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合集下载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图6、栅格计算
3
土壤可蚀性因子K是通过土壤类型数据直接对其进行赋值。
4
通过遥感影像数据获得地表覆盖因子C,首先求NDVI,NDVI的求解在ENVI
中实现,主菜单中transform-ndvi,算归一化植被指数。接着根据NDVI数据来求解植被覆盖度FC,其计算公式为:
FC=(NDVI-NDVI_MIN)/(NDVI_MAX-NDVI_MIN)
四、
这一步只是简单的数值计算,在此不再详述,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注:在进行统计Ac总和的时候,要乘以图像分辨率。还有单位一定要统一!
1
运用DEM数据得到的最后结果是求出了地形因子LS,在求LS的过程中,需要坡长L和百分比坡度a,其求解主要在Arcmap中完成。
1.1
坡长的求解主要参考汤国安老师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
中的第十一章中的水文分析来完成,Arcmap中建立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2、无洼地DEM生成模型
图3、生成坡长L模型
土 壤 侵 蚀 的 估 算 方 法






作者:牛健平
时间:2011年10月11日
北京天合数维科技有限公司
(CONTENT)
一、
在计算的过程中,总共涉及到的数据有地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
土壤类型数据、土壤理性化数据以及统计数据,涉及到的中间参数有水土保持因子P,地标覆盖因子C,地形因子LS,土壤可视性因子K,降水侵蚀因子R,所需要的参数有潜在土壤侵蚀量Ap,现实土壤侵蚀量Ar,土壤保持量Ac,指标结果参数有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
注:N、P、K的价格:参照国家林业局2008年4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氯化钾价格为2200元/吨,磷酸二铵价格为2400元/吨。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评估与防治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评估与防治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评估与防治土壤侵蚀是一种普遍存在并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问题。

为了科学、高效地评估和防治土壤侵蚀,测绘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评估与防治。

一、土壤侵蚀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和方式,测绘技术可以提供多种方法。

首先是地形和地貌特征的测量与分析。

通过测量地表的高程和地形变化,可以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形模型(DTM),从而分析不同地形对土壤侵蚀的敏感程度。

利用测绘技术所获得的地貌特征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流失的原因和模式。

其次是土壤侵蚀产沙量的测算。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采集土壤剖面的样本,并利用地球物理方法,例如核磁共振和电子探针分析,确定土壤中的粒径和组分分布。

这些数据能够揭示土壤侵蚀的剥蚀程度和土壤流失的种类。

另外,测绘技术还可以通过遥感和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保护计划。

二、测绘技术在土壤侵蚀防治中的应用测绘技术在土壤侵蚀防治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用于制定和评估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测绘技术可以帮助确定适宜的植被补植范围和方式。

根据地形和土地利用的特点,可以利用测绘技术绘制适宜植被补植的位置。

同时,测绘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植被指数和覆盖度信息,以评估植被对土壤侵蚀的控制效果。

其次,测绘技术可以用于设计和评估防风林带的布置。

根据地表风速和风流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确定适宜修建防风林带的位置和规模。

利用测绘技术所获得的风沙侵蚀数据,可以评估防风林带的控沙效果,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测绘技术还可以提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所需的数据支持。

通过测绘技术测量水路和排水系统的流速和流量,可以评估土壤侵蚀对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并优化农田水利设施的布局。

三、测绘技术在土壤侵蚀评估与防治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测绘技术在土壤侵蚀评估与防治中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土壤侵蚀量的测定方法

