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精选:1964年的歌声
于右任临终之谜

于右任临终之谜德风堂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
9月的一天,于右任的老部下杨亮功到台北荣民总医院去探望他。
于右任很高兴,但由于病重及喉咙发炎,想讲的话又无法讲出来。
杨亮功于是拉着他的手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吩咐我?”于右任略思片刻,伸出一个指头。
杨亮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于右任又向杨亮功伸出三个指头,杨亮功猜测了几个答案都被于右任摇头否定了。
杨亮功只好说:“院长,等你身体好一些后,再来问你刚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行不行?”于右任点了点头。
此后,于右任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并陷于昏迷。
1964年11月10日晚上8:08,于右任与世长辞,终年86岁。
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人们便把他的《望大陆》一诗,当作他的遗嘱。
遗体被埋葬在台北最高的大屯山上,并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我国东南诸省最高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
玉山山势险峻,4米高的铜像和建材全郑州会议与会者合影(前排左二于右任)1927 是由台湾登山协会的会员们一点一点背负上去的。
于右任终于了却了登高远眺故土的心愿。
一个指头、三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一直是一个谜。
后来,资深报人陆铿觉得应该这样去理解于右任的“一个指头、三个指头”:将来中国统一了,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
“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
”这是人们对先生的评价。
位于三原的故居和那株三百多年的老槐树也在深深的感念先生。
于右任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他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是真诚的爱国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一生写下诗词近900首,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书》等;他还是著名书法家,创立了“于体”书法艺术。
▲【德风堂藏】于右任作品于右任先生的美髯公形象,就如同他同时代的张大千,让人过目不忘。
于右任生于光绪五年(1879),自幼便有异相。
他的脚趾齐平如修行高僧,所谓“圆颅方趾”,注定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于右任是辛亥革命的先驱,是国民党元老级的政治家和新闻事业的创建者。
千字文精选:妈妈,再看我一眼

妈妈,再看我一眼郑启五我妈妈是近视眼,她那双美丽的眼睛总是躲在眼镜后面,儿时的我最怕妈妈洗头发,因为头发散乱的妈妈没有戴眼镜,妈妈就变得不像妈妈了,我急得直想哭……记得有次我发高烧住进中山医院,妈妈通宵达旦地守候在我的床边,她一边照顾我,一边在备课和批改大学生的作业,妈妈不时透过眼镜用慈爱的眼光注视着我,又转而低头读写,钢笔沙沙一宿到天明……读小学时,我买了一本《成语小词典》,妈妈翻了翻,用自信的眼光看着我说“这里面的我都懂”,我似信非信,找了词典里最难的成语考妈妈,结果她都答都对了。
这是我第一次佩服妈妈,她不仅会用循循善诱的眼睛教我背唐诗,而且她躲在眼镜后面的眼睛里还藏着一本成语词典哩。
妈妈不仅教学认真,而且学术研究也越做越深,我只知道每每半夜醒来,总能透过蚊帐发现妈妈和她的眼镜埋陷在越堆越高的书卷里……她的论文《试论拜占艇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几个问题》发表在1964年第一期的《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上,后作为开篇之作收入她的《世界中世纪史散论》一书,该书在中国中世纪史学术领域颇有影响,至今仍是不少历史研究生参考和引用的对象……妈妈是厦大历史学系的教授,可我从小就不大喜欢历史而喜欢文学,妈妈从来没有勉强过我。
子承母业,我长大后也在厦大教书,有一次为妈妈抓药而上课差点迟到,已经退休在家的妈妈极为不安,好像是她自己犯了什么错,眼睛里充满了自责和内疚的眼神,好久才近乎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教了50年的书,每一堂课可都是至少提前五分钟到教室的……”前年我被外派土耳其从事孔子学院的汉语推广工作,当我漫步在伊斯坦布尔古城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拜占庭帝国的故都君士坦丁堡,是45年前母亲论文研究的地域,冥冥中我动情地拍照,摄下成百上千张的照片,我还写下了数十万字的教学和工作随笔《我在土耳其的日子》,我要用我的眼睛代替妈妈日渐衰老的眼睛,我要依偎在她老人家的身边,细说域外的点点滴滴,然而在厦门苦苦思念我的妈妈却没能熬到我凯旋的日子,突然重病倒下……万里探母病,我从伊斯坦布尔直飞上海再急转厦门,在中山医院的重症病房妈妈微微睁开眼睛,那一双注视我整整58年的眼睛此刻已经暗淡无光,任我千呼万唤却没有反应,“妈妈,再看我一眼,看看我给你写的书稿和照片啊……”2008/3/19。
小学四年级下 新经典诵读内容

