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土壤侵蚀量测算_李智广

合集下载

云南金沙江流域重力侵蚀量分析

云南金沙江流域重力侵蚀量分析

云南金沙江流域重力侵蚀量分析
杨子生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2002()6
【摘要】重力侵蚀量是区域土壤侵蚀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侵蚀量调查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云南金沙江流域为例,探讨了区域重力侵蚀量(包括侵蚀的岩土体物质总量和其中的土壤侵蚀量)的测算方法;根据该流域已有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调查研究资料并结合典型调查,在确定各县重力侵蚀量测算参数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各县及全流域的年均重力侵蚀物质总量和土壤侵蚀量,并分析了该流域重力侵蚀量的主要特点。

【总页数】6页(P4-8)
【关键词】重力侵蚀;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量;金沙江流域
【作者】杨子生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P642.2
【相关文献】
1.云南金沙江流域云南松天然林林隙更新研究 [J], 彭建松;柴勇;孟广涛;方向京;李贵祥;和丽萍
2.云南金沙江流域云南松天然林林隙特征 [J], 彭建松;柴勇;孟广涛;方向京;李贵祥;
和丽萍
3.岔巴沟淤地坝小流域重力侵蚀产沙量分析 [J], 杨吉山;姚文艺;郑明国;李莉
4.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因灾减产粮食量分析 [J], 李云辉;贺一梅;杨子生
5.基于灰色关联法和德尔菲法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以云南金沙江流域3个典型露天矿区为例 [J], 夏既胜;葛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总目次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总目次

四川 盆地紫色丘陵区小 流域水土流失建模与控制方法分析( 英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 一 兵 , 超 文 , 晶 晶 , gJS i , rJR i dr 林 黄 I ..mt D .. ene n e j s
台湾土石流研究综述 …………………………………………………………………………………… 李锦 育 , 杨婉嘉 我 国主要江河流域土壤侵蚀量测算 …………………………………………………………………… 李智广 , 刘秉正 青海共和盆地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效果 的研 究…………………………………… 杨洪晓 , 卢琦 , 吴波, 张金 屯, 孙德福 密云水库周边水土保持 与水源保护探讨 …………… ……………………………… 李 永贵 , 刘大根 , 刘振 国, 韩富贵
近5 O年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演变及综合治理对策 …………………………………… 徐先英 , 丁国栋 , 南志海, 自辉 杨
宁 夏 盐 池 人 工 封 育 草 原 植 物 生 态 位 研 究 … …… …… … … …… … … … … …… … 李瑞 , 克 斌 , 张 张生 英 , 晓 晖 , 杨 齐峰 草 本植 被 覆 盖 结 构 对 径 流 侵 蚀 动 力 的 作 用 机 制 … … … … … … … … … … … … … … … 李 鹏 , 文斌 , 良勇 , 华 南 崔 郑 茹
维普资讯
20 0 6年 l 月 2
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S in e o ola d W ae n ev to ce c fS i n trCo s rain
Vo . No. 14 6
De 2 ( c. 0) 6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_李智广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_李智广

554 911151
178 3061 67
1 612 1901 55
829 5411 80
527 712178
172 0181 98
1 876 0991 19
941 0911 85
278 748176
231 6771 45
1 906 7411 89
788 2561 73
251 199164
247 9911 04
为了对全国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全面科学评价,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成功经验, 研究当前 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为国家 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 院于 2005 年联合开展了/ 中国水土, 流失与生态安 全综合科学考察0。/ 水土流 失状况与基础 数据集 成0专题研究组, 利用全国 3 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和 多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数据, 并结合开展全国水蚀 区侵蚀危险度抽样调查工作, 分析了目前我国水土 流失状况、15 年来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 并对 水蚀区侵蚀危险度现状和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来 土壤流失量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为开展水 土保持宏观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和有力的依据。
3) 冻融侵蚀。全国冻融侵蚀总面积 127182 万 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1315% , 其中, 轻度、中度和强
度的 冻 融侵 蚀 面 积 分 别 为 62116 万、30150 万 和 35116 万 km2, 分 别 占冻 融侵 蚀 总 面积 的 4816% 、 2319% 和 2715% 。
11112 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现状 1) 水蚀。水蚀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
水土流失类型, 总面积 161122 万 km2, 占国土总面积 的 1710% , 其中, 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各 等级 水蚀 的面积 分别 为 82195 万、52177 万、17120 万、5194 万和 2135 万 km2, 分别 占 水蚀 总面 积 的 5114% 、3217% 、1017% 、317% 和 115% 。水 蚀面 积 中, 轻度和中度面积所占比例较大, 达到 8411% , 而 极强度以上面积所占比例较小, 只占 511% 。