土壤侵蚀量的测定方法

土壤侵蚀量的测定方法一、径流小区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呢。

就是在野外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成径流小区。

这个小区四周得有围埂,就像给这块地围上一个小栅栏一样,防止外面的水进来或者里面的水乱跑。

在小区的下方设置一个集流槽和收集容器。

当下雨的时候呀,雨水带着被侵蚀的土壤就会流到集流槽,最后进到收集容器里。

然后我们就可以把收集到的泥水带回实验室,通过过滤、烘干等操作,算出土壤的重量,这就是被侵蚀的量啦。

不过这个方法呢,要考虑小区的大小、坡度、植被覆盖等很多因素哦,就像照顾一个小花园一样,每个细节都得注意到。

二、侵蚀针法。

这个方法可有趣啦。

在要测定的地方插上好多根小针,就像给土地扎上小辫子一样。

这些针呢,要露出地面一定的高度。

随着土壤被侵蚀,小针就会逐渐露得更高啦。

我们只要定期去测量小针露出地面的高度变化,就能知道土壤被侵蚀了多少。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小缺点哦,要是有动物或者人不小心碰到这些小针,那测量可能就不准啦。

三、示踪剂法。

示踪剂法就像是给土壤里的小颗粒做上标记。

我们把一些特殊的物质,像放射性元素或者稀土元素当作示踪剂,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比如说经过几场雨之后呢,我们再去检测这些示踪剂在不同地方的分布情况。

如果在下游或者其他地方发现了很多示踪剂,那就说明土壤被侵蚀并且被搬运到那里去了。

这个方法听起来是不是很像给土壤里的小颗粒玩一场追踪游戏呀?不过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时候可得特别小心,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呢。

四、基于模型的方法。

现在科技发达啦,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模型来估算土壤侵蚀量。

这种方法就像是让电脑来当一个小管家。

我们把地形、植被、降雨等很多数据输入到模型里,模型就会根据自己的算法算出土壤侵蚀量。

这个方法不用在野外风吹日晒地做实验,但是它的准确性很依赖输入数据的质量。

要是数据不准,那算出来的结果可能就会差很多,就像你做饭的时候放错了调料,味道就不对啦。

如何进行坡度测量和土壤侵蚀评估

如何进行坡度测量和土壤侵蚀评估

如何进行坡度测量和土壤侵蚀评估引言:随着现代农业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壤侵蚀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对土壤的侵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评估土壤的侵蚀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侵蚀,我们需要进行坡度测量和土壤侵蚀评估。

本文将介绍坡度测量和土壤侵蚀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一、坡度测量方法和步骤坡度是指一定长度范围内地表高程的变化量与距离的比值。

准确测量坡度是进行土壤侵蚀评估的基础。

以下是常用的坡度测量方法和步骤:1.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地面的高程。

在进行坡度测量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并设置固定的测量线路。

然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每个点的高程,计算得出坡度。

2. 使用GPS进行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卫星定位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精确位置信息。

通过在测量点上放置GPS接收器,我们可以测量出每个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信息,进而计算出坡度。

3.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使用接收器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计算距离的测量仪器。

通过在测量点上放置激光测距仪,我们可以测量出地面点的距离信息,并进一步计算出坡度。

二、土壤侵蚀评估方法和步骤土壤侵蚀评估是评价土壤侵蚀程度和确定侵蚀类型的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土壤侵蚀评估方法和步骤:1. 土壤侵蚀类型分类:根据不同的侵蚀因素和侵蚀程度,将土壤侵蚀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包括风蚀、水蚀和冻融侵蚀等。

通过观察土壤表面的特征,判断所在地的土壤侵蚀类型。

2. 土壤腐蚀率评估:通过分析土壤剖面和土壤侵蚀物的堆积情况,评估土壤的腐蚀率。

土壤的腐蚀率可以反映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以及侵蚀物质的去向和堆积情况。

3. 侵蚀控制措施评估:根据土壤侵蚀评估的结果,评估和选择适当的侵蚀控制措施。

常见的侵蚀控制措施包括植被保护、梯田建设和引导排水等。

根据土壤侵蚀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措施来减少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量估算

土壤侵蚀量估算

1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关于土壤侵蚀量的计算,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作为一个经验统计模型,它是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土壤侵蚀研究领域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地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由于USLE模型形式简单、所用资料广泛、考虑因素全面、因子具有物理意义,因此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的形式如下:⨯⨯⨯A⨯⨯=1-1SPCLRK式中:A——土壤流失量(吨∕公顷·年)R——降雨侵蚀力指标;K——土壤可蚀性因子。

