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禁毒法治知识考试答案

禁毒法治知识考试答案禁毒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特此举办禁毒法治知识考试。
以下是本次考试的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3.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戒毒治疗的,公安机关对其原吸毒行为不予处罚。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4.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禁毒工作,对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5. 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二、判断题1. 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但不属于犯罪行为。
()答案:错误2. 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答案:错误3. 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禁毒技术、装备和方法。
()答案:正确4.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毒品违法犯罪行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举报。
()答案:正确5.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毒品的危害。
答案:毒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二是破坏家庭和谐,影响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三是扰乱社会秩序,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四是耗费大量社会资源,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2. 请简述我国禁毒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禁毒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依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身心健康;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3. 请简述学校在禁毒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
2024年最新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

2024年最新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我国列管的麻醉药品一共有多少种?()A.53种B.79种C.132种D.121种2.在迪厅、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如果你看到了一种红色药丸(或药片)状的东西,那你可能就是看到了(),千万小心不要沾染。
()A.跳跳糖B.彩球糖C.摇头丸或麻古D.山楂丸3.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保护公民身心健康C.维护社会秩序D.A.B和C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
A.立即B.适时C.成熟后D.收割时5.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
A.预防教育B.依法严厉打击C.切断毒品来源D.戒断治疗6.海洛因的滥用方式有()。
A.口吸B.鼻吸C.注射D.以上均正确7.王某在多次贩毒后,因畏惧法律的严惩,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对他可以()。
A.从轻或减轻处罚B.从重处罚8.《刑法》规定非法种植罂粟()株以上构成犯罪。
A.1000B.500C.5000D.80009.毒品起源于()。
A.矿物B.动物C.植物D.毒物10.麻古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功能,吸食后容易造成人体中枢神经()的损伤。
A.不可逆性B.可逆性C.一过性D.临时性11.登记参加药物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备案。
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公安机关C.卫生行政部门D.检查机关12.金三角”是指泰国、缅甸、()。
A.老挝B.越南C.柬埔寨D.印度13.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B.不负刑事责任14.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是()。
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C.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D.司法机关15.毒品区别于其他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资料

精品文档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C)A. 2007年12月29日;B. 2008年1月1日;C. 2008年6月1日;D. 2008年10月1日;2、(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公安部D全国政协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A)规定。
A .国务院B.公安部C.卫生部D.商务部4、《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海关B.公安机关C.边防D.邮政企业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C),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D.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C)。
A.进行劝导B.进行批评、教育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7、戒毒人员应当在(B)接受社区戒毒。
A.居住地B.户籍所在地C.抓获地D.案发地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8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C 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小时D 12B 3日C 24小时A . 7日)送强制B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B. 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A.户籍地公安机关 D.案发地公安机关C.居住地公安机关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臵、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10、A)规定。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公安部 A .国务院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B11 指导和监督管理。
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22

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22一、单选题1. 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A. 6月26日B. 5月31日C. 7月1日D. 8月15日答案:A2. 我国《禁毒法》规定,国家对毒品实行什么制度?A. 禁止制度B. 限制制度C. 管制制度D. 监管制度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毒品的危害?A. 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B. 破坏家庭和谐C.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 引发犯罪行为答案:C4. 吸食毒品后,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A. 参加公益活动B. 购买毒品C. 帮助他人戒毒D. 参加工作答案:B5. 以下哪个组织是负责全球禁毒工作的?A. 联合国B. 世界卫生组织C. 国际刑警组织D. 国际红十字会答案:A二、多选题6. 毒品的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鸦片B. 海洛因C. 摇头丸D. 酒精答案:A, B, C7.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毒品犯罪?A.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B. 非法持有毒品C. 非法制造毒品D. 非法销售毒品答案:A, B, C, D8. 预防毒品危害的措施包括哪些?A. 加强毒品知识教育B. 严格执法打击毒品犯罪C. 提供戒毒服务D. 加强国际合作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吸毒成瘾是一种疾病,需要通过医疗手段进行治疗。
()答案:正确10. 未成年人吸毒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1. 请简述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答案:毒品对个人的危害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损害、心理依赖、人格改变等。
对社会的危害则体现在破坏家庭和谐、引发犯罪行为、浪费社会资源等方面。
1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毒品预防教育方式。
答案:常见的毒品预防教育方式包括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宣传、家庭教育等。
结束语: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禁毒知识竞赛,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让我们携手共建无毒社会,共享健康生活。
禁毒法的考试题及答案

