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第01章绪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3.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A.麻黄B.当归C.草乌D.延胡索4.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度5.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填空题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A.NA B.Ach C.5-HT D.GABA E.NO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3.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A.钩藤B.五味子C.羚羊角D.苦参4.长期应用能引起生殖系统损伤的中药是A.麻黄B.桂枝C.雷公藤D.黄芪5.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6.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7. 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8.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9.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10.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11.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二、填空题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1、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
(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2、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④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
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起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1)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会消失,例大黄治疗便秘,可引起食欲下降(因大黄抑制消化酶)(2)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
中药药理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药药理学_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与西药相比,中药在作用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答案:多效性2.中药的基本作用是答案:整合调节3.慢性毒性发生率最高的组织器官有答案:肝脏4.服用天花粉引起流泪、打喷嚏、口唇发绀等症状,这种现象称为答案:过敏反应5.关木通中马兜铃酸导致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这种不良反应称为答案:毒性反应6.中药药理作用双向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答案:机体的机能状态7.下列主要表现为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是答案:祛风湿药8.具有抗生殖作用的中药是答案:雷公藤9.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中药是答案:雷公藤10.有关秦艽抗炎作用,叙述错误的是答案:对切除垂体的大鼠有抗炎作用11.用于祛风湿药抗炎作用研究的动物模型不包括答案:醋酸致动物扭体模型12.丹参增加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原因是抑制了答案:细胞色素P450亚型CYP1A113.抑制P-糖蛋白可产生的结果是答案:转运增加14.川乌、草乌、附子中的乌头碱经肠道细菌代谢后转变成低毒性成分是答案:苯甲酰乌头原碱15.大黄中番泻苷可被肠道内的细菌代谢生成的物质是答案:大黄酸蒽酮16.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递质含量降低答案:NA17.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答案:痛阈值降低18.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答案:挥发油19.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答案:生物碱20.正品大黄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答案:结合型蒽醌21.参在8月份采收的人参皂苷含量比1月份采收的要高3倍以上,这说明了答案:采收时间的重要性22.下列不属于中药炮制目的是答案:防止药材霉变23.延胡索经过炮制后可以产生的变化是答案:有效成分溶出增多24.苦杏仁经过沸水略煮后产生的变化是答案:便于贮藏25.清热药对炎症的影响主要是抑制答案:早期炎症26.针对里热证“热瘀互结”的主要研究思路之一是答案:改善血液流变性27.青黛中抗肿瘤作用的成分是答案:靛玉红28.清热药通过解热、抗炎、抗过敏、改善血凝及循环功能,主要起到了答案:消除里热证候29.黄连中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是答案:小檗碱30.可使黄连抗菌作用增强的炮制品是答案:姜黄连31.黄连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答案:降压32.平肝息风药的药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答案:抗惊厥、抗癫痫33.有关天麻镇静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协同苯丙胺引起的小鼠活动亢进34.与麻黄一起合用,可以增强发汗作用的药物是答案:桂枝35.麻黄发汗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答案:挥发油和生物碱36.下列不属于温里药的是答案:麻黄37.干姜温中散寒作用体现在答案:对胃肠的双向调节作用38.丹参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药理作用与以下哪个环节有关答案: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39.下列不是虚证主要病理变化表现的是答案:微循环障碍40.人参主治包含的病症为答案:脾虚食少41.理气药的药理作用主要影响的机体系统为答案: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42.枳实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答案:对羟福林与N-甲基酪胺43.下列可松弛痉挛的子宫平滑肌的理气药是答案:香附44.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理气药是答案:香附45.与理气药“宽中消胀”、“调中宣滞”相符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答案:调节消化液分泌46.枳实中兴奋β受体的有效成分是答案:对羟福林47.下列属于刺激性泻下药的是答案:大黄48.三七的止血成分是答案:三七素49.三七止血需要的饮片是答案:生品50.我国一类中药新药对有效成分含量的最低要求需达到答案:90%51.影响中药量效关系的因素有答案: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复方中药物的配比机体的病理状态52.