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汇总

(2)划分亏损了多少个可用地址? 原来是一个C类网,可用地址数为 2 8-2=254(个) 划分后可用地址数为 6*(25-2)=180(个)
划分后亏损: 254-180=74 (个)
(3)求出该主机所在的子网号,网络号?
200.123.46.188 11001000.01111011.00101110.10111 100
206.0.71.192/26
四系
206.0.70.192/26二系
三系
例题: 10个9.6KBps的信道按时分复用在一条线路上 传输,如果忽略控制开销,在同步TDM情况下,复用线 路的带宽应该是多少?在统计TDM情况下,假设每个子 信道只有30%的时间忙,复用线路的控制开销为10%, 那么复用线路的总带宽应该是多少?
所以Subnet ID可以是以下组合:
Subnet ID
000 不可用 001 010 011 100 可用 101 110 111 不可用
划分后的IP地址
Netid
Subnetidhostid
划分后应取的掩码
全1
全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即:255.25050.20505.224
解答: 答案:96Kbps,32Kbps 统计TDM : 10x9.6x30%=28.8 线路的总带宽x90%=28.8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所以直接广播地址为: 11001000.01111011.00101110.10111 111 即:200.123.46.191
有限广播地址为: 255.255.255.25 5
CRC练习:
练习1.假设发送方待发的信息比特为:1001101011,选择的 生成多项式为G(x)=X4+X2+X+1,请问发送方实际发送的 数据是什么?CRC码?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主机号范围是怎么样的?解:因为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而192=128+64, 所以子网位占用主机位的高2位则22=4,所以这个网络可以分4个子网网络1: 193.1.1.0/26, 主机范围为193.1.1.1~193.1.1.62;网络2: 193.1.1.64/26, 主机范围为193.1.1.65~193.1.1.126; 网络3: 193.1.1.128/26, 主机范围为193.1.1.129~193.1.1.190; 网络4: 193.1.1.192/26, 主机范围为193.1.1.193~193.1.1.254。

主机号范围是怎么样的?解:因为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而192=128+64, 所以子网位占用主机位的高2位则22=4,所以这个网络可以分4个子网网络1: 193.2.2.0/26, 主机范围为193.2.2.1~193.2.2.62;网络2: 193.2.2.64/26, 主机范围为193.2.2.65~193.2.2.126; 网络3: 193.2.2.128/26, 主机范围为193.2.2.129~193.2.2.190; 网络4: 193.2.2.192/26, 主机范围为193.2.2.193~193.2.2.254。

主机号范围是怎么样的?解:因为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而192=128+64, 所以子网位占用主机位的高2位则22=4,所以这个网络可以分4个子网网络1: 193.3.3.0/26, 主机范围为193.3.3.1~193.3.3.62;网络2: 193.3.3.64/26, 主机范围为193.3.3.65~193.3.3.126; 网络3: 193.3.3.128/26, 主机范围为193.3.3.129~193.3.3.190; 网络4: 193.3.3.192/26, 主机范围为193.3.3.193~193.3.3.254。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以太网能够传送数据帧的最大数据长度 MTU 为 1500 字节。

因此,IP 数据报划分分段之后总长度(首部部分 20 字节+数据部分)大小不能超过 1500 字节,即数据部分不能超过 1480 字节。

(3 分)(2)分)(4 分段 1 2 3 4 数据字段长度 1480 1480 1480 780 片偏移字段值 0 185 370 555 M 标志值1 1 1 0(1)2m=4,所以m=2,即子网地址为2,网络前缀为26+2=28。

子网的掩码是:255.255.255.11110000 或 255.255.255.240(2)每一个子网中的地址为:24=16。

(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块:第一个子网:212.112.20.64/28 第二个子网:212.112.20.80/28第三个子网:212.112.20.96/28第四个子网:212.112.20.112/28(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子网名称最小地址最大地址第一个子网212.112.20.65/28 212.112.20.78/28第二个子网212.112.20.81/28 212.112.20.94/28第三个子网212.112.20.97/28 212.112.20.110/28第四个子网212.112.20.113/28 212.112.20.126/28传播时间=12000×1000 (m)/2.4×108 (m/s)=50 ms传输时间=2500×8 (b)/108 (bps)=0.2 ms(1)已知P(x)多项式得除数P=10011,被除数25-1M, M=1101011011,n=4, 所以根据公式:被除数/除数=11010110110000/10011,得余数1110。

(2)最后2位1变成0,利用公式检验:被除数/除数=11010110001110/10011,得求余数为101,而不是0,故而能够发现数据传输错误。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1.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答:对电路交换,当t=s时,链路建立;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x/C+(k-1)p/C+kd<s+x/C+kd时,(k-1)p/C<s2.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

试问:(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

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

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解:(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100.(3)80字节。

(4)703. 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

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答:L=65536×8+40×8=524600C=109 b/sL/C=0.0005246sTd=10×10-3 s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Efficiency=L/(L/C+2×Td)/C=0.0255最大吞吐量为25.5Mb/s。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整理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整理

