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耕地保护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之耕地保护

目录前言 (155)1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55)1.1 自然条件 (155)1.2 社会经济条件 (157)2 耕地与基本农田现状 (157)2.1 耕地利用现状 (157)2.1.1 耕地数量特征 (157)2.1.2 耕地的空间分布情况 (158)2.1.3 现状与现行规划目标的对照 (158)2.2 基本农田保护概况 (159)3 耕地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160)3.1 耕地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160)3.1.1 耕地的动态变化分析 (160)3.1.2 耕地资源的主要流向 (160)3.1.3 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162)4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 (166)4.1 耕地和人均耕地数量不断减少 (166)4.2 建设占用耕地导致耕地减少 (166)4.3 农业生产中“重产出,轻保护”,耕地质量有所下降 (167)4.4 耕地的管理水平较低 (167)1524.5 部分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不合理 (167)5 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耕地需求量的预测 (168)5.1 粮食需求量的预测 (168)5.1.1 人口预测 (168)5.1.2 粮食需求量的确定 (169)5.2 粮食耕地单产 (169)5.2.1计算原理 (169)5.2.2 粮食播种面积单产的预测 (170)5.2.3复种指数的预测 (170)5.2.4粮食耕地单产确定 (170)5.3 耕地需求量的确定 (171)5.3.1 粮作比的确定 (171)5.3.2 耕地需求量的确定 (171)6 耕地供给量的估算 (172)6.1 耕地减少量的估算 (172)6.1.1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量 (172)6.1.2 灾毁 (173)6.1.3 农业结构调整 (173)6.1.4 生态退耕减少耕地面积预测 (173)6.1.5 小结 (174)6.2 耕地增加量的估算 (174)6.2.1 土地开发 (175)1536.2.2 土地整理 (175)6.2.3 土地复垦 (175)6.2.4 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76)6.2.5 补充耕地预测 (178)6.2.6 耕地占补趋势分析 (180)6.3 耕地供给量的确定 (183)7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确定 (186)7.1 耕地保有量的确定 (186)7.2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确定 (186)7.2.1 基本农田保护的内容和标准 (186)7.2.2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确定 (189)8 加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 (189)8.1 重视规划的作用,严格按照规划办事 (189)8.2 通过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来保护耕地 (190)8.3 实行耕地发展权与生态价值补偿,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 191 8.4 完善耕地质量与数量的动态监测体系 (192)8.5 发挥公众参与和监督的作用 (192)8.6 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 (194)8.7 严格基本农田审批制度 (194)8.8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舆论宣传 (195)8.9 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动态监测 (195)8.10 建立基本农田建设投入引导和奖励机制 (196)154前言耕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地资源,如何有效保护耕地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加强耕地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发言材料

加强耕地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发言材料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些思考。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加强耕地保护,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充分认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耕地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耕地保护,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第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保护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要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耕地地力保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水平。
第三,推进耕地节约集约利用。
要合理优化耕地布局,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
加强耕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第四,强化耕地保护监管。
要加强耕地保护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形成耕地保护的合力。
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农民群众和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加强耕地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耕地保护宣传内容

农村耕地保护宣传内容
农村耕地是农民生计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保护好耕地资源至
关重要。
为了加强对农村耕地保护意识的宣传,以下是关于农村耕地保护的内容:
1.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农村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护好耕地资源对农业发展、农民生活以及国家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禁止乱占耕地行为:乱占耕地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基础,严重危害了农民的生
计和农村发展。
我们要坚决抵制乱占耕地的行为,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3. 提倡节约用地: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亩耕地创造的产值大大提高。
我
们要提倡节约用地,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对农地的占用。
4. 推广科技兴农:科技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积极推广农业科
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5. 加强土地执法的力度: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行
为的查处力度。
同时,加强对种植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的监督和整治,确保耕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以上是关于农村耕地保护的宣传内容,希望大家共同关注农村耕地保护问题,
共同为保护好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计做出贡献。
耕地保护 发言