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有答案:生物效应具有相对缓和的特点生物效应有时辰节律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效应时效关系具有不确定性53.雷公藤抗炎作用的特点有答案: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对多种炎症均有抑制作用雷公藤甲素是抗炎的物质基础之一54.黄连的抗菌机制包括答案:抑制细菌糖代谢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核酸代谢55.影响麻黄发汗作用的因素有答案:环境因素机体因素药物因素56.丹参的药理作用有答案:扩张冠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促进血管生成,建立侧枝循环抗氧化抗凝和促进纤溶57.影响三七止血的因素包括答案:炮制品剂量适应症58.研究补虚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的模型有答案:过敏性疾病模型免疫低下模型正常动物59.观察理气药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常用实验方法包括答案:离体胃肠平滑肌实验法在体胃肠平滑肌运动实验法通过观察干预乙酰胆碱的作用分析机制通过观察干预苯海拉明的作用分析其机制60.观察理气药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常用实验方法包括答案:离体胃肠平滑肌实验法通过观察干预苯海拉明的作用分析其机制在体胃肠平滑肌运动实验法通过观察干预乙酰胆碱的作用分析机制61.脱离了中医药理论指导的天然药物不能称为中药。
中药药理学复习思考题56课时

中药药理学复习思考题(56课时)第一章绪论1.请写出中药药理、中药的概念,中药药理研究的内容简答题中药药理概念: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间相互作用与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概念: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各种物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
研究内容: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与作用机理。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中药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的规律)。
2.写出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和学习目的简答题(1)用现代科学术语阐释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与作用机制(2)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3)参与中药新药的研发(4)促进中药现代化中药药理学既是中药学的现代发展,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
第二章中药药效学1.请用现代医学语言说明四气的的基本作用(并举例说明)问答题中药四气(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根据药性,中药分为寒凉药和温热药两大类。
四气对机体的影响具体如下A.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B.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C.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①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②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③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D.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E.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 )A 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 分离有效成分C 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 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 鉴定中药的品种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度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AB)A 植物药研究B 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C 有效成分研究D 作用机理研究E 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ABCD)A 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B 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C 促进中西医结合D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E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二. 问答题:简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答案:(要点)(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2)要与中药临床研究密切结合(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4)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5)促进中西医结合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C)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B)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B)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E)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抗感染作用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E)A 促进消化功能B 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 抗心绞痛D 扩张冠状动脉E 抗感染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D)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C)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D)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B)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E)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D)A 强心B 平喘C 升高血压D 抗肿瘤E 抗休克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D)A 消化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泌尿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E 呼吸系统(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中药药理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药药理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附子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