目录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2)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2)第三/四章数据链路层和MAC层 (2)1.带位填充首尾标志法即面向二进制帧格式:例:HDLC (3)2.奇偶校验: (3)3.校验和(CheckSum) (3)4.循环冗余校验(CRC) (4)5.流量控制 (4)(1)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协议4):WT=1,WR=1 (4)(2)后退n帧协议 (5)6.信道利用率: (6)7.CSMA/CD最短帧长最短帧长和时隙长度为度 (6)8.求环比特长度,求总时间 (7)9.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7)10.碰撞问题: (8)第五章网络层 (9)1.IP地址分类 (9)2.路由算法 (9)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9)扩散法(flooding) (9)距离矢量算法 (9)L-S(链路状态)算法 (11)2.主机的IP地址分配 (11)3.子网掩码: (11)第六章传输层 (13)1.拥塞控制 (13)2.TCP超时后的适应重发RTT (14)第七章应用层 (15)1.DNS(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 (15)2.E-mail系统的组成 (17)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17)4.POP3 (17)第二章物理层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无噪声信道: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有噪声信道:香农公式:R-max=Blog2(1+s/n)噪声=10log10S/N噪声为30dB,S/N=1000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比特率=波特率*log2VB(Byest)字节=8bit(比特)1KB=1024B1Kbit=1000bit1MB=1024KB1Mbit=1000Kbit注意时间单位换算:1s=1000ms1ms=1000us1us=1000ns例题:1)在一条无噪声的信道上,如果带宽是4MHz,信号分成32个等级,那么,信道的最大比特率(即数据传输率)为_____bps,对应波特率为_____波特,发送一个20KB的文件最短需要的时间是_____。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1.设利用 12MHz 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苦量化级为 4,试计算出在无噪声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需的信道带宽。

解析:根据 R = 采样频率 *log2(N) ;数据传输率 R =12MHz*log2(4)=24Mbps ;根据采样定律:被采样信号带宽=采样频率 /2;所需信号带宽 =12MHz/2=6MHz ;2.设信道带宽为 2400Hz,采用 PCM 编码,采样周期为 125us,每个样本量化为 128 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解析:采样频率 f = 1/T = 1/0.000125 = 8000Hz传输速率 R = F * log2(N) = 56Kbps3.设信号的采样量化级为 256,若要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64Kbps,试计算出所需的无噪声信道的带宽和信号调制速率。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根据奈圭斯特公式 C = 2H * log2(N)即64000 = 2H * log2(256)H = 64000/2/8 = 4KHz信号调制速率 B = 2H即B = 8000 (baud)4.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 4KHz ,信噪比为 30dB。

试求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解析:根据香农公式 C = H * log2(1+S/N)C = 4000 * log2(1+10^(30/10)) = 4000 * log2(1001) ≈ 40Kbps5.假设使用调制解调器,并采用 1 位起始位、1 位停止位、无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在 1 分钟内传输7200 个汉字(双字节),调制解调器至少应达到的传输速率为多少?解析:一个汉字两个字节, 7200 个汉字就是 7200*2,1 个起始位 8 个数据位 1 们停止位共 10 位组成一帧,求 1 分钟的传输速率,则:(7200*2)*(1+8+1) /60 = 2400bps;6.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为 4800bps,并采用 1 位起始位,1 位停止位,1 位奇偶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求传输 2400 个汉字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计算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测试工具,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的例子,并以问题和解答的形式呈现,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问题一:IP地址子网划分给定一个IP地址段为192.168.1.0/24,划分出5个子网,请计算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广播地址和可用主机数。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从192.168.1.0/24这个IP地址段中划分出5个子网。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每个子网的所需主机数量。

假设子网1需要16个主机,子网2需要32个主机,子网3需要64个主机,子网4需要128个主机,子网5需要256个主机。

1. 子网1:主机数量:16个子网掩码:255.255.255.240网络地址:192.168.1.0广播地址:192.168.1.152. 子网2:主机数量:32个子网掩码:255.255.255.224网络地址:192.168.1.16广播地址:192.168.1.31 3. 子网3:主机数量:64个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网络地址:192.168.1.32广播地址:192.168.1.63 4. 子网4:主机数量:128个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网络地址:192.168.1.64广播地址:192.168.1.127 5. 子网5:主机数量:256个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络地址:192.168.1.128广播地址:192.168.1.255问题二:TCP/IP分段与重组有一台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一个1500字节大小的数据包,假设链路上最大传输单元(MTU)为500字节,请计算主机A需要将数据包分成多少个片段进行传输,并给出分片的偏移值和标志位。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将一个1500字节的数据包分成多个大小为500字节的片段进行传输。

每个片段都需要有偏移值和标志位。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1. 计算一个IP地址的子网掩码长度- 假设有一个IP地址为192.168.1.10,需要计算它的子网掩码长度。

- 将IP地址转换为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1010。

- 根据IP地址的类别,判断默认的子网掩码长度。

由于该IP地址为私有IP地址,所以属于类C网络,其默认子网掩码长度为24位。

- 如果有特殊的子网掩码设置,可以继续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则通过将其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得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其中末尾的5位为1表示子网部分,所以子网掩码长度为29位。

