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谢丽娟,崔蕾,王炜,龚力民,刘塔斯* ,周小江(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208)[摘要] 对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包括植物来源、药理作用及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为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利用和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天然冰片冰片右旋龙脑研究现状发展前景天然冰片原名“龙脑香”,又称梅片,为龙脑香料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er 的树干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结晶,是近乎纯净的右旋龙脑(d-borneol),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1]。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天然冰片完全依靠进口。

近年来在我国湖南、江西等地发现了多种樟树枝叶可以作为用于提取天然冰片的原料。

经研究发现,龙脑樟是提取天然冰片的最佳植物原材料。

据本草考证,我国的天然冰片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

并且有文献报道[2]龙脑(冰片)、樟脑和麝香草脑(百里香脑)三种成分是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天然有机化学成分药物,比酒石酸和吗啡还要早。

天然冰片是名贵的中药材之一,主要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3]。

有很多中药复方中都含有冰片,一些眼药水和皮肤科的搽剂中均用到了天然冰片。

由于资源和成本的的限制,很多中药复方中都是用的合成冰片代替天然冰片。

合成冰片在很大程度上疗效不及天然冰片,并且在长时间的储存容易转化为有毒物质樟脑[4]。

因此,天然冰片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本文就天然冰片的植物来源、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旨在对中药天然冰片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天然冰片的提取来源冰片主要有冰片、天然冰片两种。

冰片又称合成龙脑、机制冰片、人工合成冰片,主要由樟脑和松节油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5],化学合成产物有龙脑和异龙脑。

天然冰片又分为梅片(进口天然冰片)、天然冰片、艾片。

进口冰片是通过龙脑香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冰片,其主要成分是右旋龙脑。

冰片(龙脑香)的种类及功效

冰片(龙脑香)的种类及功效

冰片(龙脑香)的种类及功效一、冰片的药性功效冰片是一种有着上千年应用历史的常用中药,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

龙脑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干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结晶,又称龙脑香冰片、梅片、梅花冰片等。

可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等症。

二、现代药理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冰片有抗炎,抗菌,对人中枢神经兴奋性有双向调节作用。

冰片常作为“药引”应用于大量中成药中,以增加其治疗效果,比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

其实,冰片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医药领域,天然冰片还被广泛应用于烟草、日化、美容、食品等很多领域。

研究证明,从樟属植物中生产右旋龙脑的有香樟、油樟和阴香三种樟科植物,均可提取天然冰片。

三、冰片的种类冰片在市场上的商品品种有很多,在国家药品标准中被收载的共有4个品种,即: 龙脑冰片(右旋龙脑) 、机制冰片( 合成龙脑) 、艾片( 左旋龙脑) 、天然冰片( 右旋龙脑) 。

其中龙脑冰片是《卫生部进口药材暂行质量标准》1977 年版收载的“天然冰片”;后三种均被收载于2015年版药典。

下面就对这4个品种做个简单的介绍。

1.“龙脑冰片”(右旋龙脑)龙脑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干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结晶,又称龙脑香冰片、梅片、梅花冰片等。

龙脑冰片最早以“龙脑”之名记载于《名医别录》,它的应用从魏晋时期就已开始。

《新修本草》以“龙脑香”作为正名收载本品;明代开始出现“冰片”之名,陈嘉谟《本草蒙筌》中最早出现“冰片”二字: “龙脑香即冰片,味辛、苦,气温、微寒。

无毒”。

之后,“冰片”逐渐取代“龙脑香”作为本品的中药正名,沿用至今。

来源于龙脑香的龙脑冰片当今已少见,曾收载于卫生部198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中。

2.“机制冰片”(合成龙脑)机制冰片为樟脑、松节油等经化学方法合成的结晶,又称“合成龙脑”。

为目前商品冰片的主要来源。

冰片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冰片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综述・冰片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苏玉生(临沂医药采购供应站,山东临沂276003)[关键词]冰片;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2358X(2003)0920571203 冰片为通窍、散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药。

除此之外,冰片自古以来医家多以“佐使”之药用之,并被现代医药学的研究所证实,现将其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药理研究111 冰片可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王光清[1]称之为有“率领群药”的作用。

11111 冰片可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 崔东贤等[2]利用冰片和水杨酸生成低共熔物的性质,探讨其透过大白鼠离体皮肤的效果,结果表明透皮吸收明显增加。