参考答案:正确2.以下哪一项不能体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参考答案:麻黄碱成分的化学结构确定3.中药药理作用具有双向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参考答案:机体的机能状态4.肠道菌群在口服中药后的多成分代谢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以产生多种代谢酶,其中是研究较多的一种水解酶。
参考答案:β-糖苷酶5.中药体内过程包括。
参考答案:吸收_分布_代谢_排泄6.许多苷类成分大多原形吸收少,在肠菌作用下水解成苷元被吸收,这些苷常被称为“天然前药”。
参考答案:正确7.“整体观”是中药产生药效的一大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8.许多临床有效的中药,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原形吸收比较困难,生物利用度较低,如黄连中的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绝对生物利用度<1%。
参考答案:正确9.地域、气候、饮食与起居和时辰可归类于影响中药药理作用因素中的因素。
参考答案:环境10.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包括。
参考答案:中药的采收季节_中药的基源与产地_中药的加工与炮制_中药的药用部位11.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参考答案:正确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柴胡具有抗病毒作用13.苦参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和氧化苦参碱。
参考答案:苦参碱14.以下药物中,抗内毒素作用比较突出的是。
参考答案:金银花_板兰根15.关于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机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大黄可以改善胰腺微循环16.以下有关大黄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大黄能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也能促进胆囊排出胆汁17.祛风湿药大多味属。
参考答案:辛_苦18.丹参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包括,它们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参考答案:丹酚酸B_丹参素19.黄芩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不包括。
参考答案: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20.茯苓和猪苓在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属于中药在方面的祛邪作用。
中药药理思考题(DOC)

第十八章平肝熄风药1,钩藤降压特点,机理和有效成分是什么?特点:急性降压实验:血压呈三相变化(先降低、快速回升、又持续降低)。
慢性降压实验:温和而持久的下降。
重复用药无快速耐受机理:扩张外周血管阻滞交感神经和神经节抑制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有效成分:钩藤碱和异钩藤碱。
异钩藤碱>钩藤碱2,天麻镇静,抗惊厥作用表现,机理镇静作用——天麻苷、苷元、香草醇、天麻多糖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对抗中枢兴奋药的兴奋作用作用机理⏹天麻素-天麻苷元-竞争性的结合脑内的苯二氮卓受体⏹抑制中枢神经末梢对DA、NA的再摄取和储存抗惊厥作用:拮抗中枢兴奋药惊厥第十五章活血化瘀药1,血瘀证的主要表现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微循环障碍2,活血化瘀药的共同药理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对子宫平滑肌的影响镇痛抑制组织异常增生3,川芎抗血栓形成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机理——抗血小板聚集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抑制TXA2活性和合成。
阿魏酸抑制TXA2释放并抑制其活性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4,川芎对心脏作用及特点对不同种属动物作用不同有效成分:川芎嗪狗、大鼠:兴奋心脏——兴奋交感神经猫、豚鼠:抑制心脏5,丹参抗心肌缺血的机理(丹参酮ⅡA、、丹参素)——扩张冠状动脉及冠脉侧枝血管——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脂质过氧化6,丹参、川芎化学成分川芎的主要成分:生物碱:川芎嗪挥发油:藁本内酯酚性成分:阿魏酸内酯类丹参的化学成分: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ⅡB、V、隐丹参酮、异丹参酮。
水溶性成分:丹参酸A(丹参素)、B、C,原儿茶醛等。
7,丹参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及机理促进肝、骨、皮肤等组织的修复与再生①促进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显著——肝保护(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②抗肝纤维化:——抑制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
——增加胶原酶的产生和活性③促进骨折愈合④促进皮肤切口愈合⑤抑制肺纤维化第十一章温里药1.温里药药理作用有哪些?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对消化系统作用对神经系统作用抗炎、镇痛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影响2.温里药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有哪些?1)、强心心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2).对心率的影响3).抗心肌缺血:扩冠、提高耐缺氧能力4).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中药药理学:绪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中药的范畴。
A.吗啡B.麻黄C.六味地黄丸D.桂枝汤正确答案:A2、中药药理学是()。
A.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B.以上都不是。
C.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D.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影响及规律性变化的学科。
正确答案:C3、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包括()。
