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纹饰图案。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动荡的政治局势中,社会不稳定,人们渴望通过艺术来寻求安慰和心灵的寄托。
山水画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主要以描绘山川河流、悬崖峭壁为主,注重表达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恢弘。
二、中期发展与繁荣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山水画的中期发展时期,也是山水画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他们通过运用墨色的深浅、线条的变化以及构图的布局来表现山水的变幻和气势。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王维、李思训、顾恺之等。
三、宋代的山水画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也是山水画达到了巅峰状态。
在宋代,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他们通过构图、墨色运用、笔墨的力度和变化等手法来表现山水的气势和韵味。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范宽、李唐、郭熙等。
四、元代以后的山水画元代以后,山水画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明代(1368年-1644年)山水画家注重对山水景色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清代(1644年-1912年)山水画家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绘画艺术的引入和中国社会的变革,山水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画家开始尝试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融入到山水画中,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山水风景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绘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
一、起源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岩石绘画和篆刻艺术。
在古代,人们通过在岩石上刻画山水图案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
这种岩石绘画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后来山水画的基础。
二、发展阶段1. 唐宋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
在唐代,王维、李思训等画家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壮丽的山水风景。
而到了宋代,范宽、郭熙等画家则更加注重表现意境和气氛,形成了“写意山水”的艺术风格。
2. 元明时期:在元代,董其昌、黄公望等画家提出了“山水有形,有神,有意”的艺术理念,强调笔墨的表现力和意境的创造。
明代的文人画家们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将山水画与诗词相结合,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代表的新风格。
3. 清代以后:清代的四王(石涛、郎世宁、唐伯虎、文徵明)和八大山人等画家,进一步发展了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他们注重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使山水画更加富有内涵和艺术性。
三、代表作品1. 《洛神赋图》:这是唐代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以洛水和神女的形象为主题,通过精细的线条和细腻的色彩表达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2. 《溪山行旅图》:这是宋代画家李唐的代表作品,通过简洁明快的笔墨和富有变化的构图,展现了山水的壮丽和宁静。
3. 《清明上河图》: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繁复的细节描绘了北方城市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古代城市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4. 《秋山图》:这是明代画家文徵明的代表作品,以淡墨轻柔的笔法描绘了秋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岩石绘画到唐宋时期的写实主义,再到元明时期的意境表达,以及清代以后的技法创新,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1. 起源和初期发展(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最早的山水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的画家们开始将自然景观融入到绘画中,描绘山川河流和自然景观的美景。
这些早期的山水画作品多以简洁的线条和平面构图为主,形式较为简单。
2. 宋代山水画的繁荣(10世纪-13世纪)在宋代,山水画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山水画家以北宋的李成、李唐、范宽等为代表,注重描绘山水的形态和气势,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变化和气氛。
他们运用了更加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使得山水画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艺术感染力。
同时,宋代山水画也开始注重表现人物和人文景观,增加了人物和建筑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3. 元代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13世纪-14世纪)元代山水画家以赵孟頫、黄公望等为代表,他们在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元代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宏伟,追求笔墨的奔放和豪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同时,元代山水画家还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境界,使得画作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4. 明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变革(14世纪-17世纪)明代山水画家以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为代表,他们在元代山水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变革。
明代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意境,强调笔墨的变化和水墨的运用。
明代山水画家还注重表现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使得画作更加贴近生活和具有情感共鸣。
5. 清代山水画的兴盛与衰落(17世纪-20世纪)清代山水画家以石涛、郑燮、巨然等为代表,他们在明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清代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壮丽,追求笔墨的丰富和变化。
然而,随着清朝的衰落和西方绘画的影响,山水画逐渐走向衰落,艺术创作的活力和创新性逐渐减弱。
6. 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与变革(20世纪至今)随着现代绘画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变化,山水画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摹仿自然到后来的追求意境,山水画在不断变革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阶段1.1 起源于古代山水画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创作了最早的山水画作品。
1.2 摹仿自然在起源阶段,山水画主要是摹仿自然景物的形态和色采,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体面。