低共熔物取冰片8份和水杨酸2份在玛瑙乳钵中研磨10m in。

另取冰片、水杨酸单独研磨后混合,结果低共熔物与对照单纯混合物比较,其水杨酸透皮吸收量增加315倍和815倍,与分配系数增加有关。

11112 冰片透过血脑屏障方面的研究 梁美蓉等[3]测定W istar大鼠灌服冰片21m in后即达到最高血清浓度1614m g L,脑组织的最高浓度为5714m g L。

大鼠服冰片5m in后,脑内冰片的浓度即达10Λg g,与同时间血清冰片浓度比值为1∶1,说明冰片极易透过血脑屏障。

王宁生[4]给家兔灌服冰片石蜡油液(15m l kg),15d后,由兔脊椎动脉注入76%的泛影葡胺(4m g kg),引起CT扫描值增高。

梁美蓉等[5]观察了家鼠、大鼠灌服冰片后对伊文氏蓝脑组织着色的影响,发现冰片能增加伊文氏蓝对脑组织的蓝染程度。

刘启德等[6]给大鼠灌服冰片制剂后能明显提高庆大霉素在脑内的浓度。

11113 冰片可提高血药浓度 陈铁峰[7]给大鼠应用四甲基吡嗪同时合用冰片,给药后,不同时间血药浓度比单用四甲基吡嗪显著增高,表明冰片能促进四甲基吡嗪的吸收,从而提高其血药浓度。

徐伟[8]用10%冰片石蜡油液15m l kg,可明显延长磺胺嘧啶在大鼠体内分布相的T1 2,增加磺胺嘧啶在大鼠体内的浓度。

冰片的研究进展

冰片的研究进展

冰片的研究进展冰片为芳香开窍药“凉开”之代表药,目前天然冰片(borneolum)、合成冰片(borneolum syntheticum)、艾片(L-borneolum)三种冰片均可作为临床冰片使用。

对上述三种冰片的化学成分、提取鉴别、药理活性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选择的科学性提供一定参考。

标签:冰片;天然冰片;合成冰片;艾片Abstract:Borneol is an aromatic resuscitation medicine “cool open” of the representative medicine,At present,borneolum,borneolum syntheticum and L-borneolum can all be used as clinical borneol. The above three kinds of borneol chemical composition,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were reviewed for the clinical reasonable choice to provide some scientific reference.Keywords:Borneol;Borneolum;Borneolum Syntheticum;L-borneolum冰片为芳香开窍药“凉开”之代表药,始载于《新修本草》,系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

明代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冰片具“通诸窍,散郁火”之功。

其“开窍”的功用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相符合,证明其确有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作用。

临床常作为麝香的辅助药,可用于寒闭及热闭神昏。

天然冰片、合成冰片、艾片均被《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

1 三种冰片的来源、成分及主产地天然冰片是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提取的冰较纯的右旋龙脑(d-borneo1)[1]。

冰片的研究进展

冰片的研究进展

冰片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冰片药理作用含量测定冰片是传统中药,主要成分为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接近纯粹的右旋龙脑。

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

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冰片具有通诸窍、去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能[1],還具有抗菌、抗炎、抗生育、抗心绞痛等作用,还发现具有抗癌活性等药理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因此,冰片在医药制剂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对冰片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药效学、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冰片的理化性质冰片,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亦有用化学方法合成。

为半透明似梅花瓣块状、片状的结晶体,故称“梅片”;冰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易升华,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本品在乙醇、氯仿、汽油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右旋龙脑熔点208℃,沸点212℃,左旋龙脑熔点204℃,沸点210℃。

直径01~07cm,厚约01cm;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味清凉,嚼之慢慢溶化。

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

主要成分:本品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

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

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冰片的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冰片对中枢神经兴奋性有较强的双向调节作用。

方永奇等研究了冰片对中枢神经兴奋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冰片既有镇静安神作用,又有醒脑作用,具体表现为冰片能缩短戊巴比妥钠持续睡眠时间,还能延长苯巴比妥钠入睡时间,并有醒脑和兴奋作用,起镇静、抗惊厥作用;另一方面,冰片能延长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

冰片

冰片

冰片(《新修本草》)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性化合物。

主产于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地区,分布于南洋群岛,我国台湾曾有引种。

梅花冰片是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汽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冰片商品除梅花冰片外,还有艾片(来源于菊科艾纳香)及机片。

