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电阻定律 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2:2.6导体的电阻

2.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探究方案一:控制变量法 如图所示,a、b、c、d 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 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我们采用_控__制__变__量_法研究影响 电阻的因素,即 b、c、d 跟 a 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b 与 a 长度不同;c 与 a 横截面积不同;d 与 a 材料不同.
第2章 恒定电流 第6节 导体的电阻
学习目标
明目标 知重点
1.知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够探究电阻与各因素的关系.
2.掌握电阻定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重点]
3.理解电阻率的概念、意义及决定因素.[难点]
新知提炼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性关系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它的电阻,这说明导体电阻 跟它的_长__度_有关;同样是 220 V 的灯泡,灯丝越粗用起来越 亮,说明导体电阻跟_横__截__面__积_有关;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 用铁丝,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_材__料_有关.
考查 2 电阻定律的应用 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测得其电阻为 0.5 Ω, 导线原来的电阻多大?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原来 的 3 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少倍? [思路点拨] (1)导线对折后长度减半,横截面积加倍. (2)导线均匀拉长的同时,横截面积变小,而体积不变.
探究点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电阻 R 和电阻率 ρ 的比较
电阻 R
电阻率 ρ
物理 意义
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 碍作用大小,R大, 阻碍作用大
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 坏,ρ大,导电性能差
电阻 R
电阻率 ρ
决定 由导体的材料、长度
因素 和横截面积决定
单位
欧姆(Ω)
高中物理课件-2.6电阻定律

实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V
a
b
c
控制变量法
d
电压表先测a的电压Ua,再测b的电压Ub
实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V
a
b
c
控制变量法
d
电压表先测a的电压Ua,再测c的电压Uc
实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V
a
b
c
控制变量法
d
电压表先测a的电压Ua,再测d的电压Ud
V
V
a
b
V
V
c
d
结论:导体的电阻 R跟长度 l成正比, 跟横截面积 S成反比,还跟材料有关.
金属: t
电阻温度计
电阻率 与温度 的关系
半导体:t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具有可控性
合金: 有些几乎不随t变化 标准电阻
超导体: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
=0
R=0
几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率
ρ(Ω·m)
0℃
20℃
100℃
银 铜 铝 钨 铁 锰铜合金 镍铜合金
1.48×10-8 1.43×10-8 2.67×10-8 4.85×10-8 0.89×10-7 4.4×10-7 5.0×10-7
说一说 CCTV -《每周质量报告》
消息引用检验负责人的话:“不合格产品中,大 部分存在电阻不合格问题,主要是铜材质量不合格, 使用了再生铜或含杂质很多的铜。再一个就是铜材质 量合格,但把截面积缩小了,买2.5平方(毫米)的线, 拿到手的线可能是1.5或1.5多一点的,载流量不够。 另一个问题是绝缘层质量不合格,用再生塑料制作电 线外皮,电阻率达不到要求…… 谈一谈,这位负责人讲话中体现了哪些物理原理?
实验探究 理论探究
2.6《电阻定律》(PPT课件可编辑)

4、实验仪器
R V
A
5、实验数据
导体
材料 长度 横截面 积 电压 U/V 电流I/A
a
铜丝 L S
b
铁丝 L S
c
镍铬合 金 L S
d
镍铬合 金 2L S
e
镍铬合 金 L 2S
电阻R
RL 1 R S
L R S
L R=ρ— S
L RK S
一、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
米(Ω· m) 4、单位: 欧·
5、几种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电 阻率温度 材料 银 铜 铝 钨 铁 锰铜合金 镍铜合金 0℃ (Ω∙m) 20℃(Ω∙m) 100℃(Ω∙m) 1.48×10-8 1.43×10-8 2.67×10-8 4.85×10-8 0.89×10-7 4.4×10-7 5.0×10-7 1.6×10-8 1.7×10-8 2.9×10-8 5.3×10-8 1.0×10-7 4.4×10-7 5.0×10-7 2.07×10-8 2.07×10-8 3.80×10-8 7.10×10-8 1.44×10-7 4.4×10-7 5.0×10-7
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
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 L 2、表达式: R=ρ— S 有关。
3、适用条件:粗细均匀的导体, 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二、电阻率ρ
1、电阻率越大 表明在相同长度、相同
横截面积的情况下 ,导体的电阻越大 。
2、物理意义: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
的物理量。
RS 3、公式: L
3、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 面直径为d,电阻为R,现把它拉 成横截面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 它的电阻变为( c ) A.100R C.10000R B.1000R D.R/10000
课件3:2.6导体的电阻

(3)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系: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铂较明显,可用于做温度计; 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可用于做标准电阻. ②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③有些物质当温度接近 0 K 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 象叫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 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 TC.