我国冻融侵蚀的调查方法

我国冻融侵蚀的调查方法

e o in it n iy we ei to uc d. T e r so n e st r n r d e h n,t a c l t n p o e u e,c i ro n i h fsx i d c sf r he c lu a i r c d r o rt i n a d weg to i n ie e o

m eho o d fn n t e r e e t a t d f r ei i g h fe z .h w e o in r a n r so a e i Chia n t e s e s e t n a d h a s sm n meho o r e e t a t d f fe z -h w

4 S h o f o rp y e ig N r a U i r t ,1 0 7 , e ig 5 SaeK y L b rtr o R m t e s gS in e . c o l ga h ,B in om l nv s y 0 8 5 B i n ; . t e a oao f e oeS n i ce c , o Ge j ei j t y n B in oma U ies ya d I s tt o e t S n igA pia o s A ,1 0 7 ,B in : hn ) e igN r l nv ri n n tue f moe e s p l t n ,C S 0 8 5 e ig C ia j t i R n ci j
21 0 2年 8月
1 4):- 0( 1I 5
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Sc e c f S i nd W a c n e v to in e o ola t r Co s r a i n
Vo.J J 0 No. 4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初探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初探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初探李智广;曾大林【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01(000)004【摘要】Factors necessary for analysis in prediction of soil erosion i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as follows: original amount of soil loss and permissible soil loss, factors causing soil loss, patterns and ways of soil loss, factors of soil los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identification of soil loss regions, prediction period, and possible soil loss. USLE can be used in prediction of soil loss by water erosion. Therefore,model of USLE,comparison of adjacent projects, comparison of erosion intensity before and after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ypical case investigation and estimation are basic methods.%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需要分析的内容有:原生土壤流失量和土壤容许流失量,土壤流失的因子、类型和方式,建设项目引发土壤流失的因素和流失分区,预测时段和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量。

在水力侵蚀流失量预测方法中,USLE模型、毗邻项目类比、项目建设前后侵蚀强度类比、典型调查推算法是基本的方法。

中国水利年鉴_李智广_水土保持_水土保持监测

中国水利年鉴_李智广_水土保持_水土保持监测
2012年农村水电发电 量 较 2011 年 增 加 近 416 亿 kW·h,同比增长23.7%,占全国总 发 电 量 4.37%, 比上年 提 高 0.65 个 百 分 点。 中 国 电 力 企 业 联 合 会 2012年全国电 力 工 业 运 行 简 况 显 示 , 全 口 径 水 电 发 电量为8 641 亿 kW ·h, 同 比 增 长 29.3%, 占 全 国 发电量的 17.4%, 比 上 年 提 高 3.2 个 百 分 点, 水 电 设 备 平 均 利 用 小 时 数 3 555h, 比 上 年 增 加 536h。
(王 昭 艳 )
【水土保持监测】 2012年,水 土 保 持 监 测 工 作 重 点 是全面实施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 查,组织开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 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准备,组织编制全国水土流失动态 与公告项目规划和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实施全国水 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成效显著。
2.农 村 水 电 配 套 电 网 建 设 (1) 设施 建 设。2012 年, 全 国 农 村 水 电 配 套 电 网新增110kV 及以上变 电 站 41 座, 变 电 容 量 305 万 kVA;新增35 (63)kV 变电站141座,变电容 量 98 万 kVA; 新 增 配 电 变 压 器 15 579 台, 容 量 257 万 kVA。新投产 10kV 及 以 上 高 压 线 路 1.6 万 km, 低 压线路3.4万 km。 截至2012年年 底, 全 国 农 村 水 电 配 套 电 网 建 成 110kV 及 以 上 变 电 站 584 座, 变 电 容 量 3 064 万 kVA;35 (63)kV 变电站2 985 座, 变 电 容 量 1 847 万 kVA; 配 电 变 压 器 38.2 万 台, 容 量 3 616 万 kVA;10kV 及 以 上 高 压 线 路 51 万 km, 低 压 线 路 116万 km。 2012年 全 国 农 村 水 电 新 增 110kV 及 以 上 变 电 容 量较2011 年 减 少 50%, 新 增 35 (63)kV 变 电 容 量 减 少 43% , 新 增 配 电 变 压 器 容 量 减 少 26% 。 (2) 供用 电。2012 年, 全 国 有 农 村 水 电 的 县 共 1 531个,其中农村水 电 供 电 为 主 的 县 有 400 个。 有 农村水电的县主要集中在西部、西南、中部和南部地 区,四川省最多,有147个,云南省117 个, 湖 南 省 94个,广东省91个。有 农 村 水 电 网 的 县 458 个, 其 中县城电网为农村水电网的县169个,农村水电 网 供 电 乡 镇 5 238 个 。 2012 年, 农 村 水 电 上 国 家 电 网 电 量 1 424 亿

