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4 关于桉树人工林对地理景观的影响问 题
• 王豁然研究员在其研究论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景观生 态学角度审视桉树人工林与生物多样性》中指出 ,广西原生植被大约100年前开始消失,森林植 被片断化。广西自然景观的改变主要是由于现代 农业发展、城市化和高速公路修建引起的。桉树 人工林对局部景观的影响是积极的;桉树人工林 在地区尺度上对地理景观没有影响,因为桉树人 工林所占比例很小,目前还不到5%。桉树人工 林可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广西要想完全恢复 原有的自然景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表1
单位:万公顷、万m3
年度
1977 1980
面积
4.32 4.8
蓄积量
55.1 42.65
万公顷
增 减%
0.48 11.1
1990 5.76 66.71 0.96
20
1995 2000 2005 7.2 14.88 53.36 290.07 216.49 1001.37 1.44 7.68 38.48 25 106.7 258.6
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 况
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
•一、 广西桉树人工林现状
•(一)广西桉树引种情况 •(二)广西桉树科技水平
• 建立全国最大的桉树基因库 • 建立全国最大的桉树良种繁育基地 • 培育桉树优良无性100多个 • 发表论文150多篇 • 科研成果21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2项 ; •1项获国家奖,15项获省部级奖)
材售价600元/m3,投入:产出=1:6。
•二、社会上对桉树人工林的争论问 题
•(一)争论的起源
•(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观点
•(三)桉树人工林问题在我国的争论
•
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耗肥机。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柳州市桉树人工林是该地区重要的资源,但存在着管理不当、资源浪费、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
缺乏科学管理导致了生长速度慢、质量不佳;资源浪费造成了土地浪费和能源浪费;缺乏市场需求导致产品销售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人工林保护区、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开拓市场需求是关键。
重视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市场是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开拓市场需求是未来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科学管理、资源浪费、市场需求、保护区、重要性、适销对路的市场、利用资源1. 引言1.1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意义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资源,发挥着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种植和发展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
桉树木材质地坚硬,耐腐蚀,适合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桉树人工林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还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优质的木材资源。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种植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桉树是一种喜温湿气候的树种,能够有效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高环境质量。
通过发展桉树人工林,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木材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应当加强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管理,保护好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
1.2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规模柳州市桉树人工林是广西柳州市重要的林业资源之一,覆盖面积较广。
据统计,柳州市目前的桉树人工林面积约为5000公顷,分布在各个县区。
以融水县、柳城县和鹿寨县的桉树人工林面积最大,占比超过60%。
这些人工林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起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作用。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0 0 6年 1 2月 第 6期
林业 资源管理
F0RES RES I瓜 ( S ~ NAGEM匮NT T C1
De e b r cm e . N0 . 6
广 西桉 树 人 工林 经 营现 状 分 析 及 对 策探 讨
叶 绍 明 一, 小 贤 金 大 刚。 郑 ,
宜 多种 桉树 的生 长 , 全 国 范 围 内最适 合桉 树 中大 为
根据 广西 第六 次 森 林 资 源连 续 清查 结 果 , 西 广 现有 桉树 人工 林 面积 5% , .8 占林 业 用 地 面 积 的 3 9 % , .3 占森 林 面积 的 5 9 % , .6 占人 工林 面积 的 1 .5 占用材 林 0 3 %, 面积 的 9 2 %。在桉 树人 工林 面积 龄组 结 构 中 , .2 幼 龄林 面 积 为 3 .8万 h l, 55 占桉 树 人 工 林 面 积 的 林面 积 3 3 .6万 h l, 6 3 , 熟林 面 积 2 8 占 .% 成 .8万 h , 54 过 熟林 面积 0 4 m2 占 .%, .8万 h l, 09 占 . %。
桉 树 因其 品种 多 、 速生 、 高产 、 质 而 被 世 界 各 优
1 桉树 人工 林资源 现状
1 1 面积 .