禁毒法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的是什么制度?A. 管制制度B. 备案制度C. 审批制度D. 许可制度答案:A2.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毒品?A. 鸦片B. 海洛因C. 咖啡因D. 酒精答案:D3. 《禁毒法》规定,国家鼓励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以下哪项不属于禁毒宣传教育的范畴?A. 毒品危害的宣传B. 毒品预防的教育C. 毒品治疗的指导D. 毒品制造的技术答案:D二、多选题4. 《禁毒法》中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是禁止的?A. 非法持有毒品B.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C. 非法买卖、运输、制造毒品D.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答案:ABCD5.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措施是国家应当采取的?A. 建立禁毒工作协调机制B. 制定禁毒规划C. 开展禁毒国际合作D. 鼓励和支持禁毒科学技术研究答案:ABCD三、判断题6. 《禁毒法》规定,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不予处罚。
答案:错误7. 根据《禁毒法》,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禁毒工作。
答案:正确8. 《禁毒法》规定,对涉嫌毒品犯罪的人员,可以不经批准直接进行人身检查。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9. 请简述《禁毒法》中规定的禁毒工作的原则。
答案:《禁毒法》规定的禁毒工作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实行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
10. 根据《禁毒法》,国家对戒毒人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国家对戒毒人员采取的措施包括:依法进行戒毒治疗,提供心理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融入支持,以及对戒毒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和跟踪帮教。
禁毒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禁毒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禁毒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A. 2007年B. 2008年C. 2009年D. 2010年答案:B2. 《禁毒法》规定,国家对毒品实行什么政策?A. 严厉打击B. 严格管控C. 严格禁止D. 严格限制答案:C3.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是禁毒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A. 毒品的危害B. 预防毒品侵害的方法C. 毒品的制作方法D. 毒品的识别与防范答案:C4. 《禁毒法》规定,哪些人员应当接受禁毒教育?A. 全体公民B. 未成年人C. 公职人员D. 学生答案:A5.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哪些措施?A. 强制戒毒B. 社区康复C. 行政处罚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6. 《禁毒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非法持有毒品B.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C. 非法制造毒品D. 非法贩卖毒品答案:ABCD7.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人员应当接受强制隔离戒毒?A. 吸毒成瘾的未成年人B. 吸毒成瘾的成年人C. 吸毒成瘾的公职人员D. 吸毒成瘾的孕妇答案:B8. 《禁毒法》规定,以下哪些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A. 酒吧B. 网吧C. 赌场D. 娱乐场所答案:ABCD9.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毒品犯罪?A. 走私毒品B. 贩卖毒品C. 运输毒品D. 制造毒品答案:ABCD10. 《禁毒法》规定,以下哪些措施是预防和惩治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A. 加强禁毒宣传教育B. 严格执法打击C. 强化国际合作D. 建立禁毒工作机制答案:ABCD结束语:通过本次禁毒法知识竞赛试题的学习和测试,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禁毒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共同参与到禁毒斗争中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禁毒知识竞赛试试题及答案

禁毒知识竞赛试试题及答案禁毒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6月1日B. 6月26日C. 7月1日D. 7月26日2. 下列哪项不是毒品的危害?A. 损害身体健康B. 破坏家庭和谐C. 促进社会稳定D. 引发犯罪行为3. 我国《禁毒法》规定,以下哪项属于毒品?A. 香烟B. 酒精C. 鸦片D. 咖啡4. 吸毒成瘾后,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吸毒者会出现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B. 吸毒者可以通过意志力轻易戒断C. 吸毒者需要专业帮助进行戒毒D. 吸毒者戒毒过程可能反复5.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毒品犯罪?A. 非法持有毒品B. 种植罂粟C. 非法贩卖毒品D. 所有以上选项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属于毒品的常见种类?A. 冰毒B. 摇头丸C. 可卡因D. 咖啡因7.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毒品危害?A. 加强毒品知识教育B. 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C. 严厉打击毒品犯罪D. 鼓励举报毒品犯罪行为8. 吸毒对个人和社会可能造成哪些影响?A. 身体健康受损B. 心理健康问题C. 家庭关系破裂D. 社会秩序混乱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吸毒可以带来快乐,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10. 吸毒者一旦开始吸毒,很难自行戒断。
()11. 吸毒成瘾是一种疾病,需要专业治疗。
()12. 吸毒者在戒毒过程中不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
()13. 毒品犯罪包括非法持有、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行为。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4. 请简述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
15. 请列举三种以上预防毒品危害的方法。
答案:一、单选题1. B2. C3. C4. B5. D二、多选题6. ABC7. ABCD8. ABCD三、判断题9. 错误10. 正确11. 正确12. 错误13. 正确四、简答题14. 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包括: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心理障碍,影响学习和生活,增加犯罪风险,破坏家庭和社会和谐。
禁毒法试题及答案答案

