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精品PPT课件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三)影响孩子成本与效用的因素
1.家庭收入是影响孩子成本效用的直接因素 ❖ 第一,从家庭收入和孩子成本的关系看,这
❖ 在西方人口经济学家中,最早给孩子的成本 下定义的是莱宾斯坦。他认为,父母生育孩 子的成本,一般是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孩子 抚养成为自立者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和支出以 及父母抚养子女所花费的时间。
经济学系——杨松茂
1.直接成本
❖ 直接成本,指直接花费在子女身上的用现金 或实物支付的抚养费用和支出,主要包括:
经济学系——杨松茂
影响家庭规模决策的因素
❖ 确定家庭规模是家庭所要决策的内容之一 (生育动机)。
1.经济动机 ❖ 从经济上考虑核心家庭比单个人的家庭获得
总收益或平均收益更大,作为一个社会共同 体其实力超过一个人的实力等。 2.非经济动机 ❖ 包括生理动机、情感动机、社会责任等。
经济学系——杨松茂
深层次分析——需要指出的
❖ ①新生儿的分娩费用; ❖ ②出生后的衣、食、住、行的费用; ❖ ③孩子接受教育、医疗服务和参加文化娱乐
活动的费用。
经济学系——杨松茂
2.间接成本
❖ 间接成本,指父母因抚养孩子而减少自身的工作、 休闲或接受教育的时间、获得更有利岗位和升迁而 减少收入的机会,因而又称机会成本。这里指父母 用在养育孩子上的时间消耗虽属非市场活动时间, 但可通过相应的市场活动时间进行估量。)计算的 一种间接的货币支出。具体包括:
经济学系——杨松茂
家庭的主要职能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经济学考研(2)(答案在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经济学考研(2)(答案在第三章)第六章完全竞争的市场一、名词解释市场行业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二、填空题1.()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
2.厂商的收益可以分为()、()和()。
3.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另一方面表现为()。
4.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和()的长期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
6.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被划分为()种类型。
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对于厂商来说是既定的,这意味着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三、单项选择题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很多,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有差别,厂商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权,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比较容易,以上描述的是()市场的特征。
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垄断;D.寡头。
2.在微观经济学中,对()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A.完全垄断;B.完全竞争;C.垄断竞争;D.寡头竞争。
3.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
A.自行车行业;B.服装行业;C.玉米行业;D.烟草行业。
4.在短期内,()是完全竞争厂商的关闭点。
A.SA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B.MR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C.AV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5.在短期内,()是完全竞争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A.SA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B.MR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C.AV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6.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B.必然得到最小利润;C.若获利,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D.不可能亏损。
7.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
A.亏损,立即停产;B.亏损,但继续生产;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答:可以用大炮与黄油的例子来说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比如,我们研究大炮与黄油的增长问题。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要研究决定大炮与黄油增长的因素是什么,这种增长本身具有什么规律性,等等。由这种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验证的。假定我们在分析决定大炮与黄油的增长因素时发现,
(2)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函数变为:Q=60-5P由60−5P=-10+5P解出P=7,Q=25
(3)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5+5P由50−5P=-5+5P解出P=5.5,Q=22.5五、论述题
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力度加大,采取了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法,根据国际油价进行浮动。试分析决定我国油价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主要的因素?你对这种油价形成机制有何法。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供给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厂商提供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生产能力的扩大或缩小,称之为供给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供给曲线变动。供给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产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如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称之供给的变动,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6.什么是供求定理?