耕地保护一、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耕地保护的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1. 保障粮食安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关键,保护好耕地可以保障粮食产量,确保人们的口粮充足。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减少,保护好现有的耕地显得尤为重要。
2. 维护生态平衡耕地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保护耕地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保护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耕地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广科学耕作技术,可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耕地保护的现状1. 耕地总量下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耕地总量逐年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耕地面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减少了数百万公顷。
2. 耕地质量下降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一些耕地的质量严重下降。
土壤退化、土地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都对耕地的质量造成了威胁,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
3. 耕地占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存在耕地占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包括非法占地、过度占用、违法建设等情况,这些都严重损害了耕地资源。
三、耕地保护的措施1. 加强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和标准,实施保护性耕作,限制非农建设对基本农田的占用,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
2.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田灌溉率和排水能力,减少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的发生,保护耕地资源。
3. 推广科学耕作技术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等科学耕作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4.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力度,严禁非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耕地资源的合法利用。
强化耕地保护做好督察迎检监督工作总结

强化耕地保护做好督察迎检监督工作总结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强化耕地保护,做好督察迎检监督工作总结这个话题。
我们要明确一点,保护耕地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福祉。
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1.1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咱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而耕地就是生产粮食的基础。
只有保护好耕地,才能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供应,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1.2 耕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不仅仅是生产粮食的土地,它还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
耕地上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侵蚀,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1.3 耕地是农民的“铁饭碗”对于农民来说,耕地就是他们的“铁饭碗”。
只有有地种,才能有收入,才能过上好日子。
保护耕地就是保障农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耕地保护的具体措施2.1 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我们要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农用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
要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
2.2 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耕地的压力。
通过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我们要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对受损的耕地进行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
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做好督察迎检监督工作3.1 加强组织领导我们要加强对督察迎检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3.2 严格督查考核我们要建立健全督察迎检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各地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给予严肃问责。
延津耕地保护专题会议内容

延津耕地保护专题会议内容
《延津耕地保护专题会议内容》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延津耕地保护专题会议的那些事儿。
前一阵儿啊,我去参加了这个会议,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一进会场,就感觉到一种严肃又认真的氛围。
会议开始后,领导们就开始讲起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我当时就在想啊,这耕地可真像是我们的宝贝啊。
我记得有个领导特别强调了要制止乱占耕地的行为。
他说有次他们去巡查,发现有块好好的耕地,居然被人堆了好多杂物,像是破砖头、烂木头啥的,就那么乱七八糟地堆着,把耕地都给破坏了。
领导当时那个气呀,马上找到责任人,让赶紧清理走,还好好教育了一番。
你说这人,咋就这么不珍惜耕地呢。
然后呢,大家还讨论了怎么更好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比如说加强巡查啊,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都知道耕地的珍贵。
还有要给那些积极保护耕地的人一些奖励,鼓励大家都行动起来。
我在底下听着,心里也跟着热乎乎的,觉得这事儿可太重要了。
咱老百姓靠啥吃饭呀,不就是这一片片耕地嘛。
如果不好好保护,以后我们吃啥呢?想着家里那美味的饭菜,都是从这些耕地上长出来的呀。
会议结束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的农田,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心里特别踏实。
我就想着,一定要把耕地保护这件事告诉周边的人,大家一起守护好我们的耕地,让它们一直都能给我们带来丰收和希望。
咱可不能让这宝贵的耕地受到一点伤害呀!延津的耕地,那就是我们生活的根基呀,得好好保护着!
这就是我参加延津耕地保护专题会议的所见所想,真的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一起为保护耕地出份力!。
耕地保护专项保障措施方案

耕地保护专项保障措施方案耕地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对于维护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制定一项专项保障措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耕地保护专项保障措施方案,旨在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与耕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
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土地执法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健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规范土地利用,合理划定农田耕地边界。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管理,严格控制农田向非农业用地转移。
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对于非法用地行为进行惩罚。
三、加强耕地土壤保护和修复。
加强农田土壤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质量问题。
推广科学施肥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加大土地修复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受损的耕地。
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修建排灌渠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农田排水系统建设,解决农田积水问题。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耕地。
五、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加大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鼓励农民采用高效农业技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科技服务团队。
七、加强经济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对耕地保护给予经济奖励和补贴政策。
支持农民采用科学耕作技术,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提高农民的耕地管理和保护意识。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专项保障措施,可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要注意,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农民的利益和实际情况,避免给农民带来过大的负担。
同时需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耕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

