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教案格式要求
课程思政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思政比赛教学设计模板一、设计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高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越来越注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学校组织了一次课程思政比赛。
本教学设计模板旨在指导教师设计思政课程比赛,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二、选题及内容选题要紧扣时代背景和学生实际需求。
可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并结合时事热点,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比赛内容可以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
2.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
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形成独立观点。
3. 实践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比赛,通过个人或小组的表现来评选出优胜者,并给予表彰。
五、教学流程1. 比赛前准备:a. 定主题和比赛形式,明确教学目标。
b. 设计教案,准备教学材料和相关资料。
c. 确定比赛时间、地点和评分标准。
2. 比赛过程:a. 开幕式:介绍比赛主题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b. 第一轮:个人发言环节,每位选手有限定时间内发表自己在主题上的观点。
c. 第二轮:小组讨论,选手分成小组,就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思辨能力。
d. 第三轮:创新展示,比赛选手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e. 决赛: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进行最后的角逐,评选出优胜者。
3. 比赛总结:a. 教师对比赛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深化思政教育。
b. 颁发奖品和表彰优胜者,激励学生继续投入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教案格式模板(共5篇)

课程思政教案格式模板(共5篇)第1篇:思政教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上诗句,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得思义”和“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
这些思想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着有益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现实的道德水平仍有积极作用。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上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思想,这有利于协调家庭、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也能够由强调整体利益而成为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小学思政说课面试教案模板

一、说教材1.教材名称: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2.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内容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尊重他人”这一主题的一课。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知道尊重他人要讲究礼貌。
(2)能力目标:学会尊重他人,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二、说学情1.学生特点: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
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心,但自控能力较弱。
2.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学会尊重他人。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
三、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四、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思考等方式,自主学习尊重他人的知识。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尊重他人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尊重他人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
(2)提问:视频中的人物是如何尊重他人的?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2.新课讲解(1)讲解尊重他人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要讲究礼貌。
3.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2)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4.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六、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尊重他人知识的掌握情况。
思政课堂教学大赛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请在此处填写课程名称,如:《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爱国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爱国主义现象。
-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演讲、辩论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培养爱国情怀。
- 学生能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爱国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我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播放爱国主义歌曲或展示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爱国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
2. 教师介绍我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爱国主义案例,如:抗击疫情、科技创新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爱国主义。
(四)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2. 学生进行辩论,就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国家观念的体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爱国主义相关书籍、电影、歌曲等。
初中思政说课的教案模板

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诚信在生活中的体现,提高自己的诚信意识。
(3)情感目标: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说学情1.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对诚信的理解不够深入。
2. 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诚信的含义。
(2)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诚信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说教法学法1. 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诚信问题。
(3)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诚信的相关知识。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诚信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诚信主题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诚信是什么?”2. 课堂讲授(1)讲解诚信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分析诚信在生活中的体现,如诚实守信、诚实劳动、诚实交往等。
3. 案例分析(1)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诚信问题。
(2)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诚信的内涵。
4.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如何将诚信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学习。
5. 总结提升(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政教育说课教案范文模板

一、说教材《教材名称》:XXX《教材版本》:XXX《教学年级》:XXX《教学章节》:XXX《教学课时》:1课时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XXX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 帮助学生掌握XXX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XXX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 XXX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XXX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 XXX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
四、说教法学法1. 教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XXX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XXX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XXX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学法:- 自主学习:学生课前预习,了解XXX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 实践学习:将XXX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XXX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 讲解XXX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 分析XXX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 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XXX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说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
-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思政课老师说课稿模板

思政课老师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在这里进行我的思政课说课展示。
我将从课程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爱,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板块展开,重点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成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4.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传授: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理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4. 案例分析: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时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
6. 布置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思考题或实践任务。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也将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最后,我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更能培养出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政大赛讲课稿模板下载

思政大赛讲课稿模板下载一、开场白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思政课程学习心得。
我的讲课主题是“[主题名称]”,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能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主题引入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我想先通过几个问题来引发大家的思考:[问题1]、[问题2]、[问题3]。
这些问题或许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有所体会,但今天我们将从思政的角度来深入探讨它们。
三、主题阐述1.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主题的背景,包括它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2. 核心观点[阐述你的核心观点,明确讲课的主旨。
]3. 理论依据[引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为你的观点提供理论支撑。
]四、案例分析1. 案例选择[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典型案例,可以是历史事件、时事新闻或个人经历。
]2. 案例分析[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展示其与主题的关联性,以及如何体现你的核心观点。
]3. 启示与反思[通过案例分析,引出对现实问题的启示和个人的反思,引导听众思考。
]五、实践应用1. 实践意义[讨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具体做法[提出具体的实践方法或建议,鼓励听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预期效果[展望通过实践应用后可能带来的积极变化和影响。
]六、总结与展望1. 内容回顾[简要回顾讲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听众对核心观点的记忆。
]2. 总结要点[总结讲课的要点,提炼出最关键的信息。
]3. 未来展望[对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提出展望,鼓励大家持续关注和思考相关主题。
]七、结束语最后,我想以一句话结束我的讲课:“[一句富有启发性的话或引用]”。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或想法,欢迎在课后与我交流。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模板,具体的内容需要根据你的讲课主题和个人理解进行填充和调整。
希望这个模板能够帮助你在思政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学院×××(教师姓名)
教案格式要求:
1.页面A4,页边距:上:2.8cm, 下:2.6cm,左:2.8cm,右:2.4cm。
2.正标题3号黑体字(加粗)居中,上空一行(第2页及以后不能上空一行);正标题下的“×××学院×××(教师姓名)”4号宋体居中,下空一行。
3.全文小4号宋体字,1.3倍行间距,其中:
一级标题采用“一、二、……”形式编排,加粗,前空两个汉字;
二级标题采用“(一),(二)……”形式编排,加粗,前空两个汉字;
三级标题采用“1.,2.,……”形式编排,不加粗,前空两个汉字;
四级标题采用“(1),(2),……”形式编排,不加粗,前空两个汉字。
4.所有段落前空两个汉字书写。
撤销所有的自动套用格式。
5. 此文档中阴影部分的字体,请教师在完成定稿后予以删除。
6.请各学院务必将格式要求通知到参赛教师,并按此准备教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