答: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我们称之为供求定理。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第三、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第四、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2.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答: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商品的价格、厂商的经营战略、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政策、生产者的预期。
第三章 “两种生产”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PPT课件)

先进的生产工具不仅大幅度替代人力,而 且极其深刻地进入人类脑力劳动领域,越来 越普遍地替代着人类脑力劳动,推动着社会 生产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生活资料再生产
(一)生活资料再生产的概念与相关解释 生活资料亦称消费资料或消费品,指为满
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而生产出来的社 会产品。
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两种生产”的思想最早在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物质资料“首先作 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 的材料、对象和工具”。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 全部人类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 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 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 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社会过 程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的,而且“这 些物质条件同时也是各个个人在他们的生活 的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承 担者” 。由此,马克思提出了作为“有生命 的个人”既是社会生产的承担者,又是社会 关系的承担者的人口思想。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中,对“两种生产”理论进行了高度归纳性 的阐述。
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 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 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 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 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 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
二、“两种生产”思想的要义
“两种生产”的关系在《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恩格 斯说:
生活资料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衣食住行用”等物质需要是人类日常生活 不能离开的生存资料。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它主要关注的是市场上个别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以及这些行为和决策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1. 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它研究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供给量通常随着价格升高而增加,需求量则通常随着价格升高而减少。
当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时,就会出现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2. 生产者与消费者理性行为微观经济学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人,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己所面临的条件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生产者会考虑成本、收益、技术等因素来确定生产规模和产品定价;消费者则会考虑自己预算、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因素来确定购买数量和价格。
3.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不同竞争程度和市场力量分配情况。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产量、效率等问题。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4. 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认为,如果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品等问题,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这时政府可能需要通过干预来修正或纠正这些失灵。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它主要关注的是国民经济总量和总体变化趋势。
1. 国民收入和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国民收入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全部收入;生产总值则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全部产品或服务价值。
2. 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所占比例。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
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
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这份资料是2年前上过人大专业课考研辅导班的一个朋友的笔记。历经千心万苦才整理出电子版来,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希望好好利用一下这些资料!更希望版主别删掉!!!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需求曲线的特例
(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
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
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
货币的稳定性。
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
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微观经济学—— 需求理论

二、需求函数
二、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反映了某一商品的需求量Q与其影响该需
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价格和收入等)的依存关系。 1、影响需求的变量 (1)商品的价格P。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
求量Q与该种商品的价格成负相关关系,即P↑,Q↓; P ↓ ,Q ↑ (2)消费者的收入M。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
相关产品的另外一种关系是替代品 ◆如果两种产品分别单独满足消费者同样的一种需求,则经济学上品称
