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共30张PPT)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滴一个 工业国家。
(2)促使西方国家学习英国的 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课堂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 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方式到达欧洲?( )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7.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首先产生于( )
A.冶炼业
B.纺织业
C.机器制造业 D.交通业
谢谢观看!
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 )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5、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
A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B 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 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建立 D 使机器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6、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下列哪种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2.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
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
D、机器制造业建立起来
3、19世纪中叶,下列哪个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
A、美
B、英
C、法
D、德
4、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 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9张PPT)

政治条件
充足劳动力
资本积累
技术条件
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大量技术
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因素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发展资本主义。
直接原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阅读书本,归纳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领域、国家分别是什么?
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完成了由工具到机器的转变,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取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方式)
哈格里夫斯
材料 :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蒸汽
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手工工场
大机器工厂
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工厂与工场的区别: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生产领域开始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以“机器工厂” 取代“手工工场” 以“机器生产 ” 取代“手工劳动”工业革命本质: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斯
芬
蒂
森
2.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了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充足劳动力
资本积累
技术条件
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大量技术
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因素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发展资本主义。
直接原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阅读书本,归纳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领域、国家分别是什么?
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完成了由工具到机器的转变,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取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方式)
哈格里夫斯
材料 :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蒸汽
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手工工场
大机器工厂
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工厂与工场的区别: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生产领域开始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以“机器工厂” 取代“手工工场” 以“机器生产 ” 取代“手工劳动”工业革命本质: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斯
芬
蒂
森
2.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了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27张PPT)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 一个 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 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 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 能力。
——《大国崛起》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进行 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 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海内外市 场不断扩大 。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 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 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
原因
制度保障
市场刺激 最先开始的行业?
劳动力
资本积累 技术、资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过程 1、开始
纺纱 棉 纺 织 业
织布
这种纺车发明于16世纪早期,它 是通过工人脚踏踏板,带动纺轮转 动来进行纺纱的。这种纺车能够同 时进行搓捻棉线和缠绕棉线两项工 作,但是生产力很低 。
织布机上的长线是经线,穿梭于 经线间的是纬线,织布机下设有踏 板,织工通过踏板来进行工作。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 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W)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过程 3、工厂制度
生产方式的变化
选址的变化
规模的变化
生产技术和方式的改材进料,在提高生产效率的 同时,又带来了什么研样读的新问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过程 4、交通运输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 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纺
织
1721年-1778年
业 织布 珍妮机用人作动力,整台机器包括一个手摇轮和一排并列
的纱锭。用手摇动轮子,不用手指的帮助,棉花就能够同
时纺成。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
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过程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出 现,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共35张PPT)

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 和不懈努力。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瓦特万能蒸汽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机。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 算单位是“瓦特”(W),这是以由对蒸汽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英国科学家詹姆斯·瓦特的名字命名。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发展的变化 (2)社会关系的变化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 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 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 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 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资产阶级 和 无产阶级
(3)国际关系的变化
(4)世界格局上变化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的 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 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 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 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 后代的劳动。”
詹姆斯· 瓦特 (1736-1819)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 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习题巩固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业老板约翰可 以 A.使用火车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使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6.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 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
①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② 市场的扩大;
③ 商品的需求。
欧洲的家庭纺纱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瓦特万能蒸汽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机。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 算单位是“瓦特”(W),这是以由对蒸汽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英国科学家詹姆斯·瓦特的名字命名。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发展的变化 (2)社会关系的变化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 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 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 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 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资产阶级 和 无产阶级
(3)国际关系的变化
(4)世界格局上变化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的 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 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 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 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 后代的劳动。”
詹姆斯· 瓦特 (1736-1819)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 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习题巩固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业老板约翰可 以 A.使用火车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使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6.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 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
①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② 市场的扩大;
③ 商品的需求。
欧洲的家庭纺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30页)

材料五
(5)阶级关系: (社会关系)
影响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影响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首先发生在英国; ②首先发生在纺织业 ;
③发明者是工人 ,科技与生活尚未真正结合;
④以分散走向集中
课堂小结
起止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一
领先国家 英国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有人说:塑料是成功的发明,也是失败的发明. ——摘自《人们日报》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把 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指什么时代? (2分)
蒸汽时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 有何作用? (4分)
二、蒸汽机与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
改良
优点:
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原 料就可以开工,效率高。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瓦 特
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汽 “蒸 时代”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
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动脑筋?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作用:
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 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 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纺织业
原因:新兴行业 ,市场需求量大 ,易于革新
4.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凯伊---飞梭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
1712年,铁匠纽可门
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
作的蒸汽机。早期发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21张PPT) 课件

