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漫画世界中的“王文生大王”

沉浸在漫画世界中的“王文生大王”
沉浸在漫画世界中的“王文生大王”

[ 我的教学故事 ]

沉浸在漫画世界中的“王文生大王”

单位: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姓名:高文达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 前言 ]

时光荏苒,回顾从教的27年,经历了许多事,也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很多学生,记忆库中的人和事桩桩件件,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温婉,或记忆犹新,或蜻蜓点水.....我想,没有任何职业能够像我们这样伴随若干个孩子一起成长,此生能为教师精神世界将“富可敌国”。

当然,也有诸多遗憾,至今回想起那个“沉浸在漫画世界的‘王文生大王’”,心头仍隐隐作痛。在此写下与他交流的片段,虽短,犹长......

[ 内容摘要 ]

一个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沉浸在漫画世界里的学生,一位关注细节、决不放弃一个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一群可求新知、勤于思考的学生,构成了一堂平实、充满爱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师犹如护花使者,学生亦似昙花,只要教师为学生树立了浓郁而清晰的自信,加以时日,他们必定会幽雅绝俗,狂放的绽放,昙花一现,美丽超然,瞬间即是永恒。

[ 正文 ]

在众多的奇花秀卉中,我最喜欢的是昙花。

皎洁如玉的月光下,筒裙似的花托藏不住丰腴的玉色花苞,裂成一条条淡紫和粉红的色带,雪白的花瓣轻舒玉臂,轻盈地展开,拥抱着这个美好的世界,如同超脱凡世的精灵,不含一丝一毫的杂念,吐出了浓郁的馨香,让人窒息的美。

然而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怎知她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凝神赏花,伏案静思。眼前浮现的分明是一张绽放的笑脸,那是王文生,想知道他的故事吗?那好吧,就和我一起沉浸在昙花沁人心肺的芬芳中------

[ 案例] 漫画世界中的王文生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我循环到初一教综合实践课,在新生中我第一个记住了他——初一年三班的王文生。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在我和同学们执礼、问候时,我诧异的发现,靠窗的第一座同学居然没有起立,还在全神贯注的画着什么。在门口准备离去的班主任,马上示意我说:“不用管他”,

多年的政教经验告诉我,这个学生一定有什么特殊情况。于是我注视全体,“同学们请坐,今天是我们的步入初中的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节课的主题是《生命因缘分而美丽》”我把学生分成了六个临时活动小组,开始了常规教学。上课时,我时不时地观察这个无视我存在的学生,不管我和学生进行到哪个环节,他都似乎是局外人,一直在专心画着什么,我借巡视小组讨论之机,刺探军情,原来他一直在画漫画,而且画得还真不错,坦克、大炮、士兵一应俱全,画面上还配有人物文字对话。

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重要,我怎能视他为空气呢?在这节课的主题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寻找班级中的有缘人,扩大朋友圈,进而讨论交友之道。于是,我直接点将,让他作自我介绍,并介绍自己的朋友圈。“是叫我吗?”他咧嘴笑着,直愣愣的站起来,扭着头问我,站姿歪歪斜斜,我点点头,走到他面前,伸出双手把他的身体摆正,并扶着他的肩头和他一起面向同学。“我叫王文生,我没有朋友,没有任何人和我做朋友”。他的回答很有条理,笑的却不同于常人。“老师和你做朋友好吗?”“不用了”。回答得如此干脆,我真是出师不利碰了一鼻子灰。我想再做纠缠会影响教学进程,就话锋一转,问他:“同学们都在寻找彼此的共同点,想想你和老师有什么共同点?”“男的和女的怎么比呀?”“咱们都是双眼皮呀”我答道。“你坐下再找一找和同学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我顺手把他送回座位,他若有所思的坐下,又埋头画画。我心里总算踏实了许多,它应该不是完全智障的孩子。

