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海外市场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2024年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 达到4.65亿台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 达到3.85亿台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呈现 增长趋势
市场份额:苹果、三星、华为 等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和 新产品,提高用户体验和竞争 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品 牌影响力
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忠诚度 市场营销:采用多元化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业绩
拓展海外市场: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 不断扩大,企业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 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 技术厂商和渠道商的合作,共同研发新 产品、开拓新市场,提升企业整体竞争 力。
趋势:未来智能手机行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的方向发展,满足用户多元化 需求。
前景: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 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PART FOUR
关注用户体验,不断优化产 品设计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 新能力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 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PART TWO
5G技术将进一步 渗透到智能手机行 业,提升用户体验
5G技术将促进智 能手机行业的技术 创新和产品升级
5G技术将加速智 能手机行业的发展 ,扩大市场规模
5G技术将为智能手 机行业带来新的商 业模式和盈利机会
语音助手:更智能、更高效地完成 任务
智能相机:自动优化拍摄效果,提 升用户拍照体验
本地化运营: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特点,制定符合当地用户需求的营销策略, 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国产手机海外市场前景分析

国产手机海外市场前景分析

国产手机海外市场前景分析目录一、国产手机进军海外市场 (1)二、国产手机业绩喜人电商与海外市场成增长主力 (2)三、华为今年要卖1亿部手机海外市场将贡献六成 (4)四、中国智能手机在全球究竟有多火 (6)一、国产手机进军海外市场三年前,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

三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回顾那时候的国产手机品牌,“华强北”一家独大。

现如今,国产手机的崛起,无论从品类还是量级上,都已经无可争议。

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大佬们纷纷布局海外也算顺应天命。

不过“中国梦”能否遍地开花,这可不是靠“姿态”就能解决的问题。

海外市场的空白区中国曾被朝鲜评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真希望这不是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

不过若从智能手机普及率入手,多少可以让民族主义者聊感慰藉。

据尼尔森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智能手机在各国的普及率分别是:韩国67%、中国66%、澳大利亚65%、意大利62%、英国 61%、美国53%、俄罗斯37%、巴西36%、土耳其19%、印度10%。

看了这组数据,就算不是为了赚钱这么简单粗暴,本着让全世界人民都用上智能手机的初衷,国产手机们也应该大步走出国门。

不过远走异国,始终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没有了国内的渠道和供应链优势,要竖子成名,操盘者必须充满想象力。

不管是挖国外高管,还是买天价域名,只要不用消费者买单,看起来都还很不错。

渠道是通行证舞台越大,心就越大。

所以无论小米魅族在国内如何抢风头,总有很多人更看好“中华酷联”的未来。

要知道针对海外的部署,后者已经耕耘数年。

以华为为例,华为在中东北非的发展时间有10年之久,已经在10个国家创造了超过32亿美金的利润。

华为的合作伙伴又多是当地的主要电信运营商。

通过合作公司的零售渠道直接销售手机。

好卖程度简直是谁卖谁知道。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华为在中东及非洲市场的智能手机销售量同比增长了 550%。

想在海外市场跟“中华酷联”分一杯羹的新兴国产品牌,基本上属于白手起家。

国产手机出口形势分析

国产手机出口形势分析

国产手机出口形势分析一、我国国产手机出口可能面临六大威胁相对于国内手机企业的优势来讲,中国手机出口中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

手机产业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出口方式过多依赖加工贸易和出口主体过多依赖三资企业的局面短期内难有较大改变;国际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开拓阻力及风险较大,导致出口市场集中的局面也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此外,加入WTO也给我国手机出口带来很大的压力。

尽管从长远来看,加入WTO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贸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从短期而言,可能会起到一定负面影响。

2003年1月开始,我国对手机进口关税下调为零,导致手机进口大幅上升,出口的压力也增大不少。

(一)人民币升值的威胁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手机出口到国外价格将比现在高,肯定会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这就会造成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由于购买者减少,出口将随之减少,这对业已饱和的国内手机市场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加不利于手机厂商消化库存。

(二)专利费威胁始终存在与国外手机生产商相比,中国国产手机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国产手机出口均价约60美元,比洋品牌出口手机要便宜10美元左右,并且手机产品的日益同质化又同时抵消了技术上的缺陷,于是价格成了市场竞争中的第一区分要素。

