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教学法
听说法的要领

听说法的要领听说法是一种以语言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听说实践来培养语言技能。
以下是听说法的主要要领:1.创造语言环境听说法需要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自然、流畅的语言。
这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材料、观看电影、戏剧表演、语言交流活动等方式实现。
2.培养口语能力听说法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口语表达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沟通情感。
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各种口语活动,如对话、讨论、辩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能力。
3.注重听力训练听说法认为听力是语言学习的核心技能之一,因此需要注重听力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听力材料、语音课程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也可以设计听力理解题、听力跟读等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听力技能。
4.强调实用词汇听说法强调学习实用词汇,这些词汇是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场景紧密相关的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表、词汇课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实用词汇,并鼓励学生在口语和听力训练中使用这些词汇。
5.注重语音语调听说法注重语音语调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发音、语调自然流畅。
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课程、语音辅导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水平,并鼓励学生在口语实践中应用所学语音知识。
6.鼓励自主学习听说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纠正错误、自我完善语言技能等。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语言学习软件等,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
7.提供多元活动听说法需要提供多元活动,包括个人和小组任务、角色扮演、模拟对话、语言游戏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语言技能,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8.评估与反馈听说法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口语测试、听力测试、课堂表现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听说法教学案例

听说法教学案例以下是一个听说法教学的案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说出关于家庭的基本词汇和句子。
2. 学生能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重点:1. 家庭成员的称呼: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2. 询问和回答家庭成员的信息:Who is he/she? He/She is my...教学难点:1. 正确发音和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
2. 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关于家庭成员的问题。
教学方法:1. 听说法2. 情景教学法3.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家庭照片,引起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兴趣。
- 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家庭成员的称呼。
2. 呈现(10 分钟)- 呈现家庭成员的图片和称呼,教师逐一示范发音。
-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练习(15 分钟)- 教师提问:“Who is he/she?”,学生根据图片回答:“He/She is my...”。
-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问答家庭成员的信息。
4. 产出(10 分钟)-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家庭,进行角色扮演,用所学的句子介绍家庭成员。
5. 总结(5 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 学生回顾所学的家庭成员称呼和句子。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发音准确度、对话流畅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个案例展示了听说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示范发音、练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听说教学法

听说教学法---------------------------------------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audiolingualism)是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法。
听说教学法在心理学上的根据以行为主义为主,而行为主义的中心主张之一即是刺激-反应及增强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世界上存在的生命体都是经由“增强”来获致特定的行为的:如果做得对,就获得正向的回馈,例如奖品;如果做错了,就得到负向的回馈,例如惩罚。
重复这样的过程,久而久之,学习者就会习惯成自然,“学会了”该行为。
这种语言教学法与较早的直接教学法有部分相近之处。
两种教学法都主张教师应该避免使用学生的第一语言、避免讲解生词文法,而应该直接用所要学的目标语言来教学生。
但直接教学法重视词汇的教学,而听说教学法则否。
听说教学法较重视教师借由充分的操练,使学生学会如何自动自发地使用特定的文法结构。
应用在实际的语言课堂中,使用听说教学法的教师会呈现正确的范例,让学生模仿、重说。
教师接下来可能会介绍新的词汇让学生进行代换练习,目的是要让学生更加熟练在范例中使用的文法结构。
教师不必解释文法,学生唯一要做的也仅仅是把语言的形式记忆下来。
重点是学生要一直重复操练特定的结构,直到他们有能力不经思考就能使用该结构为止。
学生并没有真正能够控制自己输出话语的机会,教师要的也是某种特定的、正确的回应,才能给予学生正向的回馈。
换言之,听说教学法并不认为学生需要在语言课堂中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想法。
总的来说,听说教学法的种种特征都与当代流行的沟通式教学法大相迳庭。
听说教学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任职美国密歇根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的查尔斯.弗莱斯(Charles Fries)。
他认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起点就在于学习结构或文法。
也就是说,学生有责任学会背诵基本句型及语法结构。
弗莱斯后来将史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融合到听说教学法当中。
英语教学法讲座之二——听说法听说法(TheAudio-LingualMethod)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美国,在战后不断得到完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听说教学法

听说教学法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or Aural?Oral Method)又叫结构法或句型法,是美国流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英语900句》是听说法的典型教材。
听说法产生的背景:二战之前美国的外语教学比较落后一方面,美国政治上的孤立主义使人们不关心国外的事物,这里面就包括外语,另一方面,英语在世界上流行很广,美国人到外国去,感觉不到学习外语的迫切需要。
二战爆发后,美国参战,派士兵参战。
但士兵不懂所去国家的语言,所以临时调外语教学法和语言学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成立外语训练中心,研究外语速成教学方法,编写专用的课本以6—8个月为一期,培训士兵。
要求士兵短期内能说日常生活上简单的外语,对他们的要求是听和说训练的方法也是听和说,听说法就这样产生了。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linguistics)和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uristicpsychology)。
以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为首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结构体系,是一套习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提出了刺激—反应(S—R)公式。
而斯金纳(B.F、Skinner)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R—S的联结过程,他把教学过程归结为刺激—反应—强化。
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并通过杰克(Jack)和吉尔(Jil1)的实验得出结论:语言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音刺激和学生对声音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听说法的特征听说法的特征是认为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是习惯形成的。
重视模仿、记忆。
听说法的主要特点是主张以句型为纲来组织教学内容。
强调模仿、强记固定短语并大量重复,极其重视语音的正确,尤其强调语调训练,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母语与外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难点,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视听教学法视听法(AudioVisualApproach)于五十年代由古布里纳提出首创于法国,是当时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
听说法