机片为松节油、樟脑等原料,经化学方法制成。

味辛、苦,性凉。

归心、肺经。

功效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

临床用名冰片。

【本草汇言】《本草求真》:[批]除骨髓内伏风,邪自内出外。

冰片专入骨髓。

辛香气窜,无往不达。

汪昂曰:予幼时曾闻家叔建候云:姜性如何?叔曰:体热而用凉,盖味辛者多热,然风热者必藉辛以散之,风热散则凉矣。

此即本草所云,冰片性寒之义同,未有发明之者。

能治一切风湿不留内存,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然必风病在骨髓者宜之,若风在血脉肌肉间用之,反能引风直入骨髓,如油入面。

故凡外入风邪变而为热,仍自外解得宜,若使火自内生而用此为攻逐,其失远矣。

昔王纶云:世人误以冰片为寒,不知辛散性甚似凉耳。

诸香气皆属阳,岂有香之至极而尚可云寒者乎。

是以惊痫痰迷,痫有挟热、挟痰、挟火、挟惊、挟风、挟气,及精衰血耗气薄之异。

风果入骨,病应是治火郁不散,九窍不通,如耳聋、鼻、喉痹、舌出、骨痛、齿痛之类。

治应是行目赤肤翳,冰片外点,止属劫药,如姜末烧酒洗眼之意,若误认为寒而朝夕常点,遂致积热入目,而增昏障之害。

故曰,眼不点不瞎者此也。

审属风寒,病应外解,用乳调点以拔火邪,从治法也。

他如疮疡痈肿,热郁不散,亦当用此发达,或令入油煎膏,或研末吹掺。

然疮毒能出,不可多用,则真气立耗,而有亡阳之弊矣。

更有目病阴虚,不宜入点。

《本草分经》:辛、香。

善走。

体温用凉,先入肺,传于心脾,而透骨通窍,散郁火,辟邪,消风化湿。

风病在骨髓者宜之。

若在血脉肌肉辄用冰、麝,反引风入骨,莫之能出。

【现代药理研究】1. 冰片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冰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冰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过程、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和释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 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活性等因素有关。同时,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 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中药研究的深入,对冰片药理作用的研究将更加系统 和全面。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深入探讨冰片的成分和作用机制、优化制备工艺 以提高质量和稳定性、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同 时,加强针对冰片
肿瘤效果。此外,冰片在抗菌、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 成果。
然而,冰片药理作用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对于冰片的成分和药理作用机 制仍需深入探讨;在临床应用方面,冰片的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同 时,冰片的长期储存和稳定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论
冰片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治疗效果。本次演示对冰 片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表明冰片具有抗炎、 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细胞信号转 导通路、影响细
3、神经保护作用
冰片对于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冰片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 注损伤,从而对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冰片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 的合成和释放,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冰片的机制研究
1、调节细胞信号通路
冰片的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表明,冰片可以通过调节细胞 内信号通路,如 PI3K/Akt和 MAPK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 此外,冰片还可以通过调节 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分化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其机制研究涉 及到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抗氧化作用等多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对于冰片的作用机制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其在临床上 的应用提供更充分

冰片药效学研究进展

冰片药效学研究进展
够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血管壁通透性,开放血.脑脊液屏障及血脑屏障,抑制药物肝脏代谢,从而提高其他药物的治 疗效果。 [关键词]冰片;药效学;毒副作用
冰片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
菊科植物艾纳香叶提取的结晶,或以松节油、樟脑 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精制品。龙脑冰片的主
作用№】。 1.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2.1抗细菌作用有研究发现,在14种常见致病 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对冰片药液敏感,抑 菌效果随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剂型方面,油
面也增强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3影响神经递质效应 国内外均有学者研究冰片对神经递质效应的影 响,这些影响可能是冰片药理作用的主要机制。 研究发现,冰片可降低大鼠外周血浆及下丘脑 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含量[35,蚓;升 高大鼠下丘脑5一羟色胺含量【勰1;升高长时连续作业
内直接注入阿司匹林相似,但天然冰片对胃黏膜屏
膀缺血的保护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4):
323-325.
大鼠前额叶皮层NE和5-羟色胺含量口7】。另外,采
用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冰片能 抑制二甲基苯基哌嗪诱导的钙增加、钠增加、3H.去
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以及胞吐作用,提示冰片能拮抗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38|。 冰片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效应有双向作用。
2006,8(2):101.104.
blocker方式可逆地抑制IGABA,
提示冰片可能通过抑制GABA.受体来提高中枢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发挥其醒脑作用。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冰片可增加大鼠长时连续 跑台作业后的自主活动量和觉醒时间,缩短穿梭箱
主动回避反应时间,提示冰片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作者:张历元李元文林欢儿蔡玲玲张玉婷李雪肖飞来源:《世界中医药》2018年第04期摘要冰片是中医外科要药之一,因具有良好的镇痛及透散、消肿效果被广泛用于各类疮疡的治疗。

