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学案生物膜系统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学案生物膜系统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学案生物膜系统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课前预习案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二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

2.结构上的联系:

3.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为例)

考点三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离子、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O 2、CO 2、H 2O 、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表示曲线(一定浓度范围内)

O 2分压对该运输方式的影响

A 点:无氧呼吸为物质运输提供能量

2.大分子的运输

运输方向 图解

实例

备注

胞吞 细胞外→细胞内

白细胞吞噬细菌等

①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需消耗能量,不需载体蛋白协助

胞吐

细胞内→细胞外

分泌蛋白、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等(蛋白质类激素、消化酶等) 【预习检测】

1. 关于细胞膜发现历程中的种种结论,被后人证实为正确的是( ) A. 欧文顿: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

B. 罗伯特森:“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C. 桑格和尼克森:流动镶嵌模型

D. 细胞膜是静态结构膜

2. 下列关于植物对离子选择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特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B. 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的有无,决定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种类

C. 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的多少,影响对离子选择吸收的多少

D. 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

3.人体细胞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的去向,其转运过程如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示生物膜的变化过程最能体现细胞膜具有 特征。 (2)图示蛋白质转运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变化是 。

(3)图中蛋白A 为,能降解侵入细胞内病菌的结构,其降解产物的去向是。若部分蛋白A 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会、不会)引起细胞损伤。研究发现,细胞能够清除受损线粒体(即“自噬作用”),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自噬作用”会(增强/减弱/不变)。

(4)图示蛋白B自内质网合成至排出到细胞外至少通过层磷脂分子。在“淋巴因子、呼吸酶、胰蛋白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几种物质中,不可能来自蛋白B的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功能不同,其原因是不同。

(1)一定流动性

(2)保持相对稳定

(3)多种水解酶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不会增强

(4)0 呼吸酶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课内探究案

【考纲、考情、命题】

考纲要求三年考情命题趋势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014山东、江苏、海南 2013天津、山东 2012广东

1.趋势分析:多以图像分析或综合比较的形式考查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在结构、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

2.备考指南:(1)复习时注意

结合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理解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构建各种跨膜运输的模型,加深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

的理解。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014全国课标、海南、北京

2013全国Ⅰ、江苏、福建、北京、浙江、山东

2012北京、广东、海南、安徽

【学习目标:】

1. 准确说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联系。

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体会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例1】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间的通迅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迅的实例:

(1)A 图中的激素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 。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肝细胞接受这一激素刺激后所发生的生理反应是 。

(2)B 图中的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实现了电信号到 和 转换和传导,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

(3)C 图所示的抗体与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在分布部位上的区别是

。这一过程细胞所释放的组织胺作为信号分子会导致血管的变化是 。 【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糖蛋白 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2)化学信号 电信号 兴奋或抑制

(3)吸附在细胞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血管通透性增大

1.细胞膜和液泡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及数量。

2.分泌蛋白和细胞内蛋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二者都是蛋白质,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②二者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合成过程中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合成过程中的mRNA 模板都来自细胞核内的DNA。

(2)不同点

①作用部分不同: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如抗体、消化酶和一些激素;

细胞内蛋白则在细胞内起作用,如有氧呼吸酶、光合作用酶及构成细胞的结构蛋白等。

②合成部位不同:分泌蛋白是由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所合成的,由粗面内质网加工,而细胞内蛋白是由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所合成的,加工则与滑面内质网有关。

练习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事

A.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

B.信使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考点二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2】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乙,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丙,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1.各种“膜”的区别

肠系膜、口腔黏膜等属于。

生物膜包括。

具膜细胞器有。

2.细胞膜探究历程中设计的实验(研究)方法有哪些?

物质提取、荧光染色、同位素示踪、模型构建

3.哪些生物膜上有核糖体?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哪些?

内质网、核膜;中心体、核糖体

练习2.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叶绿体的基粒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2013山东,1D)

②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未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2013天津,1A)

③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2012广东,1D)

④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2011江苏,2C)

⑤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2010山东,5B)

A.一项正确B.两项正确

C.三项正确D.四项正确

考点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例3】右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

1.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内在因素

物质跨膜运输与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有关,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外界因素

(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2)O2浓度

(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如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练习3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如果X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则在一定范围内,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B.如果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C.如果X(氧气除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被动运输,则其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D.如果X是脂溶性的物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般是协助扩散

练习4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依靠膜上的钠—钾泵维持的,如图所示,每消耗1分子的ATP,

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据图分析不

.正确的是()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钠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钾也为逆浓度梯度运输

D.该过程会使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反馈练习】

1.(2013·高考北京卷)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2.(2013·高考福建卷)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3.(2013·高考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细胞内浓度(mmol·L-1)

细胞外浓度(mmol·L-1)

K+140.0 3.0

Na+18.0 145.0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2013全国Ⅰ,3C)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2012广东,1B)

C.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2011北京,3B)

D.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2013福建,1B) 【我还有的问题】

课后作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