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和管道内产生静电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3.橡胶、塑料:吹膜无法进行;吸尘 4.水泥:钢球表面吸尘
除尘效率降低、粒度不均 5.电子工业:尘埃积聚
极间短路、元件被击穿失效
四、静电危害-静电发电
1.造成人体打击(一般不会致命,但有二次灾害。 人体电阻:105-7欧,电容-100 pF) 2.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条件:放电火花、可燃气 体或粉尘爆炸、高于最小点火能) 3.产品损害:尤其对静电敏感电子产品 4.电磁干扰:EMP或电磁杂波影响电子设备功能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优选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提纲
一、静电基本概念和现象 二、静电产生方式 三、静电效应 四、静电危害 五、静电防护 六、事故案例
绪论
加气站的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静电永 远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明火易防、静电难 挡,已成为共识。随着电子设备使用增多、静 电敏感材料的广泛使用,静电的危害也变的越 来越突出。从黄岛的输油管线爆炸、阿尔及利 亚的LNQ储罐大爆炸等事故来看静电对LNG/CNG 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威胁十分严重,必须引起我 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下静电的危害即LNG/CNQ加气站对静电防控 的问题。
火花放电
两极间气体被击穿形成无分支通路; 电极有明显的放电集中点,有光和爆裂声; 能量集中,危险性最大。
三、静电效应
易发生火花放电:
油品、LNG鹤管装车时,如果车体不接地,带电的车体与接 地的金属体会发生火花放电。 带电的人体与接地导体接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 罐内的孤立导体带电后与罐壁接触时,会发生火花电。 用蒸汽清洗油、气槽车时,蒸气胶管前端的金属管若没有 接地,金属管带电后与接地的槽车接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 储罐采样时,如果采样绳为绝缘绳,当采样器带电后就会 与油罐采样口处的接地体发生火花放电。 用金属桶接油时,如果金属桶不接地,当金属桶带电后就 会与接地体发生火花放电。
3.3防静电、雷电安全技术

(1)静电接地 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静电接地连 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具体有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应根据国家 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4.石油化工企业防静电危害的应对措施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2.产生静电的部位和情况
(1)固体物质带电 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如纸张与卷轴的摩擦; 橡胶或塑料的碾制; 传动带与带轮或导轮的摩擦; 固体物质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等发生的摩擦; 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和搅拌过程等,均可能产生静电。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2.产生静电的部位和情况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4.石油化工企业防静电危害的应对措施
3)人体静电接地
①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在敞开的状态下处理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场 所;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虽在密封状态下,但有可能泄漏的场所;带煤气等可燃气体进行 抽、都盲板、换阀门、接管等检修的场所)应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不得穿戴合 成纤维及丝绸衣物。 ②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4.石油化工企业防静电危害的应对措施
1)静电的消除途径: 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 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清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清除器 等属于中和法 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一、防静事故案例2 ] 某厂一本间的研磨间,面积40m2,通风不良.下午2时,21人擦洗地面,拉来一车锯末。 ,泼上63kg汽油,然后大家用扫帚扫,拖把拖,2点23突然爆炸,满屋起火,烧死1 人,轻伤4人,重伤16人,住院后又死亡5人。 [原因分析] 该事故是人体带电引起的。
静电危害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静电危害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1. 当物体产生的静电荷越积越多,形成很高的电位时,与其他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形成很高的电位差,并发生放电现象。
当电压达到300伏以上,所产生的静电火花,即可引燃周围的可燃气体、粉尘。
此外,静电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危害,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 固体物质在搬运或生产工序中会受到大面积摩擦和挤压,如传动装置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固定物质在压力下接触聚合或分离;固体物质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发生摩擦;固体物质在粉碎、研磨和搅拌过程及其他类似工艺过程当中,均可产生静电。
而且随着转速加快,所受压力的增大,以及摩擦挤压时的接触面过大、空气干燥且设备无良好接地等原因,致使静电荷聚集放电,出现火灾危险性。
3. 一般可燃液体都有较大的电阻,在灌装、输送、运输或生产过程当中,由于相互碰撞、喷溅与管壁摩擦或受到冲击时,都能产生静电。
尤其是当液体内没有导电颗粒、输送管道内表面粗糙、液体流速过快等,都会产生很强摩擦,所产生的静电荷在没良好导除静电装置时,便积聚电压而发生放电现象,极易引发火灾。
4. 粉尘在研磨。
搅拌。
