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名称一字之差及功能对照表
中药名称一字之差对照表

紫花地丁-全草入药
黄花地丁-别名源自《本草纲目》,正名蒲公英,全草入药,花冠黄色
石决明-杂色鲍的贝壳
草决明-豆科决明的种子,正名决明子
天麻-兰科
升麻-毛茛科
瓜蒌-栝蒌的果实。
种子为瓜蒌子,果皮为瓜蒌皮,均入药
瓜蒌根-栝蒌的根,正名天花粉
肉豆蔻-豆科植物,除去假种皮及种皮的种仁
草豆蔻-姜科植物,近成熟果实
白蒺藜-蒺藜果实
潼蒺藜-豆科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正名沙苑子
破故纸-豆科植物,为成熟果实,正名补骨脂
洋故纸-紫葳科木蝴蝶的成熟种子,正名木蝴蝶,别名还有云故纸、千张纸
大麻仁-大麻的成熟果实,正名火麻仁
大麻子-蓖麻的成熟种子,正名蓖麻子
胡麻子-亚麻的成熟种子,正名亚麻子
山茱萸-成熟果实的果肉
吴茱萸-成熟果实
天南星
胆南星-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
款冬花
忍冬花-正名为金银花
1、金银花的品种问题:中国药典2000年版,金银花有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4个品种,净花菰腺忍冬为红腺忍冬的变种,而毛花柱忍冬由于资源稀少,在市面上较少见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金银花仅有忍冬1个品种,去除了毛花柱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即山银花)、灰毡毛忍冬(新增),归并入山银花项下。
山银花
2、天麻的正品:分为冬麻和春麻,冬麻质量较好,常可见鹦哥嘴。
鉴别要点:鹦哥嘴、车轮纹、圆肚脐
天麻的潜伏芽
天麻的外观。
中药功用异同对比表

中药功用异同对比表
|黄芪|补中益气、健脾开胃、益肺固表|可以治疗疲劳、食欲不振、气虚等症状,与人参类似,但黄芪更适合气虚体质的人群 |
| 人参 | 补气养血、清心安神、生津止渴 | 与黄芪类似,但更适合气血两虚、心神不宁、口渴等症状 |
| 当归 | 补血止痛、调经安胎、润肠通便 | 适合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恢复等问题,也可以用于治疗肠燥便秘 |
| 熟地黄 | 补肾益气、滋阴养血、强筋健骨 | 适合治疗肾亏、腰膝酸软、贫血等问题 |
| 五味子 | 固涩止泻、润肺定喘、安神安眠 | 可以治疗腹泻、哮喘、失眠等问题,也可以用于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 |
| 丹参 |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降压降脂 | 适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痛经、糖尿病等问题 |
以上是几种常用中药的功用及异同点比较,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中药,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决定。
同时,中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 1 -。
中药功用异同对比表

中药功用异同对比表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与川芎、白芍搭配可增强功效。
|
| 人参 | 补气养血,提神益智 | 适用于体虚、乏力、失眠等症状。
与黄芪、党参搭配可增强功效。
|
| 银花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适用于感冒、流感等症状。
与连翘、金银花搭配可增强功效。
|
| 黄连 | 清热燥湿,解毒消炎 | 适用于热病、湿热病等症状。
与黄芩、连翘搭配可增强功效。
|
| 桂枝 | 发汗解表,温经止痛 | 适用于感冒、风寒、经痛等症状。
与白芍、生姜搭配可增强功效。
|
| 甘草 | 补中益气,解毒润燥 | 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口干等症状。
与黄芩、知母搭配可增强功效。
|
| 荆芥 | 发汗解表,开窍散痰 | 适用于感冒、头痛、咳嗽等症状。
与连翘、板蓝根搭配可增强功效。
|
| 三七 | 止血散瘀,消肿止痛 | 适用于外伤、瘀血等症状。
与桃仁、红花搭配可增强功效。
|
| 五味子 | 固精壮阳,润肺止咳 | 适用于肾虚、遗精、咳嗽等症状。
与黄芪、淮山搭配可增强功效。
|
| 大黄 | 清热泻火,通便润肠 | 适用于热病、便秘等症状。
与芒硝、枳实搭配可增强功效。
- 1 -。
中药名称一字之差对照表

