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景观设计案例
工业园区低碳景观案例

工业园区低碳景观案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低碳环保已成为各行各业追求的目标。
特别是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生产的集聚地,其碳排放量巨大,如何实现低碳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成功的工业园区低碳景观案例。
1. 上海临港智谷
上海临港智谷是一个集研发、办公、生产、生活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其低碳景观设计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原则。
园区内建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系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
2. 晋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晋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福建省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之一,其低碳景观设计注重绿色生态、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
园区内建有生态池、湿地公园等景观设施,利用园区废水进行生态处理,实现了废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3.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东省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之一,其低碳景观设计以“绿色、智能、宜居、和谐”为理念。
园区内建有太阳能路灯和智能节能灯具等节能设施,采用生态建设和景观绿化来减少碳排放,实现了绿色低碳的目标。
以上是三个工业园区低碳景观的案例,它们采用了不同的低碳技术和景观设计理念,但都取得了成功的成果。
这些案例为其他工业园
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为推动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内外10个经典办公园区景观案例

国内外10个经典办公园区景观案例△亚马逊新总部Spheres就像传统的管理⽅式在今天有很多已经不成⽴,传统办公环境已经⽆法满⾜新职场⼈的需求。
很多⼈今天⼯作不是为了谋⽣,⽽是为了兴趣,为了⼀种⽣活⽅式。
前⼏年我们羡慕⾕歌的员⼯喝着咖啡晒着⽇光浴的⼯作⽅式,紧接着亚马逊的员⼯们都要搬到“热带⾬林”中办公:亚马逊新总部开放,⽤40亿美元建了三颗⽣态球。
(点击查看)⼤部分⼈⼀⽣中在办公楼⾥的时间远远⼤于消遣城市公园的时间,创造优美的办公景观不仅能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增加了员⼯的归属感,提⾼⼯作积极性等。
今天给⼤家分享国内外10个办公园区案例,以可持续性景观规划和对话建筑进⾏分类。
以供参考学习,和羡慕嫉妒设计语⾔可持续性景观规划1项⽬名称:North Belt公司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项⽬位置:美国景观设计:OJB在这个占地94英亩的企业园区,精⼼细致的室外空间巧妙地管理了该场地的⾬⽔,为7栋建筑(1.1M GSF)住房⾏政办公室,研究设施,⾃助餐厅,⼉童保健中⼼和健康中⼼创造了宁静的环境。
这种设计改造将来⾃休斯顿⼤都市区的不同设施整合到⼀个新的世界总部,现有的制造和运输设施。
詹姆斯·伯内特与建筑师密切合作,以确保整体设计是对环境负责,保留了空间的独特性,并为在那⾥⼯作的⼈们的许多计划需要创造了⼀个家。
新的结构位于场地内部,保护沿周边的森林冠层,并使⼈员免于制造操作。
树⽊的⼤型内部⽴场被保存,并且在这个⾮常⼤的站点上种植500个新树⽊以给出规模,阴影和分离。
建筑围绕中央湖组织,作为办公园区舒适和焦点,同时管理其暴⾬⽔。
毗邻湖泊并⼴泛种植本地植被的湿地系统提供额外的拘留并创造野⽣动物栖息地。
的清扫,椭圆形线条在⽔设施,⾛道,甲板和种植床的设计响应。
2项⽬名称:Facebook新总部MPK20景观规划设计项⽬位置:美国旧⾦⼭景观设计:CMG Landscape Architecture所获奖项:2017 ASLA通⽤设计类荣誉奖△场地平⾯图在硅⾕旧⾦⼭湾区的边缘地带,⼀处后⼯业化的场地被转变为了充满活⼒的园区,建筑和景观共同融合为⼀个诗意且⽬标清晰的⼯作场所。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一、案例概述工业遗产改造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废弃的工业遗址转化为具有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公共空间。
本文将介绍国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分析其艺术设计手法,并探讨其成功经验。
二、案例分析1.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前身是一个钢铁厂。
经过改造,公园如今已成为一个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设计者利用原有的工业设施,如高炉、铁轨等,创造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景观。
同时,通过植被绿化和自然水体的引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2.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前身是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
设计师保留了原有铁路的特色元素,如铁轨、枕木等,将其融入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高线公园如今已成为纽约市的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3.英国利物浦港湾改造利物浦港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工业区。
经过改造,港湾地区变身为一个集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中心。
设计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如船坞、码头等,并将其与现代建筑和景观设计相结合。