它是反映土壤吝易遭受侵蚀程度的一个数字。

其单位是,在标准条件下,单位侵蚀力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L——坡长因子。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22.1米)土壤流失量的比值;S——坡度因子。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9%)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C——作物经营因子。

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经过犁翻而没有遮蔽的休闲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土壤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没有土壤保持措施小区(顺坡梨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计算结果只适用于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而不能够代表当地某一年或某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

当方程式右边每个因子值都是已知数时,即地块内的土壤种类、坡长、坡度、作物管理情况、地块内的土壤保持措施以及降雨侵蚀力都已知,且都被分别赋于一个适当的数值时,它们相乘后,就得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所预报的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2 模型中各参数确定依据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的确定R值的确定有以下三种途径:(1)R值的经典算法:美国学者威斯奇迈尔和史密斯(1985年)利用美国35个土壤保持试验站8250个休闲小区的降雨侵蚀资料统计得出R指标与降雨动能E及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 30的经验关系,计算式如下:∑•=30I E R 1-2(2)R 值的简易计算:上式在实际应用中,计算降雨动能E 需要降雨过程,其计算是件繁杂的事情,故R 值简易计算的关键在于寻求一个通过常规降雨资料就可得到的参数,并建立它与R 值的经典算法的关系,省去动能E 的计算。

中国土壤侵蚀方程

中国土壤侵蚀方程

中国土壤侵蚀方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壤侵蚀对于中国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为了科学研究土壤侵蚀过程,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发展了中国土壤侵蚀方程,用以模拟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土壤侵蚀方程是根据土壤侵蚀的本质和土壤侵蚀过程的规律,结合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基于大量的实地观测数据和实验研究成果,经过统计分析和模型拟合,推导出来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它可以通过揭示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因素和作用机制,对土壤侵蚀的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为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E=R*K*LS*C*P其中,E表示土壤侵蚀强度(单位:t/hm^2/a),R表示降雨侵蚀力因子,K表示土壤侵蚀类型因子,LS表示坡长坡度因子,C表示土壤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表示植被覆盖因子。

降雨侵蚀力因子R是决定土壤侵蚀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降雨的强度、频次、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

降雨侵蚀力因子R越大,土壤侵蚀强度越大。

土壤侵蚀类型因子K是根据土壤侵蚀类型的差异,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修正的一个因子。

它反映了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

坡长坡度因子LS是通过计算坡长和坡度,反映了坡面的几何形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土壤侵蚀控制措施因子C是根据不同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的效果,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修正的一个因子。

它反映了土地利用和管理措施对土壤侵蚀的控制效果。

植被覆盖因子P是根据植被覆盖的情况,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修正的一个因子。

它反映了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的控制作用。

中国土壤侵蚀方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防治措施情况,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评估和预测。

通过揭示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因素和作用机制,可以为土壤侵蚀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它也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帮助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

总之,中国土壤侵蚀方程是中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对于揭示土壤侵蚀的规律、评估土壤侵蚀的强度以及指导土壤侵蚀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侵蚀量估算

土壤侵蚀量估算

C 值等于 1.0; C 值按表 2 求
地面覆盖度( %) 草地 灌木
乔灌混交 茂密森林
表 2 作物经营因子 C 值表
不同植被覆盖的 C值
0
20
40
0.450
0.240
0.150
0.400 0.390
0.220 0.200
0.140 0.110
0.100
0.080
0.060
60 0.090 0.085 0.060 0.020
中国不同措施 P 值
坡度(o)
等高带状耕作草田带状间作水平来自田水平沟等高垄作
<5
0.3
0.1
0.01
0.1
5— 10
0.5
0.1
0.03
0.05
0.1
>10
0.6
0.2
0.1
0.3
3 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估算
算例:利用上述计算模型,选取鄂东—安徽段几个典型水毁在灾害点,估算其多年平 均土壤侵蚀量,并对管道安全风险作评价。
其单位是,
L ——坡长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 流失量的比值;
22.1 米)土壤
S——坡度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 失量的比值;
9%)上土壤流
C——作物经营因子。 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 (经过犁翻而没有遮蔽的休 闲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 有土壤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没有土壤保持 措施小区(顺坡梨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0.36
5.41
0.31
1
0.3
1
184
655.9
0.36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新六项指标是指近年来土壤侵蚀研究中提出的一种更加全面、科学、准确的土壤侵蚀程度评估方法,它包括降雨侵蚀指数、土地利用侵蚀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制度措施指数、水土保持措施指数和无鱼塘湿地覆盖指数。