全国土壤侵蚀地形因子提取与初步分析

全国土壤侵蚀地形因子提取与初步分析
全 国坡 度 坡 长 因子 是基 于全 国 2 5 r n分 辨 率 尺 度针 对 土壤 侵蚀 调查 制 图 的地形 因子 提取 方 法也 有 查 中 ,
较多的研究
, 但 高分 辨率 的研 究 多针对 较 小流 H c— D E M提取 的 , 而全 国 2 5 m分 辨率 H c—D E M 是 基
中国是世 界 上 土 壤 侵 蚀 最 严 重 的 国家 之 一 , 定 期 果做 简 要介绍 , 以期满 足大 区域 土壤 侵 蚀普 查 的需要 , 调查 和公 布水 土 流失 数据 是编 制水 土 保 持规 划 乃 至社 促进 侵蚀 地形 分 析和侵 蚀 地貌学 研究 。
会 经济 发 展规 划 的基 础 。水利 部 已于 1 9 8 0、 2 0 0 2、 2 0 0 8
[ 关键词 ]土壤侵蚀普 查 ; D E M; L S因子 ; 提取; 分析
【 摘 要 ]在 第四 次全 国土壤侵 蚀普 查 中, 地形 因子是基 于全 国2 5 m 分辨 率 H c —B E M 提取的 。介绍 了提取的方法和提 取 内容 , 并分析 了全国及 典型地貌类型 区地形 因子宏观 地理分布特征与 中微观格局 , 以期满足 大区域土壤侵蚀 普查的 需 要, 促 进侵蚀地形分析和侵蚀地 貌学研 究。 [ 中图分 类号 ]P 2 0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0— 0 9 4 1 ( 2 0 1 3 ) 1 0— 0 0 1 7— 0 5
中国水利 , 2 0 1 0 ( 9 ) : 6 1 —6 4 .
定等 , 各 级普 查 机构 通 过 过 程 控 制保 证 了普 查 数 据 的
质量 。
[ 参考 文献 ] [ 1 ]王礼先.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 水土保持分册 [ M] . 北京 : 中国

区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研究初报

区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研究初报

区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研究初报
杨勤科;李锐;李智广;张晓萍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
【年(卷),期】1999(19)3
【摘要】现代空间技术和基于GIS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预报技术,使区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成为可能。

建立水土流失基础数据库,利用遥感技术快速调查和定期更新评价因子,开发空间型土壤流失评价模型系统,在GIS环境下进行土壤侵蚀的评价与统计分析,是土壤侵蚀快速调查的基本方法。