同时,通过引入艺术装置和文化活动,提升了区域的文化价值。
三、艺术设计手法分析1.保留和再利用原有工业元素在工业遗产改造中,保留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元素是关键的艺术设计手法之一。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能为新的空间增添独特的魅力。
设计者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富有创意的景观和空间。
2.引入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将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引入工业遗产改造中,可以改善区域环境,提升空间品质。
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加入,能够软化硬质空间,提供宜人的休闲环境。
同时,生态设计还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结合文化和艺术装置文化和艺术装置是提升工业遗产改造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能够丰富空间内涵,吸引更多人流。
同时,艺术装置的运用还可以为空间增添视觉冲击力,提升空间的艺术美感。
优秀景观案例(铺装,水景,植物)PPT

SED新西林景观国际
SED延续江南水乡的诗画情怀,赋予 景观现代中式的风格与简约雅致的基调, 倾力表达质朴、内敛、自然、艺术、和谐 与宁静的氛围。 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运用多元的、现代的设计向中国的传统文 化致敬,全新演绎传统元素,成就多元的 独一无二的“韵”.
Wrth La Rioja博物馆花园
场地中无序的线条会让人想起自然、 树枝、树叶、通道、隧道、河流,设计师 通过这些线条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并以 此划分和联系着整个场地。我们设法去控 制每个不同区域未来的景观,并使其成为 一个互有联系且整体平衡的花园景观
Wrth La Rioja博物馆花园
场地中无序的线条会让人想起自然、 树枝、树叶、通道、隧道、河流,设计师 通过这些线条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并以 此划分和联系着整个场地。我们设法去控 制每个不同区域未来的景观,并使其成为 一个互有联系且整体平衡的花园景观
圣地亚哥学术庭院
冬眠的草坪和耐旱本土植物物种在圣 地亚哥的地面景观中占支配地位。细心而 缜密的排水和坡度设计,营造了近乎平直 的中心草坪,由此罕见的雨水能被收集用 以维持本土加州枫树,进而在景观铺地上 形成真正的室外空间。景观设计师和艺术 家共同调整小径的布局并确定艺术品的方 位。
美国Hocker DesingGroup事务所
镜面水景
3
植物案例
常用植物运用: 屋顶花园,园林景观,小型景观
瑞士花房植物园
建筑师在瑞士完成了一个花房式植物 园,植物园设计充分融入当地地理文脉, 此次设计灵感来源于周围的森林环境。花 房植物园的理念在于扩大森林的覆盖面。 植物园采用了多边形建筑形态,就像是四 个形状迥异的蓝色玻璃足球,表面的花纹 类似于棋盘。 这个如同自然界细胞分裂的几何形状 屋顶 就像是从周围的老树干分裂延伸出 来的,树干从树顶处向外分支,大约有5 米长,从而形成自然的屋顶。建筑的基本 架构是增强型钢制,外层是玻璃材质,包 裹在钢架上面,以便保持内部空间的温度 。
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以南京下关火车公园改造设计为例

基金课题1…工业元素在景观中的功能与意义工业元素是工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的印记。
1.1…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工业元素是人类一段时期内生产生活的产物,它见证了工业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宝贵的城市生活印记。
把遗留的工业元素融入景观中能够较好地保留历史文化,使其得以流传[1]。
1.2…提高经济效益在城市景观中,对大量的遗留工业元素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如废弃工业遗址场地,可以创造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3…创造美学价值在景观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容易对传统景观元素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在景观中注入工业元素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2…国内外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发展概述2.1…国内发展状况我国对于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该研究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20世纪90年代,老的工业园区由城郊变为城市中心,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工业元素的景观意义和文化价值。
中山岐江公园就是典型的工业元素再利用性质的公园,它的前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停止使用的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粤中造船厂是中山市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中山岐江公园保留了废弃的工业元素建筑物,包括破旧厂房、机器、铁轨、两个水塔等,在对中山美术馆的设计建造中,设计师采用了大量富有工业特色的材料,如柠檬黄的水泥立柱、铁青色的钢架,整个美术馆如同一个工厂车间。
在公园的整个设计中,统一了新加入的建筑与保留的工业元素的风格,使得整个公园都充满着工业气息。
2.2…国外发展状况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工业元素的再利用有很深的见解,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被改造成城市公园的成功案例,说明了旧工业元素的再利用的意义和可能性[2]。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3]。
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艺术家对闲置废弃的工业基地进行改造,使原本浪费的空间和资源得到了重新利用,赋予了工业元素新的生命。