知识点一 对电阻率的理解和应用
例 1 如图所示,a、b 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 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是( )
A.a 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B.b 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a 电阻丝的阻值小于 b 电阻丝的阻值 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审题指导】I-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根据斜率比较电阻的大 小,根据电阻定律 R=ρSl 比较电阻丝的粗细.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P 为一块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甲方式接在 电极 A、B 之间,然后将它再按图乙方式接在电极 C、D 之间,设 AB、CD 之间的电压是相同的,则这两种接法相等时间内在电阻中产生的热量关系正 确的是(A) A.图甲产生的热量比图乙产生的热量多 B.图甲产生的热量比图乙产生的热量少 C.图甲产生的热量和图乙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因为是形状不规范的导体,所以判断不出哪一个产生的热量多
答案:A 点评:此题中灯丝的电阻 R=UI ≠ΔΔUI ,数值上等于 I-U 图线上的点与原 点连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
变式训练 2.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实验,他根据所测量数据分别绘制 了三种元件的 I-U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D)
A.只有乙图象是正确的 B.甲、丙图象是曲线,肯定误差太大 C.甲、丙为线性元件,乙为非线性元件 D.甲、乙、丙三个图象都可能是正确的,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课件11:2.6 导体的电阻

a 1
d
3 b 2 c
4
T 谢谢观看 HANK YOU!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问题思考: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由导体自身的因素决定,那么, 导体的电阻R到底由哪些因素决定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定 量关系呢?
1.长度l l越大,R越大
2.横截面积 S S越大,R越小
3.材料
探究方案一 1.探究目的: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长 度l、横截面积S、材料之间的定量关系。
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率不同。
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应用:金属电阻温度计
思考与讨论: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 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很多。通过两导体的电流 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你认为这 种关系对电路元件的微型化有什么意义?
1.有人说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电阻率是由导体的 性质决定的,所以电阻率越大,则电阻越大,对吗?为 什么? 提示:不对。电阻率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优劣,电阻率 大, 电阻不一定大,由电阻定律知,电阻大小还与长度l 和横截面积S有关。
2.关于电阻率的正确说法是( B) 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B.电阻率表明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 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 制成电阻温度计
2.决定式: R l
S
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映材
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
3.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ρ(Ω·m) 银 铜 铝 钨 铁
锰铜合金 镍铜合金
0℃ 1.48×10-8 1.43×10-8 2.67×10-8 4.85×10-8 0.89×10-7 4.4×10-7 5.0×10-7
高二物理2.6 电阻定律 课件(人教版选修3-1)

[巩固练习]
1.一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为48Ω,当把它截成n段,再将n段电阻
丝合成一股,测得电阻为3Ω,则n=________.
l 解析 : R 48 S l l' 1 l n R 2 3 S' nS n S 48 所以 2 3得n 4. n
答案:4
d2 S . 4
1.电阻丝横截面积的测量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则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2.电阻丝长度的测试 把电阻丝拉直,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
3.电阻的测量 连接适当的电路,测量电阻丝 两端电压U和通过电阻丝的电 流I,由 计算得到.
