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界时评:国民素质的自我反思
国民素质之我见-高三作文

国民素质之我见-高三作文现在,我们社会上部分国民的整体素质偏低,这是有目共睹的。
如名胜景区内标有禁烟标志,但仍有人肆无忌惮的吸烟;又如各大景区任何角落都能发现“XXX到此一游”的踪迹。
记得一篇报道中提到央视主持人到英国进行采访的时候,曾在一堵墙上发现“国安必胜,国安加油”的字样,这些行为都无疑是在给国人脸上抹黑。
再看看我们国民平时是怎么做的吧,随手乱扔垃圾、烟头等,哪怕离垃圾箱就一步之遥,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明目张胆地扔在地上扬长而去。
再看看我国的网络环境,也不亚于现实生活的“丰富”。
贴吧、论坛等网络场所中的网民动辄对骂等现象都可以证明社会上部分国民的素质的低下。
近观材料中那只变成“片皮鸭”的大黄鸭,因为“漏气”拖走做例行检查,就有了是大陆游客乱扔烟头所致的传言。
为什么第一个就被怀疑的是大陆游客呢,为什么我国国民躺着也中枪?究其深层原因,还是跟大陆部分人素质低下有很大干系,这个不好的名声,以至于竟会“享誉”全世界。
再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日韩欧美等发达国,放眼望去,文明的举止,礼貌的谈吐,严格的垃圾分类,干净的街道,人们参加活动现场的洁净度等等,都让人看后心情愉悦。
司机开车经过斑马线时要停在斑马线前等待片刻,不论有没有行人经过。
估计有人会说“为什么我们跟外国人差距那么大呢“?不是制度问题,也不是种族问题,而是我国在素质教育这方面下的力度不及日韩欧美等国罢了。
有一次我上网看到一个调侃的段子:一个中国人去外国,刚开始还是像在国内的时候一样我行我素,不讲文明。
但他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改掉了不文明的习惯,成了一个文明人。
而当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刚开始他文明的做事,但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变得和国人一样不讲文明起来了。
有的人会说老外入乡随俗。
非也!这跟社会的风气有关,我们现在社会的正能量还是太少。
正所谓社会风气正的国家国民的素质就高,社会风气不正的国家的国民素质就低。
因为大黄鸭漏气事件,让国人又一次的重视起国民素质的问题,让国人反省自己。
中华文化素养心得体会范文-中华文化素养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中华文化素养心得体会范文_中华文化素养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中华文化素养心得体会范文(一)浩浩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璀璨的文化,试问当今学者,真正称得上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几人?什么是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海桑田,朝代变迁所传承下来的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其包罗之广,其内涵之博大精深,任何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望其项背。
中国科学院士杨叔子教授在其《科学人文相融,爱国创新与共》的主题报告中,呼吁全社会注重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以确立责任感,完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并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实现人的高度完美和国家、民族的腾飞。
南怀瑾先生也曾大声疾呼:“我总希望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地了解自己的文化。
在今日世界的竞争与发展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反求诸己--研究中国文化的精要。
”可见,众多的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而作为国家教育部,也作出了相应的举措:推出了面貌焕然一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引人注目的是古诗文在新教材中的比例显著加大。
以第一册为例,《高中语文(试验本)》阅读部分的古文名篇为12篇,占总量的一半,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第一册则全部为古诗文。
从总体上看,古典诗文占全部教材总量的50%,中国现代文学占30%,外国文学占20%,这在以往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小学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加入了歇后语、对联、谚语、古代诗词、寓言故事等的学习,每册书里面,要求背诵的篇目达10篇之多,而配套的故事,选自中国古今名家的作品也明显增多,在削弱政治性的同时,增加了人文的教育,呼唤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
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坐在原地不动,一本通书读到老,总是在经验上打转转,还是贪婪的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为我所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瑰宝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答案当然是后者。
探讨中国国民素质:深入观察与思考

