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兰花文化链

合集下载

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

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

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2012-8-6 21:54:54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周建忠:1955年生,江苏靖江人。

教授二级、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978 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

现任南通大学副校长、范曾艺术馆馆长、文学院院长、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楚辞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

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

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政府一等奖1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省普通高校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市政府一等奖 5 项。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五百种楚辞著作提要”(2002 年)、“楚辞文献语义化研究”(2010年)。

出版专著《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楚辞论稿》、《兰文化》、《楚辞学通典》、《楚辞考论》、《楚辞讲演录》等。

在《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

今天围绕兰花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大致讲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一下兰花的自然属性,兰花跟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密切的,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兰花。

第二部分讲兰花的文化内涵。

我首先讲一讲兰花的历史,大概在 7000 年以前就跟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从图腾文化到宫廷官员等和兰花的对应关系。

第二介绍兰花特殊的文化内涵,实际上来自于孔子对兰花的评价和运用。

孔子对兰花讲了三句话,直到现在都是最经典、最权威的。

第三就是兰花一旦奠定了它的人格内涵以后,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它会发挥不同的功用。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文化含义,被公认为高雅、清雅、吉祥和文人墨客的象征。

以下是兰花的一些常见看法和文化含义:
1. 高雅与清雅:兰花的形态婀娜多姿,花朵清新脱俗,散发出淡雅的香气,所以被认为是高雅之花。

它被人们视为品格高尚、气质出众的象征。

2. 吉祥与美好:兰花因为其花朵结构的特殊之处,很多人认为它象征着独特的吉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用来寓意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3. 文人墨客的象征:兰花在文人墨客中被广泛喜爱和崇拜。

它被视为文化修养的象征,常常赋予了文人墨客独立自由、高雅脱俗的品质,被用来抒发文人士大夫的情怀和情操。

4. 忍耐与坚韧:兰花生长繁衍的环境苛刻,对水土要求极高,因此兰花被视为忍耐与坚韧的象征。

人们常常用兰花的精神代表坚韧不拔、积极向上、迎难而上的精神。

总的来说,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更是人们心目中高雅、吉祥、美好和坚韧品质的象征。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被誉为“凌霄之客”,是高雅、清秀、朴素之象征。

兰花因其清雅高洁的气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中国文艺、书法、园林、服饰等领域的灵感源泉和创作素材。

本文将深入探讨兰花的文化意蕴。

一、兰花的历史渊源兰花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花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祖先就开始对兰花进行繁殖、栽培和赏析。

光武中兴、汉魏兴隆时期,兰花更是兴盛一时,金戈铁马之间,士人精英、达官贵族争相栽培、养护此花,更为兰花热潮的兴起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光棍花中,“兰”字起初是指兰草类植物,兰草乃是野生的,兰草意味着秀雅、高洁。

据《说文解字》记载:“草之美者,有兰、芷、菫、芙之属。

” 后来兰草被驯养出许多名贵的品种,如蝴蝶兰、文心兰、蜻蜓兰、鸽蕉兰等,其中蝴蝶兰尤其被公认为兰花之王。

二、兰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兰花的高洁风范和高雅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

兰花因其开花不显眼,花期长,花香浓郁,给人一种高雅清新之感,也正因为这样,引得很多文人雅士爱慕和崇拜。

在中国文化概念中,兰花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

1、高尚君子的品格在中国文学、神秘主义、书法、园林、艺术等方面,兰花被视为高贵、纯洁、清丽、朴素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兰花是中国君子精神的象徵,代表着高尚、纯洁、谦逊、含蓄、清华、雅致的品格。

不仅如此,兰花也具有不屈不挠、坚贞不屈的精神内涵,这一点是山清水秀、温润如玉的鲤鱼所不具备的。

2、敬老爱幼、和谐相处兰花的一大寓意和象征意义是敬老爱幼和谐相处。

在园林中种植兰花,是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传递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理念中,也有许多与兰花相关的故事。

例如:在《梅花三弄》中的一个情节中,一个老太太在正在行走的人群中,看到小虫子爬过一条马路时遭到了轮流碾压,她非常生气,马上就把这条小虫子交给了邻居几个小孩,告诉他们要好好保护这条小虫子,一直到它安全回到家里。