对土壤侵蚀分类分区系统、土壤侵蚀评价因子选择、区域土壤侵蚀基础数据库建立、中国水土流失评价模型系统等是区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页数】4页(P36-39)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遥感调查;快速调查
【作者】杨勤科;李锐;李智广;张晓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TP79
【相关文献】
1.浙江滨海红树林湿地现状及区域功能调查研究初报 [J], 郑坚;陈秋夏;王金旺;陈余钊;何家骅
2.紫色土坡耕地栽种植物篱笆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初报 [J], 赵爱军;许克翠;彭业轩
3.广西苍梧县严重水土流失地水土流失监测试验研究初报 [J], 朱积余;李耀斌;等
4.通江县水土流失区域治理成效研究初报 [J], 张浩良
5.红壤坡地耕作模式与水土流失监测初报 [J], 林学军;谭仕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 , 流域侵蚀量测算以河流泥沙输移比法较 好 , 它将流域侵蚀量与河流输沙量紧密联系起来 , 受 到广泛的关注 , 因而 , 研究各流域泥沙输移比成为测 算侵蚀量的首要问题 。
第三 , 各流域水土保持进展差异较大 , 各地开发 建设规模 、进度不一致 , 对流域侵蚀与产沙影响有大 有小 , 要测算流域几十年的各年侵蚀量 , 决非易事 。
2 侵蚀量测算方 法
鉴于上述问题和流域内自然 、社会经济情况的 差异 , 本次测算采用分区或分段 , 以江河主要控制站 多年实测输沙资料为依据 , 利用河流泥沙输移比法 测算 , 最后将分区值加总得出 。在具体计算时 , 对因 建设库坝引起河流输沙量减少 , 用淤积资料或建库 前径流 —泥沙关系作还原计算 ;泥沙输移比的确定 利用调查研究成果 , 经多方面对比确定 。
Abstr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soil erosion condition in China , the soil erosion amount should to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 the sediment investigation and soil erosion controlling data are collected . With methods of sediment delivery ratio(SDR)and soil conservation , the annual average soil erosion amount of Yellow river basin and Yangtze river basin etc .9 large rivers basins are calculated , which is 5.31 billion tons .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relative researches , and differences of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among basin regionalization are discussed .Which shows that the gross amount of soil erosion of Yangtze river basin is the largest , Yellow river basin are less than Yangtze river basin , then the turn is Huaihe river basin , Pearl river basin , Liaohe river basin ,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 the Minjiang river basin and the Qiantang river basin are the least . Key words river basin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sediment delivery ratio(SDR);soil erosion amount
1 土壤侵蚀量研究与问题
我国的土壤侵蚀量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 归 纳起来有 2 个重要发展时期 :一是 20 世纪 70 年代 以前 , 主要结合黄河整治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 开展 流域水土保持考察 , 估算流域土壤侵蚀数量[ 1] , 也探 索和积累了研究方法 。二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水 土保持调查研究蓬勃兴起 , 结合农业资源综合考察 与区划 , 测算各地和部分流域土壤侵蚀量 , 并利用遥 感技术开展大范围乃至全国土壤侵蚀量调查 , 积累 了部分流域土壤侵蚀量资料 , 调查研究方法也得到
收稿日期 :2005 09 29 修回日期 :2006 02 10 第一作者简介 :李智广(1966—), 男 , 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 :水土保持监测及 3S 技术应用 。 E-mail :Lizhiguang @mwr .gov .cn
2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年
长足发展 。 经过研究和测算 , 我国黄河 、长江 、松辽 、淮河 、
我国土壤侵蚀类 型复杂 , 形 式多样 , 侵 蚀强度 大 , 危害严重 。 随着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和开发建设 工程的进展 , 土壤侵蚀量变化较大 , 在对生态建设环 境评估和深化综合治理中 , 亟待知道土壤侵蚀量的 多年平均值 。截至目前 , 我国主要江河已积累了数 十年径流 、泥沙观测资料 , 并于 1999 年进行了全国 第 2 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 , 这为侵蚀泥沙测算创造 了条件 。 笔者以江河主要控制站输沙资料和遥感资 料为依据 , 结合泥沙输移比和有关研究 , 测算了我国 黄河 、长江等 9 个流域侵蚀泥沙数量特征 , 以期为水 土保持生态建设服务 。