探讨中国国民素质:深入观察与思考In recent years, the topic of national quality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s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global influence have led to increased scrutiny of its citizens' behaviors, values, and attitudes. This exploration aims to delve into the multifaceted aspects of Chinese national quality, examining both the strength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Firstly, it is crucial to acknowledge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made in China's development. The nation's commitment to education has resulted in a highly literate population, with a large percentage holding college degrees. This translates into a skilled workforce that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country'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innovation. Moreover, the Chinese people's work ethic is often praised for its diligence and perseverance, reflecting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dedication.Secondly, Chinese culture values harmony and respect for tradition, which fosters a collective mindset.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emphasis on family unity and social cohesion, as well as thepractice of maintaining good relationships through guanxi, or personal connections. This interpersonal skill is not only beneficial within China but also in the global context, wher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is essential.However, like any society, China faces challenges in refining its national quality. One area of concern i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has led to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more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among citizens. Additionally, while there has been progress in urbanization, issue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and urban sprawl call for a greater emphasis on urban planning and civic responsibility.Another area for improve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ism and critical thinking. As China transitions from a largely collectivist society to a more market-driven economy, fostering an environment that encourages independent thought and creativity will be vital for long-term success. This includes nurturing a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a tolerance for diverse opinions.The ri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newexpectations for digital literacy and online etiquette. Cyberbullying, privacy concerns, and misinformation are challenges that require responsible behavior and education to address. Cultivating digital citizenship skill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Lastly, as China plays a more prominent role on the world stage, international etiquette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re essential. Being mindfu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respecting other nations' norms can enhance China's global image and foster better diplomatic relations.In conclusion, China's national quality is a complex and evolving concept. While the country boasts a highly educated and industrious population, there are areas where further development is needed, particularly in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ndividualism, digital literacy, and global understanding. By acknowledging these strengths and challenges, China can continue to nurture its national quality and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the world community.中文回答: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民素质的话题备受关注。
国民素质之我见作文800字

国民素质之我见作文800字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道德、法律、文化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素养。
这是一个国家整体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和保障。
我认为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行为和态度,也影响着周围人的行为。
每个人都应该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对他人要心存善意和关怀,尊重他人的权益和自由。
同时,个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人,会更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关心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
只有个人具备这些品质,国民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父母要树立榜样,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的品德和行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只有家庭教育良好,孩子们才能成为有良好素质的国民。
最后,社会环境也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道德教育的投入和力度,推动道德伦理建设。
同时,社会应该倡导公平正义,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尊重法律的行为习惯。
此外,也要推广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
社会环境的改善和丰富,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国民素质需要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
个人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家庭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社会要改善环境和加强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国民素质的崛起和国家的全面发展。
国民素质之我见作文800字

国民素质之我见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国民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我眼中,国民素质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发展壮大上,更体现在一个国家人民幸福生活上,应该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首先,要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加强国民的文化素养。
只有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才能使民众有良好的行为准则,做到有礼貌、文明礼仪,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观念,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其次,要想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培养民众的科学素养。
科学是进步的驱动力,科学素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充分掌握科学知识,才能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再次,要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提升民众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个人成长的核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只有具备责任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把自己的职责做到最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总而言之,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加强对民众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以及责任感三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民众更加文明有礼,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读后感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读后感中国具有5000年的人类文化历史,号称东方的泱泱大国。
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就体现了提升修养与素质。
而唐宋时期的“盛世中华”也成为不少亚洲国家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而那时的西方国家的人却天天要想着去东方发财。
过去的50年里中国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被延误。
落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大国。
但当今世界是发展的世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
所以我国政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坚持实行对外改革开放的政策。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来走出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是的,通过我们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像经济、军事这些方面铁血有许多能人来讲解,而且我认为比较“透彻”。
我就不便多说了。
可往往集中经历发展一个方面的时候,我们就会忽略某些方面。
今天,我要说的话题就在这里。
就是被忽略的那一部分——国民素质。
何为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像是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而观念则是国民素质的核心。
而观念主要有01、独立人格 02、主体意识 03、个性解放 04、自我实现 05、个人尊严06、宽容精神 07、自由精神 08、平等精神 09、民主精神 10、法治精神 11、人权意识 12、公民意识。
那么中国的国民素质是怎样的呢?我不能说是“恶劣的”。
因为这是片面的,还有不少中国人的素质很高。
这里我用一词来形容我国现阶段的国民素质是再好不过。
很贴切即“低水平的”。
没错我国国民素质就是低水平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将会一下面的论证和实例等等来讲解。
有人说国民素质有什么用?只要经济军事上去了,别的国家就不敢藐视我们国家,国家自然强大。
错!大错特错!不是说发展经济、军事不重要。
我感觉国民素质就是我们国家的“面子”我们的“脸”。
国民素质高了,我们的“脸”便是“光彩”的。
国民素质_??????