兰花文化概括

兰花文化概括

兰花文化归纳【篇一:兰花文化归纳】国画兰花中国的兰文化自赏兰开始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古代对兰的尊崇,表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特点,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赞叹兰花的俯拾皆是,不单指兰优雅形态更在于它幽静芳香。

兰外形简短素雅、叶形修长柔嫩,花姿优美、素净清香,拥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又曰君子兰,说明兰花是与君子是靠近的,文人独爱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

诗词歌赋(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清)刘灏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序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忧如铜瓶见露苗,疏花冷淡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居心心同婉娈。

并没有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现代)朱德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幽兰(唐)崔涂幽植众宁知,芳香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花(宋)杨万里雪径偷开碧浅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今世咏兰诗古风〔湖州〕姚丹萍不与瑶草争宠 ,,但求清风常逢;愿将芳香遍播,了结满腔热中。

兰花余亚飞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清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

名人与兰孔子咏兰孔子十分喜爱兰花,因为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质量的涵养,在兰花身上寄望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国魏人王肃所采集编纂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录了孔子颂兰的一段美谈。

“孔子曰:‘吾死以后,则商也日趋,赐也日损。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较深厚的文化意蕴。

从古代到现代,兰花一直被人们视为高雅、纯洁、久远的象征,成为文人墨客的艺术寄托和审美情趣的表达。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雅和纯洁。

自古以来,人们对兰花崇尚有加,被视为“清貌出尘云,数瓣无尘界”的贵族之花。

兰花秉持着高洁的品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它如同君子,不轻易亵渎于尘世的纷扰,独立高贵,给人以一种高远超脱的感觉。

这种高洁的品质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成为他们表达高尚情操的重要象征。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也代表了久远和长寿。

兰花以其不倒的形态和坚强的生命力,象征着长寿和永恒的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对长寿感兴趣,并将兰花作为象征长寿的吉祥物。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常把兰花与长寿联想在一起,常常在壁画、字画等艺术作品中描绘兰花来祝福长寿,也常常把兰花的姿态与仙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兰桂齐放,寿与天齐的美好意象。

兰花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人之花。

雅人之花是指深受文人雅士喜爱并常以之作为修身养性的象征。

兰花淡雅的花香和高洁的品质,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达自己情怀的寄托。

文人常常以兰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充满意境的诗词和绘画作品,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自己对高雅品质的追求和理想境界的追寻。

兰花在中国的传统婚礼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在古代中国,兰花被视为婚姻和家庭的象征。

因为兰花的花期较长,而且花朵香气浓郁,所以常常被用来作为婚礼的装饰品以及新娘的花束。

兰花的品质高洁清雅,与婚姻的纯洁与美满相契合,因此成了代表幸福美满婚姻的象征。

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它象征高雅和纯洁,代表久远和长寿,是雅人之花,也在婚礼文化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花的文化意蕴与其身世发展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一、历史渊源在古代,兰花是宫廷贵族喜爱的花卉之一,曾经被列入“四季花”之一的夏季代表花卉。

唐代诗人孟郊曾有诗云:“荷兰色如昨日翁,水绿风轻独自容。

”这句诗中写道的“荷兰”即指兰花,可见兰花在古代就有着不少的文学赞美。

兰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兰花被赋予了崇高的品德和精神内涵,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

二、诗词中的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兰花常常被诗人们赞美、描写,成为古代文人笔下的佳话。

兰花在诗词中被赞美为高雅、清洁的象征。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她虽生长在泥泞之中,却能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和高雅,不受污染。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赋得兰花》更是将兰花赞美得淋漓尽致:“兰芷清幽,英香万里;荐碧之姿,鉴明月之宜。

”这些诗句将兰花描绘成一种清幽、高洁、香静的形象,展示了兰花高尚的品质和文化意蕴。

兰花在诗词中也常常被运用为修身齐家治国的典型,成为古代文人表现高尚品质的象征。

《雪涛集》中有“兰麝两平香自尊,翡翠森然何有言?此是我家飘卷习,谁知拥鳞能治尊。

”这首诗中将兰花和麝香相提并论,赞美其高贵清雅的品性,并以此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兰花也常常成为画家们的创作对象。

