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的特性 全面
电容的功能分类和主要特性参数

电容功能分类介绍名称:聚酯(涤纶)电容(CL)符号:电容量:40p--4μ额定电压:63--630V主要特点:小体积,大容量,耐热耐湿,稳定性差应用: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不高的低频电路名称:聚苯乙烯电容(CB)符号:电容量:10p--1μ额定电压:100V--30KV主要特点:稳定,低损耗,体积较大应用: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较高的电路名称:聚丙烯电容(CBB)符号:电容量:1000p--10μ额定电压:63--2000V主要特点:性能与聚苯相似但体积小,稳定性略差应用:代替大部分聚苯或云母电容,用于要求较高的电路名称:云母电容(CY)符号:电容量:10p--0.1μ额定电压:100V--7kV主要特点: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温度系数小应用:高频振荡,脉冲等要求较高的电路名称:高频瓷介电容(CC)符号:电容量:1--6800p额定电压:63--500V主要特点:高频损耗小,稳定性好应用:高频电路名称:低频瓷介电容(CT)符号:电容量:10p--4.7μ额定电压:50V--100V主要特点:体积小,价廉,损耗大,稳定性差应用:要求不高的低频电路名称:玻璃釉电容(CI)符号:电容量:10p--0.1μ额定电压:63--400V主要特点:稳定性较好,损耗小,耐高温(200度)应用:脉冲、耦合、旁路等电路名称:铝电解电容(CD)符号:电容量:0.47--10000μ额定电压:6.3--450V主要特点:体积小,容量大,损耗大,漏电大应用:电源滤波,低频耦合,去耦,旁路等名称:钽电解电容(CA)铌电解电容(CN)符号:电容量:0.1--1000μ额定电压:6.3--125V主要特点:损耗、漏电小于铝电解电容应用:在要求高的电路中代替铝电解电容名称: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符号:可变电容量:100--1500p主要特点:损耗小,效率高;可根据要求制成直线式、直线波长式、直线频率式及对数式等应用:电子仪器,广播电视设备等名称: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符号:可变电容量:15--550p主要特点:体积小,重量轻;损耗比空气介质的大应用:通讯,广播接收机等名称:薄膜介质微调电容器符号:可变电容量:1--29p主要特点:损耗较大,体积小应用:收录机,电子仪器等电路作电路补偿名称:陶瓷介质微调电容器符号:可变电容量:0.3--22p主要特点:损耗较小,体积较小应用:精密调谐的高频振荡回路名称:独石电容容量范围:0.5PF--1ΜF耐压:二倍额定电压。
电路中的电感与电容的相互作用

电路中的电感与电容的相互作用在电路中,电感和电容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件,它们在电路中起到了相互作用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特性、作用以及相互作用。
一、电感的特性与作用电感是一种能够储存磁能的元件,通常由线圈或绕组构成。
当电流通过电感时,会产生磁场,而当电流变化时,电感会产生电动势来阻碍电流的变化。
电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滤波器:电感可以用来构建滤波器,通过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阻隔或通过,从而实现对电路中信号频率的调整和控制。
2. 阻抗元件:电感本身是一种阻抗元件,具有阻碍交流电流通过的特性。
在电路中,电感可以起到限制电流的作用,降低电路中的电流峰值。
3. 能量储存:电感能够储存磁场能量,当电流通过电感时,电感中存储的能量会逐渐增加,当电流减小或消失时,电感会释放能量。
二、电容的特性与作用电容是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通常由两个导体板之间隔绝的绝缘层组成。
当电压施加在电容上时,会在导体板之间产生电场,而电容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耦合:电容可以用来进行信号的耦合,将一个电路的信号传递到另一个电路中。
通过电容的引入,两个电路之间可以实现信号的传递和交流。
2. 能量储存:电容能够储存电荷和电场能量。
当电压施加在电容上时,电容会储存电场能量,并在电源失去电压或变化时释放能量。
3. 频率器件:电容在电路中具有频率响应的特性,可以用来调节和控制电路中的信号频率。
三、电感与电容的相互作用在电路中,电感和电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当电流通过电感时,电感会阻碍电流的变化,从而导致电容器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
而当电容器的电压发生变化时,会导致电流的变化,进而影响电感中的磁场。
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电感与电容的相互耦合”。
电感和电容的相互耦合可以应用在许多电路中,例如振荡器和滤波器。
在振荡器中,电容和电感的相互作用导致电荷在电容器和电感之间的来回移动,产生振荡现象。
在滤波器中,通过电感与电容的组合,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或阻塞不同频率的信号。
电工电子元器件认识 - 电容的特性与结构