(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 供不应求)
水力纺纱机
(提高纺纱速度, 结实但粗)
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 骡机
()提高纺纱速度,但 (提高纺纱速度
细而易断)
,且细而结实)
水力织布机 (提高织布 效率40倍)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 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课堂小结
】
首先发生在英国原因
君主立宪制建立、市场、资本、劳动力……
第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开始标志
一
次
进程 瓦特改良蒸汽机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工
业
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
铁路时代开始
革
命
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影响 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生产力
带来的问题
世界格 局 阶级关 系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纺织工厂的出现
工厂制度的确立
阅读95页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时间出现了工厂制度? 2.它的表现是什么?
进入19世纪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 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生产方式的变化: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业革命的进程
•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18世纪中期,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蒸汽机车与汽船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三、火车与铁路
史蒂发芬明孙发明(的182“5旅年发行)者明”人号机车
水力纺纱机
(提高纺纱速度, 结实但粗)
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 骡机
()提高纺纱速度,但 (提高纺纱速度
细而易断)
,且细而结实)
水力织布机 (提高织布 效率40倍)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 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课堂小结
】
首先发生在英国原因
君主立宪制建立、市场、资本、劳动力……
第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开始标志
一
次
进程 瓦特改良蒸汽机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工
业
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
铁路时代开始
革
命
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影响 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生产力
带来的问题
世界格 局 阶级关 系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纺织工厂的出现
工厂制度的确立
阅读95页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时间出现了工厂制度? 2.它的表现是什么?
进入19世纪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 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生产方式的变化: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业革命的进程
•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18世纪中期,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蒸汽机车与汽船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三、火车与铁路
史蒂发芬明孙发明(的182“5旅年发行)者明”人号机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共32张PPT)

