精神文化需求就成了必须品!当前中国已经出现一个数目堪称庞大的高收入阶层,据统计中国金融资产(不含房地产及收藏品)在一百万美元以上的人群大约有30万人。

最近的富豪榜显示,中国最富裕的500人最低都拥有超过1亿美元以上的身家,高则达到270亿。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高收入阶层中有超过20%的人群有收藏艺术品的习惯。

其中收藏品价值大约平均相当于其全部资产的5%。

这意味着整个高收入阶层大约可以支付超过其财产1%的部分投入到艺术品收藏。

假设全国个人储蓄总额其中16万亿元中有50%属于高收入阶层,则意味着,至少每年800亿元资金在理论上是可以用于投资艺术品的。

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正处于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市场规模在不断放大,目前市场吸纳的资金大约在200至300亿之间。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群体的崛起和扩大,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体规模还将进一步放大。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面临激烈的竞争,传统的存贷业务竞争已经退居幕后,争夺实力客户与投资理财创新成为新的金融服务战场,金融业努力抓住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

对艺术市场来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生银行2007年推出的“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在其产品推广说明中明确写明,投资起限为50万,投资期限为2年,预期年收益率最高达到18%。

这只高门槛、高收益率的基金产品很快吸引了业内外的关注目光,作为国内第一只银行系艺术品基金,民生银行此举,也让艺术投资第一次进入了普通投资者的视野。

由此,艺术品投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所关注。

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对接已是大势所趋。

二、我们的艺术品投资实践:爱涛艺术精品公司及其母公司——江苏弘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28)的艺术品投资实践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截止目前购入和自行设计制作的各类艺术精品有16大类近5000余件,包括木雕、玉雕、牙雕、石雕、根雕、水晶、刺绣、紫砂、泥人、云锦、漆器、红木家具、剪纸、名家字画等。

世界三大投资领域 艺术品投资回报率最高

世界三大投资领域 艺术品投资回报率最高

世界三大投资领域艺术品投资回报率最高
近十多年,在世界三大投资领域——房地产、股票、艺术品中,艺术品的投资回报最高。

艺术品门类复杂,不同的艺术家其作品的投资回报率不同,同一位艺术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差异性也很大,回报率也不同。

由于经济、文化、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国际上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类似股票的价格指数来对艺术品作出统一的即时的价格指示,所以无法精确地计算回报率。

这里用举例法提供一些数据,供读者参考。

伦敦克里斯蒂、苏富比两家公司曾公布过中国瓷器的价格指数,他们以1975年1000
美元的瓷器为基准,显示其价格逐年攀升,1995年达到9000美元,15年涨幅9倍。

1967年《英国年鉴》显示,1951年—1967年世界文物艺术品市场价格上涨倍数为:英国玻璃制品6倍,巨匠绘画6倍,英国银器6倍,英国绘画7.8倍,珍稀旧书刊7.8倍,印象画派作品9.6倍,中国瓷器13倍,现代绘画15.2倍,巨匠版画18倍。

中国书画的价格上扬也较为明显。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古代(含明清书画)尚不能流通,近代书画一幅四尺开三齐白石作品朵云轩的标价为人民币5000元以内,吴昌硕书法2000元以内,花卉4000元以内,张大千作品1万元左右,吴湖帆作品5000元左右,任伯年作品1万元左右。

而到了2000年,分别为齐白石10万元以上,吴昌硕书法4万,花卉10万以上,张大千作品15万—20万,吴湖帆作品10万—15万,任伯年作品20万—30万,售价上涨了20—30倍。

虽然中国书画上涨幅度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原来艺术品价格过低),但如今这些特殊原因不存在,眼下的上涨因素已基本是艺术品市场本身的规律在起作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艺术品投资基金案例近些年来中国艺术市场发展迅猛,成交量逐年增大,艺术品价格更是节节攀升,以“F4”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油画更是在世界艺术市场上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天价神话”……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艺术品所具有的投资价值。

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领域不断开放,国外艺术品投资方面的一些理念逐渐被国人所了解,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手头富裕,但不熟悉艺术市场运作规律的投资人迫切希望通过专业运作、专家咨询和职业管理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进军艺术市场。

艺术与投资、金融携手的愿望在当代中国立刻掀起了关于艺术品投资基金的讨论,一时间相关媒体积极宣传报道,银行、咨询机构、拍卖行和商业画廊纷纷跃跃欲试。

2007年6月,中国民生银行首先举起了“艺术品投资理财”的旗帜,相继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和2号基金产品,同时积极推动中国艺术公益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在艺术领域的投资力度。

2008年10月,媒体报道国内管理咨询及投资银行业巨鳄“和君咨询”联手西岸圣堡国际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艺术品投资基金“和君西岸”即将投入运营,使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历史再续新篇。