通过综合分析这六个指标的数值,可以判断土壤侵蚀的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中,降雨侵蚀指数(EI30)是指降雨对土壤侵蚀作用的程度,通过降雨强度和土壤类型来计算,一般单位为mm/h。

土地利用侵蚀指数(LS)是指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考虑了坡度和坡长的因素,数值越大表示土壤侵蚀的程度越深。

植被覆盖指数(C)则是指植被对土壤侵蚀的保护作用,数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越好。

制度措施指数(P)是指政策和制度对土壤侵蚀的防治作用,数值越大表示措施的效果越好。

水土保持措施指数(R)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数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措施的效果越好。

无鱼塘湿地覆盖指数(S)是指湿地对土壤侵蚀的保护作用,数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湿地保护越好。

为了计算土壤侵蚀模数,首先需要测定以上六项指标的数值。

降雨侵蚀指数和土地利用侵蚀指数可以通过野外采样实地测量获取,植被覆盖指数、制度措施指数、水土保持措施指数和无鱼塘湿地覆盖指数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或者根据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推算。

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将以上六项指标代入模型方程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根据实况雨量数据计算出降雨强度和降雨量。

2.根据降雨强度和土壤类型参数,计算降雨侵蚀指数(EI30)。

3.根据坡度和坡长,计算土地利用侵蚀指数(LS)。

4.根据植被覆盖率,计算植被覆盖指数(C)。

5.根据政策和制度情况,计算制度措施指数(P)。

6.根据水土保持措施情况,计算水土保持措施指数(R)。

7.根据湿地覆盖情况,计算无鱼塘湿地覆盖指数(S)。

8.将以上六项指标的数值代入土壤侵蚀模型方程,计算土壤侵蚀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数据处理流程作者:***时间:2011年10月11日北京天合数维科技有限公司目录(CONTENT)一、所需数据与参数 (3)1、所需数据 (3)2、所需中间参数 (3)2.1、水土保持因子P (3)2.2、地标覆盖因子C (3)2.3、地形因子LS (4)2.4、土壤可视性因子K (4)2.5、降水侵蚀因子R (4)3、所需参数 (5)3.1、潜在土壤侵蚀量Ap (5)3.2、现实土壤侵蚀量Ar (5)3.3、土壤保持量Ac (5)4、指标结果参数 (5)4.1、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 (6)4.2、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 (6)4.3、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 (6)二、处理流程 (7)1、DEM数据的处理 (8)1.1、坡长L (8)1.2、百分比坡度a (8)1.3、地形因子LS (9)2、气象数据 (9)2.1、月降雨量Pi的计算 (9)2.2、土壤侵蚀力指标R (10)3、土壤类型数据 (10)4、遥感影像数据 (10)5、土壤理性化数据 (11)三、所需参数的计算 (11)四、指标结果参数计算 (11)一、所需数据与参数在计算的过程中,总共涉及到的数据有地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土壤理性化数据以及统计数据,涉及到的中间参数有水土保持因子P,地标覆盖因子C,地形因子LS,土壤可视性因子K,降水侵蚀因子R,所需要的参数有潜在土壤侵蚀量Ap,现实土壤侵蚀量Ar,土壤保持量Ac,指标结果参数有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

