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数学)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强化练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强化练习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1.(4分)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48,其中一个因数是0.3,另一个因数是。
2.(4分)横线上应该填几?×3=60÷7=143.(4分)根据563﹣108=455,直接写出563﹣455=,108+455=.4.(4分)奇思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5天,平均每天看16页,看了页。
5.(4分)(48÷4)÷(12÷□)=4,□里应该填。
6.(4分)小马虎做一道乘法算式,他把其中一个乘数“72”看成了“12”,算得的积是216。
正确的积是。
7.(4分)已知5.4×11=59.4,那么÷11=5.4,59.4÷5.4=。
8.(4分)把52﹣46=6,180÷6=30,9×30=270,这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4分)9.(4分)验算372﹣218=154,可以用372+154进行验算.(判断对错)10.(4分)已知△+☆=□,那么□﹣☆=△.(判断对错)11.(4分)在只有乘除的算式里,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判断对错)12.(4分)8﹣8×0=0.(判断对错)13.(4分)6×4÷6×4=1..(判断对错)三.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14.(4分)脱式计算。
(34×54﹣984)÷12936÷[(101﹣88)×2]15.(4分)用递等式计算。
①421+256+109 ②986﹣(323+127)③478+102﹣551 ④32×8﹣112⑤(456﹣387)÷3 ⑥(54+78)×4四.应用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16.(4分)这些同学每15人站一行,要站多少行?(4分)妈妈买了4千克梨,每千克梨7元,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4分)用一根1米长的丝带围一个正方形后,还剩20厘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综合检测卷 (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列算式中按照加→乘→除的顺序计算的是()。
A.73÷[(26+38)×3]B.73÷(26+38)×3C.73÷26+38×32.要让90×35-25÷5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必须将算式改为()。
A.90×(35-25)÷5B.90×[(35-25)÷5]C.90×(35-25÷5)3.不能验算965-209=756的算式是()。
A.756+209B.756-209C.965-7564.已知口×△=△(△≠△≠口≠0),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口=△B.△×△=口C.△÷△=口5.要使6×(口+5)=48,口里应填()。
A.18B.8C.36.21与42的和除以7,商是多少?列式为()。
A.21+42÷7B.(21+42)÷7C.21÷7+427.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24,其中一个因数是0.3,另一个因数是()。
A.8B.0.8C.80 8.下面式子中,先计算“106+23”的是()。
A.3÷106+23B.106+23×3C.(106+23)×349.如果72÷(15-□)=8,那么□里填()。
A.7B.6C.510.周末,王老师和张老师租车带25名学生去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参观,租车公司有两种收费方式:则租车付费最划算的方案是()。
A.8名学生和2名老师按方式二购票,剩下的学生按方式一购票B.25名学生和2名老师都按照方式二购票C.25名学生和2名老师都按照方式一购票二、判断题11.加法只能用减法来验算。
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验算876-448=428时,错误的方法是()。
A. 876-428=448B. 448+428=876C. 448-876=4282.已知◎+△=□,●×■=▲,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面()算式,计算顺序是先算加,再算除。
A. 24÷(4+2)B. 24÷4+2C. 24+4÷24.()是乘法的逆运算。
A. 加法B. 减法C. 乘法D. 除法5.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商都是21,除数是()A. 0B. 1C. 216.(380-65×2)÷5的正确运算顺序是()。
A. 乘法、减法、除法B. 乘法、除法、减法C. 除法、乘法、减法7.下面算式先算除法的是()。
A. 3×6÷2B. 27÷(54-45)C. 33+56÷78.如果用△×□=〇,那么下面不正确的算式是()A. 〇÷△=□B. □×△=〇C. □÷△=〇9.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 47+33÷36﹣16B. (47+33)÷(36﹣16)C. (36﹣16)÷(47+33)10.下列算式计算顺序正确的是()A. B. C.11.650减去50的差,乘35加上18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 (650-50)×(35+18)B. 650-50×(35+18)C. (650-50×35)+1812.△+△÷(△×△)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
A. +B. ÷C. ×二、填空题13.把300÷15=20,13+20=33,33×25=825列成综合算式是________.14.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__ 15.在计算(3×132)+(49÷7)时,可以同时计算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后算________法.16.由500÷125=4,4+404=408,804-408=396三个算式所组成的综合算式是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1)