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优化压力加大。
同时,土地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权属纠纷频发等。
二、耕地保护政策解读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耕地保护政策主要包括: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红线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资源,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
三、耕地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建设占用等因素。
其中,农业结构调整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态退耕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外,建设占用也是导致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耕地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土地质量下降、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村劳动力流失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地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五、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提出以下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建议: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加强土地监管和管理;加强土地法律宣传和教育。
六、耕地保护与利用的未来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耕地保护与利用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确保补充耕地面积与建设占用面积相平衡;二是加强生态退耕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四是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七、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同时也要看到耕地保护工作的巨大潜力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人均耕地看,从1996年(省统计年鉴户籍人口8215.4万)的1.21亩降到2009年(省统计年鉴户籍 人口8984.7万)的1.12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52亩,更明显低于世界人均耕地3.38亩水平。随着 人口继续增长和经济发展,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约束将更加趋紧。
耕地数量减少的原因
农业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归属不清是耕地无序非农化根本原因 盲目城市化是耕地无序非农化直接原因 土地法制建设滞后是耕地无序非农化的内在原因 利益驱动是耕地无序非农化的一大动因 权力驱动是耕地无序非农化的又一动因 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放纵了土地违法行为
我国耕地资源的质量安全现状
? 土壤养分缺乏问题严重 ? 耕地障碍因素多面积大
面积(万公顷) 占全国比重(%)
549.6
100
33.6
6.1
(8244万亩)占4.1%,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75.6
13.8
西部地区 439.4
79.9
东北地区 1.0
0.2
从耕地总量和区位看,全国有996.3万公顷(14945万亩)耕地位于东 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和 25度以上陡坡,其中,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作逐步调整;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 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 层破坏、因地下水超采,已影响正常耕种。全国有五千万亩左右的耕 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
造成更大的浪费和破坏
4
时间保护: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耕地保护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
5
空间保护: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耕地保护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
措施建议
耕地的质量保护包括以下几方面: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
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3
生态保护
:
后备资源的开发,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保持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状态,不能因弥补耕地的占用,追求耕地数量上的平衡而盲目“围湖造田”、
“毁林造田”,盲目开垦,破坏土地生态,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次生盐碱化,
全国耕地按坡度划分 2度以下耕地7735.6万公顷(116034万亩)占57.1%
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
2~6度耕地2161.2万公顷(32418万亩)占15.9%
地区
6~15度耕地2026.5万公顷(30397万亩)占15.0% 15~25度耕地1065.6万公顷(15984万亩)占7.9%; 全 国 25度以上的耕地(含陡坡耕地和梯田)549.6万公顷 东部地区
从人均耕地看,全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1.52亩)较1996年一次调查 时的人均耕地0.106公顷(1.59亩)有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主要途径有4种: 一是建设占用耕地; 二是生态退耕占用耕地; 三是灾毁耕地; 四是农业结构调整耕地
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进行的保护。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 数量保护
确保数量不减少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刚性指标,也是耕地保护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 数量保护可分为总量保护和均量保护。 耕地的数量保护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耕地资源中有 60%一70%存在某种主要限制因素,如侵蚀、干旱 缺水、贫痔、渍涝、盐碱、板结、砾石、砂姜层、潜育层等。
优质耕地比例不高 质量较差、产量不高的中低产田占耕地资源总数的 71.3%,高产耕地不到耕地总 量的30%,耕地的总体质量欠佳。 坡耕地数量多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资源中 15度以上耕地数量占全国耕地 资源总量的14.61%. 水土资源匹配不均衡
耕地分布
全国耕地按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耕地2629.7万公顷(39446万亩) 占19.4%; 中部地区耕地3071.5万公顷(46072万亩) 占22.7%; 西部地区耕地5043.5万公顷(75652万亩) 占37.3%; 东北地区耕地2793.8万公顷(41907万亩) 占20.6%。
耕地质量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2
质量保护
为贯彻耕地保护而实施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仅要求耕地数量不能减少,耕地 质量的总体水平也不能降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中国 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水平只能增加,不能下降。
耕地资源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 有机养分投入的比重持续下降 ? 化肥施用量持续增加,比例不尽合理 ? 土壤质量退化 ? 耕地污染日趋严重 ? 人口压力(人口增长与农业扩张) ? 市场失灵(利益冲突与制度障碍) ? 政策失误(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取向)
附:
我省情况
二次调查数据显示,全省耕地10080万亩,比基于第一次土地调查(1996年)数据逐年变更到2009 年的耕地8919万亩多出1161万亩(全国二次调查耕地总数多出2亿余亩)。
耕地保护
内容体系
1
2
土地资源现状 耕地保护内容
3
4
制度变迁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制度
5
土地发展权市场构建
土地资源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是二调的相关数据: 耕地:13538.5万公顷(203077万亩) 其中,有564.9万公顷(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 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还有431.4万公顷(6471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 全国基本农田10405.3万公顷(15608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