1、所需数据在进行土壤侵蚀的估算过程中,需要以下数据:A、地形数据;B、遥感影像数据;C、气象数据,主要是降雨量数据;D、土壤类型数据;E、土壤理性化数据;F、统计数据。

2、所需中间参数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中间参数与计算公式如下。

2.1、水土保持因子P按照游松财的方法,水田的P值取0.15,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基本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因此取值为1.00。

2.2、地标覆盖因子C地表覆盖因子是根据地面植被覆盖状况不同而反映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因素,与土地利用类型、覆盖度密切相关。

C值的估算采用如下公式:1,00.65080.3436lg ,078.3%0,78.3%c fC c c fC fC c fC ==⎧⎪==-<<⎨⎪=>⎩式中,fC 表示植被覆盖度,由遥感影像通过NDVI 计算。

2.3、地形因子LS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 ),计算获得坡长和坡度,然后根据黄炎和等建立的方程式,获得LS 的空间分布特征。

6.035.008.0a L LS =式中,L ,坡长(m );a ,百分比坡度。

2.4、土壤可视性因子K采用陈明华等人建立的土壤可蚀性K 值的计算公式:K = 10- 3 (160. 80 - 2. 31X 1 + 0. 38X 2 + 2. 26X 3 + 1. 31X 4 + 14. 67X5)式中: K —可蚀性K 值(美国习用单位) ; X 1、X 2、X 3、X 4、X 5 分别表示细砾(1~ 3mm )%、细砂(0. 05~ 0. 25mm )%、粗粉粒(0. 01~ 0. 05 mm )%、细粉粒(0. 005~ 0. 01mm )%、有机质(10g/kg)。

2.5、降水侵蚀因子R采用周伏建和黄炎和等人(1997,2000,2002)根据实测数据提出的R 值计算式,该值考虑了月降水量。

121( 1.55270.1792)i R Pi ==-+∑式中,R 为降雨侵蚀力指标(j.cm/m 2.h ),Pi 为月降雨量(mm )。

月降水量P i :根据气象站点观测的降水点位及数据,进行克里金插值获得。

3、所需参数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潜在土壤侵蚀量Ap ,现实土壤侵蚀量Ar 以及土壤保持量Ac 三个参数,可以通过以上5个中间参数来获得,其计算公式如下。

3.1、潜在土壤侵蚀量Ap潜在土壤侵蚀量不考虑地表覆盖类型和土地管理因素,即c=1,p=1,此时,USLE 的形式为:p A R K LS=⨯⨯式中,Ap 为潜在土壤侵蚀量(吨/平方千米),R 为降雨侵蚀力指标,K 为土壤可侵蚀因子,LS 为坡长坡度因子。

3.2、现实土壤侵蚀量Ar现实土壤侵蚀量主要考虑了地表覆盖类型和土地管理因素,其计算式为:r A R K LS C P=⨯⨯⨯⨯式中,Ar 为现实土壤侵蚀量(吨/平方千米),R 为降雨侵蚀力指标,K 为土壤可侵蚀因子,LS 为坡长坡度因子,C 为地表覆盖因子,P 为土壤保持措施因子。

3.3、土壤保持量Ac由上两式可得到土壤保持量:A c=A p -A r式中,A p 为潜在土壤侵蚀量(吨/平方千米),A r 为现实土壤侵蚀量 (吨/平方千米),A c 为土壤保持量(吨/平方千米)。

4、指标结果参数指标结果参数总共涉及到的数据有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 、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 和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 三个参数,其计算公式与所需参数值见下。

4.1、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土壤侵蚀使大量土壤营养物质流失,主要表现在N 、P 、K 等营养物质的流失。

()../10000(,,)f c e o c i i iE A D C R C A C P i N P K =⨯⨯⨯⨯+=∑式中,E f 为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元/ a );A c ,土壤保持量(t/hm 2a );D e ,土壤密度(t/m3);C o , 土壤有机质含量(kg/t );R ,薪柴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比例,一般为2;C ,薪柴的平均价格(元/kg );C i ,土壤中N 、P 、K 的纯含量;P i ,N 、P 、K 的价格。