草豆蔻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寇[生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龙衣
祛风定惊,解毒,退翳
蛇蜕[酒炙]
蝉衣
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解痉
蝉蜕[生品]
白蒺藜
平肝,祛风,明目
刺蒺藜[盐炙]
潼蒺藜
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
沙苑子[生品]
葫芦壳
利水消肿
陈葫芦[生品]
葫芦巴
温肾,祛寒,止痛
葫芦巴[盐炙]
紫草
凉血,解毒,透疹
紫草[生品]
紫草茸
清热解毒凉血
紫草茸[生品]
破故纸
补肾助阳,温脾止泻
补骨脂[盐炙]
洋故纸
清肺宣音
木蝴蝶[生品]
大麻仁
润肠通便
火麻仁[生品]
大麻子
泻下通滞,消肿拔毒
蓖麻仁
胡麻子
燥湿祛风
亚麻子
山茱萸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山萸肉[制]
吴茱萸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吴萸[制]
天南星
祛风止痉,燥湿化痰
南星[制]
胆南星
清热化痰,熄风定惊
瓜萎根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天花粉[生品]
生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
生姜
干姜
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干姜
炮姜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炮姜
桑叶
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桑叶[生品]
桑枝
祛风湿利关节利水
桑枝[生品]
苏子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清炒]
苏叶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
紫苏叶[生品]
苏梗
理气宽中,安胎
紫苏梗[生品]
中药功效相似与差异总结对比

中药功效相似与差异总结对比一山楂、神曲、麦芽:共性为消食化积;差异为山楂主消肉食、并有行气散瘀的作用,神曲主助金石药的消化、并略兼带解表之功,麦芽主消米面一切诸果食积、并有回乳及一定疏肝的作用。
二泽泻、泽兰、泽漆:共性为利水;差异为泽泻主泄相火,泽兰主活血化瘀、通经消肿,泽漆主化痰止咳、散结。
三茯苓、赤茯苓、茯神:共性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差异为茯苓主偏于健脾安神,赤茯苓主健脾安神力弱、但能泻热行水、治膀胱湿热、湿热白带尤佳,茯神主专供安神、其他作用弱。
四鹿角、鹿角胶、房角霜:共性为温补肾阳;差异为鹿角主可作为鹿茸的替代品、并有活血散瘀消肿功能,鹿角胶主益精血、并有止血作用,房角霜主收敛止血、还可治疮疡久不愈合的功能。
五生首乌、制首乌、首乌藤:共性为补血;差异为生首乌主润肠通便、解毒、截疟、补血弱,制首乌主补益精血、固照用乌发,首乌藤主养心安神、且具祛风通络的作用。
六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共性为清热解毒、凉血功能;差异为大青叶主消斑,板蓝根主利咽,青黛主消斑、清肝泻火。
七附子、肉桂、干姜:共性为散寒止痛、治脾胃虚寒的胃脘痛、食少便溏;差异为附子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下温肾阳、中温脾阳,肉桂主补火助阳、并有温经通脉的作用,干姜主回阳、且温肺化痰。
八乳香、没药:共性为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差异为乳香主兼行气,没药主偏于散瘀。
九龙骨、牡蛎:共性为平肝清潜阳、固涩收敛;差异为龙骨主镇惊,牡蛎主软坚散结。
十黄芩、黄连、黄柏:共性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差异为黄芩主清上现热为主、亦清肝火并兼有止血安胎,黄连主清中焦相火为主、亦清心火及肝火、并善治湿热痢疾,黄柏主清下相火为主、退虚热、止带、治湿疹、湿疮。
十一龟板、鳖甲:共性为滋阴潜阳、退虚热;差异为龟板主固经止血、益肾健骨、养心补心,鳖甲主软坚散结。
十二川贝、浙贝:共性为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差异为川贝主清肺止咳、虚劳久咳、化痰散结,浙贝主开郁散结见常、还用于外咸风热、痰热咳喘、痰火热毒壅结。
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