若首期业绩理想,“和君西岸”还将陆续推出多期基金产品,必将在国内艺术品市场掀起更大的投资热潮。

然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和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发展尚不完善和成熟,艺术品投资基金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属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新鲜事物,投资艺术市场可能面临着较大风险,巨额投资能否带给投资人希望的回报?此外,投资基金的发行使越来越多的投机资本涉足艺术领域,其所作所为是否会加速中国艺术市场泡沫的膨胀,最终引发彻底崩溃的恶劣结果?就这些问题,本文试图纵览21世纪欧美各国新兴艺术基金的发展状况及其投资理念,希望能对中国当代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发展有所借鉴。

金融界的冲动艺术品投资和传统的股票、债券投资相比,其实并不是一件没有风险就可以赚钱的简单事。

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泡沫曾催生了各种眼花缭乱的投机行为,资金的涌入使艺术市场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成交价格在数年之内屡创新高,日本人购买的印象派作品至今仍然保持着国际艺术市场的天价记录,但此后国际艺术市场逐渐趋于清冷和平淡。

除此之外,也没有证据表明其它地区的艺术品投资比传统领域更容易赚钱,因此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艺术品投资基金并没有像中国人想象的那样过度发展,只有少数公开发售的基金从概念走到了实际操作层面。

银行界的基金经理们经常谈论英国铁路工人养老基金(the British Rail Pension Fund)在美术品投资领域的成功经验,但真正去效仿的并不多见。

第一支在金融界建立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是由大通银行(Chase Manhattan)的分支机构负责管理的大通艺术基金(Chase Art Fund)。

1989年大通基金获得30亿的担保,并通过巴黎银行艺术品投资顾问机构主办的巴黎银行基金(BNP Paribas Fund)投资艺术品。

但是由于收藏费用增加导致成本过高,以及最初制定的销售计划没有适应市场环境的改变,投资艺术品的损失惨重,达到资产40%的8百万美元。

大通艺术基金的挫败并没有使金融界的经理们彻底失望,8百万美元对金融界的巨鳄来说并不十分严重,大通艺术基金的全部损失还不及某些对冲基金2007年内的亏损。

艺术市场的发展再次激起了基金经理们攫取利润的欲望。

新千年来临之际,全球约超过50家主流银行提出了建立艺术投资基金的意向或者增设为客户提供艺术品投资服务的项目。

这些提议可能出于以下几个理由:一、基金经理们对英铁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津津乐道。

二、规模庞大的虚拟经济泡沫正在催生剩余资本向新兴投资领域转移,人们普遍认为此种转移可以降低金融资本的风险,艺术品受到富裕阶层和金融界的青睐,基金经理们不遗余力地为投资者提供各种相关服务,游说人们大胆进行艺术品投资。

三、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望在世纪末重新达到了新的顶点,模仿对冲基金的潮流愈演愈烈,媒体们宣扬乔治?索罗斯和朱利安?罗伯逊那样的对冲基金经理将成为新千年的“世界主宰”。

基金的营销宣称:个人可以通过购买艺术品使投资组合多样化,降低投资股票、债券、货币等有价证券领域的风险。

从长期看,艺术品投资可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

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为了投资购买艺术品而不是为了赏心悦目。

荷兰银行(ABN Amro)计划组建一个主要针对富裕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美术品投资基金,荷兰银行将通过大规模融资计划为基金提供资本。

这一计划的实施可以激活银行内部原有的艺术顾问机构,同时和其它银行的艺术品咨询机构以及主流拍卖行展开竞争。

例如1979年成立的花旗银行艺术咨询机构、德国银行、瑞士银行艺术品咨询机构,而且据说克里斯蒂和索斯比已经开始进军房地产领域。

但是目前为止荷兰银行的计划仍然处于搁浅状态,类似的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计划也进展不顺。

基金没有热销的原因可能是投资者对现有金融服务体系已经相当满意,传统投资领域目前仍然能够提供适当的回报。

机构投资者更是对艺术品投资心存疑虑,毕竟艺术品投资基金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

银行内部的专家也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产生过质疑。

一位荷兰银行的高级顾问讽刺说“我们不是职业赚钱机器,在艺术和货币管理领域都很生疏”。

古地图和善本交易专家格雷厄姆?阿拉达(Graham Arader)拒绝为一项总值20亿美元专攻美国绘画的基金担保。

认为“他对这种投资理想仍然十分陌生”。

甚至更加直白地指责了艺术商人的糟糕声誉,说宁愿让女儿嫁给管道工也不情愿嫁给艺术商。

巴黎银行的失败没有阻止法国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SociétéGénérale Asset Management)继续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冒险。

2007年11月公司在卢森堡发起成立了总额2500万美元的艺术品投资基金,声称这将是“第一支回归银行的基金”。

他们希望第二年筹集的资金达到1.5亿美元,每年获得15%的收益率。

鉴于艺术市场的专业化倾向,公司的投资理念是“用私募技术投资当代艺术”,其基本规则是艺术品价格与债券、股票资产的反相移动原理,当股票、债券市场萧条的时候艺术品市场将保持稳定,甚至升值,因此可以通过多样化降低投资风险。

