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学》第五课第二节意识作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学科素养】政治认同:1.结合具体事例明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2.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和意义。

3.多了解时事热点,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和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意识活动的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1.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港珠澳大桥是人们借助智慧创造出来的,这说明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意识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

明确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三分钟。

讲授新课: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案例】为什么要建设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

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师】上述材料体现意识活动的哪个特点?(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什么事意识活动的目的性?【生】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师】体现意识活动目的性的标志性词语有哪些?动物的活动有没有目的性?(学生思考并回答)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案例】2005年,孟凡超带领团队完成了大桥三种总体设计方案:全桥、全隧和桥岛隧组合方案。

但在总体方案论证会上,各类专家意见严重不统一,每一种方案都会被质疑。

但最后港珠澳大桥选择了桥、岛、隧三种方式的集群组合方式。

必修4《生活与哲学》:5.2意识的作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5.2意识的作用

5.2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活动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 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 主动创造性
知识梳理: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 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 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 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意识能够反映现象、本质和规 律。能够“复制”当前、追溯 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 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 的, 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 反映什么。 人的意识对象主要 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 需要自觉选择的.
温故知新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
生理基础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学科网
内容 本质
决 定
意识
5.2 意识的(能动)作用
学习目标: 1、意识活动的特点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4、归纳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 1、能动地认识世界 • 2、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①含义:

知识梳理: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通过实践把意 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 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表现: •正确的意识 •错误的意识
促进事物的发展 阻碍事物的发展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能动地认识世界 2、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知识梳理: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使人奋进、催人向上 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注意: 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起的作用,通 过实践引起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5.2意识的作用(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5.2意识的作用(共33张PPT)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 客观存在的事物 出发,
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以此规作律为性我们行动的依据。
2、哲学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革命热情同科学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 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 这是 否意味着“意识决定物质”呢?
克隆动物多利羊
人 工 心 脏
近年来,国外科学家运用现代科技, 设计建造了不少新型抗震建筑。美国建造 了一种可以防震的“滚珠大楼”,如硅谷 最近兴建的一座电子工厂大厦,在建筑物 每根柱子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由滚 珠支撑整个建筑,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 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发生地震时, 富有弹性的钢梁会自动伸缩,于是大楼在 滚珠上会轻微地前后滑动,可以大大减弱 地震的破坏力。
• 久居河边的一只青蛙,对自己的走路方式极为不满 ,四条腿用力,一蹦一跳的。看那些人,两条腿走 路,又高级又潇洒,要能象人那样走路该有多幸福 !
青蛙于是不停的到河边寺庙中去拜佛许愿,盼望有 朝一日能像人一样走路。年复一年,青蛙的诚意终 于打动了神灵,青蛙的愿望实现了。
青蛙骄傲的站了起来,迈开两条长腿大步流星走了 起来,可是它莫名其妙的离河边越来越远,怎么也 走不到水边去,也无法再捕捉食物,饥渴难当的青 蛙终于死掉了。原来青蛙站起来走路后,它的眼睛 却只能望见后面,腿往前走,眼往后看,这样的怪 物自然无法生存。
全球4级以上的地震每 年过万次,通过观测地 震波,我们可以了解到 地球内部的结构。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2课时 意识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2课时 意识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必修4

【典例2】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 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 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 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D。“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体现 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 项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A 项说法错 误。B 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可见 C 项说法错误。
3.我国古代发达的农学思想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如《吕氏春秋》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
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起正确的指导作用 C.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D.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答案]A
1.宋朝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他种竹又观竹。在他动笔 作画之前,心中就有了轮廓。正如诗曰:“与可画竹时,胸中
有成竹”。“胸有成竹”说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的产生可以离开客观存在 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没有选择的 [答案]B [解析]文与可为了画好竹而种竹、观竹,体现了意识活动
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做了长期、精心的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方案”, 这句话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故①入选。在这 一准备下,我国航天员实现了太空行走的壮举,体现了我国科 技人员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故④入选。②是错误的,意识不 能独立于物质之外。③是错误的,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改造世 界具有促进作用。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节意识的作用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节意识的作用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节意识的作用作者:冯锋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20期一、教材分析《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意识的本质》这一框题,了解了意识的本质,这为过度到本框题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重难点,也是整本书的重难点,尤其是意识的作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很重要的知识点。

要落脚于理解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学情分析1、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欠缺,理解本课的哲学原理比较困难。

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而且能够改造世界,这个内容深而难理解,有高度,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障碍,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是关键。

2、从身心特点看,高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容易产生偏激,要澄清学生一些认识偏差,特别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的作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上好这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意识的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2、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3、通过学生讨论,培养思辨和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并把握和运用好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世界观;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都是意识的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尤其是难点,意识的作用,是怎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要重点突破。