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解表药是一类能够促进人体发汗的药物,能够使侵犯肌表的邪气通过汗液排出,治疗表证。
其中,发散风寒药以发散风寒为主,用于治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
部分药物还具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等症状。
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主,用于治疗发热、微恶风寒、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
部分药物还具有清肺止咳、利头目咽喉、透疹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头痛、咽痛、目赤肿痛、疹出不透等症状。
清热药则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
其中,清热泻火药清热作用较强,用于治疗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舌红苔黄、脉洪数实等症状。
还可分别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清热燥湿药则以清热之中燥湿力强为主,用于治疗身热不扬、胸脘痞闷、泄泻痢疾、黄疸尿赤、湿疹湿疮、带下黄稠等湿热证,以及脏腑火热证和疮疡肿毒等病证。
清热凉血药有清解营、血分热邪,凉血消斑及滋阴生津的作用,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分而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以及热入血分而见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病证。
清热解毒药则更长于解毒,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肺痈肠痈、虫蛇咬伤、水火烫伤、部分癌肿及其它急性热病等。
清虚热药则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手足心热,以及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耗伤之夜热早凉等症。
菊花、薄荷、牛蒡子、葛根、柴胡等药物均属于清热药,具有不同的功效和特点。
其中,菊花辛甘苦微寒,可以清热解毒、散风止痛;薄荷辛凉,可以清热解毒、散风利咽;牛蒡子苦寒,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葛根甘凉,可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柴胡苦辛微寒,可以疏肝解郁、解表退热。
药名枳壳青皮XXX香附厚朴木香白芷性味苦寒苦平苦微温XXXXXXXXX辛微温相同点行气消胀解郁止痛顺气宽胸降逆止呕平喘相异点治疮毒肿痛祛风湿,活血化瘀调中理气温中散寒温中解毒理气化痰祛风解表理气药可用于多种病症,如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
117味常用中药:功效异同对比总结(纯干货)

117味常用中药:功效异同对比总结(纯干货)1, 麻黄与桂枝共同点: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
不同点: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
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
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
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
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脉结代等证。
2,苍耳子与辛夷共同点:质轻,性升浮。
解表力弱,善于通窍。
常相须为用,用治鼻渊头痛。
不同点:苍耳子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辛夷专治鼻渊,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3,桑叶与菊花共同点:均轻清发散,发散风热,平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以及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目赤昏花等证。
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
不同点:桑叶清肺润肺力强。
常用于燥热伤肺之干咳少痰,兼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吐衄轻证。
菊花清肝平肝力优。
常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惊风,兼能清热解毒,用治疔疮肿毒。
4,柴胡与升麻共同点:均为发散风热药,具升阳举陷之功效。
用于外感风热表征及中气下陷之证。
不同点:柴胡退热作用较强,能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要药。
并善于疏肝解郁,清胆截疟,用于肝气郁结之证及疟疾等。
升麻长于透疹,用于麻疹疹出不畅,并善于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多种病症。
5,石膏与知母共同点: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
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气分实热证,以及肺热咳嗽等证,两味药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石膏辛甘大寒,重在清解,泻火力较强。
善清胃肺实热,故肺热咳嗽,胃火上炎,头痛,牙龈肿痛多用。
煅石膏还有收敛生肌之功,外用与疮疡溃而不敛,湿疹浸淫,水火烫伤等证。
知母苦甘性寒质润,重在清润,清热之中又善滋阴润燥,滋肺肾之阴而润肺除蒸,故多用于肺燥干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以及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等证。
6,黄芩,黄连,黄柏共同点: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中药分类功效