160 880 + 20 ×
230 62 × 31 ÷
550 +
一、系统梳理
2. 四年级3位老师带领98名同学去公园春游。
(1)怎样购票最便宜?至少需要多少元?
成人票:40元/人 儿童票:20元/人 团体票:30元/人 【10人以上(含10人)】
(2)如果小明一家和姑姑一家总共4名孩子、6名大人 一起去玩,他们拿出300元买门票够吗?应该怎样买?
方案一:成人票:120元/人 儿童票:80元/人 方案二:团体票:妈去旅游,怎样购票最省钱?
方案一:
120×4+80 =480+80 =560(元)
方案二: 5×100=500(元)
方案三:
100×4+80 =400+80 =480(元)
480 < 500<560
92-54=38 54+38=92 92-38=54
1890÷63=30 63×30=1890 1890÷30=63
75-46=29 75-29=46 29+46=75
864÷36=24 864÷24=36 24×36=864
一、系统梳理
3.填一填。 ( 572 )比374多198。 一个加数是351,和是936,另一个加数是( 585 )。 一个数除以38,得29余6,这个数是(1108 )。
再见!
一、系统梳理
四则运算间的关系
加法
逆 运 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 的和的简便运算
减法
乘法
逆 运 算
除法
一、系统梳理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算式里有括号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算式里没括号
只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 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一章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1.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是()A.(48﹣12)÷9B.87﹣(23+37)C.49+(8×7)【分析】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没有变化的算式即可.【解答】解:A:(48﹣12)÷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8﹣12÷9,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B:87﹣(23+3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87﹣23+37,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C:49+(8×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9+8×7,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所以C选项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答】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同步练习(含解析)

1 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填一填。
(1)在算式203+147=350中,203和147叫做( )数,350叫做( )。
(2)在算式200 - 80 =120中,被减数是( ),减数是( ),120是( )。
(3)根据251+325=576,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 )。
(4)根据630-60=570,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
(5)219+( ) =408 ( )-176=200 1030-( )=5972.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239+165= 850-89= 207 -155=3.猜猜我是谁。
(1)(2)4.苏宁易购迎店庆促销,共有电视机517台,卖了175台,剩下多少台电视机?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99。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填一填。
(1)根据17×5=85,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 )。
(2)根据80÷5=16,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
(3)12×( )=60 ( )×6=72 ( )÷7=84(4)计算8+56×0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结果是( )。
(5)一个数加上8,再乘8,然后除以8,最后减去8,结果还是8。
这个数是( )。
2.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0÷8=0,8÷0=0。
( )(2)一个数和0相乘,还得原数。
( )(3)除法是减法的逆运算。
( )(4)验算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可以用除法验算,也可以用乘法验算。
( ) 3.(易错题)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21×18= 299÷23= 714÷17=4.李叔叔参加全民健身自行车赛,3小时行驶75 km。
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时 2 7路程/km 100 3755.根据下图中给出的三个数量,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分课时同步练习(全册)

新⼈教版⼩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分课时同步练习(全册)4.1.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期主备⼈副备⼈班级姓名【学习⽬标】1.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学会利⽤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算。
350+230= 45+65= 2200+2500= 230+350= 65+45= 2500+2200= 2.350+330= 180+240= 5800+1200= 680-350= 420-180= 7000-5800= 680-330= 420-240= 7000-1200=⼆、⾃主探究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例:(1)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劳动,⼀班植树126棵,⼆班植树143棵,两个班⼀共植树多少棵?算式:126+143=(棵)(2)四年级两个班⼀共植树269棵,其中⼀班植树126棵,⼆班植树多少棵?算式:(3)四年级两个班⼀共植树269棵,其中⼆班植树143棵,⼀班植树多少棵?算式:说⼀说:第(1)题为什么要⽤加法计算?什么叫做加法?(1)第(2)、(3)题为什么⽤减法计算?(2)与(1)题相⽐,(2)题中的两个班⼀共植树269棵也就是(1)题中的,⼀班植树126棵也就是,求⼆班植树多少棵?也就是求,⽤法计算。
(3)例3与例1⽐较,是已知什么?求什么?(4)想⼀想减法是⼀种什么样的运算?(5三、课堂达标1.根据3125-567=2558,直接写出下⾯两道题的得数。
3125-2558= 567+2558=2.填⼀填。
126+()=321 ()-85=168 ()+276=728 642-()=367 3.4.计算下⾯各题,并利⽤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验算。
327+256= 632-368=四、知识拓展。
在⼀个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三数之和为120,差和减数相等,差是多少?【学习评价】4.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期主备⼈副备⼈班级姓名【学习⽬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
四则运算(同步练习)-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关于0 的运算1、0 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 错误2、一个数加上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 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一、我会填。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后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
2.已知387+275=662,那么662-387=( ),662-275=( )。
3.已知28×35=980,那么980÷28=( ),980÷35=( )。
4.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得( );一个数乘0 得( );0 除以( )的数得0。
5.要使60+240÷20-5 先算加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必须使用( ),算式是( )。
6.在括号里填上“>”“或<“”=”。
84÷6÷2()84÷(6 ÷2)1000÷25-5()1000÷(25-5)80×(20+5)()80×20+57.填表。
8.如上图,有四张扑克牌,牌上的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算式是( )。
9.在列式计算是,如果要改变“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