大洲广泛引种栽培 , 与杨树 、 松树一并被誉为世界三 大速生树种¨。广西地处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区 , ] 热 量丰富 , 雨量充沛 , 台风和其它 自然灾害天气相对沿
海 其他 省份 出现 频率 及等级 低 , 木生 长季 节长 , 林 适
S r t g fEu a y u a t to n Gu ng i ta e y o c l pt sPl a i n i a x n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2014年10月20日)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的核心主体,为广西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我国木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与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围大力发展。
目前,桉树在世界5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面积达到2亿多亩。
我国引种桉树有110多年历史,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南部的广西、、、和等17个省(区)。
2012年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
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成为资源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被企业、林农普遍接受的首选树种。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但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窿缘桉、柠檬桉、野桉、大叶桉,其次为广叶桉、赤桉、细叶桉。
2000年起,随着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和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 桉树得以快速发展。
到2013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左右,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近一半,桉树蓄积量1亿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桉树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全区有桉属树种90多种,但主要种植品种为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如广林9、DH924、DH3327、DH3229、DH19-6、U6、韦赤桉3号等。
形成了以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为主体的桉树大产业,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支撑了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广西桉树产业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量引种、零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引种试种为主。
广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类似,非常适合种植桉树。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桉树高产示范林培育与经济效益分析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桉树高产示范林培育与经济效益分析作者:易敬林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19年第02期摘要: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营造的桉树高产示范林生长性状指标跟踪调查。
结果表明,造林9个月后平均成活率为90.77 %,20个月、34个月、43个月、57个月、66个月时的保存率均为90.77 %;造林66个月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分别为:22.66 m、14.10 cm、0.1894 m3、248.01 m3/hm2,每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12 m、2.56 cm、0.0344 m3、45.09 m3/hm2。
经财务评价指标动态分析:纯收入为150 149.10 元/hm2,纯利润为 96 813.56 元/hm2,年平均纯利润为15 079.99元/hm2,30.17 hm2桉树高产示范林净现值NPV为2 920 865.10元,单位面积净现值NPV为96 813.56元/hm2,内部收益率IRR 为42.39 %,投入产出比为1∶3.92。
关键词:尾巨桉集约经营生长量经济效益Abstract:The growth traits of Eucalyptus high-yielding demonstration forest in State-owned Sanmenjiang Forest Farm of Guangxi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after nine months of afforestation,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was 90.767 %, and after 20, 34, 43, 57 and 66 months, the average preserving rate was 90.677 %; after 66 months, the average height, DBH,volume per plant and volume per unit area were 22.66 m, 14.10 cm, 0.189 4 m3 and 248.01 m3\hm-2,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increment of height, DBH, volume per plant and volume per unit area every year were 4.12 m, 2.56 cm, 0.034 m3 and 45.09 m3\hm2, respectively.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financial evaluation index indicated: the net income was 150,149.10 yuan\hm-2, the net profit was 96,813.56 yuan\hm-2, the average net profit is 15,079.99 yuan\hm2 per year, the net present value (NPV) of 30.17 hm2 Eucalyptus high-yielding demonstration forest was 2,920,865.10 yuan, NPV per unit area was 96,813.56 yuan\hm2, th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was 42.39 %, the input-output ratio was 1 : 3.92.Key words:Eucalypt urophyiia × E. grandis; intensive management; growth increment; economic benefit桉樹(Eucalyptus)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和房伞属(Corymb)树种的总称,共有945个种和变种。
