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技术工艺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隔膜

锂离子电池隔膜

功能性隔膜开发
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开发 具有自关闭、耐高温、耐 高压等功能的特殊隔膜。
前景预测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 续增长和储能领域的快速 发展,锂离子电池隔膜市 场需求将持续旺盛。同时 ,技术创新将推动隔膜产 品不断升级,提高电池性 能和安全性。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分析
环保政策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将加强对电池生产和 使用环节的环保监管,对隔膜材料的环保性能提出更高要 求。
产品特点
不同厂商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日本厂商的产品在品质和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但 价格相对较高;韩国厂商的产品则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中国厂商的产品在价格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品质和性能方 面仍有提升空间。
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竞争格局
当前,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的格局。 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主要厂商占据了市场的大 部分份额,其他小型厂商则主要在中低端市场进行竞 争。
锂离子电池隔膜
$number {01}
目 录
• 锂离子电池隔膜概述 • 锂离子电池隔膜结构与性能 • 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技术 • 锂离子电池隔膜应用领域 • 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现状与竞争
格局 • 锂离子电池隔膜未来发展趋势与
挑战
01
锂离子电池隔膜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锂离子电池隔膜是锂电池的关键 内层组件之一,置于电池正负极 之间,具有选择性透过离子的功 能。
能源政策
各国政府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包括税收优惠、补贴等,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间接推动 隔膜市场发展。
安全标准
针对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政府将制定更为严 格的安全标准,要求隔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分析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分析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分析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车辆等领域的重要能源装置。

在锂离子电池中,隔膜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起到隔离正负极的作用,防止电池短路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对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关键技术。

1. 隔膜的材料选择在分析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隔膜的材料选择。

目前常用的隔膜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2. 隔膜的制备工艺隔膜的制备工艺是决定隔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常用的隔膜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一次拉伸法、二次拉伸法和湿法制备等。

2.1 一次拉伸法一次拉伸法是最常见的隔膜制备工艺之一。

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原料加入挤出机中,通过加热和挤压形成一定厚度的薄膜;2)将薄膜经过冷却和拉伸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和机械强度;3)对薄膜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压花、击孔等,提高其电导率和锂离子传输性能。

2.2 二次拉伸法二次拉伸法是一种通过二次拉伸制备隔膜的工艺。

该工艺相对于一次拉伸法,可以进一步提高隔膜的孔隙结构和机械强度。

其主要步骤包括:1)将聚合物原料通过挤出机形成一定厚度的薄膜;2)将薄膜经过一次拉伸,形成初步的孔隙结构;3)将薄膜进行二次拉伸,进一步增加其孔隙率和机械强度。

2.3 湿法制备湿法制备是一种将材料通过溶液浸润和凝固形成薄膜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原料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溶液;2)将溶液涂覆在基底上,并通过蒸发溶剂使其凝固;3)将凝固后的薄膜进行干燥和压实处理,形成最终的隔膜。

3. 隔膜的性能测试和评估在隔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和评估,以保证隔膜的质量和稳定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隔膜的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进行表征和分析,以确保隔膜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一定的孔径范围,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和扩散。

《锂离子电池隔膜》课件

《锂离子电池隔膜》课件

到关注。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03
市场波动
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的需求受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影响较大,市场波
动较大。企业需要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以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06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未来展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发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 泛。
机械性能
隔膜的机械稳定性对电池 的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
•·
拉伸强度:隔膜应具有足 够的拉伸强度,以承受电 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应力。
厚度与均匀性:隔膜的厚 度应均匀,以确保电池的 一致性和稳定性。
穿刺强度:隔膜应具有一 定的抗穿刺能力,防止因 针刺等意外因素导致的电 池短路。
热性能
•·
热收缩率:隔膜的热收缩率应尽 可能低,以确保电池在充放电过 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0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电化学性能
隔膜在电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直接影响 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离子选择性:隔膜应具有适当的离子选 择性,使锂离子能够顺利通过,而其他 离子或分子则受到阻碍。
电子绝缘性:隔膜应具有良好的电子绝 缘性,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而发生短路 。
•·
离子电导率:隔膜应具有较高的离子电 导率,以降低内阻,提高电池的充放电 效率。
VS
详细描述
随着对锂离子电池隔膜性能要求的提高,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将为隔膜的研发提 供更多可能性。例如,新型纳米材料、高 分子材料等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以及 先进的制备技术、改性技术等,都可能为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支持。
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成本
总结词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是锂离子电池隔膜 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锂电池材料工艺流程—隔膜和电解液