禁毒法试题及答案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什么制度?A. 管制制度B. 限制制度C. 禁止制度D. 放任制度答案:A2.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毒品?A. 海洛因B. 冰毒C. 大麻D. 酒精答案:D3.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 强制戒毒B. 强制劳动C. 强制教育D. 自行戒断答案:A4. 我国《禁毒法》规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情节严重的,处多少年以下有期徒刑?A. 三年B. 五年C. 七年D. 十年答案:B5.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禁毒委员会的职责?A. 制定禁毒政策B. 组织禁毒宣传教育C. 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D. 管理食品卫生答案:D二、多选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毒品犯罪?A.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B. 非法持有毒品C. 强迫他人吸毒D. 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答案:A、B、C、D2.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措施是预防毒品危害的?A. 开展禁毒宣传教育B. 建立毒品监测和预警系统C. 严格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D. 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采取强制戒毒措施。
答案:错误2.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于吸毒人员,应当给予教育、帮助和治疗。
答案:正确3. 我国《禁毒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答案:正确4. 我国《禁毒法》规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禁毒工作。
答案:正确5.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一律处以死刑。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禁毒法》的立法目的。
答案:我国《禁毒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
2. 根据《禁毒法》,国家对哪些人员采取戒毒措施?答案:国家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戒毒措施,包括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C)
A. 2007年12月29日;
B. 2008年1月1日;
C. 2008年6月1日;
D. 2008年10月1日;
2、(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公安部D全国政协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A)规定。
A .国务院B.公安部C.卫生部D.商务部
4、《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海关
B.公安机关
C.边防
D.邮政企业
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C),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
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
D.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
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C)。
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7、戒毒人员应当在(B)接受社区戒毒。
A.居住地
B.户籍所在地
C.抓获地
D.案发地
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C )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 . 7日
B 3日
C 24小时
D 12小时
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B)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户籍地公安机关
B.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
C.居住地公安机关
D.案发地公安机关
10、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臵、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A)规定。
A .国务院B.公安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1、(B)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A.公安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药监部门
D.禁毒部门
12.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C)。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13、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为(C)。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4.医疗机构对在治疗期间有人身危险的,可以采取必要的(D)。
A、临时控制措施B、临时强制措施
C、临时保护措施
D、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
15. 对被解除强制隔离解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C)的社区康复。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6.每年的(A)为“国际禁毒日”。
A.6月26日B.6月6日C.6月16日
17. 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一般为_____。
(B)
A. 一年
B.二年
C.三至六个月
18.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_____。
(B)
A. 三年
B.一年
C.二年
1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_____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C)
A.予以强制戒毒人员家属
B.予以强制戒毒人员所在社区
C.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
20.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_____。
(A)
A.强制检测
B.强制拘留
C.强制隔离戒毒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维护社会秩序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C.D)措施。
A.看护
B.约束
C.隔离
D.治疗
3、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A.B)制度。
A.查验
B.许可
C.统一管理
D.审查
4、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A.B.C.D)
A.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D.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A.C)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国民经济发展
B.社会文明发展
C.社会发展
D.道德教育
6、对依法查获的(ABC)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A.毒品
B.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7、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来往人员
B.物品
C.货物
D.交通工具
8、《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BCD)的制造方法。
A.制毒工具
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
D.易制毒化学品
9、吸毒成瘾人员有(ABCD)情形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B、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C、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
D、经社区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
10、根据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BC)
A、医疗
B、教学
C、科研
D、宣传
三、判断题
1、毒品的基本特征具有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
2、毒品危害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3、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4、国家允许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制造方法。
(×)
5、吸毒对个人有危害,但对家庭和社会影响不大。
(×)
6、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
7、戒毒治疗可以以营利为目的。
(×)
8、对吸毒成瘾人员不能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应当先进行社区戒毒。
(×)
9、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
10、对拒绝接受检测的涉嫌吸毒人员,经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
四、简答题
1、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
2、《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多少克,应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数量多少克)
3、我国禁毒方针中的“四禁并举”中的“四禁”是指(禁吸、禁贩、禁种、禁制);
4、主要的三种毒品源植物是(罂粟、大麻、古柯);
5、我国的戒毒模式有(强制隔离戒毒、自费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毒);
5、国际禁毒日是几月几日(6月26日);
6、我国的禁毒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7、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哪年哪月(1839年6月);
8、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
五、抢答题
1、鸦片是从什么植物中提炼出来的(罂粟);
2、海洛因俗称什么(白粉);
3、贩毒是什么行为(犯罪);
4、吸毒是什么行为(违法);
5、毒品具有哪些的特性。
(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
6、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多少年(二年)
7、社区康复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六、高难度题目:(答对三个以上给满分)
1、公民积极参加禁毒斗争,应做到哪几点?(、争当禁毒志愿者;、积极参加禁毒宣传活动;、真诚帮助身边吸毒人员外、勇于同毒品犯罪作斗争。
)
2、导致吸毒的个人原因主要有哪些?(、对新刑毒品的无知;、好奇心与冒险心;、对毒品的依赖性估计不足,对自己过分自信;、贪图享受,以吸毒为时髦;、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用吸毒寻求解脱。
)
3、从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来看,毒品的危害有哪些?
(、对个人的危害:毒品对人的身心危害严重。
吸毒会导致精神分裂、血管硬化,严重影响生殖和免疫能力。
吸毒易感染艾滋病;吸毒上瘾,心瘾难除,一生受折磨。
、对家庭的危害:耗资巨大,十有八九倾家荡产。
吸毒者往往道德泯灭,不顾念亲情,抛妻别子,忤逆不孝。
后代往往先天有毒瘾、痴呆畸形。
、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者为获取毒资,大多男盗女娼,或以贩养毒,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
)
4、我们怎样才能远离毒品?(、学习禁毒知识;、永远不尝第一口;、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慎重交友;、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