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合集下载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1988年审批)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1988年审批)
3.固体力学 (清华大学)
4.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6.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7.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空气动力学 (南京航空学院)
9.计算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
10.生物力学 (重庆大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1.机械学 (清华大学)
2.机械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育学
1.教育基本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2.教育基本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
3.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
4.比较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
5.高等教育学 (厦门大学)
心理学
1.生理心理学 (北京大学)
2.工业心理学 (杭州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1.文艺学 (复旦大学)
2.中国现代文学 (北京大学)
3.中国古代文学 (北京大学)
4.民法 (中国人民大学)
5.国际经济法 (武汉大学)
6.国际法 (北京大学)
政治学
1.中共党史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
1.国际政治和国际组织 (北京大学)
2.国际关系史 (复旦大学)
社会学
1.社会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北京大学)
2.新闻学 (中国人民大学)
3.人口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族学
1.民族学 (中央民族学院)
建筑学
土建、水利
测绘
非金属材料
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
自动控制
管理工程
地质勘探、矿业、石油
铁道、公路、水运
船舶
纺织、轻工
林业工程
原子能科学与技术
航空与宇航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农学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办学特色之一 践行博雅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历经百年和谐传承,凝炼博雅教育理念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融汇了学校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多元文化传统,积累了建国后举办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凝聚和践行一系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博雅”,其本质在于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与成人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它不仅体现了我校底蕴深厚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传统,而且要求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知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风貌。

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坚持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其内涵包括:素质教育质量观,力求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质量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色教育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并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科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我校在融汇通识教育、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具备“博雅”教育的文化底蕴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发扬人文学科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我校的博雅教育依托人文学科优势,并重人文、科学教育而展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学科建设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1.名师辈出文理并重,弘扬博雅教育传统在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教师和校友,其中不乏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

如国学大师黄侃、熊十力,哲学大师冯友兰,经济学大师王亚南等。

著名思想史家、文化史家蔡尚思先生,“学衡派”重要成员吴宓教授等,都在我校留下了深深的文化足迹。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质学
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西北大学
生物学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等
2007年12月04日 15:39教育部网站
学科名称
学校名称
学科名称
学校名称
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系统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湘潭大学
固体力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流体力学
天津大学
上海大学
二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及作物遗传育种等
2007年12月04日 15:39教育部网站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二级重点学科:土壤学及植物病理学等
2007年12月04日 15:39教育部网站
学科名称
学校名称
土壤学
沈阳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病理学
福建农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华南农业大学
农药学
南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学科名称
学校名称
食品科学
南昌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沈阳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1988年国家重点学科

1988年国家重点学科
5.动物学 (中山大学)
6.昆虫学 (中山大学)
7.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
8.生态学 (兰州大学)
9.病毒学 (武汉大学)
10.生理学 (北京大学)
11.微生物学 (山东大学)
12.生物化学 (北京大学)
13.生物化学 (南京大学)
14.生物物理 (清华大学)
15.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
16.细胞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
10.生物力学 (重庆大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1.机械学 (清华大学)
2.机械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机械制造 (大连理工大学)
4.机械制造 (哈尔滨工业大学)
5.机械制造 (南京航空学院)
6.机械制造 (华中理工大学)
7.机械制造 (西安交通大学)
8.液压传动及气动 (浙江大学)
9.冶金机械 (北京科技大学)
3.人口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族学
1.民族学 (中央民族学院)
教育学
1.教育基本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2.教育基本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
3.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
4.比较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
5.高等教育学 (厦门大学)
心理学
1.生理心理学 (北京大学)
2.工业心理学 (杭州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14.电子物理与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1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清华大学)
16.电子材料与元件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计算机软件 (吉林大学)
2.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3.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4.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计算机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高校分布

国家重点学科高校分布
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应用心理学--浙江大学
体育运动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北京体育大学
-------------------------------------------------------------------------------(五)门类:文学 -------------------------------------------------------------------------------中国文学: 文艺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党校 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国际政治--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复旦大学
社会学: 社会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类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 民族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
按照国家教委的学科目录整理了一下,看起来大概比较清楚。大家也可以借此熟悉一下官方的学科目录是 怎样编排的。它是按照“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树型结构,有的门类只有一个一级学科,也有的一 级学科只有一个二级学科。这份文档基本可以反映各个学科方向上诸高校的实力如何。稍后会贴出老的重 点学科目录,以便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排行榜