锂电池材料工艺流程—隔膜和电解液

锂电池材料工艺流程一隔膜和电解液目录前言 (1)1.锂电池隔膜材料 (2)1.1.1.概述 (2)1.2.隔膜材料工艺流程 (2)1.3. 1.隔膜材料具体工艺流程--涂布膜 (2)1.4. 2.关键工艺:挤出成型 (3)1.5. 3.关键工艺:异步拉伸 (3)1.6. 4.关键工艺:萃取干燥 (3)1.2.5.关键工艺:精馆 (4)13.隔膜材料具体工艺流程及对应设备 (4)1.4.隔膜材料主要生产设备原理 (4)1.4.1.挤出设备-双螺杆挤出机 (4)1. 4.2.横拉设备-横拉机 (5)1.5.隔膜材料行业商业模式 (6)1.5.1.锂电池材料行业商业模式-隔膜材料 (6)2.锂电池电解液材料 (6)2.1.概述 (6)2. 2.电解液材料工艺流程 (7)2. 2.1.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具体工艺流程 (7)2. 2.2.关键工艺:溶剂进料配置 (8)3. 2.3.关键车间:洗桶车间 (8)2.3.电解液材料具体工艺流程及对应设备 (8)2.4.电解液材料主要设备 (9)2.4.1.磁力泵: (9)2.4.2.自动洗桶机: (9)2.5.电解液材料行业商业模式 (10)2.5.1.锂电池材料行业商业模式-电解液材料 (10)前言近年来3C产品对锂电池需求量的稳定增加,以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和储能电池的需求扩大,我国锂电池产量规模逐年扩大。

2017年的《电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行业发展目标,力求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2025年前“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全面由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大目标。

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它们在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都有广泛应用。

正极材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5%,负极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为12%,隔膜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为12%,电解液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为13%o 系列专题本期内容将深入探讨隔膜材料和电解液材料在锂电材料行业中的工艺流程及商业模式等内容。

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

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

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随着电动车、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隔膜是关键的组件之一。

隔膜的涂布工艺对锂电池的性能和生命周期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重要工艺。

一、介绍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1. 隔膜的作用锂电池隔膜主要用于防止正负极之间的直接接触,以避免短路事故的发生。

隔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导性和离子传输性能,以提高电池的能量输出效率。

2. 涂布工艺的作用涂布工艺是将隔膜材料均匀地涂布在电池极片上的过程。

通过涂布工艺可以控制隔膜的厚度和均匀性,以及涂布速度和温度等参数的调节,从而影响锂电池的性能。

二、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详解1. 准备工作在进行隔膜涂布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是检查涂布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清洁设备以保证工艺的稳定性。

需要准备好隔膜材料和溶液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设定。

2. 材料处理隔膜材料通常以卷状供应,需要在涂布前进行切割、矫正和烘干等处理,以保证隔膜的尺寸和质量满足要求。

这一步骤对保证涂布质量和均匀性非常重要。

3. 涂布工艺参数设置涂布工艺参数的设置包括涂布速度、涂布温度和压力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调节需要考虑隔膜材料的性质和要求,并通过实验和试验确定最佳参数。

4. 涂布过程涂布过程是将隔膜材料均匀地涂布在电池极片上的过程。

通常使用滚轮或刮板等涂布装置,将隔膜材料从涂布槽中提取,并均匀地覆盖在电池极片上。

涂布过程需要控制涂布厚度和均匀性,以避免涂布过多或不足造成的问题。

5. 烘干和固化涂布完成后,需要对隔膜进行烘干和固化,以确保涂布层的稳定性和质量。

烘干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或过干导致的问题。

三、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中的关键问题和改进方向1. 涂布均匀性涂布均匀性是影响涂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

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

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
一、原材料准备
锂电池隔膜的生产首先需要准备高质量的原材料,包括聚烯烃树脂、功能性添加剂、热稳定剂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纯度、粒径、分子量等参数符合生产要求。

二、熔融挤出
将原材料在高温下熔融,通过螺杆挤出机将熔融物料挤出成片材。

此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压力和速度,以保证片材的厚度、宽度和均匀性。

三、拉伸取向
将挤出的片材在特定温度和拉伸比下进行拉伸取向,以提高隔膜的机械性能和透气性。

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拉伸速度的控制,以确保片材在拉伸过程中的均匀变形和取向效果。

四、热处理
对拉伸后的隔膜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取向过程中的内应力,提高隔膜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隔膜的材质和性能要求进行设定。

五、表面处理
为了提高隔膜的浸润性和粘结性,需要对隔膜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晕处理、化学氧化处理、涂层处理等。