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广 西 桉 树 人 工 林 发 展 概 况
达 数 干至 数万公 顷[ 林 龄 一致 , 种单 一 , 2 1 。 品 造成桉 树林 的组
广 西在桉 树 研究 领 域处 于 国 内领 先地 位 , 不仅 建 立 了 我 国 乃至 亚洲 最大 的桉 树 基 因库 . 培 育 出多 个桉 树 优 良 还 新 品 种和 优 良无性 系 。其 中 广西 林 业 科 学 院培 育 出来 的
远发展按 树人 工林建 设提供借 鉴 。 桉 树 ; 工 林 ; 持 续 发 展 ; 在 问 题 ; 策 ; 西 人 可 存 对 广 中图分类 号 ¥ 2 文献 标识 码 A 77 文章编 号 1 o — 7 9 2 1 ) 6 0 3 — 2 O 7 5 3 (0 0 0 — 2 8 0
“ 十五 ” 以来 , 广西 实施 南方速 生丰 产林 工程 , 树人 工 桉 林 得到 迅速发 展 , 造林 面积逐 年扩 大 。 2 0 到 0 8年底 . 广西 已
营 造桉树人 工林 面积达 8 1万 h z蓄积量 约 30 0m 。 m, 5 随着 桉树 科技 的发 展 、 树人 工林 面 积 和 栽培 区域 的 桉 扩大 和 产量 的提 高 , 桉树 相 关产 业 也迅 猛 发 展 。 2 0 到 0 8年 柳 州地区 人造 板企 业 已发 展 到 7 0多 家 。0 3年 自治 区党 0 20 委 、 府利 用外 资在 全区沿 海建 设北海 、 政 钦州 两大林 浆纸 一
成 和 结 构 简 单 , 逆性 低 。 定性 差 。 2 0 抗 稳 在 0 8年 初 的 雪灾
中 . 西桉 树 受灾 面积 84 广 . 4万 h , 积 受灾 率 l . %, m 面 05 5 直
接 经 济损 失达 2 5亿 元[ 这 与 桉树 人 工林 的 品种 及 单一 结 3 1 。
广西钦廉林场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桉树是当前我国南方林区林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树种[1],桉树人工林在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生态防护作用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
面对可利用林地资源的限制、立地条件的制约等影响,桉树人工林将在营林制度、经营策略和途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和重大调整[3]。
广西钦廉林场位于广西南部,地跨钦州、北海两市,分布在钦南区、浦北县等18个乡镇,林场地貌属桂东南六万大山西南余脉延伸至近海地带的中低丘陵、台地,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
林场经营范围内最高峰是平艮分场通天蜡岭,海拔245.3m ,最低点是那丽分场旧铺工区林地,海拔只有10m 左右。
林场人工种植主要树种有桉树、杉木、马尾松等,林场经营松杉桉商品林地面积约3.2万hm 2[4],其中桉树面积约2.9万hm 2,占乔木林面积的90%。
近年来,林场以现代林业理念为指导,不断丰富优化桉树树种结构,采用“桉树+油茶”、桉树大径材、“桉树+珍贵树种”、桉树低产林改造、“桉树+台湾相思等”、林牛草等模式,在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商品林建设质量水平,2022年全场桉树出材达180m 3·hm -2,万元林面积达200多hm 2,林场桉树综合效益显著。
1桉树林发展现状1.1完善技术规程,确保林木生长旺盛综合林场桉树生长及轮伐期等情况,及时完善技术规程:1)调整桉树追肥年限,由原来一个轮伐期追肥5年增加到6年,且规定每年1—7月为追肥期限,确保在生长旺季得到养分补充;2)开展卫生伐作业,为使林分生长环境更健康,推行桉树3—5年生林分开展卫生伐作业,如那琴分场那标站5林班植苗4年林,每年都发生焦枯病害,2022年通过卫生伐除林分中弱、小、病、断株,优化了林分环境,使得林分通透健康,没有发生焦枯病害,桉树林生长旺盛。
同时,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综合防治工作,未出现大面积桉树林虫害病疫。
对局部出现的桉树虫害,及时组织做好防治工作;根据林地林木可持续发展、森林认证、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等要求,严格设定除草剂的使用条件,逐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在选购除草剂时充分考虑成分不含2,4-D 等禁用化学品的除草剂。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是该市的重要经济资源,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
对策来解决。
下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种植结构不合理。
目前,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种植结构偏单一,主要集中在某些
地区,导致资源利用不均衡。
对策是引导农民进行多样化经济林种植,如经济果树和药材等,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建设规模有限。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规模相比其他地区较为有限,不能满足市场
需求。
对策是提高桉树人工林的建设规模,通过政府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吸引更多农民
参与桉树人工林的建设。
三、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效益不高。
对策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种植和管理能力,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生产效益。
四、市场运营不畅。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市场运营相对滞后,存在销售渠道不畅、市
场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对策是建立桉树人工林产品的销售网络,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发布,促进桉树人工林产品的销售与流通。
针对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种植结构多样化、扩大建设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改善市场运营等对策,以提高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罗来凤
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3期
摘要:分析了广西境内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状态,将桉树与其他当地种植树种进行了经济比较,总结了桉树经济效益,并对广西区内各个地区桉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展开了评估,评定了广西桉树人工林优势生产区域,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关键词:桉树;经济效益;广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S7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0102