注:N 、P 、K 的价格:参照国家林业局2008年4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氯化钾价格为2200元/吨,磷酸二铵价格为2400元/吨。

4.2、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根据土壤保持量和土壤表土平均厚度(0.6m )来推算因土壤侵蚀而造成的废弃土地面积,再根据机会成本法计算因土地废弃而失去的年经济价值。

Es=Ac ÷P ÷0.6×B ÷10000式中,Es ,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元/a );Ac ,土壤保持量(t/a );P ,土壤的容重(t/m 3);B ,湿地年均收益(元/hm 2)。

注:土壤容量取26.5吨/立方米,湿地年均收益根据崔丽娟(2004年)研究推算,湿地年均收益为245.5元/平方米。

4.3、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按照我国主要流域的泥沙运动规律,全国土壤侵蚀流失的泥沙有24%淤积于水库、江河、湖泊,这部分泥沙直接造成了水库江河、湖泊蓄水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旱、洪涝灾害发生的机会,因此可根据蓄水成本计算损失价值。

En=Ac÷p×24%×C式中,En,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元/a);Ac,土壤保持量(t/a);P,土壤的容重(t/m3);C,水库工程费用(元/m3)。

注:土壤容量取26.5吨/立方米,核算过程中采用的水库清淤工程费用为6.94元/立方米,此数据来源于硕士论文。

二、处理流程总体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图1、数据处理流程图1、DEM数据的处理运用DEM数据得到的最后结果是求出了地形因子LS,在求LS的过程中,需要坡长L和百分比坡度a,其求解主要在Arcmap中完成。

1.1、坡长L坡长的求解主要参考汤国安老师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中的第十一章中的水文分析来完成,Arcmap中建立模型如下图所示:图2、无洼地DEM生成模型图3、生成坡长L模型1.2、百分比坡度a百分比坡度a是用slope来实现的。

图4、百分比坡度的生成1.3、地形因子LS地形因子LS计算的模型为:图5、地形因子LS的计算模型2、气象数据根据气象站点观测的降水点位及数据,进行克里金插值获得月降雨量数据Pi,再根据Pi计算土壤侵蚀力指标R。

2.1、月降雨量Pi的计算2.2、土壤侵蚀力指标R土壤侵蚀力指标P 是在Arcmap 下Spatial Analyst|Raster Caculator …中计算而来。

图6、栅格计算3、土壤类型数据土壤可蚀性因子K 是通过土壤类型数据直接对其进行赋值。

4、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遥感影像数据获得地表覆盖因子C ,首先求NDVI ,NDVI 的求解在ENVI 中实现,主菜单中transform -ndvi ,算归一化植被指数。

接着根据NDVI 数据来求解植被覆盖度FC ,其计算公式为:FC=(NDVI-NDVI_MIN)/(NDVI_MAX-NDVI_MIN)式中:NDVI_MIN 为NDVI 的最小值,NDVI_MAX 为NDVI 的最大值。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式1,00.65080.3436lg ,078.3%0,78.3%c fC c c fC fC c fC ==⎧⎪==-<<⎨⎪=>⎩来计算C 值,在Arcmap 中Spatial Analyst|Raster Caculator …实现。

5、土壤理性化数据按照游松财的方法,水田的P值取0.15,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基本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因此取值为1.00。

三、所需参数的计算所需要的参数有潜在土壤侵蚀量Ap,现实土壤侵蚀量Ar,土壤保持量Ac,在进行了上述的计算以后,其计算比较简单,根据公式,在Spatial Analyst|Raster Caculator…中输入对应公示即可实现。

最后对Ac进行汇总统计,在Spatial Analyst|Zonal statistics中进行。

四、指标结果参数计算这一步只是简单的数值计算,在此不再详述,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注:在进行统计Ac总和的时候,要乘以图像分辨率。

还有单位一定要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