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炒制龙井加工技术探索
安吉白茶手工炒制技艺

安吉白茶手工炒制技艺
(示意脚本)
创作:黄祖谈
拍摄地点:溪龙乡、档案馆
总时长:2分30秒
镜号
景别
摄法
画面内容
文字解说
音效
时长
1
中景、近景
固定
《大观茶论》翻页字幕
历代白茶都被视为茶中珍稀上品,宗赵佶《大观茶论》记载:“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之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优雅的旋律
10s
2
中景、近景、特写
固定、推、拉
白茶林、白茶叶片、杯中白茶(表现色泽)且带水气、安吉目前的白茶产品等
白化茶树虽品质优异,但受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茶树难种、茶叶难加工,仅限于稀有珍品炫耀之用。后来,经过历代劳动人民不断的摸索实践,白茶加工技艺向炒、烘青发展,又受黄山毛峰类茶的影响,逐渐改良成毛峰型烘青。手工炒制的安吉白茶叶张玉白,叶脉翠绿,叶片莹薄,外形条索紧细,外观色泽为绿色,冲泡后形似凤羽,滋味鲜爽,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回味甘甜。
10s
6
中景
固定
清风、起锅、用簸箕簸场
清风:杀青叶起锅后,随即用簸箕簸扬数次,加速热气和水分的散发,使叶面迅速降温,防止鲜叶变黄。
5s
7
中景、特写
固定
挪揉:将杀青叶降温后,收拢,用手反复揉,直至杀青叶表面湿润,茶香浓郁时再摊开。
8s
8
初烘:灶中放入少量柴火,保持锅温微烫为好,适量倒入揉过的茶叶烘炒,采用带拖滚转的手法,慢炒慢烘,烘到有触手感的时,即起烘。
15s
3
中景近景、特写
机器炒制龙井茶工艺流程

机器炒制龙井茶工艺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machine-frying Longjing tea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taste of the tea. Here i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process:1. Picking: The first step in making Longjing tea is to carefully pick the tea leaves. Skilled workers select the young and tender leaves, usually in early spring, to ensure the best quality.2. Withering: After picking, the tea leaves are spread out on bamboo trays or cloth to wither. This process helps to reduc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leaves and make them more pliable for further processing.3. Fixation: The withered tea leaves are then subjected to a process called fixation. This step involves heating the leaves in a large wok or machine to stop the oxidationprocess. Traditionally, this is done by hand in a wok, but machines are also used nowadays for efficiency.4. Rolling: Once the fixation is complete, the tea leaves are rolled to shape them into their characteristic flat and slender appearance. This step helps to release the tea's flavor and aroma.5. Drying: After rolling, the tea leaves are dried to remove any remaining moisture. This is an essential step to prevent the tea from spoiling. The leaves are typically dried using hot air or in a drying machine.6. Sorting: The final step in the process is to sort the tea leaves based on their size and quality. This is done to ensure consistency in the appearance and taste of the final product. The sorted leaves are then ready for packaging and distribution.中文回答:机器炒制龙井茶的工艺流程包括几个步骤,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赖建红:安吉白茶守护人

今日农村·新人谱·新农村2020.1提到浙江省安吉县,很多人可能会马上想到安吉白茶,正是这片叶子,让这里的百姓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之路。
而提起安吉白茶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安吉县农业农村局选派的科技特派员赖建红。
赖建红是土身土长的安吉人。
1984年从杭州农校毕业后,她一直与茶打交道,情系白茶。
扎根基层三十余载,参与和见证了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可以说是这片“富民叶”背后的大功臣。
技术推广,帮助茶农增收致富工作三十余年来,赖建红先后推动攻克了安吉白茶新品种繁育、茶园标准化绿色安全生产、炒茶技艺“机器换人”、茶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多项技术难题。
在茶叶生产技术的栽培与管理的推广与应用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被大伙尊称为“赖工”——茶叶领域的工程师。
赖建红说,安吉最早发现白茶树种是上世纪30年代,但没能引起人们注意。
直到上世纪80年代,白茶树再次被发现,才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政府鼓励下,安吉白茶开始走向规模化发展之路,但是发展瓶颈也随之出现。
由于种植技术一片空白,茶树扦插成活率较低,影响产业的发展。
于是,种植技术攻关任务,落到了赖建红等技术员的头上。
经过半年多的观察和研究,赖建红和同事们终于找到了症结:施肥管理不当、夏季遮阳冬季保温设施不到位等,是导致茶树扦插成活率不高的主因。
很快,针对安吉白茶种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赖建红主持起草了《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安吉白茶国家标准》等简单易懂的科普资料,陆续发放到茶农手中。
如今,每亩茶苗的出圃量由过去的8万株提升到了25万株左右。
安吉茶树大规模种植后,炒茶效率却不高,影响了安吉白茶的品质。
于是,赖建红和同事又忙着四处寻找适合安吉白茶炒制工艺的制茶机械。
这些年来,安吉白茶的炒制经历了手工炒、单机半自动机械化炒、清洁化生产线等跨越。
现在,全自动化炒茶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而且茶叶形态美观、品质更好。
简述白茶的主要加工工序

