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读《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
教师读书笔记——读《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

教师读书笔记——读《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第一篇:教师读书笔记——读《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读《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来自哪里?怎样做一名教师才能收获幸福?暑假期间,带着这些困惑我细细品读了冯建军撰写的《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
什么是教师的幸福呢?作者在第一章“认识幸福和幸福感”中提出,幸福不等同于需要的满足与快乐。
对于需要的满足,必须考虑我们的能力,“一个人的需要、欲望与一个人的能力之间的比值,才是决定幸福与否的根本”,想要获得幸福,在于使需要和能力、成就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幸福与快乐也有区别,作者提出“幸福是一种满足了人生重大需要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持久的快乐,它关涉一个人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
”正基于此,教师的幸福在于在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现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之后所获得的成就感,教师的幸福是由教育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快乐汇合而成,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无论是学生一份满意的作业,或者一份满意的答卷,还是一份份入学通知书和获奖证书等等都是教师的幸福。
那么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书中二、三、四章“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的做一个教师”、“做一个教师的幸福”,通过三个极其相似的主题系统论述了教师与幸福的关系。
幸福的教师对学生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爱是基调,教育是一种大爱,教师关爱的是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用心关爱学生,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体会学生的点滴进步带来的幸福感。
幸福的教师往往是将教育当做事业的教师,对教师职业有着高度认同,对待工作充满了激情。
如文中所举例子中的王立华老师带领“激情七班”,与学生激情互动,真情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保持教学激情,教师与学生这不同的两种生命就会互相撞击,互相给对方的生命以滋润,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成长,教师在学生的影响下永葆青春。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博览群书,可以阅读高于自己已有水平的书,这无异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可以结合教学工作去读书,备课时可以多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这样上课时旁征博引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写这本曾经影响过很多人,但现在已波澜不惊的《爱的教育》的原因。
不仅仅因为我短暂的教师经历,也因为在采访中我看到的那些贫穷的儿童和深受伤害的幼稚心灵。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最近就段时间我总是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
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
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
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一直在小范围内不无自负、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
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读到这儿我非常感动。
这位母亲为了家人的幸福,到别的地方当保姆;为了多拿报酬生了重病也不说一声,直到晕过去。
而我母亲呢?也为了工作而担忧,所以不爱别人打扰她的工作。
可我却一直烦她,因此刚想出的办法被我一搅和就忘了,因此工作、稿子常常比别人晚那么两拍才交,也常常被老板批评。
我真是太对不起妈妈了。
这本小说虽说出自剧作家之手,但是它却并不戏剧化,故事朴素、人物平凡,让人感动的正是字里行间的那种简简单单的细腻质感。
这不禁让我想起周杰伦的《安静》:“睡着的大提琴,安静的旧旧的。
2023教师读书笔记(15篇)

2023教师读书笔记(15篇)教师读书笔记1之所以向大家推荐《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部书,确实是因为这个书名很讨巧,我想借助它,强化我们自己的理念。
作者常生龙,是位特级教师,“教而优则仕”的虹口区教育局长——这种成长路径看似正常却已极为罕见。
一名物理教师,一位教育局长,十年阅读500多本书,不容易,不简单。
作者从中精选50本与教育相关的著作,辅以自己的读后感,向读者推荐原著的同时,也在推荐他的教育思想——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说这部书是杂粮,因为这部书融合了50多本教育著作的思想;说它是细粮,因为这部书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教育人精读后的精彩回放。
在这个阅读的快餐时代,对于我们这样一批阅读量有限的“知道分子”,或许是适合的。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教学即创造,堪称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遴选了10本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方面的著作,聚焦课堂和学生,奉献了不少智慧。
一、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诀窍一:自己先变成孩子。
意思是说,我们只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理解教育对象,走进他们的心灵,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喜欢、尊重)。
诀窍二:遵循教育的规律。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作者结合汉语的音乐性,论及朗读之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诀窍三:要时刻以身示范。
言传身教的道理很简单,作者以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为例,告诫我们,要完善自我,博闻强记,爱好广泛,将自己和学生一起成就,做幸福的教师。
二、电影的教育价值1.好电影是一本书。
每一位老师(成人),都有自己关于电影的故事,也会有自己关于某部电影的故事,电影因其综合性的艺术特点,能够较为轻易地感染人、打动人,影响人,教育价值不菲。
2.用电影建构学习共同体。
教育遭遇了新的教育对象,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
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填鸭式教学盛行。
依托电影鉴赏,建立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回归人的教育。
3.懂鉴赏才能收获更多。
原著作者夏昆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在高二年级完整欣赏多达16部电影,把“看电影”当成教育的内容,较好地发挥了电影的教育功能,教师本身也成为电影艺术鉴赏的行家。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被《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所触动。
这本书以教师为主角,通过教师的成长与故事,展现了教师的责任、使命和幸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所在,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育人的人。
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在书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教师身份。
其次,书中对教师的幸福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幸福的教师并不是指教师的物质生活有多么富裕,而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学生带来了幸福和快乐。
在书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让他们在成长中感受到了幸福。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所在,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教师身份。
最后,书中对教师的成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成长伴侣。