Theory of language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is the view behind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Particular emphasis was laid on mastering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 the rules for combining them.
Background
The United States entered into World WarⅡ
To supply the U. S. government with personnel who were fluent in languages. It was necessary to set up special language training program.
Structural linguistics—traditional grammar Language was viewed as a system of structurally related elements for the encoding of meaning, the elements being phonemes, morphemes, words, structures and sentence types.
Charles Fries
He applied the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to language teaching. Grammar w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was identified with its basic sentence pattern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The language was taught by systematic attention to pronunciation and by intensive oral drills. Pattern practice was a basic classroom technique.
听说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是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反复听和模仿,培养学生的语言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一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听说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和特点:
1. 强调口语和听力:听说法主要强调口语和听力的训练。
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反复练习口语表达,以培养流利的口语和敏锐的听力。
2. 结合日常情景:教学内容通常围绕日常生活情景展开,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通过模拟真实交际场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实际交流。
3. 基于对话和模仿:课堂上通常会出现对话模型,学生需要听懂并模仿其中的语言表达。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4. 重视语音规律:听说法注重语音规律的教学,包括语音连读、音节强调等。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语音特点。
5. 强调记忆和机械化学习:听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学生的记忆和机械化学习。
学生通过不断的重复、模仿和记忆,达到能够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6. 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听说法通常包括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通过与同学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提高交际能力。
7. 使用语言实例: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大量的语言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听说法在过去曾经是主流的语言教学方法之一,但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更强调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
因此,目前的语言教学往往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语言能力。
英语听说课教学方法(详情)

英语听说课教学方法(详情)英语听说课教学方法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具体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听力模仿: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听一遍录音,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然后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复述听力内容。
2.听力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段录音,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最后再让学生复述听力内容。
3.听力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段录音,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
4.听力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段录音,然后让学生进行游戏,最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
5.听力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段录音,然后让学生进行写作,最后再让学生进行修改。
总之,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听说教学方法英语听说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直接法:以听说入手,传授知识,不以阅读为重点;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掌握。
2.情景法:是根据教材内容,创造一些真实情景或模拟情景,师生进行交流。
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图片、图表、简笔画等。
3.视听法:视听结合,让学生先听后说。
借助直观教具,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4.交际法:以实践为主,教师不过多干预,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交际法是所有教学法的基础,是英语教学所遵循的方向。
5.全身反应法:教具简单,操作方便,深受学生喜爱。
6.沉默法: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特别重视听说训练。
采用的方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员活动等。
7.自然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近似自然的环境里学习英语,尽量减少对英语学习的压力感。
8.迁移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9.三位一体法:把单词、句子、听说结合在一起。
坚持“词句结合,以词带句,逐步过度”的原则。
10.功能法:充分利用教材里按“话题”顺序编写的会话、练习、阅读和写作材料,充分挖掘教材里的智力因素,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最新)

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最新)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英语听说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技能,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方法:1.听力训练: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电影、电视剧等音频材料,让学生听懂不同的口音、语速和语调,同时要求他们记录关键信息。
2.口语练习:口语练习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话、讨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3.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听说能力。
4.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英语材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阅读英语*等,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5.语言实践:语言实践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必要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听说练习。
总之,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听说能力,同时注重多媒体教学和语言实践,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英语材料和真实的语言环境。
英语听说常用的教学方法英语听说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直接法:直接法是美国语言学者戴尔·道格拉斯倡导的一种语言教学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精神是:语言教学必须以现实中的语言交际为目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真实自然的,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该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2.分解法:这是一种传统的听说法,源于英国。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语言知识讲解得比较系统,语言技能训练比较规范,教学程序井井有条,学生便于系统地学习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便于掌握连读、失去爆破、同化、不完全爆破、弱化、浊化、重音、语调等语音知识和语流音变规律。
3.情景法:情景法强调语言功能,重视创造真实的生活情景,使课堂活动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又称"口语法","句型法","结构法","军队教学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反复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
一,理论基础
①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该法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言。
代表人物有: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弗里斯(C.Fries)。
他们认为语言首先是说的话(speech),所有的人在学会阅读之前都是先学会说话的,文字是话语的表现形式。
②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
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习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二,教学过程
美国布朗大学特瓦德尔教授在1958年把听说法的教学过程归纳为认知,模仿,重复,变换,选择五个阶段.
三,基本原则
听说法的基本原则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⑴听说领先.注重口语,听说领先,听说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基础.口语是第一位的,读写是在听说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初级阶段先练口语,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读写为辅.
⑵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去反复实践,形成自动化的习惯.
⑶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也是外语教学的中心,通过句型操练能自动化地运用每一个句型,掌握目的语.
⑷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和表达.
⑸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把外语教学的主要力量放在攻克难点上.语言结构对比包括母语同目的语结构的对比分析和目的语结构内部的对比分析.
⑹能及时,严格地纠正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⑺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强化刺激.
四,相关评价
1.优点:
以口语为中心,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
强调句型的训练,创造了一套通过句型操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方法;
限制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的作用;
通过母语和外语对比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进行教学.
2. 缺点:
强调听说,忽视读写;
听说是枯燥的机械性操作,句型操练脱离语境,不利于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五,历史意义
在第二语言教学史上,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的教学法流派,它把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使外语教学建立在当代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听说法的出现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