国产手机实际上已经在某些欧美地区构成了对当地企业的威胁,而以征收专利费来弥补价格的劣势成为洋品牌打压中国品牌手机时的正常商业手段。

2003~2004年,多家欧美手机厂商拟向中国手机厂商手机出口征收基础专利费,主要是针对GSM和GPRS,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后来这一争议虽然表面上渐渐平息,但很难说中国企业向国际企业所交的IP专利包里面没有含有基础专利费。

手机专利费造成国产手机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受到制约。

(三)手机厂商可能要面对反倾销问题由于中国手机产品性价比较好,在国际市场对其他国家的产品构成了威胁,随着手机生产厂商纷纷扩大出口,将不可避免地加剧市场竞争,容易引致反倾销等贸易摩擦。

2022年国产手机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国产手机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国产手机发展趋势分析历经七年进展,如何从做大到做强,是摆在国产手机厂商面前的一大难题。

据悉,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亿部,中国手机品牌累计出货量却高达5.39亿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1.8%。

不过,高占比的背后却是依靠中国市场,而在海外市场,国产手机照旧突破乏力。

更多详情,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年国产手机进展趋势分析:出货量占全球超四成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使用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国产手机将来可能不再是“贬义词”。

日前,据《2022-2022年时尚国产手机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亿部,其中来自中国的手机品牌合计出货量高达5.39亿部。

这也就意味着,在2022年的智能手机换机用户中,超过四成用户在使用中国品牌智能手机。

详细品牌方面,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十品牌中,中国占据七个。

其中华为以8.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小米以5.6%的份额居第四、联想以5.4%位居第五、TCL以4%份额排名第七、OPPO以3.8%排名第八、VIVO以3.3%排名第九、中兴排名第十,份额为3.1%。

相比2022年,国产智能手机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华为同比增长2.2%、TCL增长0.7%、小米增长0.4%。

而与中国品牌增长形成鲜亮对比的是,三星、LG韩国手机品牌的大幅下滑,尤其是三星,2022年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LG同比下滑仅0.1%。

从2022年的代工厂角色,到如今占据全球智能手机的半壁江山,中国智能手机的崛起与中国通信产业进展不无关系。

乐视移动智能总裁冯幸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渐渐饱和,许多缘由在于中国通信产业的通信技术从2G切换到3G,运营商大力扶持智能手机推广。

“在国内智能手机进展初期,最大的功臣要算‘中华酷联’这四大老牌手机厂商。

”冯幸指出,“‘中华酷联’不仅仅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拉下马,给中国品牌争了气,同时还打破了苹果、三星等品牌的智能终端高门槛,把智能手机从5000元变成到1000元,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

当前国际环境下国产手机欧洲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当前国际环境下国产手机欧洲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当前国际环境下国产手机欧洲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作者:刘翔宇来源:《商场现代化》2023年第18期摘要:隨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趋紧,整体增速缓慢,国产手机大都选择在海外扩张,但是国产手机制造商海外布局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大多集中在印度市场与东南亚市场,而近年来国产手机在印度市场的红利几近消失,因此研究利润较高的欧洲市场具有较强必要性。

本文主要对当前国际环境下国产手机欧洲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其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可提升空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产手机;欧洲市场;国际环境;营销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众多企业陆续进入国际市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国内的技术性企业开始着手国际化经营,成为大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产能在过去十年里得到了飞速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基地。

但是随着手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加上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近乎达到饱和状态,近年来国内销售增长率逐年下降。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海外智能手机市场逐渐恢复,在国内市场高度饱和的今天,小米、OPPO、vivo、联想等国产手机把希望寄托在印度市场,但是2022年以来,印度为了扶持本土品牌,国内几乎所有主流手机品牌都在印度接连遭遇了相关审查和打压,国产手机在印度市场的销售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欧洲的市场更大、利润更高,但是欧洲包含国家较多,受经济文化影响,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以及对价格的敏感度也差异较大。

因此,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帮助国产手机打开欧洲市场,提升出货量和占有率,成为国产手机海外营销的重点。