A.鉴定中药的种属B.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C.提取中药的成分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正确答案:B4、以下哪个不属于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A.陈竺团队对复方青黛片的现代研究B.冰片“归经入脑”的机制研究C.屠呦呦团队研制一类中药新药青蒿素D.麻黄碱成分的化学结构确定正确答案:D5、以下哪个不属于中医动物模型?()A.肾虚模型B.血瘀模型C.热证模型D.疼痛模型正确答案:D6、国内对何种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最早受到国际关注?()A.麻黄B.柴胡C.常山D.人参正确答案:A7、20世纪40年代,陈克恢等人主要开展()中药的研究。
A.延胡索B.常山C.麻黄D.桂枝正确答案:B8、以下()不是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
A.多层次B.对抗性C.多靶点D.多环节正确答案:B9、目前复方研究的主要模式不包括()。
A.单体成分研究B.拆方研究C.药效和配伍机制研究D.整方研究正确答案:A10、20世纪60至80年代,中药药理学开展研究的热点不包括()。
A.天然药物单体成分的提取B.中药及复方的新药研究C.单味中药的整药、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研究D.四性、五味、归经等中药理论的研究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临床常用的中药包括()。
A.中成药B.方剂C.中药材D.中药饮片正确答案:A、B、C、D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包括()。
A.阐明中药防治病症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B.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指导中医临床合理安全用药C.从中药中发现及研制疗效确切的中药新药D.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为国际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正确答案:A、B、C、D3、20世纪末,中药复方研究主要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二章1、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
(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2、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④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
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起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1)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会消失,例大黄治疗便秘,可引起食欲下降(因大黄抑制消化酶)(2)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
又分慢性和急性毒性:分别表现在人体的不同系统A 中枢毒性:主要表现为口唇麻木、嗜睡、抽搐、眩晕、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
例细辛,引起口唇、舌尖发麻。
马钱子所含士的宁能兴奋脊髓,中毒可产生惊厥。
B 心血管系统毒性:主要表现心律失常、心悸等,例附子用量过大,可能引起心率失常;蟾毒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停搏等心律失常。
C 呼吸系统毒性: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等。
例苦杏仁、白果、山豆根、桃仁等含有氰苷、氰氢酸。
大量氢氰酸,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氧化反应停止,组织窒息。
商陆严重中毒,可致呼吸麻痹。
D 消化系统毒性:部分苦寒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下降,有的药甚至引起肝毒性:如黄疸、肝肿大、肝细胞坏死等。
有肝毒性的成分包括靛玉红、斑蝥素等。
E 泌尿系统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尿少、尿闭、尿频、尿急、浮肿、血尿、蛋白尿等,甚至肾功能衰竭。
雷公藤、木通等可能引起肾损害F 抑制造血系统: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个别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例雷公藤、斑蝥等抑制骨髓。
部分药引起血小板减少(3)变态反应:是少数人对某些中药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表现有:药热、皮疹、哮喘、黏膜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个别中药(僵蚕、蜈蚣、全蝎、斑蝥等);中药注射液较易引起过敏反应。
中药中的大分子蛋白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变应原,例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都有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报道。
(4)致畸、致癌、致突变例雷公藤、款冬花、木通中的马兜铃酸都有致癌、致突变作用;半夏,特别是生半夏,具有很强的胚胎毒性。
槟榔:报道有生殖毒性和致突变作用,细辛所含黄樟醚等是公认的致癌、致突变物质。
现状:中药传统“十八反”、“十九畏”的毒理研究现状:并非绝对禁忌,但也不是绝对安全。
第四章1、中药配伍原则是什么?(1)配伍目的:增强药物的疗效,调节药物偏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
(2)中药配伍的基本内容是“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熟悉。
(3)原则:①充分利用相须、相使配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②应用烈性、有毒药物时,采用相畏、相杀配伍,以消除或减弱毒性。
③避免相恶配伍导致药效拮抗而削弱原有功效。
④避免相反配伍增强毒性或导致不良反应。
2、中药“七情”中,“协同”、“拮抗”、“减毒”分别指什么?答:协同:相须、相使拮抗:相恶、相反减毒:相畏、相杀3、举例说明中药产地、品种、采收季节、贮存条件、炮制的不同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影响中药药理作用三大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
(1)品种与产地:品种:中药存在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
同名异物,不同科属的植物,品种不同;药物成分不同,药理作用不同产地: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植物内在成分的影响很大。
同一药物,产地不同,相同成分含量高低不同,作用强弱不同(2)采收与贮藏:采收季节应适宜;根茎类中药:宜在晚秋地上部分枯萎,或初春发芽前采收;果实类:一般宜在充分成熟后采收;花类:含苞待放时采摘最佳;叶类:在开花前盛叶期或花盛开期采摘最佳。
贮藏应干燥、低温、避光、通风。
贮藏时间不宜过长。
(3)举例:①品种:菊科黄花蒿和青蒿相比前者含青蒿素,有抗疟作用,后者无抗疟作用②产地:如同时黄连,云南产的要比四川产的疗效好③采收季节:第四季度收的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的含量比其他季节都高④贮藏条件:如三颗针在见光、避光两种条件下,小檗碱含量分别降低为54.1%和39.88%⑤炮制:a.降低药物的毒性:生半夏可致呕吐,而姜制半夏可镇吐b.增强药物的作用:经过醋炒的延胡索比延胡索水煎液镇痛作用强c.改变药物的性能与功效:生大黄有泻下作用,经炮制后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第五章1、与解表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1)解表药定义、功效、主治定义:发汗解表,解除表证的药物。