电容的特性结构任务目标;电容器的特性、结构、参数、误差等级及标注方法。
学习目标;了解电容器的特性、结构、参数、误差等级及标注方法。
电容器是电路的基本组件之一,它是电力系统和电子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组件。
在电力系统中它可以起到补尝电压的作用,在电子系统中可以起到滤波、隔直、耦合、旁路等作用,还可以利用它出现电火花的作用。
可见电容器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子组件,学习和认识电容器非常重要,不懂电容器,以后的电子电路就无法去分析。
1、什么是电容器被绝缘物分开而又相互靠近的两个导体的总体称电容器(简称电容)。
电容器是由两块金属板做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体(也称电解质)所构成,当你在金属板间加上电压时,极板上就会储存电荷,所以说电容器实际上也是一种能储存电荷的容器。
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电容器的内部结构2、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电容器在电路中用字母“C”表示,其电路符号如图2所示。
图2电容器电路符号a)为固定电容b)为电解电容的简化符号c)为电解电容d)为可变电容e)为微调电容f)为国外电解电容符号3、电容器的分类1.按结构分类: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2.按介质材料分类:以空气为介质、电解介质、无机介质、有机介质。
3.按封装形式分类:圆柱形、长方形、圆片型、球型、方形等。
4.按用途分类:高频电容、低频电容、高压电容、低压电容。
5.按极性分类: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
4、电容器的特性电容器的特性是通交隔直,也就是说,交流电可以通过,而直流电不可以通过,为什么呢?电容器的特性要比电阻器复杂得多,掌握和弄通电容器的特性是分析电路的关键所在,很多情况下,对电路工作的工作原理分析不正确或根本无从下手,其原因是对元器件的特性不了解,所以掌握电容器的主要特性及其相应的变化是分析电容器参与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
1)电容器的通交特性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交流电的电压绝对不能超过接入电容器的直流耐压),由于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致使电容器进行反复的充电和放电,电路中相应不断的出现交变的电流,电路中一直有交流电流的流动,就好似交流电能直接通过电容器,即通交流。
电容的特点及常用的分类

电容的特点及常用的分类电容的特点1.它具有充放电特性和阻止直流电流通过,允许交流电流通过的能力。
2.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两极板上的电荷有积累过程,也即电压有建立过程,因此,电容器上的电压不能突变。
电容器的充电:两板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每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叫电容器的带电量。
电容器的放电:电容器两极正负电荷通过导线中和。
在放电过程中导线上有短暂的电流产生。
3.电容器的容抗与频率、容量之间成反比。
即分析容抗大小时就得联系信号的频率高低、容量大小。
电容器的作用耦合:用在耦合电路中的电容称为耦合电容,在阻容耦合放大器和其他电容耦合电路中大量使用这种电容电路,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
滤波:用在滤波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滤波电容,在电源滤波和各种滤波器电路中使用这种电容电路,滤波电容将一定频段内的信号从总信号中去除。
退耦:用在退耦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退耦电容,在多级放大器的直流电压供给电路中使用这种电容电路,退耦电容消除每级放大器之间的有害低频交连。
高频消振:用在高频消振电路中的电容称为高频消振电容,在音频负反馈放大器中,为了消振可能出现的高频自激,采用这种电容电路,以消除放大器可能出现的高频啸叫。
谐振:用在LC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谐振电容,LC并联和串联谐振电路中都需这种电容电路。
旁路:用在旁路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旁路电容,电路中如果需要从信号中去掉某一频段的信号,可以使用旁路电容电路,根据所去掉信号频率不同,有全频域(所有交流信号)旁路电容电路和高频旁路电容电路。
中和:用在中和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中和电容。
在收音机高频和中频放大器,电视机高频放大器中,采用这种中和电容电路,以消除自激。
定时:用在定时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定时电容。
在需要通过电容充电、放电进行时间控制的电路中使用定时电容电路,电容起控制时间常数大小的作用。
积分:用在积分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积分电容。
在电势场扫描的同步分离电路中,采用这种积分电容电路,可以从场复合同步信号中取出场同步信号。
电容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是什么