一堂课就这样在我和同学们的互动中接近尾声,多数学生都活跃起来,提问、讨论、交流、思考、总结,王文生却一直兴致不高,似乎他只是看客。我的目光不时地投向他,他居然没有呼应。我灵机一动,到投影仪前点开了一个课件,这是一个《朋友间的故事》,内容是: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行走,在旅途中,他们吵架了,一个人还打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道:今天我的好朋友打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耳光的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被救起之后,他拿起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好奇的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之后,你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另一个笑了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同学们大谈感受时,我昭告天下:“这个故事很不错,可老师对我的插图不够满意,老师没有找到打人耳光插图,我想请一位同学帮忙,王文生,帮老师即兴创作一幅漫画如何?”王文生目光闪烁,一口应允了,我继续与学生交流,“老师画好了”他兴冲冲的举着数学演草本撕下半张画作送到我面前,我双手接过来睁大眼睛看去,顿感蓦然。说实话,他画得很夸张,我不动声色,平静的取来他桌子上的其它漫画,用实物投影放大了给全班看,同学都逗笑了,毕竟是孩子,很好沟通的。我抓住时机,大加赞美,“你太有才了!”(小品的一句流行台词)同学们报以赞同的掌声,王文生笑的像绽放的昙花,头抬得很高。我进而下达任务,“今后如果哪个组的成果展示是手抄报或图画形式,王文生一定要竭力为同学帮忙,好吗?”王文生连连点头。“同学们,你们是王文生的朋友们?”“是”“太好了,一年三班是一个整体,

一个都不能放弃,你们同意吗?”“同意”王文生此时也高兴得直拍手。

下课时,我把王文生留下,“画

老师留作纪念了,说不定哪一天你

就成了大漫画家,先给老师签个名

吧”他接过画,认认真真地写下了:

王文生大王,咧嘴笑着转身就走

了。我望着他矮小的身影,心里明

白了一件事,今后我需要做的事还

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多......

[ 反思 ]

爱不能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老师的嘴上,更重要的是要把爱这种情感物化到学生心理。老师不经意的举手投足,对学生的情感都是一个震撼,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关爱。看到王文生,更使我想到了哈尔滨燎原学校的特教老师,他们承受着劳累和辛酸,依然无怨无悔,在特教事业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用爱的甘露,使干涸的原野开满鲜花。比起他们,我们的情况要好很多。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为师的过程中,也许有些事情,对你,就仿佛花儿绽放在春天那般自然,但对学生,有可能就是一份惊天动地,抑或是一种永恒。学生的心是极其敏感的,老师的每一副面孔、每一个眼神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激起一层波澜。尤其在面对特质学生的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对矫正他们的人生之舵,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徙。”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在一份严格之水中掺上九份感情的蜜”,肩负起厚重的责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新求活,授课时犹如为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学生提供了可便自由选择的自助餐,让他们各选所爱,各得其所,只有吃得好、吃得香,才能长得壮,尤其是后进生、学困生更需要添加小灶,还要色、香、味俱佳。作为“厨师”的教者,要将菜式预设在心,以为“顾客”提供最适宜的自助餐为工作的最高宗旨!

作为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对于特质生更是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给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力量,打开学生快乐幸福的大门。付出了自己的爱,就会换来学生的爱。

午夜,昙花的香气溢满整个房间。那洁白的花朵看似很柔弱,殊不知,它柔弱的外表里深藏着多么坚韧的本质!它不但在奋斗中不断完善自我,并且给人以生命的滋润和意志的鼓励。教师犹如昙花,学生亦似昙花,只要教师为学生树立了浓郁而清晰的自信,加以时日,他们必定会幽雅绝俗,狂放的绽放,昙花一现,美丽超然,瞬间即是永恒。

[ 后记 ]

时隔两年,写此后记,有种莫名的酸楚,王文生按正常应该快升入初四了,可是他的生命却停止在了13岁,那一年暑假,他到松花江野浴溺水身亡,他的生命犹如昙花,永远给予江水远去,仅以此篇文章缅怀我记忆中的“漫画大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