动力 人力 水力 水力 水力
都受自然 条件限制
动力问题
棉纺织机器采用“水力”驱动机器运 转
那么,英国的纺织工厂应该建在 什么地方?
2.动力:
(1)改造:1774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 功,开始为冶金工厂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蒸汽机工作原理
改良蒸汽机意义:使人 类进入“蒸汽时代”, 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德意志
日
美
国 奥地利
本
国
材料二: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鸦片
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 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2.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 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房屋、树木、雕 塑、桥梁一切都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 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 是开世界之先。
A.牛顿
B.瓦特
C.卡尔本茨
D.斯蒂芬森
2.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
正式通车运营,我国步入“高铁时代”。饮水思
D 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
A.牛顿
B.瓦特
C.卡尔本茨
D.斯蒂芬森
3.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
C 生产力的重大飞跃,它开始于( )
A.17世纪中叶 B. 17世纪后期 C.18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40年代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 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改革开放,紧跟 世界发展潮流。
(2)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坚持可 持续发展战略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
B 鸣声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共25张PPT)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
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的 原因?
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①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 提供原始资本积累 ②圈地运动提供雇佣劳动力 ③国外市场的扩大,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提供市场条件 ④丰富的煤铁资源提供自然资源条件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供不应求)
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珍妮纺纱机(手摇) 水力织布机 (提高纺纱速度,结实但粗) (提高织布效率40倍)
(提高纺纱速度,但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
改进:18世纪中期,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 的发明家是瓦特。 使用:1785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 织部门投入使用。 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 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 力来源。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 战争中的帆船
英国在第一次鸦片 战争中的铁甲战舰
材料三:
3、看到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国的落后与完成工 业革命后英国的强大,Fra bibliotek有什么样的感悟?
年代 1765 1785 1807 1814 内容
“珍妮纺纱机” 改良蒸汽机 轮船 蒸汽机车(火车)
国别
英国
英国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瓦特
美国
英国
富尔顿
史蒂芬孙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840年)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材料一 3240万磅
25万磅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 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 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380万磅 —— 《共产党宣言》 1.7 万磅 1764年 1789年
“
工业革命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
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的 原因?
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①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 提供原始资本积累 ②圈地运动提供雇佣劳动力 ③国外市场的扩大,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提供市场条件 ④丰富的煤铁资源提供自然资源条件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供不应求)
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珍妮纺纱机(手摇) 水力织布机 (提高纺纱速度,结实但粗) (提高织布效率40倍)
(提高纺纱速度,但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
改进:18世纪中期,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 的发明家是瓦特。 使用:1785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 织部门投入使用。 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 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 力来源。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 战争中的帆船
英国在第一次鸦片 战争中的铁甲战舰
材料三:
3、看到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国的落后与完成工 业革命后英国的强大,Fra bibliotek有什么样的感悟?
年代 1765 1785 1807 1814 内容
“珍妮纺纱机” 改良蒸汽机 轮船 蒸汽机车(火车)
国别
英国
英国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瓦特
美国
英国
富尔顿
史蒂芬孙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840年)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材料一 3240万磅
25万磅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 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 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380万磅 —— 《共产党宣言》 1.7 万磅 1764年 1789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 发展扫清障碍。 2.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商品需 求增加,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推行圈地运动获取了充足的劳动力。 4.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资本;手工 工场的技术积累。
合作探究:如果当时珍妮机发明出 现在中国,情况会怎样?
瓦特
詹姆斯·瓦特(1736—1819)
相关史事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 改良蒸汽机有这样的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 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 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 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 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1.瓦特改进蒸汽机
2.瓦特改进的蒸汽机的意义?
C.史蒂纷孙发明了火车
D.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4.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
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下列与英国进行的这场革命有关的
是( D )
①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②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③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
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
料表明工业革命( A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页, 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 2.纺织技术革新的表现。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 1.政治前提:英国君主立宪 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 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 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最早的进行的国家:英国 2.最早的进行的行业:棉纺织业 3.引发事件: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4.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 明珍妮机
19
改良
世
蒸汽机
纪
40
年
代
运输业
基
本
机工器生厂产
完 成
合作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 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飞梭发明者凯伊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
哈
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
格
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
里
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夫
斯
欧洲的旧式纺车
珍妮机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
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 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 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 业…… 材料三: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 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四: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 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提示:如果当时珍妮机出现在中国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昙花一现。 第二种可能: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利用。
绝对不会像当时英国一样引起工业革命。原因是当时中国还处在封 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条件。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95页, 了解下列史实: 1.瓦特改良蒸汽机; 2.蒸汽机广泛使用的意义。
史蒂芬孙
1.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 时代的开始。 2.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 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 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 更加密切。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工业革命完成标志 (1)19世纪中期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或大机 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 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历程
18
世
纺织
纪
60
年
代 开
采矿 冶金
始
手工工场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 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 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 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 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 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 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 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 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
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发展 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三、火车与铁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 了解下列史实: 1.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及 其意义; 2.工业革命的意义; 3.工业革命的发展。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大大改变了社会面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 覆的变化。 (3)缩短了人和人、地区和地区、国家和国家间的距离,促进世界市场 的初步形成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 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2.工业革命完成标志是( C)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
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 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 展到欧洲、北美的知识。 2.通过阅读教材,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 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合作探究,找出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4.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主要成就
机器的应用 解决动力问进入“蒸汽时代”
解决运输问题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课堂达标检测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A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 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 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 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 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它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发展。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 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 来源。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 的地方。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 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 发展扫清障碍。 2.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商品需 求增加,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推行圈地运动获取了充足的劳动力。 4.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资本;手工 工场的技术积累。
合作探究:如果当时珍妮机发明出 现在中国,情况会怎样?
瓦特
詹姆斯·瓦特(1736—1819)
相关史事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 改良蒸汽机有这样的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 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 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 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 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1.瓦特改进蒸汽机
2.瓦特改进的蒸汽机的意义?
C.史蒂纷孙发明了火车
D.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4.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
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下列与英国进行的这场革命有关的
是( D )
①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②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③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
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
料表明工业革命( A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页, 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 2.纺织技术革新的表现。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 1.政治前提:英国君主立宪 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 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 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最早的进行的国家:英国 2.最早的进行的行业:棉纺织业 3.引发事件: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4.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 明珍妮机
19
改良
世
蒸汽机
纪
40
年
代
运输业
基
本
机工器生厂产
完 成
合作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 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飞梭发明者凯伊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
哈
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
格
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
里
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夫
斯
欧洲的旧式纺车
珍妮机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
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 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 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 业…… 材料三: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 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四: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 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提示:如果当时珍妮机出现在中国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昙花一现。 第二种可能: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利用。
绝对不会像当时英国一样引起工业革命。原因是当时中国还处在封 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条件。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95页, 了解下列史实: 1.瓦特改良蒸汽机; 2.蒸汽机广泛使用的意义。
史蒂芬孙
1.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 时代的开始。 2.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 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 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 更加密切。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工业革命完成标志 (1)19世纪中期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或大机 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 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历程
18
世
纺织
纪
60
年
代 开
采矿 冶金
始
手工工场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 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 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 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 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 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 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 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 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
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发展 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三、火车与铁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 了解下列史实: 1.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及 其意义; 2.工业革命的意义; 3.工业革命的发展。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大大改变了社会面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 覆的变化。 (3)缩短了人和人、地区和地区、国家和国家间的距离,促进世界市场 的初步形成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 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2.工业革命完成标志是( C)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
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 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 展到欧洲、北美的知识。 2.通过阅读教材,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 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合作探究,找出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4.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主要成就
机器的应用 解决动力问进入“蒸汽时代”
解决运输问题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课堂达标检测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A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 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 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 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 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它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发展。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 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 来源。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 的地方。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 工厂制度最终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