电容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是什么⑴电容主要特性参数①标称电容量标志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但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是有偏差的,精度等级与允许误差有对应关系。
一般电容器常用Ⅰ、Ⅱ、Ⅲ级,电解电容器用Ⅳ、Ⅴ、Ⅵ级,根据用途选取。
电解电容器的容值,取决于在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阻抗,随着工作频率、温度、电压以及测量方法的变化,容值将有变化。
②额定电压在最低环境温度和额定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加在电容器的最高直流电压的有效值,如果工作电压超过电容器的耐压,电容器将被击穿,造成损坏。
在实际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耐压值将变低。
③绝缘电阻直流电压加在电容上,产生漏电电流,两者之比称为绝缘电阻。
当电容较小时,主要取决于电容的表面状态;容量>0.1μF时,主要取决于介质。
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④损耗电容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时间内因发热所消耗的能量叫做损耗。
损耗与频率范围、介质、电导、电容金属部分的电阻等有关。
⑤频率特性随着频率的上升,一般电容器的电容量呈现下降的规律。
当电容工作在谐振频率以下时,表现为容性,当超过其谐振频率,表现为感性,此时就不是一个电容而是一个电感了。
所以一定要防止电容工作于谐振频率以上。
⑵电容器选择常用的几个参数①温度系数,也就是电容值随温度变化的范围。
②损耗因数,因为电容器的泄漏电阻、等效串联电阻和等效串联电感,这三项指标几乎总是很难分开,所以许多电容器制造厂家将它们合并成一项指标,称作损耗因数,主要用来描述电容器的无效程度。
损耗因数定义为电容器每周期损耗能量与储存能量之比。
又称为损耗角正切。
③Q值,又称为品质因数,是损耗因数的倒数。
一般电容的手册中会标注Q或损耗因数。
④介电常数K,电容的不同主要是填充介质的不同,介电常数的大小关系电容的体积和介质吸收不同,介电常数大,在较小的体积上就可以集成很大的容量,但介质吸收就很严重。
深度分析电容器的四大特性

深度分析电容器的四大特性
电容的作用:
1)旁路
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降低负载需求。
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行放电。
为尽量减少阻抗,旁路电容要尽量靠近负载器件的供电电源管脚和地管脚。
这能够很好地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
地弹是地连接处在通过大电流毛刺时的电压降。
2)去藕
去藕,又称解藕。
从电路来说,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
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
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所谓的“耦合”。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
电容的种类、特性及其质量的判别

电容的种类、特性及其质量的判别
别小看一个电容器,它是电路必备的东西,它在电路中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那看看它有什么本领 , 以及我们怎样去使用它.
9.储能:储存电能,用于必须要的时候释放。例如相机闪光灯,加热设备等等。(如今某些电容的储 能水平已经接近锂电池的水准,一个电容储存的电能可以供一个手机使用一天。
先解释下,电容(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电容 器是由 两个电 极及其 间的介 电材料 构成的 。介电 材料是 一种电 介质,当被 置于两 块带有 等量异 性 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 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电容器中储存的电量 Q 等于电 容量 C 与电极间的电位差 U 的乘积。电容量与极板面积和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 ε成正比,与介电材料 厚度(即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充电: 使电 容器带 电(储 存电荷 和电能 )的过 程称为 充电。 这时电 容器的 两个极 板总是 一个极 板带正 电 ,另 一个 极板带 等量的 负电。把电 容器的 一个极 板接电 源(如电 池组 )的正 极,另一 个极板 接电源 的负极 , 两个 极板就 分别带 上了等 量的异 种电荷 。充电 后电容 器的两 极板之 间就有 了电场 ,充电 过程把 从电源 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放电: 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释放电荷和电能)的过程称为放电。例如,用一根导线把电容器的两极 接通 ,两极 上的电 荷互相 中和,电容 器就会 放出电 荷和电 能。放电 后电容 器的两 极板之 间的电 场消失 , 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有哪些基本特性