简述白茶的主要加工工序白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其加工工序主要包括采摘、晒青、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茶的主要加工工序。
一、采摘:白茶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通常在清晨阳光刚出现时进行。
采摘的茶叶要选择嫩芽和嫩叶,鲜叶的含水量较高,茶叶含有较多的挥发性物质和芳香成分,这是制作高质量白茶的关键。
二、晒青:采摘回来的鲜叶需要经过晒青的过程。
晒青是将鲜叶在自然光照下晾晒,让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使茶叶与空气接触。
晒青的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和茶叶的含水量来调整,一般需要晒干至少一天。
三、杀青:晒干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是将茶叶在高温下迅速加热,停止茶叶内的酶活性。
杀青的目的是保持茶叶的天然色泽和芳香成分。
常见的杀青方法有烘炒、蒸烘等,其中烘炒是最常用的方法。
四、揉捻:杀青后的茶叶需要揉捻,揉捻是将茶叶进行轻轻揉搓,让茶叶的细胞断裂,释放出茶汁。
揉捻的时间和力度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加工要求来调整,一般需要揉捻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五、干燥: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是将茶叶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让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使茶叶达到合适的含水量。
干燥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加工要求来调整,一般需要干燥数天至数周。
通过以上的加工工序,白茶的制作完成。
白茶的制作过程注重保持茶叶的天然特点,尽量减少对茶叶的干扰和损伤。
白茶的制作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发酵或破坏茶叶的原始形态,因此保留了茶叶的天然香气和营养成分。
白茶制作工序简单,但对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采摘时要选择嫩芽和嫩叶,晒青、杀青、揉捻和干燥的时间和温度要恰到好处,以保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经过精心制作的白茶香气清幽,口感醇厚,受到了广大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总结来说,白茶的主要加工工序包括采摘、晒青、杀青、揉捻和干燥。
这些工序的完成使得白茶保持了其原始的香气和口感,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
通过合理的处理和加工,白茶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品质和价值,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品茗体验。
龙井制作工艺流程

龙井制作工艺流程
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揉捻、晾晒和分类等环节:
1. 采摘:选择成熟的龙井茶叶,通常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摘时需避免阳光暴晒,保持叶片完整。
2. 杀青:将采摘好的茶叶放入锅中进行杀青,主要目的是停止茶叶内部化学活性的变化,保持茶叶的颜色和口感。
杀青时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常用的方法有烘焙和闷烫两种,闷烫可保留茶叶的鲜绿色。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进入揉捻环节,通过揉捻可以形成茶叶的外形和增强茶叶内部的香气。
揉捻时需注意力度和时间的掌握,揉捻过程中茶叶逐渐变软,释放出独特的香气。
4. 晾晒:揉捻后的茶叶进行晾晒,主要目的是降低茶叶的水分含量,促进茶叶内部成分的变化和香气的形成。
晾晒时需避免阳光直射,通风良好。
5. 分类:晾晒后的茶叶根据不同的品质、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龙井一级、二级、三级等级。
根据市场需求将茶叶打包、包装和销售。
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技巧和经验的积累,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制作工艺的不同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但总体流程基本相似。
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