为两种产品互为替代(substitution goods)。如果1、2两种商品互为替 代品,则有,第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第二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第二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如果两种商品既不是互补品,也不是替代品,则经济学上称它们为互 为独立品(independent goods)。即如果1、2两种产品互为独立品, 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不影响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
二、厂商
厂商(firm)也叫企业,也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微观经济 主体之一,在经济活动中通常是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以及 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1、厂商的收入 厂商向居民出售商品和劳务,从而实现资金回流,形成厂 商的收益。
2、厂商的支出 通常厂商要向居民购买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和 知识等要素,向政府购买适于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如安 全保卫、良好的环境等公共产品。
第二讲 市场需求原理
.
第一节 微观经济主体
微观经济主体(Economic Units)是指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经济学 家们把微观经济主体抽象概括为居民、厂商和政府。
一、居民 居民也叫家庭,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微观经济主体之一,在经济活动中通 常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以及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在经济学中,居民具有很 强的消费者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复习各章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复习各章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复习⼀、复习内容1、基本知识2、基本概念3、基本理论4、联系实际⼆、习题类型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2、单选题(⼗五个,共15分)3、判断题(⼗个,共10分)3、简答题(五个,共30分)4、计算题(两个,共15分)5、论述题(⼀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第⼀章引论稀缺性的概念及其理解第⼆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需求,需求函数。
什么是需求函数,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什么?2、供给。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供给3、均衡价格,需求的变动,供求定理作图说明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作图说明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产⽣怎样的影响?简述供求定理。
论述:什么是均衡价格?结合实例和图形说明供给和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弹性,恩格尔定律⼚商的销售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及其应⽤。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持价格政策和限制价格政策及其可能后果。
运⽤供求分析说明:“⾕贱伤农”的道理何在?为什么70年代⽯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油产量?5、论述:试⽤弹性理论解释什么样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为什么风调⾬顺的丰收年,农民的收⼊反⽽会减少?请⽤价格弹性理论分析其理由。
计算: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点弹性,弹性的应⽤。
第三章效⽤论1、边际效⽤,边际效⽤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什么是总效⽤及边际效⽤?两者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是边际效⽤递减规律,请举例说明。
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基数效⽤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2、⽆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恩格尔曲线什么是⽆差异曲线,其特征是什么?什么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什么呈现递减趋势?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利⽤序数效⽤论解释价格――消费曲线的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
1.生理性的消费支出 2.医疗和保健投资 3.正规教育投资 4.在职培训投资 5.就业导向性迁移投资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三、教育培训的需求与供给
(一)教育培训的需求 教育需求是指政府、企业和家庭对教育有支
付能力的需要 (二)教育培训的供给 教育培训的供给是指在现有的市场价格条件
根据组成家庭的成员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 单个人家庭、核心家庭(完全核心家庭、不完全核 心家庭)、复合家庭等类型。
经济学系——杨松茂
家庭及其主要职能
(二)家庭的主要职能 1.生育的职能 生产和再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一般要通过
家庭实现。 2.消费的职能 家庭是消费生活资料基本组织。 为满足各个家庭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进行的
1.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家庭并不是增强人的生 存能力的必要条件时,单个人家庭转化为两个人家 庭及决策增加一个孩子时,更多地是出于情感、生 理、社会责任等,经济动机是次要的。
2. 特别是从第二个孩子开始经济动机对决策的影响 是明显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 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后,是否结婚和生育子女,经济 动机也在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育的经济决策 1.几个概念 孩子的边际效用(边际情感效用、边际经济效用):
是指在不断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个孩子能产生的 效用的增加(或减少)量。如随着孩子的长大,他 给家里可能带来更多的乐趣,或为家庭挣更多的钱。 边际孩子:是指最后增加的那个孩子,如有一个孩 子的家庭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则第二个孩子位边际 孩子。 边际孩子的效用:最后这个孩子能带来的效用。
市 3.迁移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
年多 4.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5.圈层替补律——人口迁移的替补现象 6.双向迁移律——正向迁移与反向迁移并存 7.居住积聚律——移民居住积聚性与文化差异呈正比
经济学系——杨松茂
二、人口迁移的经济学分析
1.推——拉理论 20世纪50年代,唐纳德·博格较系统地
经济学系——杨松茂
家庭的主要职能
小结: 在家庭的这些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生育 职能,消费职能和教育职能是为生育职能服 务的。生产职能也是实现以上职能的手段。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三)家庭规模与生育动机
家庭规模是指家庭人数的多少。 在研究与家庭有关的理论中,西方人口经济
学一般认为家庭是一个要对它及其家庭成员 拥有的劳动力、消费品、时间、家庭产品等 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基本社会单元。
迁移行为的发生,有着其内在的和外在多种 多样的复杂原因,迁移行为与社会、经济、 文化、宗教、历史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 联系。包括:
1.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2.永久性迁移、定期迁移和季节性迁移 3.自愿性迁移与强迫性的迁移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三)人口迁移的规律性