筛分等工序中高速运动,使粉尘与粉尘之间,粉尘与管道壁、容器壁或其他器具、物体间产生碰撞和摩擦而产生大量的静电,轻则妨碍生产,重则引起爆炸。
5.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因其中含有液体或固体杂质,从管道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都会在强烈摩擦下产生大量的静电,导致燃烧或爆炸事故。
6. 引发二次事故或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静电火灾及预防

静电火灾及预防(一)过滤器、机械设备、加油站等能产生静电的设备设置良好的接地装置,以保证所产生的静电能迅速导入地下。
装设接地装置时应注意,接地装置与冒出液体蒸气的地点要保持一定距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敷设在地下的部分不宜涂刷防腐油漆。
土壤有强烈腐蚀性的地区,应采用铜或镀锌的接地体。
(二)管道与容器之间产生电位差,在其连接处,特别是在静电放电可引起燃烧的部位,用金属导体连接在一起,以消除电位差,达到安全的目的。
对非导体管道,应在其连接处的内部或外部的表面缠绕金属寻线,以消除部件之间的电位差。
(三)在不导电或低导电性能的物质中,掺入导电性能较好的填料和防静电剂,或在物质表层涂抹防静电剂等方法增加其导电性,降低其电阻,从而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的火灾危险性。
(四)减少摩擦的部位和强度也是减少和抑制静电产生的有效方法。
如在传动装置中,采用三角皮带或直接用轴传动,以减少或避免因平面皮带摩擦面积和强度过大产生过多静电。
限制和降低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也可减少和预防静电的产生。
(五)检查盛装高压水蒸汽和可燃气体容器的密封性,以防其喷射。
漏泄引起爆炸,倾倒或灌注易燃液体时,应用导管沿容器壁伸至底部输出或注入,并需在净置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采样、测量、过滤、搅拌等处理。
同时,要注意轻取轻放,不得使用未接地的金属器具操作。
严禁用易燃液体作清洗剂。
(六)在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生产场所,应严防设备、容器和管道漏油、漏气。
勤打扫卫生清除粉尘,加强通风等措施,以降低可燃蒸汽、气体、粉尘的浓度。
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易产生静电的场所。
(七)可采用旋转式风扇喷雾器向空气中喷射水雾等方法,增大空气相对湿度,增强空气导电性能,防止和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
在有易燃易爆蒸气存在的场所,喷射水雾应由房外向内喷射。
(八)在易燃易爆危险性较高的场所工作的入员,应先以触摸接地金属器件等方法导除人体所带静电,方可进入。
同时还要避免芽化纤衣物和导电性能低的胶底鞋。
器滤芯的静电功能

器滤芯的静电功能静电功能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能力,它在器滤芯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多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器滤芯的静电功能,以及它对空气净化的影响。
静电功能可以帮助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
在空气中,存在着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物,如灰尘、花粉、细菌等。
这些微小颗粒物若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而器滤芯的静电功能可以将这些颗粒物吸附在滤芯表面,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经过器滤芯时,由于滤芯带有静电荷,颗粒物会被静电力吸附在滤芯表面,从而达到过滤的效果。
这样,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就不会进入人体,保护了人们的健康。
静电功能还可以帮助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细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当空气中的细菌被吸入人体后,可能会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
而器滤芯的静电功能可以利用静电荷的特性,将空气中的细菌吸附在滤芯表面,并通过静电杀菌的作用来杀灭细菌。
静电荷与细菌的细胞壁发生相互作用,破坏细菌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
这样,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就会大大减少,减少了人们感染细菌的风险。
静电功能还可以帮助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常会有各种异味,如烟味、臭味等。
这些异味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舒适感,还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而器滤芯的静电功能可以通过静电吸附的作用,将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吸附在滤芯表面,并将其固定在滤芯上,从而减少了异味的扩散。
这样,空气中的异味就会被有效去除,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器滤芯的静电功能在空气净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保护了人们的健康。
静电功能的应用使得器滤芯在空气净化领域具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器滤芯的静电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为人们创造更加洁净、健康的生活环境。
危化生产工艺过程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过程中静电的危害与消除在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迅速推广应用, 一方面,一些电阻率很高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的制品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生产过程的高速化, 使得静电能积累到很高的程度, 另一方面,静电敏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如轻质油品, 火药, 固态电子器件等, 工矿企业部门受静电的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静电危害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曾使得造成电子工业年损失达上百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潜在的损失。