1.3 传统技法古代山水画家主要使用水墨、宣纸等传统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形成为了独特的绘画技法。
二、发展阶段2.1 唐宋兴旺在唐宋时期,山水画达到了鼎盛期,浮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王维、李唐等,他们在创作中注重意境的表达。
2.2 表现形式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也逐渐多样化,浮现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作品。
2.3 形成独特风格在发展阶段,山水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形成为了各具特色的独特风格。
三、现代转型3.1 西方影响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开始融合西方艺术元素,创作出新的风格。
3.2 技术革新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山水画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数字化绘画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
3.3 艺术思想更新现代山水画家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情感,作品更加注重表达当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感。
四、当代多样化4.1 多样化风格当代山水画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形式,有传统水墨画、写意山水画、现代抽象山水画等。
4.2 融合创新当代山水画家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实验,将不同的艺术元素融合到作品中。
4.3 国际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山水画逐渐受到国际关注,国际交流促进了山水画的多样化和发展。
五、未来展望5.1 传统与现代融合未来山水画将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5.2 艺术创新未来山水画家将不断进行艺术创新,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拓展山水画的边界。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山水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表现自然景观的漂亮与壮丽。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以及山水画的五个发展阶段为主线,详细阐述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山水画的发展1.1 原始山水画的形成:原始山水画主要浮现在先秦时期,艺术家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表现出山水的基本轮廓和纹理。
1.2 唐宋山水画的繁荣:唐宋时期,山水画进入了繁荣期,艺术家开始注重山水的构图和细节表现,通过墨色的运用,创造出富有气韵的山水画作品。
1.3 元明山水画的创新:元明时期,山水画开始追求写实性和透视效果,艺术家注重山水的光影变化和远近关系的表现,使作品更加立体和生动。
二、近现代山水画的发展2.1 清代山水画的变革:清代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艺术家开始注重意境的表达,运用不同的笔法和色采,创造出更加抽象和富有情感的山水画作品。
2.2 水墨山水画的兴起:近现代,水墨山水画成为山水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水墨的渲染和笔墨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山水意境。
2.3 西方绘画与山水画的融合:近代,西方绘画的影响逐渐渗入到山水画中,艺术家开始运用西方的透视和色采理论,使山水画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三、当代山水画的发展3.1 抽象山水画的崛起:当代山水画中,抽象山水画成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抽象的线条和色采,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内在感受和情感体验。
3.2 数码山水画的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山水画开始浮现,艺术家通过计算机和数码技术,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和虚拟的山水画作品。
3.3 生态山水画的关注:当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生态山水画成为一种热门的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山水画作品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传递出环保意识。
四、山水画的国际传播4.1 山水画的海外影响:山水画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不少西方艺术家受到山水画的启示,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山水画的发展历程的详细介绍。
1. 先秦时期:山水画的萌芽在先秦时期,山水画的元素已经开始出现在青铜器、陶器和石刻等艺术作品中。
这些作品中的山水形象多为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案,但已经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表现和追求。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开始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画家们开始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墨线的勾勒和水墨的渲染,表现出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
代表性的画家有顾恺之、王羲之等。
3. 唐宋时期:山水画的繁荣时期唐宋时期是山水画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
他们在表现山水景色的同时,注重描绘自然的气韵和意境。
代表性的画家有李思训、李成等。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多采用了写意的手法,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创新。
4. 元明时期:山水画的变革与发展元明时期,山水画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画家们开始注重山水画的写实性,追求更加真实的自然表现。
同时,山水画的构图和色彩也更加丰富多样。
代表性的画家有黄公望、夏珪等。
5. 清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清代山水画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画家们更加注重表现自然景色的细节和气氛,追求更加完美的艺术表达。
代表性的画家有郑板桥、石涛等。
6. 近现代:山水画的现代化发展近现代以来,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
画家们开始尝试用新的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使山水画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的萌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初步发展,再到唐宋时期的繁荣,元明时期的变革与发展,清代的继承与创新,以及近现代的现代化发展,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和创造力。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包括起源与初期发展、繁盛时期、现代转型以及当代发展。
通过对这些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山水画在中国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1.1 早期山水画的起源: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壁画和绘画技法,最早浮现在东汉时期。