后工业景观设计浅析——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

后工业景观设计浅析——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大量废弃物堆和垃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为了改善后工业景观设计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结合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研究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工作。
后工业景观设计是指将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内容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基础上,融合人文精神内涵与科技手段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本文以典型的后工业景观案例——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对其区域、背景、设计手法、场地细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北杜伊斯堡公园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环渤海湾海岸带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生态控制技术研究,(32071831);2020大连市社科联重点项目:大连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策略研究,(2020dlskzd207);2021大连市科协智库项目:大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LKX2021B06;辽宁省创新人才计划人选支持项目:辽宁省域环渤海湾海岸带国家公园体系的生态规划与控制(2020389)。
1.后工业景观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
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种类发繁多。
1.1后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这个概念由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首次提出, 它代表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 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发达经济”阶段。
这一阶段是与之前的工业化阶段相对应的, 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经历, 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发展到了后工业时代[1]。
进入后工业时代意味着传统工业已经走向落寞的边缘,越来越多的工厂濒临消亡,也慢慢加快了城市化的推进。
1.2后工业时代景观的发展随着当时工厂的不断消亡、衰落,停工与废弃的工厂用地逐渐增多,而长时间的工业用地也导致了工厂所在地遭受了污染与破坏,成为废弃地。
国外工业旅游成功案例

国外工业旅游成功案例
国外工业旅游的成功案例包括以下几个:
1. 荷兰风车小镇:这个小镇以其传统的木鞋工艺和奶酪制作工艺吸引游客。
通过展示木鞋制作过程和奶酪制作过程,游客可以深入了解荷兰的传统工业,这种体验式的旅游方式让游客印象深刻。
2. 法国葡萄酒酒庄:法国的葡萄酒酒庄将葡萄酒酿造、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相结合,提供全方位的体验。
酒庄严格遵循国际高端酒庄建设的3S原则——大海、沙滩和阳光,同时遵循法国传统工艺酿造高端酒庄酒。
这种以葡萄酒酿造为核心,结合休闲娱乐的旅游模式,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体验。
3. 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乃至世界著名的工业旅游景观,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该水电站不仅是一个发电设施,也是一个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水电站的运作,了解其工程设计和运行原理,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周边的自然风光。
这种将工业设施和自然景观结合的旅游模式,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旅游体验。
这些案例的成功表明,工业旅游可以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旅游形式,只要将工业设施和自然资源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为游客提供独特而有趣的旅游体验。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近年来,景观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崭露头角。
他们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手法,打造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项目。
本文将以几个项目成功案例为例,分析其成功之处,希望能为景观设计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城市公园这个城市公园位于某个大都市的市中心,原本是一片废弃的空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深入研究和调查,了解到该地区缺乏休闲娱乐场所,于是决定将这片空地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公园。
设计师首先在规划方面充分考虑了人流量和功能需求,将空地分成多个区域,并设置了不同的设施和景观,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公园内有葱郁的花坛、宽敞的草地、供人休息的凉亭,还有供孩子们玩耍的儿童游乐区。