1引言
1982年实施“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以来,速丰生产林的高效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广西先后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家引进了200多个桉树树种,500多个种源,2000多个家系。
目前,广西桉树的基因库收集了大量的桉树基因,已筛选优良树种9
个,优良种源100多个,优良家系500 个,优树2000株,获得了桉树杂交新种50个,杂交家系260个,培育出了高产无性系100多个,获得国家林木良种审(认)定1个,推广造林使用的优良无性系30多个。
广西桉树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桉树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100%。
2广西桉树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桉树每年以13.33万hm2的速度快速发展,广西已成为我国速生桉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十二五”(2010-2015年)以来,广西实施南方速生丰产林工程,桉树人工林得到迅速发展,造林面积逐步扩大。
2010年,广西桉树种植面积为123.3多万hm2;2011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153.64万hm2,蓄积量约为5793.2 万m3;2012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170.2万hm2,蓄积量约为6853.8 万m3;2013年底,广西已营造桉树人工林面积达185.23万hm2,蓄积量8026.3万hm2。
据项东云研究\[1\],2014年广西全区桉树面积为201.26hm2,蓄积量为9911.0万m3,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桉树种植面积的38%),其中桂中和桂东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面积达120多万hm2,占全区桉树面积的75%,约占当地森林面积的39.5%;2015年,广西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224.36万hm2,桉树商品林高达48.21%;总蓄积量接近10000万m3,为全部树种蓄积的45.32%。
桉树人工林面积、生长量、蓄积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
2000年以前,广西桉树大面积造林仅限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南宁、崇左、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贵港、梧州等8个市。
近年来,随着栽种效益的凸现、选育水平的提升和抗寒品种的推广,速丰桉逐步向北扩展,如今全区14个市102个县(市、区)都有种植\[2\]。
3桉树与其他树种生长比较
桉树人工林在广西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并取代了许多乡土树种种植,应用面积大,且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黄秀勇\[3\]的研究表明:桉树成活率、地径和苗高均明显高于防护林主力树种麻黄,各个方面都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充分体现出其作为速生树种在苗期生长时的优势;从成活率、地径和苗高三个指标中可以认为桉树和肯氏相思能够适应滨海沙地的恶劣条件。
郑郁善、张顺恒等\[4\]经研究发现尾巨桉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能够提高沿海沙地的水分涵养能力。
桉树具有速生丰产、适应性强、抗病虫能力强、较抗台风等特性,符合沿海防护林防护效能的要求。
因此,尾巨桉可以作为沿海防护林树种,但因造林实验尚处初期,后期生长情况还需继续研究。
桉树、马尾松和相思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比较,通过对尾巨桉、马尾松、相思三种人工林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层次结构分明,各层优势植物种类基本相同。
同年龄阶段桉树人工林相对马尾松、马占相思的蓄积量高达一半,体现了桉树高效丰产作用\[5\]。
因此,尾巨桉林生态环境最好,而马尾松林和马占相思林之间大致相同。
4广西地区桉树林分生长情况及经济效
益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经济效益评价中,主要需要考虑静态指标项目内部收益率、纯利润和投资成本,及动态指标年投资利润率、林分蓄积等指标。
结合表1可以得出,桉树在广西林业发展过程中,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均高于平均经济水平12%,其中以崇左市最高,最低为南宁市,刚达到12.00%。
这其中主要原因为不同地区劳动力水平不同,且管理和砍伐费用较高,其中南宁市桉树经营项目投资成本高达17590元/hm2,为调查地第二高。
且该地区林分蓄积量达到了78.64 m3/hm2的高生产水平,因此桉树人工林项目内部收益率的高低收到了当地生活水平的限制。
在观测纯利润指标中,可以看出,以梧州市桉树人工林经营纯利润最高,达到了 163892.8元/hm2,而林分的树高和胸径仅为17.04 m和13.98 cm,且蓄积量在调查地桉树人工林项目的第4位,并不是太靠前,然而该城市桉树存利润远高于其他省市,主要是梧州市广西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之一,有效的促进桉树人工林木材的价格。
结合年投资利润率展开分析,其中梧州市桉树纯利润率高于其他8个城市,其次为玉林市,年投资利润率达到了35.11%,高出了马尾松、杉木等广西主要用材树种。
综合分析,桉树经济效益,各市桉树人工林平均纯利润达到了143499.4 元/hm2,在广西主要用材树种中,桉树人工林成熟林的你投资利润率到达最高,标示这桉树人工林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发展潜力巨大(表1)。
5结语
广西桉树种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经营目标单一,人工林结构单一,实生种子园建设重视不够,新良种选育研发滞后,采穗圃桉树母树和扦插苗质量欠佳,种苗行业管理与
社会化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难度大,人为活动对林地干扰频繁,水源涵养林改造现象普遍。
基于此,本文针对桉树人工林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桉树人工林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项东云.广西桉树的产业贡献[J].广西林业,2014(5):16~17.
[2]杨钦潮,方朱宗,唐颖,等.桂南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J].绿色科技,2015(6):35~36.
[3]黄秀勇.福州滨海后沿沙地相思、尾巨桉和木麻黄等树种造林效果初报[J].林业勘察设计,2012(2):86~88.
[4]郑郁善,洪长福.沿海丘陵巨尾桉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220~224.
[5]陈燕艺.马尾松马占相思纯林及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