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创新讲解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工程质量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通病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监理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1.设计不合理设计是房屋建筑工程的第一环节,设计不合理将直接导致后期施工出现问题。

一些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结构过于复杂、用材超标、工程量超出合理范围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

2.材料质量不过关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便宜劣质材料,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这些材料,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3.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存在很大的参差不齐情况。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4.监理不到位监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些监理可能存在管理不到位、效率不高等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对设计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加强设计管理,对于一些设计不合理的工程,应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建立材料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抽检,对于不合格材料,及时淘汰,避免使用。

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规范施工行为,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完善监理体系5.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倡导全民参与建筑工程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加以解决。

6.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从业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

7.推动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地遏制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需要深入了解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1.施工安全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

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高度频繁的室外作业中,如安装钢结构、高空作业等,存在的安全隐患极大,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2.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现在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速度和利润,把低质量的建筑材料偷换成高质量的建筑材料,给建筑工程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3.施工工艺缺陷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水电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技术活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

但由于施工人员水平、工艺、操作方法等问题,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导致工程质量存在着严重问题。

4.监管不严格建筑工程的监管是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措施。

但目前的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在一些场合,监管部门难以完全履行监管职责,工程质量问题难以得到有效防止。

二、建筑工程质量防治措施1.加强监管要想有效地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必须加强监管机制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部门的责任、权利和纪律,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管,实行准入机制,杜绝无证建造等行为。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落后于发达国家。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提升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和施工等质量标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降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3.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建筑施工过程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把工程质量管理从施工过程中延伸到签订施工合同及验收等各个环节中,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 规划设计不合理: 建筑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包括不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功能布局不合理等。

2. 施工工艺不当: 施工中出现工艺不当的情况,如施工顺序混乱、施工方法错误等,导致建筑质量问题。

3. 材料质量不合格: 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水泥质量不合格、钢材使用不当等。

4. 施工管理不到位: 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当,包括对施工人员的监管不足、工程进度控制不力等。

5. 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低下: 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不高,施工人员技能不过关,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

二、建筑工程质量防治措施
1. 加强规划设计质量控制: 加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规划设计合理、科学。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对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3.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
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 完善施工人员培训: 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确保施工人员具备专业技能。

5. 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可以避免各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措施1. 引言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的程度。

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分析2.1 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是承载整个建筑物荷载的重要部分。

然而,基础施工质量问题是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基坑挖掘不规范:基坑挖掘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基坑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不足。

•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严格按照配比和浇筑工艺进行作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

2.2 结构施工质量问题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然而,结构施工质量问题也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钢筋绑扎不牢固: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绑扎,导致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不良。

•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采取适当的措施,导致混凝土在不同位置的浇筑厚度不一致。

2.3 安装施工质量问题安装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然而,安装施工质量问题也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管道连接不牢固:在管道安装过程中,连接不牢固会导致漏水或者漏气。

•电气设备接线错误: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接线错误会导致电路短路或者无法正常工作。

3. 建筑工程质量改进措施3.1 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施工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意识。

3.2 强化质量控制•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

•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进行独立的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建筑项目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的总体评价指标。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一些通病,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将就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基问题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地基沉降、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承载力不足等问题是常见的地基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影响使用功能。

解决地基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地基处理和施工监督。

首先,在设计阶段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基属性和承载力。

其次,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方法,如加固地基、灌浆等。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材料问题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砖块等,而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开裂、脱落、变形等问题。

三、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施工技术不合理、工序安排不当、施工方法错误等。

防治施工工艺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施工组织和监管。

建筑企业应合理组织施工,科学编制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完善施工监管机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问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缺乏相关培训和经验,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防治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培训和管理。

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

同时,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五、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之一、不合理的设计、设计图纸缺陷等问题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解决设计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设计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

房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房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房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房建工程质量是指房屋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技术性能、工艺标准、材料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影响房建工程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导致了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一些通病。

本文将就房建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常见通病(一)施工方面的通病:1.施工计划不合理: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时,未先进行充分调研,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性质、工期要求、人员组织及材料供应等方面没有评估,导致施工计划不合理,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2.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导致工艺不规范,施工质量下降。

3.材料质量问题:由于市场上存在着假冒伪劣材料,部分建设单位在采购材料时未进行严密把关,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4.管理不到位:工地管理不规范,施工单位存在作业人员超负荷工作、施工成品验收不严格等问题。

此外,监理单位监管不力、监督不到位等也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二)设计方面的通病:1.设计不合理:一些设计中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如梁柱布置不合理、承重结构设计不科学等,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下降。

2.不严肃的设计评审:设计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责任心不够,对设计图纸质量检查不彻底,导致一些设计错误没有及时发现,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工程质量。