中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排行榜

中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排行榜北京师大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理论、环境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世界经济学、电影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9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覆盖11个二级学科)地理学(覆盖3个二级学科)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基础数学、光学、生态学、基础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

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

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0101 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201 理论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202 应用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1 法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2 政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303 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4 民族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401 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402 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403 体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1 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2 外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3 新闻传播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4 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601 历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1 数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2 物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3 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4 天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705 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6大气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7 海洋科学家重点学科名单0708 地球物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9 地质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10 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11 系统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12 科学技术史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1 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2 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3 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5 材料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6 冶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8 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3 建筑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4 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5 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9 矿业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3 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7 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8 农业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9 林业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31 生物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1 作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2 园艺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3 农业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904 植物保护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5 畜牧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6 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7 林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8 水产国家重点学科名单1001 基础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2 临床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3 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5 中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6 中西医结合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7 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8 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202 工商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203 农林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204 公共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责任编辑:管理。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有哪些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有哪些

2022年华中师范⼤学的王牌专业有哪些在华中师范⼤学所有专业中,政治学专业排名第⼀;教育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语⾔⽂学等专业排名并列第五;⼼理学专业排名第七。

2022年华中师范⼤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专业:英语、化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学、数学与应⽤数学、历史学、物理学、体育教育、⽣物科学、⼼理学、教育技术学。

世界⼀流学科建设学科:政治学、中国语⾔⽂学。

国家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艺学(培育)。

湖北省重点学科:应⽤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理学、体育学、中国语⾔⽂学、外国语⾔⽂学、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世界史、中国史、计算机科学技术、植物保护、公共管理。

华中师范⼤学所设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传播学院)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经济与⼯商管理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商管理、⼈⼒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财务会计教育、⾦融⼯程、数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法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法学院法学、知识产权社会学院社会学、社会⼯作教育学院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分免费师范和⾮师范两种形式)、运动训练⽂学院汉语⾔⽂学(分免费师范和⾮师范的试验班)、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播电视新闻学、⽹络与新媒体外国语学院英语、俄语、⽇语、法语、朝鲜语(韩语)、翻译历史⽂化学院历史学(含师范、基地班、⽂化遗产与⽂化产业)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数学(分免费师范和⾮师范的试验班)、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物理学交叉培养班、数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电⼦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程、电⼦信息⼯程化学学院—⽣物学交叉试验班、化学—物理学交叉试验班、化学英才试验班⽣命科学学院-⽣物学交叉培养班(与化学学院联合)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乐学院美术学院国际⽂化交流学院。

大学_华中师范大学专业介绍_1

大学_华中师范大学专业介绍_1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介绍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有哪些:国家品牌专业8个:教育学、历史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体育教育。

国家重点专业3个:公共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教育学院: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分为师范和非师范)和运动训练。

外语学院:英语、俄语、日语、法语、朝鲜语(韩语)和翻译专业。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社会学院:社会学、社会工作。

化学学院:化学、应用化学。

城市和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旅游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物理学院:物理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特色专业:历史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学科有百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学院是华中师范大学传统优势学院之一。

其中历史学专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历史文献学为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为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

该学科点在辛亥革命研究、商会研究、思想史、社会史等方面在全国都有很强的'优势。

汉语言文字学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传统古老专业,本学科点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属国家级重点学科。

其学科带头人邢福义老师所编著的《现代汉语》等教材,已经成为大学语言学中的经典范本。

本学科点有良好的学术条件。

已建立内容丰富的现代汉语语料库、汉语方言语料库和汉语资料信息库;已配置数十台电脑和语音实验设备、资料室书刊齐备,研究和资料用房达400余平方米。

计算机科学全国师范类院校中华中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算是走在前列的,其中计算机软件专业创建于1984年,属全国最早设置本专业的院校之一,曾多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