四年级新经典诵读下卷1234我想顾城我想哭我想让秋天的暴雨在心上涌流我想笑我想在春天的呼吸中继续长高5《千字文》精选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诗文解析】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
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
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
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6第二单元菊花唐元稹秋丛①绕舍似陶家②,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丛:指菊丛。
②陶家:指陶渊明。
【赏析】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偏爱菊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那么元稹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喜欢菊花呢?读一读第三、两行诗句,你就明白了。
789割草归来顾城你金色的眼睛,看看太阳,太阳走远了,红衣服忘在草滩上。
是你在唱歌,是歌把你唱,草蓝边的小野菊垂头把路望……10《千字文》精选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诗文解析】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
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钜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
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
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
1112繁星(节选)冰心1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2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1314打瞌睡吴雪芬上眼皮说:怎么不撑着点?下眼皮说:你中午没吃饭啊?眼球说:一家人别吵架,来,亲一下!15第六单元饮中八仙歌唐杜甫李白①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注释】①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
【赏析】“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
杜甫是李白的挚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中桀骜不驯,豪放纵逸的特点。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材

目录第一篇章国学经典鸿蒙未辟,宇宙洪荒 (2)日月经天,星宿列张 (3)精卫填海,荡气回肠 (4)浩瀚宇宙,银河苍茫 (5)四时更替,寒来暑往 (6)大千世界,包罗万象 (7)云合雾集,千态万状 (8)人猿揖别,竖起脊梁 (9)幕天席地,饮露餐霜 (11)茹毛饮血,食果为粮 (12)钻木取火,文明之光 (13)文明古国,源远流长 (15)三皇五帝,视民如伤 (16)神农教耕,沐雨经霜 (17)第二篇章古诗词积累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池上 (20)忆江南 (21)小儿垂钓 (22)悯农 (23)悯农 (25)江雪 (26)寻隐者不遇 (27)1.民族神话鸿蒙未辟,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四极不张。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
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解释:鸿蒙未辟: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宇宙洪荒:指太古时代。
亿万斯年:形容无限长久的年代。
链接小故事: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可就在这黑暗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过去。
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
盘古站在天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
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
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
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
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解释: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事物历久不衰,永恒久远。
星宿列张:星宿像阵列一样在天幕张开。
浩浩汤汤:水势汹涌,广阔浩大的样子。
日月重光: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了稳定升平的新局面。
夸父逐日:比喻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弟子规”,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全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低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
小星星【英】珍•泰勒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芽苞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快点出来吧小芽苞别只露出个小头树皮外面多美快点出来吧太阳会给你穿上绿衣春风会送给你甜甜的露滴月亮海【意大利】贾尼・罗大里月亮海里,没人跳水嬉戏,那里没有一滴水,一条鱼儿也没有。
不会游泳的人们,这是多么美好的海!千字文(节选)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苏醒清清的溪水在静静地流,芬芳的花儿在悄悄地开,美丽的鸟儿在欢快地唱,它们在歌唱明天的太阳更辉煌。
春风唤醒了每一寸沉睡的大地,春雨滋润了每一张沉默的脸庞。
成长的草儿期待雨露阳光,伸展的心儿孕育着热情奔放。
岁岁朝朝浮云去了又来,年年月月总有蝴蝶伴着花儿飞。
春风又舞起了快乐的脚步,跟着它的脉搏我们快快跳起来。
雨【英】斯蒂文森到处在下雨,无边无沿,雨落到田野,落进树丛,淋湿了这些雨伞,又洒向海里的船篷。
千字文(节选)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什么是好孩子每个小朋友,都想成为乖孩子,让大人夸一句:“这孩子真好!”可是,什么是乖孩子?怎样才会让人夸好?山里每朵小花,是不是都开得很香、很俏? 关于这个问题,引起多少小朋友思考,让我们用一面镜子,来把自己照一照。
四年级 新经典诵读内容修改后