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道德、文化、教育、礼仪等方面的素养和修养水平。
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下面是三篇关于国民素质的文章供参考。
文章一: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
提高国民素质不仅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全面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首先,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是社会交往和发展的基石,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道德素养。
因此,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应该共同加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和实施,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其次,提高国民素质还需要注重文化教育。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所在。
加强文化教育,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要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培养人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自觉。
最后,提高国民素质需要推进教育公平。
只有让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总之,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加强道德教育、注重文化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才能够最终实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章二: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积极向上的国民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幸福的源泉。
首先,培养健康的国民素质需要注重身体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个人应该注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其次,培养积极向上的国民素质需要注重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压力和焦虑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个人需要学会调节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同时,社会也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鼓励人们主动寻求帮助,确保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反思范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反思范文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一系列艰难的国运问题,如经济下行压力、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等。
与此同时,我国也培养了一支雄健的国民,他们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探索创新。
首先,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不可忽视。
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使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可持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力,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降低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国民不是选择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反思,寻找解决方案。
一方面,一些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一些国民自发组织创业,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自我突破。
他们用自身的努力证明,国家的发展不只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更取决于国民的智慧和勇气。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严重问题,而我国是其中的重灾区。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然而,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国国民表现出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他们自觉遵守环保法规,节约能源资源,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一些年轻人自发组织环保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他们清理街头巷尾的垃圾,植树造林,倡导低碳环保生活。
这些行动不仅带来了环境的改善,也成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的象征。
最后,社会矛盾尖锐也是我国面临的难题之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区域差距加大等问题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激化。
然而,我国国民并没有沉溺于诉求和抱怨中,而是反思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农村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和医疗问题。
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家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捐资助学、设立慈善基金等。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引领了社会的进步。
总而言之,我国的国运艰难,但我们的国民却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他们勇敢面对挑战,敢于尝试创新,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界时评:国民素质的自我反思
香港大公报今天发表署名文章说,国民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每个人的努力,如果一面高声谴责著国民素质低下,一面却又不自觉地做一些低素质的事情,要想使我们的整体国民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岂非痴人说梦?文章如下:
随著2007年中秋晚会曲终人散,热闹了多天的承德避暑山庄现已归于平静,但是山庄内却是一片狼藉:用于出入晚会现场使用的票散在路面上,粗略算了一下,至少有四五十张;观众席上到处都是烟盒、月饼渣、水果皮、报纸等;烟雨楼是晚会的主背景,同时也是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临时休息的地方,这里到处都是吃剩的盒饭。
山庄保洁员说,光观众席上就清理出了满满一集装箱垃圾。
中秋晚会、承德避暑山庄、遍地垃圾,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立即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于国民素质的批判。
但在批判的浪潮中,有一种倾向值得警惕,那就是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了道德裁判,却很少能有人反思自己:我自己身上有没有这种低素质?我如果处在中秋晚会的观众席上,会不会也和他们一样扔弃垃圾?
谁都知道,国民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每个人的努力,但是,一旦身处其中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自己应该拥有的公德意识;而一旦置身事外,我们就会对当事人大加挞伐,彷佛这事情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自己属于真正的高素质人群。
这种国民素质批判的结果,到后来就成为一种纯粹的口水大战,丝毫不利
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国民素质低、公德意识差,主要根源就在于国民普遍缺乏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人们不是从公共的角度来看待事件,而是从利我的角度来看待,凡事只是为了自己方便,而不会考虑到他人。
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在家里的时候非常讲究卫生习惯,而一到公共场合就显得劣性十足的原因。
而一旦要评判事件了,人们又习惯于从他人身上寻找原因,而不是加强自我反思。
在网络口水战中,笔者还注意到一种地域上的认识偏差,如对于承德人素质的怀疑,对央视主创人员公德意识的谴责等等。
由此还引起了网友们关于哪里个地方的人公德意识差的争论,有些人甚至还相互谩骂。
殊不知,进行地域性的人身攻击,本身就是一种素质低下的表现。
恰如有的网友所说的,公德意识为什么差?还不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有公德,而他人没有公德?对国民素质一味地进行批判和谴责,而忽视了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反思,国民素质是永远也提高不上去的。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那篇传说很广的关于日本人素质的文章——《可怕的民族》: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的时候,6万观众的运动场,散场之后,现场竟然找不到一片纸屑。
但是日本人的高素质并不是在相互指责和谩骂过程中提高的,而是源于每个人的深刻自省和自律。
像我们这样一面高声谴责著国民素质低下,一面却又不自觉地做一些低素质的事情,要想使我们的整体国民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岂非痴人说梦?(冼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