但其具体药性、毒性一直具有争议:1)因冰片商品种类繁多,来源复杂,而医家长期以来又对此认识不足;2)冰片根据配伍药物的不同对生物膜屏障作用不同,如配伍麝香与配伍葛根对血脑屏障有相反的影响;3)与缺乏严谨的毒理实验研究有关。

通过梳理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可有效提升研究者对该药物的认识,从而更加严谨细腻地设计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关键词冰片;中药药理;龙脑;开窍;通透性Abstract Borneol(Bingpian) is chemically named as 2-Camphanol, and its structure includes dextral,Levo borneol, and racemic borneol. Despite the abundant source of commodities,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efficacy and toxicity, due to the inclusion of impurity components. At present,the market is dominated by mechanochemical borneol, which contains many impuritie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quality of mechanochemical borneol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natural borneol. However, there are few comparative studies among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borneol. Some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at the efficacy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borneol at a concentration of 0.1% or less is safe, and does not cause damage to eye tissues. The use of borneol or combined with milkvetch root(Huangqi) can increas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borneol and musk(Shexiang) can reduc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protect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orneol has a double regulating effect on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dose stimulation and high dose inhibition. However, 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not detected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impurity components in the borneol, we need to conduct more experiments to get detailed data in the future.Key Words Bingpian;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orneol;inducing resuscitation;Permeability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8.04.055冰片具芳香开窍、消肿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在临床各科都属常用药,尤其在中医外科,被广泛用于各类疮疡的治疗。

但冰片的具体药性、毒性一直存有争议,一方面是因其商品种类繁多,来源复杂,而医家长期以来对此认识不足;一方面是冰片调节功能复杂,通路不明;一方面与缺乏严谨的毒理实验研究有关。

通过梳理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可有效提升研究者对该药物的认识,进而更精准地运用该药。

1 分类综述1.1 品类与来源冰片原名龙脑,至明清时期逐渐习用“冰片”为正名,而“龙脑”反成俗称。

其别名众多,如梅片、腦子、梅花脑、片脑、羯布罗香等。

现通常将质量上乘、货源稀少的品类称为龙脑,相对质量较差者称为冰片。

冰片(龙脑)的外观呈无色半透明或白色六方形薄片状,质地松脆,气味芳香,有强烈清凉感。

其化学名为2-莰醇(Borneol),分子式C10H18O,有右旋(D)、左旋(L)、消旋(DL)3种旋光异构体。

往往含有一定杂质成分樟脑,化学名2-莰酮,分子式C10H16O,与龙脑气味类似,在英语中Camphor即樟脑,但有时也指龙脑(Borneol),因此在研究文献时往往造成混淆。

1.2 龙脑冰片广义上除化学方法合成得到的龙脑都属天然龙脑,狭义上则单指天然凝结成的龙脑香树树脂油,即龙脑冰片。

龙脑有别名羯布罗香。

其实羯布罗香、羯婆罗等应该都是梵文karpura的音译,即羯布罗香树Dipterocarpus turbinatus Gaertn.f.(龙脑香科龙脑属植物),与药典所载的龙脑香树(Dipterocarpus aromatica Gaertn.f.)不同,但其树脂油自古就与龙脑香树树脂油混同使用,都做天然龙脑。

《海药本草》引陶弘景∶“(龙脑)生西海律国,是波律树中脂也,如白胶香状”。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八中记载:“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固不婆律。

亦出波斯国。

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

其树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一曰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也。