本文在分析欧洲市场国际宏观形势的基础上,对当前国产手机欧洲市场的出口营销策略进行研究。

首先分析当前宏观环境下国产手机销量、市场份额以及优劣势等;其次对国产手机出口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提升中国外贸实力,进一步提高国产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一、国际宏观环境形势分析1.经济环境根据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日前公布的GDP、通胀率等主要经济数据,2022年欧洲大多数国家经济出现复苏迹象。

2022年国产手机海外布局分析

2022年国产手机海外布局分析

2022年国产手机海外布局分析2022年国内手机市场虽然经过多次洗牌,多数手机厂商纷纷登场并快速衰落。

下文是对2022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及海外布局分析。

2022年3月中国手机的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3月华为手机以13.57%的高份额占有率,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第一,这也是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上首次在销量上超过苹果等跨国品牌。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报告显示,小米公司以1420万台销量、1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连续领跑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下面看下国产手机是如何进行海外布局的?日前,小米在印度推出首款针对海外消费者的手机,称其在3-5年内成为印度市场份额最大的手机生产商。

很快,苹果公司就于28日发布消息称,“大中华区的iPhone销量首次超过了美国”。

这是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新主线,其最精彩的看点就在于国际品牌和国产品牌的攻防互换。

通过对中国手机市场分析获悉,除了小米,包括华为、小米、TC L通讯、一加等国产手机厂商也在猛拓海外市场。

此外,市场最新消息称,高通公司成立新部门,特地关心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向海外销售手机,以此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关系。

国产手机海外扩张“反击战”,硝烟充满。

在印度、非洲做销量简单,但那不是国际化,只有在欧美获得认可后才有资格谈全球市场。

他对南都记者说,“北美市场是一加做口碑和销量的地方,假如能够得到这群人认可,那就攻克了最难攻克的市场。

”国产手机电商品牌可能会遭受多重压力,一是不同于中国市场的营销玩法,二是国产手机电商品牌一样可能会遭受专利战和品牌战。

战斗诱因:2022国内手机出货量降两成中国信息通信讨论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为4 .52亿部,比2022年下降21 .9%。

而市场调研机构H IS Technology日前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报告也显示,智能手机销量达到9900万台,较上季下跌5.6%。

这是一个信号,中国手机市场日渐饱和,用户增速的放缓开头倒逼各大厂商越来越注意海外市场的争夺。

中国手机东南亚的市场分析五篇

中国手机东南亚的市场分析五篇

中国手机东南亚的市场分析五篇第一篇:中国手机东南亚的市场分析中国手机东南亚的市场分析近几年,随着国产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手机已经将战场逐渐从中国转移到全球市场,手机厂商不仅兼顾国内的市场,同时也在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

东南亚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相对于已经成熟的市场更能够让国内的手机厂商站稳脚跟。

东南亚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中低端手机在市场中的需求较大,消费者对于手机的性价比十分看重。

小米手机作为国产品牌进军东南亚市场的代表,已经进入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区,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2014年,小米在新加坡发售的小米手机3和红米NOTE都快速售罄。

华为手机在东南亚市场的发展也十分快速。

2014年底,华为在缅甸已经有将近100家旗舰店、品牌店和加盟店。

2015年第一季度,受到缅甸和泰国等国家的需求影响,华为计划今年在东南亚市场的智能手机总出货量增加160%达到800万部。

目前,华为在缅甸已经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

2015年6月,酷派手机正式宣布以自由品牌进入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市场,并将针对当地市场退出三款高中低档手机产品,分别是soar、star、sky。

酷派此次进军印尼的市场目标十分明确,在三年内跻身印尼手机市场的前五名。

作为中国最早进军国际市场的品牌之一,酷派手机已经在欧美国家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此次进军印尼市场,酷派将借助印尼运营商telksel的资源和优势快速覆盖印尼市场。

OPPO手机在2015年6月正式向东南亚市场推出一款名为JOY3的廉价机型,这款手机最大的亮点是运行Colors OS 2.0以及抢眼的外观。

在硬件的配置方面,JOY3的CPU搭载的是MT6582四核处理器,运行内存为1GB,机身储存容量为4GB,显示屏为4.5英寸触屏,分辨率为854×480,后置500万像素主摄像头,前置200万像素摄像头,电池容量为2000mAh。