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有哪些基本特性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常见的三种基本元件,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特性。
本文将就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进行探讨。
一、电阻的基本特性电阻是指电路中抵抗电流流动的元件,常用单位是欧姆(Ω)。
以下是电阻的基本特性:1. 阻值(电阻大小):电阻的阻值表示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阻值越大,电流通过的越困难。
2. 电压-电流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功率消耗: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元件会发生功率消耗,功率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4. 发热特性:由于电阻发生功率消耗,因此在高电流通过时会发热,需要特别注意散热问题。
二、电容的基本特性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常用单位是法拉(F)。
以下是电容的基本特性:1. 电容量(容值大小):电容的容值表示其储存电荷的能力,容值越大,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越强。
2. 充放电过程:电容器可以通过连接电源进行充电,当电容器充满电荷后,可以通过放电过程释放电荷。
3. 电压-电荷关系:电容器上的电压与其带有的电荷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电容器的电压随电荷量的增加而增加。
4. 频率特性:电容器对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具有不同的阻抗,对低频信号直流响应较好,对高频信号表现出较高的阻抗。
三、电感的基本特性电感是储存磁能的元件,常用单位是亨利(H)。
以下是电感的基本特性:1. 电感量(感值大小):电感的感值表示其储存磁能的能力,感值越大,电感器储存磁能的能力越强。
2. 反应速度:电感器对电流的变化有一定的惯性反应,即不会立即改变电流强度,具有瞬态特性。
3. 频率特性:电感器对交流信号的阻抗与频率有关,对高频信号表现出较高的阻抗,对低频信号直流响应较好。
4. 电感耦合:电感可以通过互感耦合方式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电路中,实现信号的耦合与隔离。
综上所述,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是具有不同特性的基本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具有隔断直流的作用
当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时,正负电荷就会集聚在电容器的两个电极板上,在两个极板间形成电压。
随着电容器两极板上电荷的不断增加,电容器上的电压也由小逐渐增大,直到等于直流电源电压时,电路中便不会有电流流过,充电过程就停止了,这就是电容器的充
电作用。
如果把直流电源和电容器断开,此时电容器上便储存上了电荷,它储存的电荷量可由下式求出,即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它所储存的电荷量也越大。
可见电容器的电容量是一个衡量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
的参数。
电容器上储存电荷后,由于电容器两极板是由绝缘介质隔开的,虽然电容器两端有电压,但电荷不能从电极间通过,所以电容器有隔断直流的作用。
如果把储存有电荷的电容器的两个电极用导线相连,在连接的瞬间,电容器极板上的正,负电荷便会通过导线中和,这就是电容器的放电作用。
电容器放电的过程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会在放电回路中做功,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式的能量。
在电子电路中使用电容器时,若电子电路上的电压高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电容器就充电,直到电容器上建立的电压与电路的电压相等为止;如果电子电路上的电压低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电容器则进行放电。
(2)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
如果把电容器接到交流电路上,由于交流电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电容器就会交替地充电,放电反复进行,此时电容器的两极板间仍不会有电荷通过,但在交流电路中却形成了方向和大小都不停变化的交流电流,就像电容器能通过交流电一样,这就是交流可以"通过"电容器的道理。
(3)电容器的容抗
电容器对交流电有特殊的电阻特性,称为容抗。
容抗可由下式算出,即
从上式不难看出,电容器的容量越大,电流的频率越高,它的容抗出就越小,交流电流越容易通过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