3.盲目新技术应用:由于设计单位追求新技术、新工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未经过充分考察与试验,过度地应用新技术可能导致一些技术问题和隐患。

二、防治措施(一)加强施工管理:1.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在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性质、进度要求及其他相关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按时完成。

2.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建立明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工人技术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严格按照规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严把材料关:采购材料时,需要选择有信誉、有品牌的供应商;加强材料检测,杜绝假冒伪劣材料进入工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探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探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探究建筑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和消除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主要表现和防治措施。

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主要表现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包括设计、材料、施工、监理等方面。

1.设计方面设计方面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图样不准确、施工图不完善等。

这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质量、时间和成本。

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容易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短、安全系数低,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2.材料方面材料方面的质量通病包括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假冒伪劣材料的使用等。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美观度。

3.施工方面施工方面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施工工艺不规范、现场管理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不牢、安全系数低,并可能出现质量事故。

4.监理方面监理方面的质量通病包括质量监督不到位、疏于检查等。

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甚至会出现质量事故。

要想有效地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材料检测和施工现场监督,规范施工行为,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2.严格质检标准应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制定严格的质检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检查。

3.加强技术培训加强施工团队的技术培训,确保每一个工人都有足够的技术水平,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4.切实加强建设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应该严格履行职责,负起建筑质量监督的法定义务,在工程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5.加强对常见问题的监测分析加强对常见问题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不仅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监管、技术和责任等方面全面改善,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消除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工程质量通病及措施方案

工程质量通病及措施方案

工程质量通病及措施方案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性能是否达标。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总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是由于工程管理不善、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统称为工程质量通病。

那么,对于这些通病,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解决呢?本篇文章将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工程质量通病及其对策措施。

一、工程质量通病1.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质量。

然而,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材料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例如混凝土中掺杂太多的烂尾土、钢筋质量不达标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施工工艺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施工工艺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混凝土浇筑时未能按要求进行振捣、钢筋连接部位处理不当等,这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3.设计不合理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设计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有时候会出现设计参数不合理、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4.监理不到位监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有时候会出现监理不到位、监理人员不尽责等情况,这都会让工程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质量问题很容易出现。

5.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施工单位管理不善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等,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工程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强材料质量管控针对材料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材料采购的质量管控来解决。

首先,要严格把关材料的采购渠道,确保采购的材料都是合格的,其次,要加强对材料的检验,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退换。

2.严格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振捣的力度等。

3.加强设计审查要加强对设计的审查,确保设计是科学合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津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260万吨/年重油加氢及油品质量升级项目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编辑:审核:审批:年月日一、前言 (IV)1.1 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 (IV)1.2 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IV)二、工程质量 (V)2.1 质量数据 (V)2.1.1 质量数据特征值 (V)2.1.2 质量数据的分布规律 (V)2.1.3 数理统计方法及工具简介 (VI)三、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VII)3.1 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 (VII)3.2 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特点 .................................................... V III3.2.1 复杂性 ..................................................................................... V III3.2.2 严重性 ..................................................................................... V III3.2.3 可变性 (IX)3.2.4 多发性 (IX)3.3 施工项目中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IX)3.3.1 违背建设程序 (IX)3.3.2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X)3.3.3 末加固处理好地基 (X)3.3.4设计计算问题 (X)3.3.5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X)3.3.6 施工和管理问题 (X)3.4 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XI)3.4.1 混凝土裂缝 (XII)3.4.2 屋面渗漏 ................................................................................. X III3.4.3 地面起砂、起壳 ..................................................................... X III3.4.4 抹灰空鼓、裂缝 ..................................................................... X III3.4.5 混凝土蜂窝 (XIV)3.4.6 混凝土麻面 (XIV)3.4.7 骨料显露,颜色不匀及砂痕 .................................................. X V3.4.10 露筋 (XVI)一、前言1.1 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建设单位缺乏懂法律、善管理的技术人才,对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功能定位不准,对设计单位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施工中图纸设计变更多、修改随意性大,使施工复杂化;其次,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提供原始资料不详细、技术指标不全、出图深度不够,导致工程项目未实施即存在质量问题和隐患;第三,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利益驱使下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对施工、监理队伍考察不够、选择不当,参建各方的现场管理组织、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素质差;第四,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明示或者暗示施工、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监理人员技术水平低、腐败、弄虚作假的无能、无良行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建不完善,管理机制不顺畅,家庭式管理模式落后、水平低,技术人员配备不全、执行力差,施工管理不善等;第五,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原材料不合格、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低成本竞争降低混凝土质量等导致的结构安全、质量隐患;第六,质量监督机构工作量大,监督模式没有切实改变,走形式验收不能发现问题、质量问题处理不当,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够,不能构成威慑力。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主体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质量缺陷、甚至重大质量事故的产生。