六、分切收卷
将热处理后的隔膜按照要求进行分切和收卷,以便后续的包装和运输。

分切时需要注意切割边缘的平整度和完整性。

七、包装入库
将分切收卷后的隔膜按照要求进行包装,并放入干燥、无尘的仓库中进行存储。

包装过程需要确保隔膜不受污染和损坏,同时仓库环境需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

以上就是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和操作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动力电池隔膜设计与制备技术

动力电池隔膜设计与制备技术

动力电池隔膜设计与制备技术一、引言随着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作为动力电池关键组件的隔膜,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影响到整个电池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动力电池隔膜的设计与制备技术对于整个电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动力电池隔膜的设计、制备技术以及新型设计与制备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二、动力电池隔膜的设计动力电池隔膜作为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满足一定的要求。

首先,隔膜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压力和振动,同时保持良好的电绝缘性能,防止正负极之间短路的发生。

其次,隔膜的孔径大小、分布及曲折度需适度,既要保证锂离子的顺畅传输,又要防止正负极的直接接触。

最后,隔膜还应具备良好的浸润性,以适应不同电解液的浸润要求。

三、动力电池隔膜的制备技术目前,制备动力电池隔膜的方法主要包括干法和湿法两种。

1.干法干法是利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隔膜的方法。

首先将聚烯烃树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溶胶,然后通过加热使溶胶中的高分子发生热致相分离,形成高分子网络结构的多孔膜。

干法制备的隔膜孔径较大且分布均匀,但需要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同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成本较高。

2.湿法湿法是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隔膜的方法。

首先将聚合物溶液与适量的溶剂混合形成溶胶,然后将溶胶涂布在基材上并干燥,最后经过热处理得到多孔隔膜。

湿法制备的隔膜孔隙率较高且孔径较小,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但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和引发剂,且不易控制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

四、新型动力电池隔膜的设计与制备技术为了满足市场对高性能、低成本动力电池的需求,新型动力电池隔膜的设计与制备技术应运而生。

以下是一些新型的动力电池隔膜的设计与制备技术:1.多层复合隔膜多层复合隔膜是由多层薄膜叠合而成,各层薄膜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通过调整各层薄膜的材质、厚度和工艺参数等,可以实现对多层复合隔膜整体性能的优化。

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开发制造方案(一)

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开发制造方案(一)

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开发制造方案实施背景: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

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对于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单层锂离子电池隔膜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续航里程的需求。

因此,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工作原理:单层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由一层聚烯烃微孔膜组成,其作用是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的传输。

而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则由三层不同材料的薄膜复合而成,每层薄膜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具体来说,第一层是聚丙烯超薄透气层,主要作用是控制气体的排放;第二层是聚烯烃微孔膜,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的传输;第三层是聚酰胺超薄透气层,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实施计划步骤:1.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对当前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明确产品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

2.材料选择与配方优化: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方,并进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3.工艺流程设计: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薄膜的制备、复合、切割、包装等环节。

4.样品制作与测试:按照设计好的工艺流程制作样品,并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如透气性、孔隙率、机械强度、电化学性能等。

5.小批量试产:根据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调整和优化,然后进行小批量试产,以验证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可复制性。

6.大规模量产:经过小批量试产验证成功后,开始大规模量产。

同时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7.市场推广与销售: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如参加行业展会、举办产品发布会、与下游客户合作推广等。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制造。