目前,国产手机品牌都在加快进军东南亚的步伐,力图早日占领东南亚市场。

浅谈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浅谈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一、引言中国的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迅速,从魅族在2009年推出最早的国产智能机开始,数十家规模化智能手机企业逐步建立。

据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其中整体实力较强的是华为、VIVO、OPPO、小米、荣耀。

世界智能手机市场活力十足,截至2017年,智能手机占据了全球78.4%的手机市场份额。

据统计网站Statista 数据,预计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50亿人次。

根据国外调研机构IDC 和Gartner 的统计,截至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6亿台。

相比之下,2017年全球个人电脑的出货量仅有约2.6亿台。

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终端代表之一,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趋势可见一斑。

二、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一)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现状中国智能手机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世界市场上创造了不俗的成绩。

总体上看,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48%以上,而十年前这一数据为0%。

以华为、小米、OPPO 和VIVO 为代表的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表现总体呈上升趋势,华为更是在2018年超越苹果,紧随三星,成为世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有率第二的企业。

工信部的相关报告提道:华为、小米手机在全球出货量中的份额分别从2016年的9.5%和3.6%增至2017年的10.4%和6.3%。

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据统计,从1990—2013年,中国手机行业的专利占所有申请专利数的30%—35%之间。

总体看来,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迅猛。

可以说,在当下的世界智能手机市场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智能手机企业的整体实力可以和中国相比。

(二)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在世界各区域的发展现状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三星公司作为智能手机巨头长时间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但中国智能手机企业由于规模企业多、发展迅速,在世界大部分区域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的报道,目前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在亚洲的发展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亚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有率排行榜的前四位皆为中国企业,分别是OPPO (16%)、华为(15%)、VIVO (15%)、小米(14%),而三星则为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手机海外市场前景分析目录一、国产手机进军海外市场 (1)二、国产手机业绩喜人电商与海外市场成增长主力 (2)三、华为今年要卖1亿部手机海外市场将贡献六成 (4)四、中国智能手机在全球究竟有多火 (6)一、国产手机进军海外市场三年前,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

三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回顾那时候的国产手机品牌,“华强北”一家独大。

现如今,国产手机的崛起,无论从品类还是量级上,都已经无可争议。

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大佬们纷纷布局海外也算顺应天命。

不过“中国梦”能否遍地开花,这可不是靠“姿态”就能解决的问题。

海外市场的空白区中国曾被朝鲜评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真希望这不是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

不过若从智能手机普及率入手,多少可以让民族主义者聊感慰藉。

据尼尔森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智能手机在各国的普及率分别是:韩国67%、中国66%、澳大利亚65%、意大利62%、英国 61%、美国53%、俄罗斯37%、巴西36%、土耳其19%、印度10%。

看了这组数据,就算不是为了赚钱这么简单粗暴,本着让全世界人民都用上智能手机的初衷,国产手机们也应该大步走出国门。

不过远走异国,始终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没有了国内的渠道和供应链优势,要竖子成名,操盘者必须充满想象力。

不管是挖国外高管,还是买天价域名,只要不用消费者买单,看起来都还很不错。

渠道是通行证舞台越大,心就越大。

所以无论小米魅族在国内如何抢风头,总有很多人更看好“中华酷联”的未来。

要知道针对海外的部署,后者已经耕耘数年。

以华为为例,华为在中东北非的发展时间有10年之久,已经在10个国家创造了超过32亿美金的利润。

华为的合作伙伴又多是当地的主要电信运营商。

通过合作公司的零售渠道直接销售手机。

好卖程度简直是谁卖谁知道。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华为在中东及非洲市场的智能手机销售量同比增长了 550%。

想在海外市场跟“中华酷联”分一杯羹的新兴国产品牌,基本上属于白手起家。

“炒作+黄牛”难免水土不服,即使想要跟前辈们一样,学习的门槛实在是太高。

特别是某些“傲娇”的地区,比如美国、澳洲以及印度,在当地建设渠道难度系数很大,更别说依托渠道去倾销手机了。

二、国产手机业绩喜人电商与海外市场成增长主力国产手机在短时间内实现逆袭,成为2014年全球IT业中的一大亮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过程中仍面临困境。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日前表示,目前我国的移动智能终端整体上已经进入到第二方阵,现在要加速进入第一方阵。