四年级新经典诵读上卷第一单元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1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2。
【注释】1迥:远2销:融化,消融。
树叶的香味韩国金匡夹在书页里一枚树叶有森林的香味,有天空的香味。
只要小小的一枚树叶,就能把伟大的秋的森林长久保持在心里呢。
【赏析】“一沙一世界,一夜一菩提”,用来印证这首诗再适合不过了。
一枚树叶,容纳了森林与天空,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其实,真正让他永留的是人的“心”。
第二单元桃花溪1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2,石矶3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4在清溪何处边?【注释】1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园县西南,源初桃源山北流入沅水。
2野烟:野外风尘云雾似烟。
3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4洞:指《桃花原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出口。
细雨朱自清东风里,掠过我的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
【赏析】作者用很少的笔墨勾勒出了东风化雨、生机盎然的的春风细雨图,字里行间蕴含了诗人对春来来临之际的喜悦之情。
最妙的是作者用“绒毛”来比喻细雨,令人回味无穷。
《千字文》精选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诗文解析】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第三单元大林寺1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2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3,不知转入此中4来。
【注释】1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2芳菲:百花。
3无觅处:无处寻找。
4此处:这里。
绿色的世界中国台湾冯晖岳阵阵的稻香迎面扑来爸爸弯腰拔稗子斗笠被风吹走了我追着追着忽然迷失在绿色的世界里拿着爸爸的斗笠沿着田埂走我找不到爸爸的影子但我知道爸爸就藏就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第四单元从军行七首(其五)唐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iáo)河1北,已报生擒吐谷(yù)浑2。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在幼儿园阶段,可以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诵读。
要求孩子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他们从小就能够记忆这些经典,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和语言训练,培养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性认识和爱。
在小学一、二年级,要有计划地诵读注音版的《弟子规》,并复之前学过的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此外,还要诵读古典诗词,如《咏鹅》、《草》、《静夜思》、《春晓》等。
在诵读时,要注意口诵心惟,让学生能够背诵并大概理解其意思。
在小学三、四年级,要有计划地诵读注释版的《弟子规》,并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笠翁对韵》等经典的诵读和理解。
同时,还要继续诵读古典诗词,如《江雪》、《忆江南》、《寻隐者不遇》等。
在诵读时,要遵循"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诵。
请记得好景一年,最美的时光是橙黄橘绿的季节。
小时离家,老年回来,家乡的方言未变,但鬓毛却已苍老。
当儿童们相遇时,他们互相陌生,笑着问客人从哪里来。
___乘舟准备离开,突然听到岸边传来了歌声。
桃花潭水深不及___对我深情的送别。
篱落疏疏,小径深深。
树头上的花儿还未开满,就已经飘落。
孩子们追着___急忙奔跑,但蝴蝶却飞入菜花丛中,不见踪影。
原野上的草,一年一次的枯荣交替。
野火虽然烧不尽,但春风却能吹拂生命。
远方的芳香侵入古老的道路,晴空下的翠绿相接着荒城。
再次送别王孙,满怀离别之情。
烟雾缭绕的香炉,遥望瀑布悬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三千尺,仿佛___从九天坠落。
两只黄鹂在___间鸣叫,一行白鹭飞向青天。
窗外是西岭千秋的雪景,门前是东吴万里的船只。
山峰如岭,侧面如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身处山中。
夏日的社日,人们都喜欢饮酒作乐。
鹅湖山下的稻子和谷物长得肥美,猪栏和鸡窝半掩着门。
我仍然怀念___,他即使死了也是英雄。
桑柘影斜,春天的社日散去,家家户户都喝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4年的歌声
郑启五
想到天安门去逛逛,却让“国家大剧院”给留住了,于是买了30元的门票上下走一通。
大剧院外形如一顶银盔或半粒银蛋,显得单调,但内里却气象万千,层层叠叠,楼中有楼,厅中有厅,简直就是个音乐戏曲的大世界。
音乐书店、唱片商廊、咖啡厅、饮品店穿插其间。
最是它的包容性:《朝阳沟》居然能和《茶花女》为邻,《红珊瑚》与《蝴蝶夫人》并立,只有艺术而不计左派右派,只有男女演艺而不分古今中外……
我漫步大剧院的时候,电子节目预告屏幕上正在播放《朝阳沟》的唱段,贫下中农和下乡知青在毛主席画像下歌唱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是在1964年看的戏曲艺术片《朝阳沟》,奇怪的是这么革命的现代戏却在“文革”中横遭批判,被挡在了样板戏的大门之外。
更不可思议的是文革后死灰复燃的它居然能一直忽明忽暗到今天,30年燃烧不尽!
不过似乎很快就有了结论,在大剧院顶层一个半开放的演出场地,一批“资深美女”组成的合唱团正在演唱“瞿希贤老师的歌曲”,先是很抒情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接着是气势磅礴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些都是1964年的时尚旋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旋律,而全不在乎各国无产者凭什么或为什么要联合起来!
旋律,旋律如河水一波一波涌来,旋律如双飞翼一圈一圈展翅高飞,瞿希贤的歌让我想起小学时的音乐课,以及1964年的厦大校园有线广播的《每周一歌》,再荒唐再不合时宜的唱词因为有了独特的旋律照样矫健飞翔,飞左飞右,飞上飞下,在这个21世纪的现代化的大剧院里,我被倒流的时光左右拉扯上下拍击……
200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