U R I
4.逻辑推理探究
(1)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一条导线可以看成多段相同长度的导
l R , S
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 积S成反比,导体的电阻
课堂互动探究
一、电阻定律
l R S 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 ,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
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表达式:
说明:该式为导体电阻大小的 决定式,表明导体的电阻由导 体本身因素(电阻率ρ,长度l,横 截面积S)决定,与其他因素无 关.由此可更加明确电阻的定
答案:16:1
名师点拨 : 搞清导线变形后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当导体长度被均匀地拉长为原来的n倍时,因导体的体积不变, 故横 1 截面积必减为原来的 , 再由电阻定律就知道后来的电阻是原来的 n 1 2 n 倍, 而导线对折长度变为原来的 , 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 故电阻 2 1 变为原来的 . 4
2.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3.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
(1)测量原理
螺旋测微器(俗称千分尺)如下图所示.
课件7:2.6导体的电阻

解析:当a和c或d接入电路且P向右移动时,串联接入电路的有 效电阻丝增长,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因此D错。当b和c或d接 入电路且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丝变短,电阻变 小,电流变大,B、C都对。当a和b串联接入电路时,无论P向 何方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不变,电阻不变,电流就不 变,A错。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C。
(3)实验方法: 下图中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b与a长度不同; c与a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利用欧姆定律分别测算出 它们的电阻值,探究电阻跟长度、截面积和导体材料的关系。
(4)实验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__导__体__的__长__度__成正比,与_导__体__的__横__截___面__积__成反 比,还与导体材料有关。
3.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结构简图如图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时,正确的连 接是接A与D(或C)及B与C(或D),即“一上一下”;要使滑动 变阻器起分压作用,要将AB全部接入电路,另外再选择A与 C(或D)及B与C(或D)与负载相连,当滑片P移动时,负载将与 AP间或BP间的不同长度的电阻丝并联,从而得到不同的电压。
题型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 实验测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 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 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 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 定值电阻:R0=3Ω 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
0~U
R0U+R~UR
物理:2.6《电阻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1)

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 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很多.通过学习 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 阻有什么关系 电流方向 R1 R2
a
h b h
l a R S ah h
R1 = R2
由此可知导体的电阻与表面积无关,只与导体的厚度有关.这 样在制造电路元件时,可以将其表面积做得很小,而不增大电阻, 只要保证厚度足够即可,有利于电路元件的微型化.
第六节 电阻定律
第二章 恒定电流
请仔细观察两只灯泡的照片,说出它们有 哪些不同之处 ?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长度、横截面积、导电材料 猜测: 这些因素怎么影响电阻大小的? 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如何验证?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方案: 同种材料,S一定,改变L,测R 同种材料,L一定,改变S,测R
Ra、Rb比值是多少?
1.不等(a)又短又“胖”,(b)又长又“瘦”;
Ra<Rb
2.若1/4圆形金属片电阻为R0,则(a)为两R0并联, Ra = R0/2;(b)为两电阻串联, Rb =2R0, 所以Ra:Rb=1:4
6.如图所示,两个截面积不同长度相等的 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两端电压为U,则( ABCD ) A.通过两棒的电流强度相等 B. 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同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实验电路: 电流表外接法 限流式电路 实验电路图:
V
实验数据:
长度,材料相同
S/mm2
U/V I/A
1
2
3
R/Ω
A
实验结论:
2.同种材料,L一定,电阻与S成反比
1 R S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实验电路: 电流表外接法 限流式电路 实验电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5
实验分工:
• 1组、2组、3组: • 探究导体R与l间定量关系 • 4组、5组、6组: • 探究导体R与S间定量关系 • 7组、8组、9组: • 探究导体R与材料间定量关系
组长负责 制,合理 分配任务, 记录数据, 准备展示 实验数据 及结论
10:20
我 展 示 , 我 精 彩 !