通过使用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造技术,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延长电池的寿命,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名称 搅拌机 挤出机 冷却成型: 双拉机 横拉设备 萃取设备 烘干定型 分切机 锅炉,控压机,冷却 水塔,危险品仓库, 价格 80万元 100万元 100万元 840万元 150万 150万 120万 80万 280万
仓库,配管线等
检查设备,实验室设 备 回收装置 200万 100万
合计
约2300万元
产品特点
厂家
单向拉伸设备
湿法工艺
湿法又称相分离法或热致相分离法,将液态烃或一些小分子物质与聚烯烃树 脂混合,加热熔融后,形成均匀的混合物,然后降温进行相分离,压制得膜 片,再将膜片加热至接近熔点温度,进行双向拉伸使分子链取向,最后保温 一定时间,用易挥发物质洗脱残留的溶剂,可制备出相互贯通的微孔膜材料。
美国Polypore全资子公 司,成立于1981年,注 册资本2亿美金 日本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的子公司,成立于1947 年,注册资本约3512亿 日元 成立于1942年,注册资 金431亿日元 成立于1913年
MBI、BYD
单层和多层 PP、PE PP/PE/PP PVDF覆盖 单层 PE
8980万平米/年
锂电池隔膜技术和工艺
康佳研究院 2012.01
隔膜是锂电池一个重要组件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锂离子电池 完成充放电电化学过程的重要构件。
隔膜定义
影响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 隔膜性能 高强度薄膜化聚烯烃多孔膜材 料 锂电池隔 膜材料 有耐有机溶剂功能 基体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材 料和添加剂
供应低端市场产品 隔膜性能不满足动力电池要求 规模和技术无法与日韩美企业相比 。。。。。。
公司 佛塑-金辉高科 星源材质
背景 比亚迪和佛塑合资 民营企业
产能 1200万平米 5000万平米
工艺方法 湿法工艺 干法三层复合、湿法单层
新乡格瑞恩
河南金龙(国企)控股
6000万平米
干法单层拉伸和三层复合
小结
孔径大小 和分布
分子取向 度
薄膜结晶 性
膜结 构
熔融牵 伸比
冷拉 伸
分子取 向度
挤出温 度
热定 型
孔径大 小和分 布
熔融牵 伸比
薄膜结 晶性
热处理 温度
降低挤出温度提高分子取向度
提高退火温度,提高结晶度, 晶片结构排列完善
两种干法工艺特点
工艺方式 工艺原理 方法特点 单向拉伸 晶片拉伸 设备复杂,精度要求高,投资大,工艺 复杂、控制难度高、环境友好 微孔尺寸、分布均匀、微孔导透性好, 产品横向热收缩差,能够生产出不同厚 度的产品,能够生产PP\PE产品和三层 复合产品 Celgard、UBE、深圳星源科技 双向拉伸 晶型转换 设备复杂、投资较大,一般需 成孔剂等添加剂辅助成孔-加入 β晶型改进剂 微孔尺寸、分布均匀、透气性 更好,稳定性差。 现只能生产出较厚规格的PP膜 新乡格瑞恩
锂电池隔膜的主要厂商及其主要产品
隔膜壁垒
技术方面 造孔工程技术
隔膜造孔工艺难度高; 无成套生产设备; 产品稳定性保持难。
隔膜一致性: • 厚度、面密度、力学性能一致 性; • 对隔膜微孔的尺寸和分布的均 一性-------微孔的尺寸和分布 直接影响到隔膜的孔隙率、透 气性、吸液率。
基体材料
聚丙烯、聚乙烯材料和添加剂等高分子材料复杂性和高知识含量。
制造设备
设备精密稳定。
经济方面 投资金额大、周期长、技术风险高。
锂电池成本构成
国内现状: 隔膜的厚度、强度、 孔隙率一致性不够 量产批次稳定性较 差
锂电池材料利润率
工艺技术
熔融拉升MSCS
热致相分离TIPS
多层膜
• 结合了干法 膜熔断温度 高和湿法膜 闭孔温度低 的特点; • PP/PE 双 层和PP/ PE/PP 3 层隔膜。
改良膜
• 表面接枝亲 水性单体或 改变电解质 中的有机溶 剂等,改善 PE 和PP 隔 膜对电解质 的亲和性; • 进行PVDF 涂覆表面处 理,提高膜 强度,降低 隔膜的厚度
8340万平米/年
多层 PP/PE/PP 单层 PE
3000万平米/年
干法
400万平米/年
湿法
在大连、北京、 无锡、上海、珠 海设有分公司或 办事处 在青岛、苏州、 北京、上海、广 州、桂林、宁波 等地设有工厂或 办事处。
成立于1969年单层 源自E2900万平米/年湿法
浓厚的高分子化工背景
国内生产企业
干湿法隔膜性能比较
干法工艺 大 差 差,显各向异性 低 低 低 湿法工艺 小 好 好,显各向同性 高 较高 高
产品特点 厂家
干 法 工 艺 ( 单 向 拉 伸 )
单层隔膜的SEM图
湿 法 工 艺 ( 双 向 拉 伸 )
湿法工艺原理
湿法制备微孔膜的热力学基础是聚合物-溶剂体系 的相图。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和浓度,使得聚合 物直接从体系中结晶析出。 影响膜孔结构形态因素:
影响电池容量、循环次数和安 全性能
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
分隔电池的正负极,防止短路 隔膜作用 材质特性
不导电
充放电过程中使电解质离子来 回通过的功能
电池种类不同,采用不同隔膜 PE 、PP等