在书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成长所在,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教师身份。
通过阅读《幸福的教师》,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使命和幸福所在,也对自己的教师身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珍惜。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因为,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茁壮成长,看到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看到他们在成长中感受幸福。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幸福的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近段时间,读了荆志强老师的读《幸福地做老师》一书,颇有收获。
特别是荆志强在谈到"开展生本教育的具体做法"一节讲道:老师是前置学习的精心设计者,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问题设计首先要浅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能学。
根本就是重点问题化,要形成问题串,知识辨析,问题导学。
结合我校开展的《教学内容问题化》课题研究,谈一点浅显的看法: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计是开展良好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不是越简单越好,也不是越深奥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完成问题设计,那么问题设计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一、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举一反三有灵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中能揭示矛盾,唤起联想,引起思考,使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而一些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这种问题看上去学生能简单回答,实际上却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因而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之应启而发。
二、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贴近目标有实效好的前置性问题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核心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学目标,收获既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要求。
例如在设计dash;-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吧!这是一本有意义的书,这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
下面就结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谈谈我的思考与问题。
1、我的教学中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吗?我曾对我的科学课提出了三个希望: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活动的教学,演绎出最美的探究历程;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求真的教学,科学的本义在学生的心底时时镌刻;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快乐的教学,微笑在每一个孩子童真的脸庞宜人地舒放。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15篇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15篇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1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
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波的学术专著。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极坚实的进步”。
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美国教育崇尚创造性,不注重对儿童的规定和限制,特别是不重视作为社会的或规范那样一些工具性知识;我国的传统教育崇尚循序渐进,强调对儿童的规范,不注重儿童天性的发挥。
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我们的任务是,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建立使人回归自然的教育。
教学方式“自然的,也是最好的,自然的,也是最美的”。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2杜威在《艺术经验》一书中谈到了“经验”的概念,定义为“我们经验过的物质完成了历史,有了经验”。
这个定义表明“一个经验”至少有两个意义。
一是完整性,即“完成历史”。
二是圆满性,即“完成”。
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经验”的内涵。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求。
例如,给幼儿讲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歌,帮助幼儿完全体验科学的探索活动等。
但是,很多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的完整性的同时,忽视了幼儿经验的完整性。
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不断催促幼儿完成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给幼儿答案,教师会缩短探索时间,给幼儿很多直接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教育活动完整,教师引导幼儿获得完成某种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肤浅,没有积累性。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完整的任务,在关注幼儿经验的完整性的同时,往往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完整圆满?一是分解。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书笔记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书籍,作者提倡回归教育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自律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感的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作者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我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很契合。
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等等,都让我深感认同。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我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感的人。
总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对于我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会更好地掌握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回归教师的幸福生活》有感

读《回归教师的幸福生活》有感第一篇:读《回归教师的幸福生活》有感《回归教师的幸福生活》读后感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享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神圣权利,创造幸福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学校的假期读书活动中,我细细品读了教育者冯建军撰写的《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
在此书中,作者冯老师从对幸福的观念、幸福的感受、幸福的能力的角度,从“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进行了理性的剖析和深入浅出的讨论,提出了对“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的思考。
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直接和间接人生经验中最好的东西无私奉献给读者。