1.2 五代十国时期的发展:在五代十国时期,山水画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艺术家开始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1.3 南宋时期的创新:南宋时期,山水画进入了繁盛的时期,画家们开始运用更加精细的笔墨技法,注重意境的表达。
二、繁盛时期2.1 宋元时期的巅峰:宋元时期是山水画的繁盛时期,画家们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注重表现自然的变化温和韵的传达。
2.2 文人画的兴起:在明清时期,文人画成为山水画的重要流派,画家们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
2.3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晚清时期,山水画开始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画家们尝试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三、现代转型3.1 新文化运动对山水画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时期,山水画受到了现代观念的冲击,画家们开始反思传统绘画的局限性,并尝试创新。
3.2 中国画派的崛起:20世纪初,中国画派的画家们开始提倡山水画的现代化,注重个人创作和表达。
3.3 折衷与实验:在现代转型时期,画家们尝试将传统的山水画和西方绘画的技法相结合,进行实验性的创作。
四、当代发展4.1 当代山水画的多样性:当代山水画呈现出多种风格和形式,画家们注重个人创作和表达,尝试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4.2 技术与媒介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画家们可以利用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创作,为山水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4.3 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当代中国山水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经历了起源与初期发展、繁盛时期、现代转型以及当代发展等不同阶段。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起源阶段(公元前500年-公元618年)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21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山水画的起源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山水”观念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山水是宇宙间最具象征意义的事物,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起源阶段,山水画主要以线条勾勒为主,表现出山水的轮廓和形态。
画家注重表达山水的气势和神韵,追求笔墨的简洁和纯粹。
代表性的作品有《郑燮山水图》和《张僧繇山水图》。
二、发展阶段(公元618年-公元1911年)隋唐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山水画的发展阶段,绘画技法逐渐成熟,艺术风格多样化。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逐渐从线条勾勒转向注重色彩和构图。
画家开始运用水墨和颜料来表现山水的变化和气氛。
代表性的画家有王维、李思训和顾恺之。
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是山水画的黄金时期,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达到了巅峰。
画家开始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景物的写实性。
南宋时期的画家范宽和北宋时期的画家李唐成为了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
明代画家沈周和文征明注重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清代画家石涛和郑燮则注重山水画的气势和神韵。
三、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山水画丰富了中国绘画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丰富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
其次,山水画强调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
山水画注重表达山水的气势和神韵,追求笔墨的简洁和纯粹,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
最后,山水画传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和文化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玊 堂 富 贵 图 南 唐 徐 熙 轴 绢 本
《写生珍禽图》黄荃(约903-965)
吴门画派 中国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明四家,亦称“吴派”。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 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均属吴郡(今苏州)人, 故名。
《庐山高图》沈周 立轴 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看泉听风0.25——2000.07.03),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 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
赵望云(1906~1977),河北束鹿人。平生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以人物山水称著。 历任西北文物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西北文化局和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美术家 协会常务理事,美协西安分会主席,陕西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等职。
4,漓江画派 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的绘画流派之一。所谓漓江画派,是指以表现时代 风貌为宗旨,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广西当代画 家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鲜明艺术风格的画家群体。中国历史上就有很 多画家画过漓江山水或以漓江山水成名,如20世纪广西老一辈画家帅础坚、阳太阳、 黄独峰、涂克等也曾经创作出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漓江山水作品,为漓江画派的成长 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黄格胜为首的广西一批画家, 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南方的风景上,逐渐形成了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 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体,这些画家以共同的艺术表现对象和相近的绘画风格,在国 内画坛独树一帜,引人瞩目,漓江画派逐渐形成。, 5,巴蜀画派 巴蜀画派所说的巴蜀画派和巴蜀文化一样是从广义上来界定的。从地域 上来说,巴蜀画派指包括重庆在内的四川地域内,以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为依托,包 括省内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地区绘画的流派总称。广义的巴蜀画派不仅指 四川本地的画家,还包括在其他地区的四川籍画家和许多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等 院校分布在各地的画家,以及入蜀多年为巴蜀绘画做出贡献的画家。在当今的画坛上 仍活跃着一批巴蜀画派代表画家,如龙瑞、范扬、陈野平等人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 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画。 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展子虔(约550年~600年)《游春图》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