其它形式除主流金融机构发起成立的投资基金外,全世界还有更多形式灵活、风格各异、针对不同投资者设计的艺术品投资基金项目。

艺术护甲(ArtVest)2004年由艺术商达尼埃拉?卢森堡(Daniella Luxembourg)发起成立,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建立了办事机构。

该基金的特点是不象金融机构那样通过公开渠道募集资金,而是通过自身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声誉,从少数富裕投资者手中获得资金,通过“小型艺术俱乐部”的模式运作。

一些基金本身由在艺术品营销方面经验丰富的经理发起,通过建立职业的专家队伍负责管理,此类做法能够行之有效地提高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可信程度。

瓷器基金(The China Fund)由索斯比前任主管朱利安?汤普森(Julian Thompson)领导,专攻东方艺术品,特别是中国瓷器。

成立于伦敦的竞争者美术基金(Competitor Fine Art Fund)由克里斯蒂前任财务经理菲利普?霍夫曼(Philip Hoffman)创建,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招募资金,计划募集35亿美元投资于“蓝筹艺术品”。

霍夫曼2000年阐述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基金的投资理想就是利用点滴资金提升艺术品的价格”。

因此,基金的运作采取了很多灵活的方式,除长期投资外,可以通过租借藏品获得的收益为了投资人提供额外分红。

2006年,竞争者美术基金资产混合收益是达到了40%,多数作品的价值在50万至200万美元之间,而其中某些经典作品的价格可以达到800万美元。

2007年,克里斯?卡尔森(Chris Carlson)艺术投资咨询公司在英国的格恩西(Guernsey)注册成立了“艺术贸易基金”(The Art Trading Fund)。

卡尔森曾是德国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Deutsche Bank and UBS)的交易员,具有丰富的金融经验,公司的其他成员则具有艺术品经销和鉴定方面的背景。

艺术贸易基金是全球首家规范的美术品对冲基金(art hedge fund),将在3至12月期限内向投资者提供回报。

基金通过全球经销商、知名画家、拍卖行和画廊形成的庞大网络购买和出售艺术品,从藏家信息库获取艺术品,通过高流动性的买家网络出售作品,通过地域差价和提高市场效率保值套利。

通过全球化和客观化的物流过程使画廊和艺术经销商的实际利润货币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画廊和经销商的花费成本,并最终使基金投资人的收益最大化。

基金目前正在试图通过削减中间商数量,依靠提高艺术市场效率增加利润。

另外的策略是建设稳固的当代艺术家创作队伍,既然一个艺术家每年都能创作出数量稳定的作品,那么就可以把艺术家当作产生收益的资产看待。

据测算这样每年可以为基金增加250万英镑利润。

2007年艺术交易基金开始涉足更为严肃和尖端的创新研究项目。

购买受离婚、死亡、债务等原因困扰的艺术品经销商的滞销作品;从破产银行的财产清算拍卖中增加作品来源,降低成本;追踪分析5至10年内的出售记录,发现最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通过与他们密切合作增加利润;以及通过分享奢侈品供应商或索斯比之类试图提高艺术品价格的各种公司的各类创新手段使基金保值增值。

2007年7月《纽约时报》报道金融家穆罕默德?达尔曼(Mehmet Dalman)在伦敦成立了摄影作品投资对冲基金(WMG),由画廊经理塞尔达?奇塔(Zelda Cheatle)管理,专门收藏布劳绍伊(Brassai)、罗德琴科(Rodchenko)和伊夫?阿诺德(Eve Arnold)等当代摄影大师的作品。

奇塔相当看好摄影方面的投资,并希望未来3年获得50%的利润。

对冲基金经理坎农比奥创建了1千万美元的坎农比奥艺术基金(Cannonball Art Fund),专攻沃霍尔的丝网印刷作品,认为“沃霍尔的声誉以及鲜明的风格使此项投资具有光明的前途”。

个人投资者需要提供10万美元的起步资金,如果通过基金出售作品还需要支付30%的执行费用。

2008年4月《艺术报》(The Art Newspaper)报道顶点艺术基金(Meridian art fund)创建了帕拉斯艺术公司(ArtPlus)。

这是一家在卢森堡注册的“艺术品交易公司”,由米奇和瑟奇?蒂罗基(Micky and Serge Tiroche)管理,米奇和瑟奇兄弟具有艺术品营销和金融领域的丰富经验。

米奇?蒂罗基在伦敦管理着一家商业画廊,在以色列创立了蒂罗基拍卖行,瑟奇?蒂罗基曾是花旗银行的高级职员。

他们计划通过帕拉斯公司募集20亿美元,在3至5年内发售份额,建立蒂罗基家族艺术交易商行,他们坚信“对艺术市场来说,长期原则是仍然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