兰花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以用“一只瓷杯六幅花”来概括:瓷是指瓷器,是一种高贵的工艺品;杯是指杯盏,是宴席上常用的器皿;花是指花卉,是为了在宴席上美化环境。

其中兰花作为画家创作的对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兰花在绘画中往往以素雅的笔墨和淡雅的色彩来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兰花图》就擅长以淡雅的线条勾勒出兰花的形态,退却了繁琐,尽显兰花的高洁清雅之气。

兰花在绘画中也往往与文人墨客的情怀联系在一起。

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四兽图》中,画家以兰花为背景,配以瑞兽,不仅使兰花得到了更多的文化意蕴表达,也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之气。

“兰”文化源远流长 随州兰香飘四方

“兰”文化源远流长 随州兰香飘四方

“兰”文化源远流长随州兰香飘四方兰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花草,有着“花中君子”的美誉。

自古以来,人们借助兰花,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不因清寒而萎缩,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做人情怀。

兰花,如今在大中华文化圈中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文化商品。

随州兰花资源丰富,被中外兰商誉为与韩国、日本齐名的世界三大兰花产地之一,那么,在兰花经济日趋活跃进的今天,随州的兰花产业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11月1日, 一盆珍稀品种的惠兰以11.2万元的价格在我市某山镇成交。

一盆"草" 怎么卖出了小汽车的价? 市兰花协会秘书长徐明才笑着说, 类似的交易在随州兰花市场上是很平常的, 还有一盆卖上六七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呢!此前的10月9日, 随州市兰花市场在隆泰步行街隆重开业, 一向带有神秘色彩的兰花交易从山野走上了街头。

那么, 随州的兰花产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据初步统计, 全市有4万人参与兰花产业, 有4000人专业从事兰花产业, 有400人已成为兰花栽培、营销的带头人, 兰花产业年交易额4000万美元。

兰花, 事实上已成为我市除香菇之外又一种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特色农 (林) 产品。

兰花,又称兰草, 春季开花, 味芳香, 是一种名贵花草, 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

自古以来, 兰花就被视为花中珍品, 被尊为"王者之香" 和"活的艺术品", 还被人们寄予君子修养之德的高尚底蕴。

由养兰、赏兰而形成的兰文化源远流长。

我市的兰花主要分布在大洪山区和桐柏山区, 涉及曾都区和1广水市的40多个乡镇 (场), 品种达 121种, 其中珍稀名贵品种21种, 种群数量达2亿株以上。

随州兰花以春兰和慧兰为主, 尤其是蕙兰中的珍稀品种多、价位高。

位于桐柏山麓的曾都区万和镇, 由于兰花资源丰富, 兰花产业开发早, 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兰花交易集散地。

我市的兰花交易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韩国客商进山收购开始的, 在民间自发形成市场。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花朵之一,它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
及文化中的其他象征物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兰花在中国
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与象征,代表着高尚、洁净、雅致、坚贞等美好品质。

兰花的意象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下面将从兰花的历史渊源、文人雅
士对兰花的推崇、兰花在古代文人作品中的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兰花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中国新石
器时代。

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认为是四象征植物之一,与菊花、梅花、竹子共同组成了“四君子”。

传说中,兰花是由神仙吸吮天上的清露而生,具有神秘的起源。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被称
为“君子兰”。

兰花被公认为一种纯洁高雅的花卉,它的色彩淡雅,香气
清新,寓意纯洁而高贵的品质。

总之,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人雅士对兰花的推崇以及兰花在古代文学中的
表达,进一步丰富了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兰花象征着高尚、洁净、雅致、坚贞等美好品质,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尚品格和追求卓
越精神的崇拜。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是密不
可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彩纷呈的兰花文化链本文是关于异彩纷呈的兰花文化链,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中国兰花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兰花文化形态,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兰花文化链。

这个金光闪闪的链条,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在神州大地闪闪发光,耀眼夺目。

兰博会。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各级兰花博览会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这些兰博会中,以全国兰博会最为著名。

全国兰博会创办于 1988 年,由中国兰花协会、中国兰花学会和举办地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为全国最高规模的兰事盛会,迄今已举办了 14 届。