麻黄---力强(表实无汗证);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桂枝---力弱(表实证/表虚有汗证);温经通阳(温中散寒/温通血脉/温通经络/温阳利水)紫苏---行气宽中,理气安胎,解(鱼蟹)毒防风 祛风止痉, (炒用)止泻(肝郁侮脾) 胜湿止痛羌活 上半身之痹痛;太阳头痛. 荆芥---透疹消疮,(炒炭)止血生姜---温中止呕(呕家圣药),温肺止咳,解毒 (天南星/半夏/鱼蟹)毒。
香薷---化湿和中,(浓煎)利水消肿.(夏月麻黄;阴署证/署湿;水肿脚气)(冷服凉服)。
白芷 阳明头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通窍止痛细辛 少阴头痛,温肺化饮.(入汤3g 以下,入散1g 以下) 藁 本 颠顶头痛 除湿止痛(风湿弊痛) 苍耳子 通窍止痛(鼻渊头痛) 辛 夷薄荷 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后下) 透疹利咽牛蒡子 解毒散肿(痈肿疮毒/痄腮喉痹),润肠通便。
桑叶 清肺润燥。
清肝平肝明目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 疏肝解郁。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疏肝解郁宜醋炙) 升阳举陷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升阳固脱宜制用)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升阳止泻宜煨用) 蝉蜕--明目退翳,宣肺疗哑,透疹止痒,息风止痉。
淡豆豉-解表除烦。
本章中透疹药: 辛凉——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辛温——荆芥本章中止痛药:归纳后区分其治疗痛证类别。
独 活 善治下半身痹痛;解表力弱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羌 活 (主治风寒湿痹,风寒夹湿的表证) 善治下半身痹痛;解表力弱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善行痹);消骨哽川 乌——祛风湿,散寒止痛(善痛痹;诸寒疼痛;铁打损伤)(先煎,有毒,生品仅供外用)蕲 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祛风止痒(善行痹,顽痹;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麻风、疫毒、蚤痒)雷公藤——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热痹;疔疮肿毒,腰带疮;皮肤蚤痒)木 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着痹;静脉拘急,脚气肿痛,吐泻转筋) 秦 艽 退虚热,清湿热(风药中之润剂)祛风湿,止痹痛防 己 利水消肿豨莶草 清热解毒;偏化湿热通经活络络石藤 凉血消肿;偏祛风五加皮 利尿桑寄生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 养血安胎 狗 脊 温补固摄,缩尿止带,强腰膝;(善祛脊背之风湿,能补肾阳)石 膏 力强,重在清肺胃实热;收敛生肌(煅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 母 力弱,重在润肺胃之燥,兼降肾火退虚热;滋阴润燥栀 子 ——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名称一字之差及功能对照表品名功能品名功能
天仙藤行气活血,利水消肿附子大毒。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风寒湿邪天仙子大毒。
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白附子大毒。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天南星大毒。
祛风止痉,燥湿化痰
黄花地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半枝莲清热解毒,利湿化瘀
草决明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
瓜蒌清肺止咳,理气宽胸,润肠通便忍冬花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瓜蒌根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苏子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苏叶发表散寒,行气宽中
炮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苏梗理气宽中,安胎
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利水龙须草利尿通淋,泄热安神
(广)山豆根有毒。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海螵蛸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北豆根小毒。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桑螵蛸益肾固精,缩尿止带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公丁香温中降逆,暖肾助阳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丁公藤解表发汗,祛风止痛
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消食解酒百合养阴润肺,凉血解毒
红豆蔻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蛇蜕祛风定惊,解毒,退翳酢浆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蝉蜕疏风散热,透疹,利咽,退翳,解痉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
白蒺藜平肝,祛风,明目漏芦清热解毒,通乳排脓
潼蒺藜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藜芦有毒。
催吐,祛痰,杀虫葫芦壳利水通淋,消肿散结补骨脂补肾助阳,温脾止泻
胡芦巴温肾,驱寒,止痛骨碎补补肾续筋,活血止痛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肉桂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紫草茸清热,解毒,凉血桂皮暖脾散寒,通血脉
破故纸补肾助阳,温脾止泻天麻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云故纸清肺,宣音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
大麻仁润肠通便粉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大麻子有毒。
泻下通滞,消肿拔毒广防己有毒。
祛风止痛,清热利水
胡麻子燥湿祛风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瘀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消食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白蔹清热解毒,消痛散结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白前降气化痰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泽漆有毒。
行水,消痰,杀虫,解毒
地枫皮有小毒。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泽泻渗湿利水,泄热益肾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明党参润肺化痰,养阴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