在航天工业,静电放电造成火箭和卫星发射失败,干扰航天飞行器的运行。
在石化工业,美国从1960年到1975年由于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达116起。
1969年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荷兰、挪威、英国三艘20万吨超级油轮洗舱时产生的静电引起相继发生爆炸以后,引起了世界科学家对静电防护的关注。
近年来在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曾发生30多起较大的静电事故, 其中损失达百万元以上的有数起。
例如上海某石化公司的2000m3甲苯罐, 山东某石化公司的胶渣罐, 抚顺某石化公司的航煤罐等都因静电造成了严重火灾爆炸事故。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静电的产生1.产生静电的内因(1)物质的逸出功不同任何两种固体物质,当两者作相距小于25×10‾8㎝的紧密接触时,在接触界面上会产生电子转移现象,这是由于各种物质逸出功不同的缘故。
两物体相接触时,逸出功较小的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另一方就获得电子带负电。
因此,可以把不同物质按照得失电子的难易,亦即按照起电性质的不同,排成一个静电带电序列。
如北川序列(1985年)为:(+)玻璃-头发-尼龙-羊毛-人造纤维-绸布-醋酸人造丝-奥纶-纸浆和滤纸-黑橡胶-维尼纶-可耐尼龙-赛璐珞-玻璃纸-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2)物质的电阻率不同由高电阻率物质制成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移动比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积聚和条件。
例如,两物体紧密接触时,接触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如物质均为导体,纵然分享的速度很快,先分离部分的电子总能很容易地通过最后分离的接触点泄漏返回原处,两物体分开后仍然各自表现为电中性。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一、静电的产生与危害静电通常是指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物体间的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
在干燥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可以听到清晰的“噼啪”放电声夜晚脱毛衣时还能够看到明亮的蓝色小火花握手时双方骤然缩手或几乎跳起的喜剧场面这是由于人在干燥的地毯或木质地板上走动电荷积累又无法泄漏发生了轻微电击的缘故。
可能引起各种危害的静电如未能采用科学方法加以防护则会造成各种严重事故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与火灾静电放电还可能直接给人以电击而造成伤亡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会妨碍正常生产与工作的进行。
例如人们不大在意的狂风卷起砂砾会因摩擦而带有大量静电它不仅会中断通信有时还会引起铁路、航空等自动信号系统失误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对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二、静电引发爆炸或火灾的原因放电火花的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即会引起爆炸或火灾。
静电爆炸和火灾多由于火花放电引起对于引燃能量较小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汽混合物也可由刷形放电而引发爆炸和火灾。
带静电的绝缘体经过一两次火花放电后其上仍然可能会残存危险的静电导体的火花放电却正相反它只能发生一次火花放电其上静电即全部消失。
所以导体的火花放电因是其积聚能量的集中释放故具有更大危险性。
三、防止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2 防止静电危害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创造条件加速工艺过程中静电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静电的积累使其不超过安全限度二是控制工艺过程限制静电的产生使之不超过安全限度。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即泄漏和中和法。
接地、增湿、添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等具体措施均属泄漏法运用感应中和器、高压中和器、放射线中和器等装臵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均属中和法。
第二条途径包括就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有下列四种: 一静电控制法控制静电产生的方法有1保持传动带的正常拉力防止打滑。
2以齿轮传动代替带传动减少摩擦。
3灌注液体的管道通至容器底部或紧贴侧壁避免液体冲击和飞溅。
静电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静电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静电过滤器利用静电力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吸附在过滤器表面,从而实现过滤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静电充电:静电过滤器内部通常设置有高压电源,通过高压电场使过滤器表面带有静电荷。
这些静电荷会吸引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
2. 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经过静电充电后,会被过滤器表面的静电荷吸引,并附着在过滤器上。
3. 清洁: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滤器表面的颗粒物质越来越多,会影响过滤器的过滤效果。
因此,需要定期清洁过滤器,将吸附的颗粒物质去除。
静电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静电力的吸附作用,能够高效过滤微小颗粒物质,例如灰尘、花粉、细菌等。
同时,静电过滤器不需要常规的滤网更换,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不过,静电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可能会受到湿度和静电荷的衰减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湿度和定期维护清洁,以保证过滤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瓶放出压缩气体或用喷油枪喷漆; • 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 混和器中搅拌高阻物质、纺织品的涂胶过程等。