长江流域面积大 , 地势起伏 , 降雨充沛 , 土壤质
地黏重 、渗透性差 , 各类侵蚀均较严重 , 又有湖库调 节 , 侵蚀堆积差异显著 , 可分为 4 个区域进行测算 。 3.2.1 长江上游区 指宜昌站以上的上游区 , 面积 100.55 万 km2 , 实测年 均输沙 5.01 亿 t 。 1988 年余 剑如等根据 16 个典型流域的侵蚀与堆积调查 , 分析 计算出该段 RSD =0.23[ 7] ;2000 年陈治谏等根据区 内各省农业区划及国土资源等资料综合分析 , 计算 出本区 RSD =0.24[ 8] 。 测算采用 0.24 , 计算上游区 年侵蚀 20.875 亿 t , 较 1985 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考 察得出该区侵蚀总量 14.1 亿 t 大[ 9] 。 3.2.2 汉江流域 汉江皇庄站以上流域面积 14.21 万 km2 , 年均输沙 0.54 亿 t 。 由于丹 江口水库的影 响 , 需对皇庄站输沙资料进行还原计算 。 未建库前 (1960 年前)皇庄实测年均输沙 1.24 亿 t ;建库后至 1994 年淤积 14.1 亿 m3 , 输沙很少 。 在不考虑其他 工程的影响下 , 还原算出该站 1950 —1994 年平均年 输沙 1.103 亿 t 。用西汉水流域 RSD =0.66 测算[ 7] , 该流域年侵蚀量 1.671 亿 t 。 3.2.3 洞庭湖水系 洞庭湖水系包括湘 、资 、沅 、澧 四水 , 桃江等 4 站控制面积 20.88 万 km2 。鉴于均有 水库影响亦缺少淤积资料 。本次测算利用四水流域
3.1 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总面积 79.5 万 km2 , 由于独特的自然
条件和长期的人为活动 , 水土流失最严重 , 同时 , 水 土保持开展较早 、规模较大 , 减水减沙效益显著 ;因 而测算流域侵蚀量应包括控制站年均输沙量 、水利 水保工程措施年拦沙减沙量和引黄灌溉年均引沙量 3 部分。 3.1.1 年均输沙 黄河泥沙主要产自黄土高原 , 所 以小浪底(三门峡)、黑石关和小董 3 站基本控制了
进入下游的泥沙量 。 1950 年后 40 a 间 3 站年均输 沙 14.428 亿 t[ ;此后可将该区 R SD划分为 ≥0.95 和 <0.95 这 2 大区[ 5] , 其中 <0.95 为平原区和河 源区 , 侵蚀 强度小且面积较小 。本次测算暂取 RSD =1 , 则侵蚀 量为 14.428 亿 t 。 3.1.2 拦沙减沙 20 世纪 90 年代 , 水利部组织“黄 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 、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水土 保持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本重大项目和“八
R SD介于 0.06 ~ 0.17 之间 , 平均值为 0.091 。五水年
均输沙 1454 万 t , 测算侵蚀量约 1.616 亿 t 。 以上四区集水面积 147.85 万 km2 , 占长江全流
域总面积 82.1 %, 年均侵蚀量 26.11 亿 t , 较 1985 年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考察估算的 22.4 亿 t 要高[ 9] 。 3.3 珠江流域
Calculation on soil erosion amount of main river basin in China
Li Zhiguang , Liu Bingzheng
(The Mornitoring Cente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MWR , 100053 , Beijing, China)
水灌溉为主 , 相应引出泥沙 。据对黄河宁夏 、内蒙古 灌区及渭河 、汾河流域灌 区引沙量统计[ 3] , 1950 年 后平均年引沙 0.695 亿 t 。
以上 3 项测算表明 , 黄河流域上中游 73 万 km2 区域内年均侵蚀量约 16.94 亿 t , 比国家水文局公布 的 16.0 亿 t 稍大 。 3.2 长江流域
由于多种原因 , 流域既缺少实测输沙资料 , 又无 泥沙输移比研究时 , 采用水土保持法测算 , 即利用水 土流失面积的强度分级与该级侵蚀模数的乘积累加 生成 。具体计算时 , 若不能分出侵蚀强度级别 , 则用 平均侵蚀模数与侵蚀(或土地)面积相乘求取 ;个别 区段 , 还借用邻近区域资料补正 。
3 各大流域侵蚀 量分析与测算
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四项基金研究 , 分别用
水文法和水土保持法对本流域水利 、水土保持工程 减沙效益进行 估测[ 6] 。 结果表明 , 20 世纪 70 年代 平均年减沙 3.68 亿 t , 80 年代 3.599 亿 t 。 3.1.3 年均引沙 黄河中游地处干旱 、半干旱气候 区 , 农业灌溉历史悠久 , 灌溉面积逐年扩大 , 以引河
2040(62)年:14
月 6
中国 水土 保持 科学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4 No .2 Apr .2006
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土壤侵蚀量测算
李智广 , 刘秉正
(水利部水土 保持监测中心 , 100053 , 北京)
摘要 为了对我国土壤侵蚀进行评估 , 需要测算多年平 均侵蚀 量 。 在前人 研究的 基础上 , 收集 主要江 河泥沙 测验 资料和水土保持研究资料 , 采用河 流泥沙输移比法和水土保持法 , 测算出我 国黄河 、长江等 9 大江 河流域多年 平均 侵蚀量为 53.10 亿 t, 并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 ;讨论流域 分区的泥沙输移比差异 。 结果表明 :侵蚀总量以长江流 域最 大 , 黄河流域次之 , 淮河 、珠江 、辽河 、松花江流域依次 居后 , 闽江和钱塘江流域最少 。 关键词 江河流域 ;侵蚀产沙 ;泥沙输移比 ;土壤侵蚀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