实验内容
课后讨论李浩鹏同学的问题:电阻温度计的原 理和如何使用?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①材料相同,S相同,L之比为1:2 ②材料同种,S之比为1:2 , L相同 ③不同材料(炭铜、镍铬),L相同,S相同
V
V
V
V
a
b
c
d
10:10
讨论探究:
1、看学案(课本)上所提供的实验案例,分析此实验有什 么优势? 2、条件所限,我们只能提供桌上实验仪器,你能否设计一 种新的实验方案,可以得出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且不需要测量电阻的大小? 3、我们没有横截面积比较大的金属丝,你将如何处理? 4、因电源内阻的影响,每次换待测电阻时电路中电流都会 改变,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住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5、你认为该实验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探究R与l 的定量关 系 探究R与S 的定量关 系
黑板数据 展示小组
口头数据 展示及总 结小组
1组
2、3组
4组
5、6组
探究R材料 的关系
7组
8、9组
10:30
1.理论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
l1、R1
l1、R1
l1、R1
l1、R1
R nR 1 l nl 1
R1 R
l1 l
Rl
2.理论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
2、电阻率 与温度的关 系
合金:
有些几乎不随t变化
超导体: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 R=0 =0
马天宇:超导材料电阻率的变化情况?
电阻定义式和决定式的区别
• 杨学英:电阻定义式和决定式的适用范围?
•老 师:你认为两个式子还有什么区别?
10:42
习题巩固:
一、分析“预习自测”
二、完成“当堂检测”
S1 R1
1 2 3 n
R
S
R
R1
n S nS 1
R1 R
S S1
R
1 S
同种材料:
Rl
R 1 S R l S
R k
l S
K与什么有关?
10:35
电阻定律
1.内容: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
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 材料有关.
2.表达式:
2.6
导体的电阻
文山中学
胡民红
课前请阅读课堂探究案上的“学习目标”
评价机制:
1、积极回答问题,无论对错,每人次加小组十分, 由组长计分。课后评优胜小组。 2、积极展示(包括口头展示和黑板展示)所设想的 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结论等,每人次加小组十分。 3、积极补充或评价、订正别人的问题,每人次加小 组十分。 4、点名被动参与问题的回答,每人次扣小组十分, 答错者加扣十分。 • 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积极大方
预习自测 ·答案
在交流区提出问题的同学名单: (所在小组每人次加十分)
闫述坤、万效辉、李浩鹏、曹佳宁、刘雨奇、杨雪英、
马天宇。
“自测”满分的同学名单: (所在小组加十分)
苗秀婷、张超超、韩晓娜、王鹏、刘奇瑶、刘鹏飞、
张大川。
10:05
导体的电阻 表示导体对电流 阻碍 作用的大小。
1: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长度、横截面积、导电材料
2: 这些因素与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步骤: ①同种材料,S一定,改变L,测R ②同种材料,L一定,改变S,测R ③不同材料,L一定,S一定,测R
如何测L、S、R?
如何测L、S、R?
• 曹佳宁:金属丝长度的测量(需要注意什 么?) • 刘雨奇:测量金属丝时用刻度尺量长度是 否需要估读? • 老 师:你有什么方法测金属丝的横截面 积? • 闫述坤:测量电阻R的方法
• 当堂检测答案: 1、64:1 2、D
10:45
本节小结:
• 一、你从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 二、我还想让你知道什么? 1、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 法!感受实验的魅力,体验逻辑思维的力量! 2、物理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一门学科,有趣 且有用! • 三、小组合计分数,评优胜小组
• 作业: 整理课前预习案 完善课堂探究案 完成课后拓展案
R
l S
是比例常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
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
万效辉:电阻率的单位是什么?
3.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 液.
电阻率()
1、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
金属:
半导体: t t
电阻温度计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标准电阻
实验分工:
• 1组、2组、3组: • 探究导体R与l间定量关系 • 4组、5组、6组: • 探究导体R与S间定量关系 • 7组、8组、9组: • 探究导体R与材料间定量关系
组长负责 制,合理 分配任务, 记录数据, 准备展示 实验数据 及结论
10:20
我 展 示 , 我 精 彩 !