1.迁移机制律——改善生活是迁移的主要动力 2.城乡迁移律——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
经济学系——杨松茂
深层次分析——需要指出的
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家庭规模时,认为经济 动机是基本动机。
因而分析家庭规模决策时,主要分析增加 (不增加)家庭成员——主要是孩子——在 收益和成本上的变化。
经济学系——杨松茂
二、孩子的成本与效用理论
(一) H.Leibenstein提出了孩子的成本与效 用理论
第三章 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
§3-1 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经济学 分析 §3-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3-3 人口迁移经济理论
经济学系——杨松茂
§3-1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一、家庭及其主要职能 (一)家庭 1.涵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类生产和再生产的基 本单位。它是指以血缘、婚姻及收养关系为纽带的 居住在一起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类型
在不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发生在血缘、亲缘或地缘 等非市场方式连接起来的交易具有明显的效用,而 家庭式提供这种最基本服务和相互保障的重要场所。 家庭越大,交易规模也越大,交易成本越低,所得 到的好处也越明显。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家庭作为维系社会交易的必 要性被大大削弱,这使得家庭走向小型化。
经济学系——杨松茂
经济学系——杨松茂
生育的经济决策
2. 生育经济决策过程与结果(边际孩子效用递 减)
以人均收入最大化为标准分析生育的经济决 策,对家庭生育行为进行边际分析后,不难 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当在一个孩子身上得 到的边际效用与养育他所付出的边际成本相 等时,他们将不再生育,这最后一个孩子就 是一个边际值,它处于边际收益和边际费用 的均衡点上。家庭规模即由孩子的数量决定。
消费绝大部分是通过家庭来实现的,而且家庭消费 行为和消费水平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作用。
经济学系——杨松茂
家庭的主要职能
3.生产的职能 家庭是个人及与其生活直接相关的人为获取生活资
料参与社会生产的作基本组织之一,但是这一职能 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有所不同。 4.教育的职能 家庭的另一质能是同时供养家庭成员精神生长所需 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人生信仰乃至文化知识、 生存和生产技能等,这个活动过程就是教育。 一个人终身所受的教育中,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 是家庭的早期教育。
孩子不得不充当家庭养老角色;父母婚姻、 家庭稳定的保障。 3.执掌门户与延续后代的效用 继承家产,将家庭地位一代一代维持下去; 一般发展中国家希望“多子多福”家庭,子 女多安全有保障,保持家庭的昌盛。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三)影响孩子成本与效用的因素
1.家庭收入是影响孩子成本效用的直接因素 第一,从家庭收入和孩子成本的关系看,这
经济学系——杨松茂
影响家庭规模决策的因素
确定家庭规模是家庭所要决策的内容之一 (生育动机)。
1.经济动机 从经济上考虑核心家庭比单个人的家庭获得
总收益或平均收益更大,作为一个社会共同 体其实力超过一个人的实力等。 2.非经济动机 包括生理动机、情感动机、社会责任等。
经济学系——杨松茂
深层次分析——需要指出的
现代人口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创立和比较 全面论述孩子成本-效益理论的,为美国普林 斯顿大学莱宾斯坦教授。
Leibenstein认为,家庭规模的确定由父母对 生育子女的选择来完成,而父母对生育 子女 的选择取决于该孩子的预期的成本效益。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一)孩子的成本
现代微观人口经济学认为,孩子是家庭生产 出来的耐用消费品。为了享用这种“耐用消 费品”的效用,家庭需要支付生育、抚养和 教育孩子所必需的成本。
精神需要上的效益,能够带来“天伦之乐”。 2.经济效用 孩子成长为劳动力后,可为家庭提供劳务或
从事一定的职业劳动,为家庭提供经济收入; 孩子从小就在家里承担家务劳动,通过减轻 父母做家务活的负担为家庭间接地创造收入。
经济学系——杨松茂
孩子的效用
2.保障效用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事业不发达,
经济学系——杨松茂
生育的经济决策
3.适用性 ①第二个及第二个以后的孩子的决策; ②极其富裕的家庭除外; ③孩子成本——效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
较好地解释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和生育率 的差异。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三)生育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
1.宗教和传统观念削弱 2.家庭结构形式的变化 3.人口城市化 4.妇女受教育程度及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 5.劳动力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6.其他因素:对孩子性别偏好的减弱、社会保
提出了“推拉理论。”该理论分析群体迁 移的原因及迁移方向,认为,迁移行为 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因素(push factors)和迁人地的拉力因素(pull factors)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西方人口经济学家中,最早给孩子的成本 下定义的是莱宾斯坦。他认为,父母生育孩 子的成本,一般是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孩子 抚养成为自立者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和支出以 及父母抚养子女所花费的时间。
经济学系——杨松茂
1.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直接花费在子女身上的用现金 或实物支付的抚养费用和支出,主要包括:
2.在人口转变之后的社会里,代际之间财富的 净流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生育成为一种 支大于收、必须承担净成本的家庭活动,生 育模式由此发生转变。
经济学系——杨松茂
(二)“家庭合同”假说
“家庭合同”假说用交易理论解释家庭规模。认为家 庭成员之间交易的性质决定家庭结构的特点,进而 影响孩子的需求。
§3-2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发端 在1996年年会上美国经济学会,舒尔茨发表了题为
“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演讲,以此为开端,“人力 资本”这一概念广泛见诸于国际学术社会,逐渐形 成了一股人力资本研究热潮。 舒尔茨明确指出: 1.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 得多。 2.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3.人力并非是免费的,它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
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第二,家庭收入和孩子效用之间存在一种负 相关的关系。
Leibenstein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 均收入的增加,边际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 成本上升,而边际孩子的经济效益、保障效 益等却明显下降,唯有情感效用例外。
经济学系——杨松茂
影响孩子成本与效用的因素
2.对孩子成本效用起间接作用但对家庭收入的 变动起直接作用的外部经济条件
下,教育投资者愿意提供的教育机会。
经济学系——杨松茂
§3-3 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概念 狭义:是人们以定居为目标,跨越一定地理
空间的移动现象。 广义:指人口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移动,即
人口在空间位置上越过一定边界的移动。
经济学系——杨松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