2. 计算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延迟- 假设计算机A发送一个数据包给计算机B,然后计算接收到数据包所需的时间,即网络延迟。

- 计算网络延迟的公式为:网络延迟 = 传输时间 + 传播时间。

- 传输时间:根据数据包大小和网络带宽计算,例如,如果数据包大小为1KB,网络带宽为10Mbps,则传输时间为1KB / 10Mbps = 0.8ms。

- 传播时间:根据传输距离和介质的传播速度计算,例如,如果传输距离为1000km,传播速度为200000km/s,则传播时间为1000km / 200000km/s = 5ms。

- 因此,网络延迟为传输时间0.8ms + 传播时间5ms = 5.8ms。

3. 计算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最大可靠传输速率- 假设有两台计算机以太网连接,计算它们之间的最大可靠传输速率。

- 首先,计算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

- 然后,根据RTT和窗口大小计算最大可靠传输速率(Maximum Reliable Transmission Rate,MRTR)。

- MRTR = 窗口大小 / RTT。

- 例如,如果窗口大小为10个数据包,RTT为10ms,则MRTR = 10个数据包 / 10ms = 1个数据包/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答:对电路交换,当t=s时,链路建立;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x/C+(k-1)p/C+kd<s+x/C+kd时,(k-1)p/C<s2.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

试问:(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

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

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解:(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100.(3)80字节。

(4)703. 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

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答:L=65536×8+40×8=524600C=109 b/sL/C=0.0005246sTd=10×10-3 s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Efficiency=L/(L/C+2×Td)/C=0.0255最大吞吐量为25.5Mb/s。

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4.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播距离为1000km。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1):发送延迟=107/(100×1000)=100s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2):发送延迟=103/(109)=10-6s=1us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5.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N1 4 BN2 2 CN3 1 FN4 5 G现在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N1 2N2 1N3 3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N2 2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长,不改变N4 5 G 无新信息,不改变6. 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很长的文件,其长度为L字节。

假定TCP使用的MSS有1460字节。

(1)在TCP的序号不重复使用的条件下,L的最大值是多少?(2)假定使用上面计算出的文件长度,而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首部开销共66字节,链路的数据率为10Mb/s,试求这个文件所需的最短发送时间。

解:(1)L_max的最大值是2^32=4GB,G=2^30.(2) 满载分片数Q={L_max/MSS}取整=2941758发送的总报文数N=Q*(MSS+66)+{(L_max-Q*MSS)+66}=4489122708+682=4489123390 总字节数是N=4489123390字节,发送4489123390字节需时间为:N*8/(10*10^6)=3591.3秒,即59.85分,约1小时。

7.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3×108m/s。

媒体长度l分别为:(1) 10cm(网卡)(2) 100m(局域网)(3) 100km(城域网)(4) 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1)1Mb/s时: 0.1m/2.3/108×1×106b/s=0.000435bit=4.35×10-4 bit10Gb/s时:0.1m/2.3/108×10×109b/s=0.000435bit=4.35 bit(2)1Mb/s时: 100m/2.3/108×1×106b/s=0.435 bit10Gb/s时:100m/2.3/108×10×109b/s=4.35×10-3 bit(3)1Mb/s时: 100000/2.3/108×1×106 b/s =435 bit10Gb/s时:100000/2.3/108×10×109 b/s =4.35×106 bit(4)1Mb/s时: 5×106/2.3/108×1×106 b/s =2.1739×104 bit10Gb/s时:5×106/2.3/108×10×109 b/s =2.1739×108 bit8. 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比特?(1)192.0.0.0;(2)240.0.0.0;(3)255.224.0.0;(4)255.255.255.252。

答案:点分十进制的地址化成二进制记法,1的个数就是前缀的个数。

(1)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2比特(2)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4比特(3)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11比特(4)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30比特9.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N1 7 AN2 2 CN6 8 FN8 4 EN9 4 F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N2 4N3 8N6 4N8 3N9 5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10.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答:数据长度为1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11. 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152.7.77.159及152.31.47.252都匹配?请说明理由。

(1)152.40/13;(2)153.40/9;(3)152.64/12;(4)152.0/11。

答:(1)152.7.77.159与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1)不匹配,故(1)不符合条件。

(2)152.7.77.159与11111111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2)不匹配,故(2)不符合条件。

(3)152.7.77.159与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3)不匹配,故(3)不符合条件。

(4)152.7.77.159与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匹配,152.31.47.252和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匹配,故(4)符合条件。

12. 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

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答:L=65536×8+40×8=524600C=109b/sL/C=0.0005246sTd=10×10-3s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Efficiency=(L/C)//(L/C+2×D)=0.0255最大吞吐量为25.5Mb/s。

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13.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答:S·A=(+1-1+3+1-1+3+1+1)/8=1, A发送1S·B=(+1-1-3-1-1-3+1-1)/8=-1, B发送0S·C=(+1+1+3+1-1-3-1-1)/8=0, C无发送S·D=(+1+1+3-1+1+3+1-1)/8=1, D发送114. 以下的地址前缀中哪一个地址和2.52.90.140匹配?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