公园的设计既具有美观性,又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因此在开放后迅速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
案例二:企业园区这个企业园区位于某个工业城市的郊区,面积较大,环境枯燥单调。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企业的特殊需求,既要满足职工的日常办公需求,又要提供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设计师通过布置多样的植被和景观元素,使整个园区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了各种草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绿色屏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减少了噪音和尾气的污染。
此外,设计师还在园区内设置了休闲娱乐设施和运动场地,为职工提供了一个放松和锻炼的场所。
通过景观设计师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企业园区得到了很好的改造和提升,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三:度假村这个度假村位于某个海滨城市的风景区,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旅游市场的调研,确定了度假村的主题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设计中,设计师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将度假村融入了自然之中。
度假村内设有别致的木屋、私人泳池、花园和步道,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设计师还在度假村周边种植了丰富多样的植被,并在一侧建造了一个观景台,供游客欣赏海景。
度假村开业后,受到了旅游者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了该地区的一大旅游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设计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的设计思想理性而清晰,他对原有场地尽量减少大幅度改动,并加以适量补充, 使改造后的公园所拥有的新结构和原有历史层面清晰明了。
设计师通过对工业遗迹的重新挖掘,丰富其使用功能以满足当代生活需要,并将其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使场地具有多 种发展的可能性,重新恢复了场地活力。
韩国西首尔湖公园
西首尔湖公园前身是1959年始建的新月污水处理厂,从1979年到2003年,每天向周边地区提供 120,000吨自来水。这里位于首尔和富川的交界处,现在是一个城市的娱乐休闲公园。工业基础设施
被转变成为有好的生态公园,改变了该地区的形象,并提高该地区生活质量。公园的设计主题爲:文 化,生态,交流,新生。
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 样板,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
猎人角滨水公园
联合设计将基础、景观以及后工业滨水场地建筑改造整合在新的生态走廊之内,并预先考虑了洪水线 及水平面上涨,将猎人角南部改造成为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又生态的范例。
中山岐江公园
设计师通过三种途径艺术地、生态地阐述场地的内在:保留、再利用与再生。乡土生境、自然水体、文化 元素都基本保留其原来形式,原有材料、结构、形式被赋予新的功能。
岐江公园是环境友好的、启智性的,并且,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内涵。它呼唤人们关注以往被忽略的文化 和历史。它服务于普通人,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它倡导的是一种野草之美的环境新伦理。
高炉从新的地面上拔地而起,在一处安放了一个大圆屋顶,上面种满各种耐旱植物,中间设置了一个好像漂浮着
的园观景台。这里可谓游客提供开阔视野。下方绿植为中高草甸,形成一个连续生态的景观,并增加了建筑结构 的热工性。
上的原有4公顷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 恢复自然植被。同时,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应于江滩的乡土物种,芦笛翻飞,乌桕成林,更有群鱼游憩,白鹭 照水,一派生机勃勃,实现了“滩”的回归。
对矿坑花园现场的充分分析,设计将其分为三部分:湖区、平台和深水池。不同部分对应不同的设计策略。
尽量保持其具有石质质感的自然风貌,采用“减法”的设计手法尽量避免人工气息,用锈钢板墙和毛石荒料去 表达曾经有过的工业时代气息。
墨西哥钢铁博物馆
景观师接手项目后期望在用地上表达出场地的精神,体现出前工业的辉煌,营造出戏剧性的景观。70米的高炉结构被 保留并被强调,在周边补充系列新的现代景观。场地关于钢的历史是一项重要的叙事元素。用到的钢材也是就地回收 利用,广泛用于公共空间的定义,划分喷泉及台阶。土方工程产生的基石等材料也以绿色生态的方式进行了再利用。
工业景观设计案例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这个公园设计所运用的生态理念,让我们感觉到现代景观设计师不再把景观设计看成是一个孤立
的造景过程,而是整体生态环境的部分,并考虑其对周边生态影响的程度、范围及方式,加上可 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它们成为环境生态原型。
有些机器成为废墟,给这个公园带来一种独特的美感,有些机器漆成鲜艳的颜色,放在以前的厂房 里,成为孩子们的玩具,使得原先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丑陋的工厂保持了其历史、美学和实用的价值。
伯利恒钢铁厂
鲁尔区工业改造
公园的重建并未破坏掉原有的个性,并拥抱了文化、生态和人文,是一个成功的城市基础设施改建。
上海矿坑公园
矿坑花园位于上海辰山植物园西北角,邻近西北入口。交通主要通过绿环道路与辰山市河边主路与整个植物园相连。 在辰山植物园整体规划中,矿坑定位为一个精致的特色花园,总体目标是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园艺花园,项目主题 是修复式花园。通过对现有深潭、坑体、地坪及山崖的改造,景区形成以个别园景树、低矮灌木和宿根植物为主要 造景材料,构造景色精美、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沉床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