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

入药用,别有法”。

上品的天然龙脑是龙脑香树的天然树脂油,不需提炼即可割取,呈膏脂状。

随着宋代朝贡贸易兴盛,海上商路往来愈加频繁。

唐慎微《证类本草》卷十三:“(龙脑)出婆律国。

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

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

指出颗粒状的龙脑树脂油质量稍逊。

《证类本草》引五代李珣《南海药谱》:“龙脑油,本出佛誓国”。

赵汝适《诸蕃志卷下》:“脑子出渤泥国,又出宾窣国”。

佛誓,当为室利佛逝,亦做三佛齐,据《古代南海地名汇释》,即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宾窣即苏门答腊岛西岸的巴鲁斯港(Baros),阿拉伯人称之Pansur或Fansur,亦作Pancur或Fancur;婆利即今巴厘岛,亦有说法是婆利与渤泥同为borneo的译音,在今印尼加里曼丹岛(婆罗洲)北部,也做婆律、波利等;又或认为婆利亦为巴鲁斯港(一个龙脑香重要集散地)的译名,与宾窣同。

研究指出[1]:“‘箇不婆律’乃马来亚商业行话‘Kapur Baros’的音译,‘婆律膏’亦然”。

目前最早的龙脑相关记载见于《隋书》列传第四十七,常骏等人奉隋炀帝之命出使,赤土国王子那邪迦“随骏贡方物,并献金芙蓉冠、龙脑香”。

关于赤土国,《新唐书》记载:“赤土西南入海,得婆罗”。

《明史》:“暹罗,在占城西南,顺风十昼夜可至,即隋、唐赤土国。

后分为罗斛、暹二国。

暹土瘠不宜稼,罗斛地平衍,种多获,暹仰给焉。

元时,暹常入贡。

其后,罗斛强,并有暹地,遂称暹罗斛国”。

即今泰国南部素攀武里一带。

此地亦属于马来半岛,足证马来半岛与龙脑香交易间关联之紧密。

1.2 天然冰片(人工龙脑)由于天然龙脑香树资源稀缺,需要凭借人工手段提取或合成,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人工提取的龙脑仍属于广义的天然龙脑范畴,往往名为人工龙脑或天然冰片。

用取过天然龙脑香的龙脑香树木材、锯屑加热蒸馏,凝结成块即得,可称做“熟脑”。

北宋成书的《证类本草》:“今海南龙脑,多用火煏成片,其中亦容杂伪”。

晚明《香乘》中记载更详:“取脑已净,其杉板谓之脑木札,与锯屑同捣碎,和置磁盆中,以笠覆之,封其缝热灰,煨煏其气飞上,凝结而成块,谓之熟脑”。

其实际成分是高纯度的右旋龙脑。

我国龙脑长期依赖进口。

随着龙脑树资源的濒临枯竭,印尼政府已禁止伐树取脑。

而化学合成的冰片含杂质成分异龙脑(异莰醇)较多,与天然龙脑区别较大。

1986年,科研人员在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发现了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的一种特别化学型,其新鲜枝叶经蒸馏提取可得到较纯净的右旋龙脑,含少量樟脑,不含异龙脑。

故将该品种香樟命名为龙脑樟。

同一时期,在湖南新晃县发现了一种特别化学型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N.ChaoexH.W.Li,可用于提取龙脑,亦称作龙脑樟;于广东省发现了特别化学型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C.C.etTh.Nees)Bl.并将之命名为梅片树。

这3种天然龙脑新资源都属于樟科,提取物都可称为天然冰片。

改变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3种资源植物中,樟科龙脑樟含右旋龙脑的比例与叶精油含量都显著高于另2种,被认为是我国冰片的最佳天然来源。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收载了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五脉地椒(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k.)全草提取所得结晶作为天然冰片的一种,但以五脉地椒做为原料的冰片生产效率等数据尚不充足,生产规模亦不及上述几种。

1.3 艾片(左旋龙脑)左旋龙脑(l-龙脑)存在于菊科蒿属植物艾草与艾纳香属植物中。

通常以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产于云贵和两广等地)的新鲜茎叶经水蒸气蒸馏后重结晶制得。

《证类本草》“艾香”条:“《广志》曰:出西国,似细艾。

又有松树皮绿衣,亦名艾纳。

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也”。

唐代即有制艾纳香用于合香的记录,但历代医书都没有提及它与冰片的关系。

直到1711年成书的《生草药性备药》“大风艾”条:“药市中有其奸歹人用此伪造假冰片”,大风艾即艾纳香别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