在过去的一年里,手机江湖风云变幻,尤其是国产手机,在战火纷飞的手机行业中逆转颓势,一改落后的形象,并总体表现出爆发之势。

有消息称,小米在过去的2014年里一共售出了 6112万台手机,增幅超过两倍;另一边,华为方也透露,其智能手机在2014年发货超7500万台,同比增幅大于40%。

国产手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逆袭,除了高性价比、运营商渠道红利以及安卓系统开放性等老生常谈的原因之外,模式的创新以及海外拓展步伐的加快也是否关键。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仍旧逃不出山寨的诟病,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把品牌做出价值、创造更高的利润,是国产手机厂商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

千元机拉开国产手机爆发序幕2014年对于国产手机而言犹如过山车般,从先前的毫无招架之力,再到如今集体爆发并实现与洋品牌的分庭抗礼。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逐渐攀高,千元低端智能手机俨然成为国产手机厂商竞相角逐的对象,国产手机都将于近期推出新一代千元级别智能手机。

据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15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5亿部。

其中,联想、小米、华为、中兴、酷派等国产手机厂商将瓜分国内市场 85%的销售份额。

这就意味着苹果与三星的市场份额将下滑至15%以内,在这其中,千元终端功不可没。

实际上,2014年上半年,国产手机厂商就开始积极宣传千元级别4G智能手机概念,其目的是抢占市场,希望使用中低端产品锁定用户。

酷派副总裁曹井升曾表示:“为了让消费者更早地体验4G终端,国产手机厂商必须加快进入千元手机市场,让消费者用低成本享受到4G带来的高速网络体验,这有利于我国4G市场的发展。

”随后,手机大战拉开了千元手机“版图争夺战”的序幕,前有红米Note、荣耀3X、联想“黄金斗士”、酷派大神“F1”等机型轮番上阵,后有中兴天机GrandSII及星星一号、努比亚X6、联想黄金斗士S8。

尤其是在半年之后的“双十一”大战中,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依托电商渠道将4G千元手机的市场价格拉低至600元以下,“千元手机”也由此成为2014年国产手机终端新的代名词。

国产手机多点开花逆袭洋品牌与之前相比,国产手机的崛起固然离不开日趋成熟的工艺技术、性价比高等,但国产手机的集体爆发更加离不开海外市场拓展的加速与电商步伐的加快。

据全球著名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兴手机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15%,其中智能机增幅更是高达42%。

根据SA报告显示,中兴手机在美国的市场表现最为突出。

华为方则在欧洲市场狂飙猛进:华为终端公司在官微上透露,2014年在德国公开市场智能手机发货首次突破100万台,西欧市场整体机型的销售量也是翻了三番;而小米在中国市场丰收之后,目前也在不断向海外市场延伸,寄望在海外市场夺魁。

不仅如此,电商也逐渐成为国内手机品牌角力的主战场,酷派、华为等国内手机厂商纷纷推出独立的手机电商品牌。

对此,酷派集团副总裁曹井升认为,电商渠道因为少了传统渠道的各项成本,所以各大手机品牌将在电商渠道进行激烈竞争,手机价格战也将继续。

因此,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千元手机的补贴也会越来越少,届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选择在成本更低的电商渠道上进行厮杀。

狂欢背后仍面临巨大挑战这边是借助电信运营商管道销售而崛起的“中华酷联”,那边是依靠互联网发展壮大的小米、魅族、锤子、一加,此外还有挺过“山寨机”时代而重生的OPPO、VIVO、金立等品牌瓜分了大半的国产手机市场。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众国产手机在产品设计上虽有所创新,却依旧抹不掉模仿的痕迹。

在苹果手机iPhone 6上市之前,智能手机行业一度陷入创新瓶颈期。

随着iPhone 6的上市,其可以说是再次为智能手机行业带来新风潮。

如一直比较活跃的大可乐祭出了自家iPhone 6的第三代产品,在自诩手感和外观的优秀之后,又通过众筹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就连老牌手机厂商波导依靠高度模仿iPhone 6外观的波导L9重新把自己拉回了用户的视线。