7
在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以下常见的工序会引起静电: a.流动带电——利用管道输送液体时,由于液体与配管等固
静电及防护探讨
1
内容提要
静电产生、特点及其危害 如何防止静电危害 事故案例分析
2
静电产生及其特点
静电的产生 摩擦产生静电 • 根据两种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将各种物质 依次排成序列。这个序列,就是静电序列。序 列前后两种物质接触时,前者带正电,后者带 负电。带电极性等情况还与温度、杂质等因素 有关。 破断起电 • 不论材料破断前其内部电荷分布是否均匀,破 断后均可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分离, 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破断起电。固体粉碎、 液体分裂过程的起电都属于破断起电。
妨碍生产
• 有些生产工艺过程,静电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 量。如纺织、粉体加工、塑料、橡胶、印刷、胶片 等行业,以及电子控制元件、自动化仪表由于静电 而误动作,使其控制的生产线程序混乱,导致产品 不合格。
14
静电的影响因素
了解和掌握静电产生和积累的诸因素,对于控 制静电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静电的产生和积 累受材质、工艺设备和参数、环易产生的静电 • 用干燥的木质、塑料梳子梳头; • 化纤类衣服快速脱下; • 家用吸尘器吸地毯; • 塑料壳排风扇的运转; • 用干燥布擦拭塑料制品或木质家具等。
6
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静电
• 纸张印刷时或纸张与辊轴的摩擦、橡胶或塑料的碾 磨、传动皮带与皮带轮或辊轴的摩擦;
• 塑料的压制、上光、挤压; • 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或液体高速喷出管口、
3
感应起电
• 导体能由其周围的一个或一些带电体感应而带电。 任何带电体周围都有电场,电场中的导体能改变周 围电场的分布,同时在电场作用下,导体上分离出 极性相反的两种电荷。如果该导体与周围绝缘则将 带有电位,称感应带电。
没有接地的导体
++++++ + 带电荷的绝缘体
_+ _+ _+_+_+_+_+
15
静电的影响因素
材质和杂质的影响
• 材料的电阻率,包括固体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对于静电泄漏有很 大影响。只有容易得失电子,而且电阻率很高的材料才容易产 生和积累静电。
• 杂质对静电有很大的影响,静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含杂质 的成分。一般情况下,杂质有增加静电的趋势;但如杂质能降 低原有材料的电阻率,则加入杂质有利于静电的泄漏。液体内 含有高分子材料(如橡胶)的杂质时,会增加静电的产生。液体 内含有水分时,在液体流动、搅拌或喷射过程中会产生附加静 电;液体内水珠的沉降过程中也会产生静电。如果油管或油槽 底部积水,经搅动后容易引起静电事故。
8
f. 破裂带电——固体或粉体类,当其破裂时出现电荷分离, 破坏正负电荷的平衡,产 生静电。
g.飞沫带电——喷在空间的液体,由于扩展、飞散和分离, 形成许多小滴组成新液面 而产生静电。
h.滴下带电——附着于器壁的固体表面上的珠状液体逐渐 增大后,其自重形成滴液,当其坠落时,出现电荷分 离,产生静电。产生静电电荷的多少与生产物料的性 质、数量、摩擦力大小、摩擦长度、液体和气体的分 离或喷射强度、粉体粒度等因素有关。
周围空间必须有可燃性物质存在; 具有产生和积累静电的条件,包括物体本身和周围环境有
产生和积累静电的条件; 静电积累到足够高的电压后,发生局部放电,产生静电火
花; 静电火花能量大于或等于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
13
静电电击
• 当人体接近静电体或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体时, 都可能遭到电击,但由于静电能量很小,电击本身 对人体不致造成重大伤害,然而很容易造成坠落等 二次伤害事故。
9
静电的特点
静电的电量小,静电电压高。一般电量只有微库或毫 库级,但由于带电体的电容量很小,则电压很高。如 橡胶行业的静电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十几万伏。
静电的能量不大或者说放电后的电流不大。一般不大 于毫焦级。
绝缘体上的静电消失或泄漏的很慢,因此,必须设置 消除静电的装置。
静电会放电。人体或金属体尖端放电都有极大的危险 性,特别是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 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其中, 爆炸或火灾是最大的危害和危险。
12
爆炸和火灾
• 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电压高则易放电出现电火花, 该火花在有爆炸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或可燃性物质 且浓度达到爆炸或燃烧极限时,可能发生爆炸和火 灾。
• 静电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爆炸和火灾,其充分和必要 条件是:
体接触,在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上形成双电层。随着液体 流动双电层中一部分电荷被带走,产生静电。 b.摩擦生电——由于物体相互摩擦,发生接触位置的移动和 电荷的分离,从而产生静电。 c.剥离带电——相互密切结合的物体剥离时引起电荷分离而 产生静电。 d.喷出带电——液体、气体和粉尘类从截面很小的开口部位 喷出时,他们与喷口的摩擦以及相互之间的撞击、变成飞 溅的飞沫而产生大量的静电。 e.冲撞带电——粉尘类的粒子之间或粒子与固体之间冲撞形 成飞快的接触和分离,产生静电。
10
静电会产生静电感应。在工艺现场易发生的地方, 由于静电感应,可能会在导体或人体上产生电荷 而且电压很高,而导致危险的火花放电。
静电是可以屏蔽的。通常桶形或空腔的导体,其 内部有电荷时,必定在外壳感应出电荷,但当外 表面接地时,则外部的电荷为零,且不影响内部 的电荷。
11
静电的危害
++++++ + 导体上的感应电荷
+ +
接地
+
+ 火花 _ _ _ _ _ _+_
+++++++
从导体往大地放电
4
电荷迁移 • 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相接触时,电荷将按 各自导电率所允许的程度在它们之间分配,这就是 电荷迁移。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在固体上(如静电 除尘)时,会产生有力的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 在初始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电荷迁 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