实验内容
课后讨论李浩鹏同学的问题:电阻温度计的原 理和如何使用?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①材料相同,S相同,L之比为1:2 ②材料同种,S之比为1:2 , L相同 ③不同材料(炭铜、镍铬),L相同,S相同
V
V
V
V
a
b
c
d
10:10
讨论探究:
1、看学案(课本)上所提供的实验案例,分析此实验有什 么优势? 2、条件所限,我们只能提供桌上实验仪器,你能否设计一 种新的实验方案,可以得出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且不需要测量电阻的大小? 3、我们没有横截面积比较大的金属丝,你将如何处理? 4、因电源内阻的影响,每次换待测电阻时电路中电流都会 改变,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住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5、你认为该实验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探究R与l 的定量关 系 探究R与S 的定量关 系
黑板数据 展示小组
口头数据 展示及总 结小组
1组
2、3组
4组
5、6组
探究R材料 的关系
7组
8、9组
10:30
1.理论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
l1、R1
l1、R1
l1、R1
l1、R1
R nR 1 l nl 1
R1 R
l1 l
Rl
2.理论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
2、电阻率 与温度的关 系
合金:
有些几乎不随t变化
超导体: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 R=0 =0
马天宇:超导材料电阻率的变化情况?
电阻定义式和决定式的区别
• 杨学英:电阻定义式和决定式的适用范围?
•老 师:你认为两个式子还有什么区别?
10:42
习题巩固:
一、分析“预习自测”
二、完成“当堂检测”
S1 R1
1 2 3 n
R
S
R
R1
n S nS 1
R1 R
S S1
R
1 S
同种材料:
Rl
R 1 S R l S
R k
l S
K与什么有关?
10:35
电阻定律
1.内容: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
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 材料有关.
2.表达式:
2.6
导体的电阻
文山中学
胡民红
课前请阅读课堂探究案上的“学习目标”
评价机制:
1、积极回答问题,无论对错,每人次加小组十分, 由组长计分。课后评优胜小组。 2、积极展示(包括口头展示和黑板展示)所设想的 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结论等,每人次加小组十分。 3、积极补充或评价、订正别人的问题,每人次加小 组十分。 4、点名被动参与问题的回答,每人次扣小组十分, 答错者加扣十分。 • 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积极大方
预习自测 ·答案
在交流区提出问题的同学名单: (所在小组每人次加十分)
闫述坤、万效辉、李浩鹏、曹佳宁、刘雨奇、杨雪英、
马天宇。
“自测”满分的同学名单: (所在小组加十分)
苗秀婷、张超超、韩晓娜、王鹏、刘奇瑶、刘鹏飞、
张大川。
10:05
导体的电阻 表示导体对电流 阻碍 作用的大小。
1: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长度、横截面积、导电材料
2: 这些因素与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步骤: ①同种材料,S一定,改变L,测R ②同种材料,L一定,改变S,测R ③不同材料,L一定,S一定,测R
如何测L、S、R?
如何测L、S、R?
• 曹佳宁:金属丝长度的测量(需要注意什 么?) • 刘雨奇:测量金属丝时用刻度尺量长度是 否需要估读? • 老 师:你有什么方法测金属丝的横截面 积? • 闫述坤:测量电阻R的方法
• 当堂检测答案: 1、64:1 2、D
10:45
本节小结:
• 一、你从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 二、我还想让你知道什么? 1、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 法!感受实验的魅力,体验逻辑思维的力量! 2、物理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一门学科,有趣 且有用! • 三、小组合计分数,评优胜小组
• 作业: 整理课前预习案 完善课堂探究案 完成课后拓展案
R
l S
是比例常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
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
万效辉:电阻率的单位是什么?
3.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 液.
电阻率()
1、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
金属:
半导体: t t
电阻温度计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标准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