书的每一行间都充满了作者为促进教师改变生活状态的高度责任感,渗透着作者梦想教师生活更幸福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境界。
在书中,读者不仅可学习幸福,同时也享受幸福。
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追求自我发展的快乐,收获成长,收获进步。
不要再获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辛酸和无奈。
主动把握自己的幸福权利,在教育活动中创造幸福,体验幸福。
一、教师快乐工作,才能真正感受教师生活的幸福工作与幸福紧密相连,工作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充满激情和渴望地面对工作,投入工作,创造性工作,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幸福人生。
工作时间是教师人生中创造力最强,人生价值突出体现最宝贵的一段时间。
教师肩负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神圣使命,如果教师能快乐工作,那么教师的创造力就能有效发挥,我们的学生就会快乐地茁壮成长。
同时,我们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就会1提高得更快。
二、教师拥有幸福能力,才能更好地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幸福是在“提升自己的生存价值”与“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的审美历程中得到实现。
我们要成为幸福的教师,就必须拥有教师的幸福能力,在“内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价值。
教师的幸福能力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去培育:第一,重目标定位。
因为当自我定位与实现之间产生较大落差时,幸福就无从获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
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来自哪里?怎样做一名教师才能收获幸福?暑假期间,带着这些困惑我细细品读了冯建军撰写的《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
什么是教师的幸福呢?作者在第一章“认识幸福和幸福感”中提出,幸福不等同于需要的满足与快乐。
对于需要的满足,必须考虑我们的能力,“一个人的需要、欲望与一个人的能力之间的比值,才是决定幸福与否的根本”,想要获得幸福,在于使需要和能力、成就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幸福与快乐也有区别,作者提出“幸福是一种满足了人生重大需要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持久的快乐,它关涉一个人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
”正基于此,教师的幸福在于在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现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之后所获得的成就感,教师的幸福是由教育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快乐汇合而成,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无论是学生一份满意的作业,或者一份满意的答卷,还是一份份入学通知书和获奖证书等等都是教师的幸福。
那么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书中二、三、四章“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的做一个教师”、“做一个教师的幸福”,通过三个极其相似的主题系统论述了教师与幸福的关系。
幸福的教师对学生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爱是基调,教育是一种大爱,教师关爱的是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用心关爱学生,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体会学生的点滴进步带来的幸福感。
幸福的教师往往是将教育当做事业的教师,对教师职业有着高度认同,对待工作充满了激情。
如文中所举例子中的王立华老师带领“激情七班”,与学生激情互动,真情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保持教学激情,教师与学生这不同的两种生命就会互相撞击,互相给对方的生命以滋润,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成长,教师在学生的影响下永葆青春。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博览群书,可以阅读高于自己已有水平的书,这无异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可以结合教学工作去读书,备课时可以多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这样上课时旁征博引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幸福的教师还要善于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教然后知困”,只有聆听了学生的意见之后,才会发现在身的不足,进而完善自我。
教师还应该蹲下身来,用心倾听,用平等的话语与学生真心交谈,学生才会接受你,而教师也会
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幸福。
教师要善用赏识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句夸赞的话有时比十句批评更有教育意义,教师赞美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学习变得快乐。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关键是要提升获取幸福的能力。
首先,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必须使自己具有平和的心境,当你心乱如麻、不知所措的时候,可以静下心全面规划一下自己的工作,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制定一个具体计划,大到十年之后,小到每一周,有了计划一步步实现,每天的生活就会充实而有成就感,自然心境越来越平和。
当任务繁重,压力过大,不堪重负时,要学会悦纳自己、相信自己。
积极的自我暗示便是一剂良方,如情绪低落时可以面对镜子对自己说:“我相信自己,我很喜欢我自己,我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我热爱教育工作,我爱自己的学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保持积极的心态,办公室杨老师常常说:“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难题,一味逃避、自责、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要着手分析原因,想对策,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难题总会迎刃而解。
保持积极的心态还需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愤怒的教师往往失去宽恕能力,变得不计后果,失去理智,我们需要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等待学生成长。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需要一颗进取心。
如同书中所引故事中的那颗努力向上生长,最终结出硕果的种子,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因为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教学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物,学生是朝气蓬勃,充满了时代的个性特征,知识与日俱进,不断更新。
活到老,学到老,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向书本学,向同仁学,要一直保持一颗进取之心。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内心和谐。
对学生,教师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们的想法,能换位思考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心灵间的默契—教师欣赏自己的学生,眼中永远闪耀着欣赏的目光;学生爱戴尊重自己的老师,眼神之中流露出敬佩的神情。
对自己的生活,教师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培养一些生活情趣,或品茗,或诗画,或弹唱,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寻找生活中的情趣,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不同与以往的教育著作,本书中每章每节都有大量鲜活生动的教育实例,这
使我在阅读时总会感同身受,而对书中对教师如何寻找幸福,如何提升幸福能力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更加强烈的共鸣,感谢杨校推荐了这样优秀的著作,作为刚入职的新教师,我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学会品味教育的幸福,思考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怎样做一名带给学生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