兰博会集兰花展览、兰文化交流、兰花交易、兰花用品展销、经贸洽谈、旅游观光等为一体,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兰博会的组织管理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种博览会还有内容较单一或某一种兰花品种的,如兰文化博览会、兰花用品博览会、春兰博览会、蕙兰博览会等。

除此之外,各地还举办了一些兰花展览会,在内容上与兰博会大同小异,唯规模略小而已。

兰园。

有的叫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

这些兰园、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为小规模的植兰场所,也是宣传弘扬兰文化的细胞单位。

有的建在家里的阳台上、庭院里、屋顶上,有的建在城市郊区或农村。

小的只有十几平方米,大的也不过几亩地。

从搭建情况看,有的比较简陋,仅用遮阳网遮下太阳;有的采用阳光板和遮阳网,成一封闭养兰场所;有的为全温控兰房,里面现代化养兰设施一应俱全。

但总体讲,这些兰园、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里兰花品种不多,主要以养高档次兰花为主。

除观赏外,有的也进行经营。

在这里,兰友们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兰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兰花公司。

兰花公司是兰花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经营企业。

为了扩大产业化,单靠兰园、兰苑、兰房已不能适应形势,于是有的办起了兰花公司,大批量收集、生产、经营兰花和兰花用品,也成为弘扬兰文化的重要阵地。

这种公司,最成功的当为广东省汕头市陈少敏先生的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这个占地 60 余亩的现代化兰花公司,为一家集中国兰花收集、栽培、科研、贸易、宣传兰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兰花专业公司,拥有国兰 1000 多个品种, 20 多万盆, 100 多万苗。

为目前东南亚地区兰花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兰花栽培批发基地,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经营规模之大,其兰花铭品之多,其栽培管理之先进,其兰花长势之好,看后令人赞叹不已。

兰花市场。

兰花市场是兰花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兰花市场有单独的兰花交易市场,也有在花卉综合市场中设立的兰花部分。

无论单独也好,综合也好,都是兰花交易的平台。

这里是兰农、兰商、兰友云集的场所,他们在这里交易兰花,交流信息,传播文化,增进友谊。

活动中,兰花文化在悄然传播。

兰花市场,产兰区有,非产兰区也有;城市有,农村也有;社区有,厂区也有。

规模最大的,生意最红火的,当为广州市顺德的陈村。

那里兰房一个接着一个,里面兰花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

随着全国养兰人数越来越多,兰花市场将更加活跃,更加规范。

兰花节。

节庆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社会现象。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重庆、云南、四川、浙江等省市的一些地方以兰花为媒,举办了兰花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些兰花节中,冠以“中国”的是浙江省的兰溪市,该市从 2000 年起举办了中国兰花节,到 2004 年已举办了 5 届。

这个兰花节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和兰友参加,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兰事活动也越来越活跃,相信今后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兰花节。

兰花村。

兰花村为兰农、兰商集中居住的地方。

这里既可居住,又可栽培;既可展览,又可销售;既可观光,又可休闲。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受广大兰农、兰商和兰友青睐。

全国各地兰花村以浙江省兰溪市的兰花村最为著名,那里环境优雅、设计整齐、布局合理、居住方便,既是兰花基地,又是兰花市场,还是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而且收藏着大量兰花珍品、铭品、绝品及与兰文化有关的各种书法、字画等,简直是一个兰花及兰文化博物馆。

兰花歌。

以兰花为歌词的歌曲,著名的应该是“兰花草”了。

歌词原是胡适的一首诗,歌词为“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的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期盼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处处,飘来许多香。

”这首校园民谣曲调优美动听,十分惹人喜爱。

1996 年第 6 届全国兰博会时,还诞生了《兰花之歌》,歌词为“大地花卉千千万,我爱兰花万万千。

娟娟春兰香正好,婷婷夏蕙亦清香。

多姿多彩秋兰美,报岁墨兰芳名扬。

幽幽兰花飘四海,深深兰谊五洲传。

千歌万曲颂兰德,天南地北结兰缘。

兰花,秀丽之花。

兰花,高洁之花。

我爱兰花万万千。

”寥寥数语,把兰花的品种、秀丽、高洁、韵味写得淋漓尽致,把人们的爱兰之情抒发了出来。

兰花诗。

以兰花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古已有之,屈原的《九歌》中,曾写道:“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他和孔子一起奠定了中国兰花文化的基础。