隔膜六大性能参数
孔径大小及分布
孔径的大小及分布与制备方法有关; 孔径大小影响隔膜的透过能力; 分布不均匀导致电池内部电流密度不一致, 形成枝状晶刺穿隔膜。
干法聚 烯烃隔 膜 湿法
Tonen Specialty separator 东燃埃克森美孚 化工 Ube Industries 日本宇部兴产株 式会社 Sumitomo Chemical 日本住友化学株 式会社 SK:韩国SK化工
Sony、SDI、 LGC等 第三大供应商 主要客户为比 克和三洋 2007-2009年间 计划进行3700 亿日元的投资
目前发展两个方向
改变尺寸和结构 • 膜厚度; • 电池结构变化。 • 多层膜;
提高热稳定性
隔膜
• 改良膜 • 新颖隔膜
隔膜随锂电池需求变化而发展
隔膜发展趋势
膜厚度
• 数码电池隔 膜越来越薄; • 动力电池隔 膜安全第一, 厚度达到 40μm。
电池结构
• 聚合物电解 质的固态电 池,具有电 解质和隔膜 的双重作用, 未来作为移 动设备的重 点使用; • 隔膜材料为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新颖隔膜
• 高孔隙率纳 米纤维隔膜, 把纳米丝喷 涂在静电纺 布上; • Separion 隔 膜,在纤维 素无纺布上 复合Al2O3 或其他无机 物,提高热 稳定性。
国外隔膜主要企业
公司 Asahi Kasei Chemicals 日本旭化成化学 株式会社 Celgard 背景 成立于1931年,注册资 金103亿日元, 客户 半数以上产品 供给三洋 结构和组成 单层 PE 2011年产量 9650万平米/年 方法 湿法 国内工厂 北京、上海设有 办事处,在苏州、 上海、张家港设 有工厂。 深圳设有办事处, 上海设立新的办 事机构。
孔隙率
孔的体积和隔膜体积的比值, 一般隔膜孔隙率在35%-60%之间。
透气率
Gurley指数,是一个重要物化指标; 与电池内阻成正比; 数值越大,内阻越大。
性能参数
热稳定性
隔膜受热时尺寸稳定性
自动关闭机理
一种安全保护性能; 限制温度升高和防止短路; 安全窗口温度越高愈好,电池的安全性越高; 与隔膜的原材料和隔膜的结构有关; 材料熔点决定隔膜的闭孔温度。
• 湿法隔膜生产的特有工艺; • 把成孔剂从油膜孔萃取出来,萃取剂的成分和浓度影响。
干湿法工艺区别
比较方法 工序 工艺比较 固定资产 工艺控制 单层膜 三层膜 PP 原料 PE 原料特性 成本 使用范围 产品性能 安全性 热关闭温度 热收缩性 孔径 环境 干法工艺 简单 相对低 难度高 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流动性好、分子量低 低 小功率、低容量电池 低 低(135° C) 高 比较大 友好 湿法工艺 复杂 高 低 可以 不能够 不能够 可以 不流动、分子量高 高 大功率、高容量电池 高 高(180° C) 比较低 纳米级 污染
产品比较
隔膜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
设备大多是进口,目前还没一条整套设备 提供。 搅拌机: • 包括搅拌电机,减速机,送量泵等, • 性能要求:稳定性很重要,一定要选 用进口的。 萃取设备 通风设备 • 需要高耗电通风设备,设备需要1000 万。 按月产100万平方米隔膜,总投资估算 698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3370万 元,流动资产投入1540万元+2076万元(6 个月的原材料安全库存)。
力学强度
要求抗穿刺强度高; 单向拉伸,拉伸~50N,横向~5N; 双向拉伸,要求2个方向要求一致。
隔膜特性和分类
隔膜特性 隔膜分类
根据不同物理、化学特性,锂电池隔膜材料可 以分为:织造膜、非织造膜(无纺布)、微孔 膜、复合膜、隔膜纸、碾压膜等几类; 目前商品化锂电池隔膜材料主要采用聚乙烯、 聚丙烯微孔膜; 固体和凝胶电解质用作一个特殊的组件,同时 发挥电解液和电池隔膜的作用-固态电池。 电子绝缘性-------正负极的机械隔离; 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低电阻和高离子电导 率,对锂离子有很好的透过性; 耐电解液腐蚀,有足够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 性; 对电解液的浸润性好并具有足够的吸液保湿 力; 足够力学性能----穿刺强度、拉伸强度等,但 厚度尽可能薄; 空间稳定性和平整性好; 热稳定性好、自动关断性能好; 动力电池对隔膜要求更高,通常采用复合膜。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扩大,隔膜市场也将扩大; 隔膜属于高投入行业; 隔膜同时是高技术行业,企业必须有浓厚的化学 背景; 聚烯烃微孔膜以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能,在液态锂 离子电池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随着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的提高,隔膜的制备 方法呈多样化,制备工艺不断完善,改性技术被 广泛研究, 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将得到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