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采取的是案例教学与话题教学相结合的教法,整个课程以一个故事贯穿始终,一上课给大家发阅读材料《人类的太空之旅》。

阅读后回答问题,总结出材料的核心思想,针对老师给的问题,学会总结和归纳核心思想,抽取材料的有用观点的能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 5.2 意识的作用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 5.2 意识的作用课件

追溯过去
推测未来
理想世界
①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对象,而且能
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 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1)由于世界的无限性,人类社会实践所达到 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 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有尚未认识
使人面色苍白或蜡黄。
萎靡的 精神
悲观消沉、丧失 斗志
意识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一定的 反作用。
小结:二、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指(导1)作正确用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II. 怎样才能使意识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III.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神话
? 现实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意 识
注意:
指 导
人的行 把 意识
为人的 中的
实践
理念
变 成
现实的 东西
(1)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
化,意识需要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即意识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2)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
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指导作用≠推 动作用)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5.2 意识的作用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5.2  意识的作用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可以根据过 去遗留下来的事 物追溯过去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可以用科学 的手段预测未来 的各种情况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3、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强调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起的作用。在意识 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是什么)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 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调节、控制作用)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难点)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
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
区别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小结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
A 物。”这句话表明( )
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 这种认识又总在扩展、加深。 B.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认识。 C.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 D.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些人永远不能
课堂小结
5、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很紧张的。有的同学常常通过心理 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自己心情烦躁、学习状 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 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 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此以往地进行心理暗示,真的

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5.2意识的作用

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5.2意识的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
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 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要求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 误的思想意识。
[ 例题巩固 ]
1、“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
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
句话主要说明了(
可结果呢…….
3、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⑴什从他么前问是,一一个有切穷个从人牧实:师际“劝出你穷发死人,后信愿教实升。事天求堂是,?还是 愿下地狱?”
穷人回答说:“唉,看吧!哪边的玉米面 便宜,就到哪边去吧!”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 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 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
【方法论要求】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考点 意识的作用(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含义
所谓意识的能动性,是说意识本身的发展 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能动地反 映世界的能力,而且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 的作用。这种意识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 的特点。
)C
A.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 意识能够反映物质
D. 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2、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这一精神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 神动力。这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D
B.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意识的哪些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节意识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意识的本质》这一框题,了解了意识的本质,这为过度到本框题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重难点,也是整本书的重难点,尤其是意识的作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很重要的知识点。

要落脚于理解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学情分析
1、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欠缺,理解本课的哲学原理比较困难。

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而且能够改造世界,这个内容深而难理解,有高度,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障碍,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是关键。

2、从身心特点看,高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容易产生偏激,要澄清学生一些认识偏差,特别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的作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上好这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意识的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2、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过学生讨论,培养思辨和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并把握和运用好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都是意识的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尤其是难点,意识的作用,是怎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要重点突破。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采取的是案例教学与话题教学相结合的教法,整个课程以一个故事贯穿始终,一上课给大家发阅读材料《人类的太空之旅》。

阅读后回答问题,总结出材料的核心思想,针对老师给的问题,学会总结和归纳核心思想,抽取材料的有用观点的能力。

接着针对材料中的人类的飞天梦想,为此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实现太空之旅的行动,从中国的飞天历程,提问:中国人怎样实现飞天梦想?为了实现飞天梦想,人们在探索太空的行动中受到那些因素的制约,通过阅读,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达到教学目的,意识是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然后,针对材料,我们提出思想和行动的关系:你认为思想有多
远,行动就有多远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吗?小组交流讨论,用推理、论证、摆事实等方法,提出自己的论据。

最后,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运用思想和行动的关系?在国家的远大理想与目前我们的现阶段具体行动中,怎样处理思想和行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从而达到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政治学科主要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过程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占50%(主要指期中和期末考试),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考勤、阅读、讨论、质疑、其他等五个方面。

每堂课过程性评价基本相同,每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加分,总分50分。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质疑精神,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概括总结。

哲学的教学,设置新鲜的、有创意的情景、呈现多元丰富、多角度的资源,用鲜活的案例来探究问题,阐释生活,在分析与探究的思维碰撞中,享受到热烈、多彩的情感体验,达到思维方式的成熟和生活经验的提升。

让学生自己思考质疑的精神是我所需要的。

话题教学和书本知识点的结合,对于学生思维的开阔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再讲这课,我会放手,一上课就给一个话题,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吗?在这个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来论证这个命题,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也可以用经验主义的方法,更能够达到开阔学生思维的目的。

在讨论过程中,学会知识点,运用知识点。

当然,这个难点有点高,既要摆脱教材又要高于教材还要体现教材知识点,让学生真正自主思考,让思想的火花、质疑的精神在学生的大脑里生根、开花。

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834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