许多中小品牌希望通过简单的山寨在短时间内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种擦边球行为不仅不是长久之计,更可能将助长国产手机不良风气。

此外,量大利微也是国产手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投行美林证券发布的有关智能手机厂商运营利润率的数据显示,联想手机的运营利润率今年仅为1%,华为、中兴等由于没有披露相关数据,美林估计其运营利润率均在个位数高位。

随着手机工艺的日趋成熟,手机的价格势必会进一步被拉低,喜欢打价格战的国产手机如不加快转型步伐,将来的日子可想而知。

对此,专家表示,鉴于国内手机只有不断更新技术和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同时想方设法提升利润,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三、华为今年要卖1亿部手机海外市场将贡献六成上午,华为消费者业务正式发布2014年度核心数据:2014年,华为终端产品总出货量达到1.38亿部,同比增长7.8%。

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7500万部,同比增长45%。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华为将智能手机出货量目标提升至1亿部,销售收入目标160亿美元,其中高端手机占比将由18%提升到30%;2015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将重兵布局海外,海外收入占比目标由2014年52%提升到60%。

余承东表示,短时间内华为手机还不是三星、苹果的对手,华为的规模还不够大,在高端市场没有站稳,但在竞争过程中只要前期阶段死不掉,就会成为行业领军。

高端机出货量将增至三成根据华为披露的数据,华为消费者业务2014年销售收入达122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超 7500万部,同比增长45%,相比华为年中预期的8000万部出货量基本达标。

数据显示,华为消费者业务有52%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在全球11个重点国家手机市场份额超过5%。

主要机型贡献上,Mate7发布3个月以来,销量超200万部;P7在6个月内销量超400万部,华为预计P7整个生命周期将超 700万部。

荣耀方面数据显示,华为荣耀系列2014年收入达到24亿美元,较2013年1.09亿美元增幅超20倍。

荣耀系列产品2014年总出货量超过2000万部,其中,荣耀3C系列超过800万部,荣耀3X系列超过400万部,荣耀6上市6个月销量超过300万部。

荣耀手机产品在2014年进入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华为消费者业务营销副总裁邵洋公布了华为2015年智能手机市场策略,出货目标提升至1亿部,高端手机占比达到30%。

2014年,华为高端手机占比为18%。

余承东表示,2015年华为将继续向高端市场要销量。

据记者从华为内部了解,2015年华为将陆续推出P8、华为D8、华为 Mate8三款高端机型。

手机行业人士分析称,对于华为来说,尽管2014年Mate7成功打进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但截至目前,Mate7销售量仅为200 万台,华为P7销量刚超过400万台,这与高端市场的iPhone相比仍相去甚远。

瑞士银行近日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上季度,苹果共售出6930万部 iPhone设备。

高端品牌形象是华为能否突破1亿台手机销量的关键。

华为、荣耀国内渠道合并作为华为分离出的互联网品牌,荣耀在2014年完成2000万部的出货量,在华为看来,荣耀充当了狙击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的奇兵,但是荣耀比拼性价比的打法对华为自有品牌也造成一定冲击。

荣耀的成功,在华为内部被称为“用华为打华为”。

余承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5年华为品牌和荣耀品牌中国区渠道将完成融合。

“线上是荣耀优势,但线下是华为品牌的优势,华为在线下有大量店面覆盖,建设了很多渠道,零售专柜、体验店。

这也是华为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一个巨大差异。

未来荣耀会继续发力在线上的优势,线下会通过各个区域进一步强化,形成协同效应。

华为荣耀事业部总裁刘江峰进一步透露合并方案,“目前华为品牌和荣耀品牌在渠道商隔离比较厉害,大部分华为柜台没有荣耀产品。

在新的架构中,华为零售和所有促销员组成4000人团队,华为手机品牌中国区的零售平台将开放给荣耀,同时荣耀中国区会下沉到华为中国区渠道。

但所谓的整合是内部的整合,比如在苏宁店面仍然是荣耀专区形式,不会和华为统一到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