山水画之系统化
在思想准备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革命集成的是荆浩。荆浩提出了中国山水画 的系统美学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笔法记》。在论著中,提出“气、韵、思、 景、笔、墨”的六要说;再者,荆浩提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勾斫程式法则,使中国 山水画第一次具有了程式法则上的复杂性与丰富性。第三,荆浩提出了中国山 水画的中心全景模式
《春山积翠图》戴进 上海 博物馆藏
近代山水画派介绍 1,岭南画派,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影响最大 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它是 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 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 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 2,长安画派,关于长安画派的提法,最初是在1961年秋,由中国 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的赵望云、方济众、何海霞、李梓 盛、康师尧等6位主要画家的作 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他们的作 品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时代精神、雄浑 厚重的气势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广大观众和美 术 界的高度评价。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的座谈会上,被誉为长安画 派。 3,黄山画派,是指清朝初所扎根黄山,潜心体味黄山真景,描绘黄 山神妙绝伦的境名胜,在山水画史上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一个不 同籍贯的山水画家群。黄山,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每当人们提起 中国山水画,就会油然想起黄山,称它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黄山 享有如此盛誉,功在明末清初创建的黄山画派的艺术大师们。这些 艺术大师开拓了黄山这块艺术瑰宝,在当时“舟车闭塞“的原始山 林中,把“天造的仙境”绘成纸上丹青,传播民间,对当时的画坛 和后来的山水画都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早期山水画的形成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之热爱,在一次不经意间 用树枝或石块在岩石和土地上描绘出简单的自然景观,在耕作闲暇之时自娱自乐, 从中体会自然美景带来的视觉享受。 最早的画家是敤(kě)首,又名“画嫘”,据文献考证,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以 画入史的画家,是中国画祖,故又称画嫘。山水画也是画嫘所创。到了秦汉时期, 山水画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开始了具象写实的国画创作,把野山野水一丝不苟地 画入纸绢之中带进人们的居室,加以装裱后挂在厅堂之中做欣赏观摩,既装饰了 居室又陶冶了性情。这种进步的绘画思想伴随着华夏儿女又度过了一千年。到了 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逐渐走向了成熟。
阳太阳(1909年12月6日—2009年8月25日),男,广西桂林人,又名阳雪坞; 晚号芦笛山翁,80岁后称画童。是中国美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擅长中西绘画、书 法和诗文,是一位德高望重、成就杰出的艺术家。阳太阳是“漓江画派”的开拓 者、旗手和领军人物。
龙瑞(通翰斋)龙瑞,1946年生于成都,长在北京。笔名大龙、蜀人。 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
《绿荫草堂图》文徵明 立轴
米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指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绘之画。画史上称“大米、 小米”,或名“二米”。米芾画山水从董源变来,突破勾廓加皴的传统技 法,多用水墨点染,不求工细,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 似便已。”其子米友仁(1074~1153),字元晖,晚年号懒拙老人,画院 学士,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用水墨横点写烟峦云树,崇尚平淡天真,运 笔了草,自称“墨戏。“二米”均居襄阳和镇江,对萧、湘二水及金、焦 二山自然景色特别陶醉。故‘二米’山水画多以云山、雨霁、烟雾为题材, 纯以水墨烘托,用卧笔横点成块面的“落茄法”表现烟雨云雾、迷茫奇幻 的妙趣,世称“米点山水”、“米氏云山”,属水墨大写意。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与鉴赏
中国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 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 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山水画也是中国人情 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 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 的中轴主线。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最早本名张正权,后改名张爰、张猿, 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中国画家,四川内江人, 祖籍广东省番禺县。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畬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 齐”和“南张北溥”。廿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曾 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等及外国毕加索交游切磋。1958年以写意画《秋 海棠》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 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1983年4月2日逝世。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别名李永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 中国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国画大师。自幼习画,早年先后入上海美专、国立西 湖艺术院学习。1946年任教于北平艺专。1956年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 写生。其山水画早年取法八大,笔致简率酣畅,后从齐白石习画,用笔趋于凝练。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匡庐图》 荆浩 五代· 后梁 现藏台北故宫博 物院
古代山水代表画派
黄派 又称“黄筌画派”、“黄家富 贵”。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它是五代山水画两大流 派之一,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黄筌。 徐派 又称“徐家野逸”,简称“徐 派”。中国著名的画派之一,也 是五代山水画两大流派之一。代 表画家为南唐的徐熙。他的作品 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 潇洒的风格,故后人以徐熙野逸 称之。
《潇湘奇观图》米友仁
浙派 亦称“浙江画派”。中国画流派 之一。明代前期主要画家戴进开 创。戴进(1388~1462),字文 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 塘(今浙江杭州)人。作画受李 唐、马远影响很大,取法南宋画 院体格。擅山水、人物、花果、 翎毛,画艺很高,风行一时,从 学者甚多,逐渐形成“浙派”。 后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吴伟 (1459~1508),学戴进而更为 豪放,也有不少人追踪他的画风, 又形成浙江派的支流——“江夏 派”。浙派、江夏派的著名画家 有张路、蒋三松、谢树臣、蓝瑛 等。明代中叶后,吴门画派兴起, 主宰画坛。至明末“浙派”不再 出现于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