工程项目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

提高工程质量应从方案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对建设项目推行全过程的管理,特别是要抓住建设单位这个主导因素,对参建各方纳入诚信、处罚体系,强化责任、措施,多方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1.2 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这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的预言,朱兰博士的预言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质量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质量控制在企业经营中将起到以往不可比拟的作用,没有质量控制,就没有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控制中,只有在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质量、工期、成本等要求,才可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为社会提供理、统计分析和最终判断的过程中,“一切用数据说话”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

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质量数据,用数据来寻找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反映工程质量的高低,以便分析,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措施,纠正和预防质量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工程中利用数据的质量分析方法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只能反映当时的质量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要真正控制工程质量,还要针对存在的具体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二、工程质量2.1 质量数据质量数据是指对工程(或产品)进行某种质量特性的检查、试验、化验等所得到的量化结果,这些数据向人们提供了工程的质量评价和质量信息。

在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中,除少数项目需进行全数检查外,大多数按随机取样的方法收集数据,同时,所抽取的样品量,应有足够的数量和代表性。

2.1.1 质量数据特征值为了便于对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并运用它对质量进行控制,经常要对一些质量数据的特征值进行计算。

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等。

2.1.2 质量数据的分布规律任何质量数据都具有分散性,但在正常条件下,质量数据的分布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数理统计证明,在正常情况下,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一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利用正态分布曲线的理论来控制工程质量,但在利用正态曲线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l)只有测试的产品数量足够多时,产品质量分布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对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则不一定符合正态分布。

2)生产过程必须相对稳定,若生产过程不稳定,则不能形成正态分布,也就无法控制工程质量。

3)μ土3σ的控制界限必须满足精度要求,否则,工程质量控制就失去意义。

4)要求测试仪器精确,测试人员负责,否则得不到真实质量数据,也就达不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2.1.3 数理统计方法及工具简介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有无系统因素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质量控制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方法分别是:分层法、调查表法、因果分析图法、排列图法、相关图法、直方图法和控制图法。

(1)直方图法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矩形图等。

它是对从一个母体收集的一组数据用相等的组距分成若干组,画出以组距为宽度,以分组区内数据出现的频数为高度的一系列直方柱,按组界值(区间)的顺序把这些直方柱排列在直角坐标系内。

直方图法是通过频数分布,分析数据的集中程度和波动范围的统计方法.通过它可以了解工序是否正常,能力是否满足,并可推测母体的不合格率,又可确切地算出数据的平均值戈和标准偏差S。

(2)控制图法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指以某质量特性和时间为轴,在直角坐标系上所描的点,依时间为序所成的折线,加上判定线以后所画成的图形。

管理图法是研究产品质量随着时间变化,如何对其进行动态控制的方法。

它的使用可使质量控制从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控制,借助于管理图提供的质量动态数据,可随时了解工序质量状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对策,使工程产品的质量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

(3)排列图法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排列图法,或称巴雷特图法。

顾名思义,排列图法是指把影响项目质量的所有因素逐一排列出来,从中区分主次,抓住关键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从而确保项目质量。

它是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提出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运用于质量管理中而发明的一种质量管理图形。

其作用是寻找主要质量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以便抓住提高质量的关键,取得好的效果。

(4)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分析图按其形状又可又称为鱼刺图,或称树枝图,也叫特性要因图。

所谓特性,就是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所谓要因,也就是对质量问题有影响的因素或原因。

这是一种逐步深入研究和探讨质量问题,寻找其影响因素,以便从重要的因素着手进行解决的一种工具。

对于造成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在其表象之下。

通常隐藏着较多更深层次的因素。

这些因素有大有小,有原因有结果,可以发扬民主,通过讨论逐步将这些原因依照大小次序或因果关系逐一找寻出来,用主干、大枝、中枝、和小枝构成树枝状图清晰的表示出来,进而寻求对策,排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5)相关图法又称散布图法,是一种用于判明影响因素与质量特性之间两种意想因素之间或因果关系之间究竟有无依存关系,并进一步判明依存关系强弱的简单方法。

(6)分层法又称分组法,它是将存在的质量问题数据按一定的标志加以分组,以便找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7)调查表法又称分析表法,它是一种利用一般统计表整理数据并作粗略原因分析的方法。

三、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3.1 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身开裂;(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蓬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5)屋面、漏水;(6)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7)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8)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9)预制构件裂缝,预埋件移位,预应力张拉不足;(10)砖墙接槎或预留脚手眼不符合规范要求;(11)墙纸粘贴不牢、空鼓、折皱,压平起光;(12)喷浆不均匀,脱色、掉粉等。

质量问题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问题,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

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

其实,消除质量问题,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

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二”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问题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消除质量问题,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