此后咏兰诗不断。

有人曾选编了 800 余首,编成一书。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咏兰诗则比比皆是。

朱德、陈毅、张学良等名人都有咏兰诗存世。

兰花画。

画兰者,早在古代就有记载。

从已有的史料看,画兰最早的画家是唐代的殷仲容。

唐代的名僧贯休,也曾画过兰花,可惜画作没有保留下来。

北宋诗人苏东坡,曾画过兰花,亦没有真迹传世,却留下了题画诗《题杨次公春兰》。

宋代赵孟坚的《春兰画卷》、《墨兰卷》,都是上乘之作。

到了明清,兰花画家则大量涌现,存世的画集如文征明的“兰竹卷”、石涛的《兰石图》、《露兰风竹图》等。

至于近现代画兰的人就更多了。

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李若禅、张大千等的兰画更是各领风骚。

他们的传世力作,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兰花书。

中国最早的兰花书籍为唐代陈处士的《种兰篇》,但此书已失传。

到了南宋,宋时庚于 1233 年写出了《金漳兰谱》,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兰花著作。

到了明清,艺兰书籍纷纷出版,而且多有存世。

这些书籍,是艺兰人经验的总结,也是研究、探讨兰花的成果。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出版的兰花书籍则更是不胜其数。

有的是专家撰写的,有的是艺兰人撰写的;有的是写兰花栽培管理的,有的是写兰花鉴赏的。

这些书,皆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真是读来爱不释手。

兰花报刊。

许多报刊经常宣传兰花和兰事活动,对弘扬兰花文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国还办了若干种兰花杂志。

中国兰花协会主办的《中国兰花》杂志、中国兰花学会主办的《兰》杂志,创办早,质量高,发行量大,拥有大量的读者,深爱人们喜爱。

南方日报主办的《兰花宝典》,在 2004 年试刊六期后,于 2005 年正式创刊,该刊一问世,即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浙江省的《兰蕙》、四川省的《天府兰花》等杂志,在中国兰界也颇受欢迎。

兰花电视。

充分利用电视这种现代传媒宣传兰花,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

有的电视台加大了对兰花和兰事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大了对艺兰先进人物的宣传,甚至制作了专题片,反复播放。

有的兰花公司、兰园、兰苑、兰圃和兰家,专门制作了 VCD 、 DVD ,介绍兰花的历史、栽培、管理、鉴赏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兰花文化,推动了群众性养兰活动的开展。

兰花网站。

信息时代为兰花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近年来,兰花网站纷纷开办。

影响力最大的为“中国兰花网”,这个网站为中国兰花协会的专用网站,该网站信息量大、形式活泼、点击率高,堪称中国兰花网站中的“大哥大”。

各省市自治区的兰花组织,有的也办了兰花网站,如北京、云南、贵州、湖北、江西等。

有的地市州的兰花组织,也有自己的网站。

有的兰场、兰园、兰苑等,为了扩大宣传,也办起了网站或网页,尽管有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有这么个宣传手段,已是相当不错。

兰花组织。

如今,全国各地兰花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属国家一级的为中国花卉协会兰花专业委员会即中国兰花协会,中国植物学会兰花专业委员会即中国兰花学会。

省级兰花学会已陆续在建立。

有的叫兰花协会,有的叫兰花学会,有的叫兰花研究会。

其宗旨都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兰花文化,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

有的地市县甚至大型企业、集团也建立了兰花组织。

这些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兰花组织,每年都开展一些兰事活动,活跃着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着中国兰花文化向前发展。

兰花讲座。

为了普及兰花知识,各地开办了一些兰花讲座、培训班、学习班等,向广大兰友普及兰花的基本知识,诸如栽培、管理、鉴赏、市场等,同时为大家提供各种信息,这对提高兰友的素质,实现“让兰花进入千家万户”的目标,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使用。

这种讲座、培训班、学习班,深受广大兰友的欢迎,有条件的,应当经常举办。

兰花文化链是一条永远闪光的链条。

随着社会的发展,兰花文化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兰花文化的链条将更加璀璨夺目,中国兰花文化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