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外感风热。
(2)主要药理作用:①发汗:与扩血管(大血管与末梢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而起作用的.②解热:发热是机体温度调节中枢异常,调定点上移.多个作用环节(抑制内源热原的释放,影响中枢PGE的合成,促皮肤血管扩张加强散热,抗病原微生物消除病因)③镇痛、镇静:镇痛作用机理:1)外周:影响致痛介质,如前列腺素。
2)中枢:痛疼中枢④抗炎:分类:急性与慢性炎证机理: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组胺或其它炎性介质生成或释放,增强肾上腺皮质内分泌功能⑤抗过敏:抑制抗体生成,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抗组胺,拮抗细胞因子,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⑥抗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抑制作用⑦镇咳、祛痰、平喘:减少咳嗽次数,促进排痰,对抗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物质如:组织胺,ACH2、简述麻黄宣肺平喘的作用机理①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
②兴奋粘膜血管α受体,减少水肿。
③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和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NA)。
)④阻止过敏介质释放:5-HT,组胺,白三烯⑤抑制抗体产生。
[伪麻黄碱、挥发油、麻黄碱]不良反应——具有快速耐受性(短期内反复使用)。
过量麻黄碱引起中毒(高血压、心律失常、头痛、失眠、中风等)。
不得与咖啡因配伍使用。
毒性:麻黄碱〉伪麻黄碱注意事项:麻黄碱禁用于参赛运动员。
3、阐明与柴胡“疏肝解郁”相关的药理作用(1)保肝、利胆和降血脂,主要成分是皂苷元a和d,柴胡醇,α-菠菜醇。
(2)机理:①保肝:皂苷对生物膜的保护作用,皂苷使血浆中TCTH增加,进而使皮质甾醇升高。
②利胆:使胆汁排出量增加,胆汁中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浓度降低。
(胆汁由肝分泌,储存于胆囊)③降血脂: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加速其排泄,与皂苷元a和d。
4、葛根对心血管有哪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降血压②扩张血管③抗心律失常第六章1、清热药“清解内热”的功效与哪些药理作用相关?①抗病原体②抗细菌毒素、降低细菌的毒力③解热④抗炎⑤调节免疫⑥抗肿瘤⑦其他(镇静、降压、保肝、利胆)2、黄芩保肝利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黄芩及黄芩提取物等对半乳糖胺、四氯化碳诱导的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大鼠肝细胞受四氯化碳损伤后,细胞培养液中ALT活性明显升高,黄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均可使之显着降低。
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第七章1、泻下药有哪些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本类药及其复方均能使肠蠕动增加,具有不同程度的泻下作用。
①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含的结合型蒽苷,牵牛子中所含牵牛子苷,巴豆所含巴豆油以及芫花中芫花酯均能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泻下作用,为刺激性泻药。
②芒硝(硫酸钠)为容积性泻药。
③火麻仁、郁李仁等有润肠通便作用,为润滑性泻药。
(2)利尿作用: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等均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大黄蒽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Na+,K+-ATP酶,有轻度利尿作用(3)抗病原体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某些真菌、病毒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大黄和商陆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及后期的肉芽组织增生。
2、阐明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功效的药理学基础1)泻下作用机理:①结合型蒽苷大部分未经小肠吸收,在大肠被细菌酶水解成大黄酸蒽酮,刺激肠粘膜及肌层神经丛;②胆碱样作用,兴奋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加快肠蠕动;③抑制肠平滑肌上Na+-K+ATP酶,阻钠的吸收,升高肠内渗透压,容积增大,刺激肠蠕动。
(2)抗病原体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蒽醌衍生物);对多种致病菌、真菌、病毒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
第八章1、说明祛风湿药“祛除风湿,解除痹痛”的药理学基础(1)抗炎:秦艽、独活、雷公藤、五加皮、防风等对多种实验性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镇痛:1)提高实验动物的痛阈(秦艽、独活、清风藤、粉防己)。
2)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清风藤碱、木防己碱)。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免疫抑制五加皮、独活、雷公藤、豨莶草、清风藤。
清风藤碱──减轻小鼠胸腺重量、抑制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
雷公藤红素──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生。
雷公藤总甙──部分抑制移植排斥反应、降低IgM、IgG水平。
雷公藤甲素──抑制抗体形成细胞的生成。
2)免疫促进五加总皂苷2、举例说明雷公藤的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口干(2)皮肤粘膜损害:红斑、口腔及唇糜烂等(3)骨髓抑制(4)生殖系统毒性:可造成性欲减退、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增大(5)心血管系统毒性:表现为胸闷、气短、心律失常(6)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少尿、无尿腰痛,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7)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抽搐等(8)免疫抑制第九章1、苍术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哪些?(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胃肠平滑肌痉挛,而对肾上腺素所致小肠运动抑制,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对正常胃平滑肌则有轻度兴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