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安吉白茶”是适制名优茶的茶树新品种,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以来,因其“叶白、脉绿、香郁、味醇”的特点、营养保健和药用功能显着,在近二十年中白茶产业迅速崛起。
安吉白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安吉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自安吉白茶发现以来,各地对安吉白茶的发展、营养保健成分、白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少,国内各茶区也逐渐引种安吉白茶。
但是对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栽培种植等方面的总结与论述还较少。
本文就安吉白茶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安吉白茶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安吉白茶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安吉白茶原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最早的文献记载为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X1107-1110)。
因此,安吉白茶早在宋代就以其奇特的外形和优异的品质在众多茶叶中脱颖而出。
但因安吉白茶茶树开花多结籽少,有性繁殖的后代极易发生性状分化,很难保持母本的性状,故其种植规模始终得不到扩大ll-21。
现存的安吉白茶母树位于海拔800m的安吉县天荒坪大溪村。
20世纪50年代,安吉县农业科技人员将安吉白茶群体中一株白茶树移栽,并分株繁殖栽培。
到20世纪80年代初,湖州市农业局设立“浙北茶树良种选育繁育”课题,在安吉县境内对茶树资源进行调查,对天荒坪大溪村未被移栽的另一株千年白茶母树进行研究与开发。
随着安吉县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及相关选育课题l展,安吉白茶无性繁殖技术不断成熟,安吉白茶规{壮大。
1987年成立了安吉白茶开发利用试验课题{安吉白茶的加工方法、栽培措施和利用价值等进j究,为安吉白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41。
随着安吉白茶的进一步发展,1998年安吉白j省级茶树品种认定,正式改名为“安吉白茶”;2001吉白茶“中国证明商标注册成功;2006年安吉白{异的品质特征被世界茶联合会第六届国际名茶评委员会评为国际名茶金奖。
2007年后,随着安吉理生化和保健机理的研究、市场需求的旺盛和当的扶持和引导,安吉白茶发展迅速。
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以其清新淡雅的香气和鲜爽的口感而闻名。
下面是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1.采摘:安吉白茶采用春茶叶为原料,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中旬之间进行采摘。
采摘过程中需要选择茶园中的一心二叶或一心一叶的嫩叶作为原料。
2.晾凉:采摘下来的茶叶需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凉,让茶叶中的水分散发出来,提高茶叶的干燥度。
3.杀青:将晾凉后的茶叶放入锅中,进行杀青工艺。
一般采用高温烘炒的方式,将茶叶中的酶活性迅速降低,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
4.揉捻:经过杀青后的茶叶需要经过揉捻工艺。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让茶叶中的细胞液体释放出来,且让茶叶形成卷曲的外形。
5.烘干: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烘干工艺。
烘干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使茶叶的含水量达到合适的范围,同时让茶叶中的香气得以充分发挥。
6.分级:经过烘干的茶叶需要进行分级工艺。
分级的目的是为了将茶叶按照质量和外观等级划分,保证每一批茶叶的品质一致。
7.包装:分级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工艺。
一般采用密封包装的方式,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8.储存:包装后的安吉白茶需要进行储存工艺。
储存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茶叶受潮或受到异味的干扰。
以上就是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最终的安吉白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茶知识—安吉白茶介绍

茶知识—安吉白茶介绍安吉白茶是一种以中国浙江省安吉县出产的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以其鲜亮的绿叶和甘醇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吉白茶的起源、品种、制作工艺和保健功效等方面的知识。
起源与品种安吉白茶起源于唐朝,有着千年的历史。
它原本是以“白毫乌头”为传统品种,是以产于乌头山的野生茶树为原料制作而成。
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安吉县种植了白茶专用的无性繁殖一级野生茶树种苗,这些茶树长势良好,树龄也达到了数十年,品质更加优良。
制作工艺安吉白茶是采用“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制成。
在采摘后的第一时间,将新鲜茶叶进行炒青杀青,使茶叶保持绿色。
然后将茶叶轻轻揉捻,使茶叶细嫩柔软,最后将茶叶摊晾至干燥。
保鲜与贮存安吉白茶的保鲜贮存非常重要,唯有妥善保存才能保持其原有的口感和香气。
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将茶叶暴露在空气中,最好将其存放在密封的、干燥的容器中,并放置在阴凉干爽的地方。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吉白茶的氧化程度将逐渐加重,口感也会有所变化。
因此,建议在茶叶的新鲜度最好的状态下享用。
保健功效安吉白茶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
首先,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锌、锰等,能够维护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抵抗力。
其次,安吉白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脂减肥和防癌抗癌的作用。
此外,安吉白茶还可以清热解毒,护肤养颜,促进新陈代谢等。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饮用安吉白茶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应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饮用。
总结安吉白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绿茶,其特点在于鲜亮的绿叶与独特的甘醇口感。
它的制作工艺简单,但却需要精细的过程和细致的监控。
安吉白茶不仅具有高度的保健功效,而且还成为了高档礼品茶和品饮茶的代表。
饮用安吉白茶时,最好选择新鲜的茶叶,用80℃-85℃的温水冲泡,保持茶叶的原有香气和口感。
此外,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柠檬汁增加茶水的芬芳和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吉白茶炒制龙井加工技术探索
摘要:基于安吉白茶炒制龙井所具有的优异品质及巨大的经济效益,从鲜叶摊放、青锅等4方面对安吉白茶炒制龙井的机制加工技术进行了探索,这对于尽快推广和完善这一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安吉白茶;龙井;加工技术;炒制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安吉白茶是浙江省安吉县所繁育的一种珍贵稀有茶树品种,在21世纪初,安吉白茶成功引种到浙江省新昌县;此后,新昌县茶农,结合安吉白茶特点,以当地试种成功的安吉白茶为原料,基于龙井茶炒制工艺,运用龙井茶炒制机器,成功地把安吉白茶炒制成龙井;这种由白茶炒制而成的龙井,其外形扁平、极其光滑,其气味、滋味比起安吉白茶,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具有极其良好的感官品质,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而这种以白茶为原料的龙井一炒制成功,就受到我国资深茶叶专家的一致好评,并把新昌地区这种以白茶为原料的龙井,称之为——大佛白龙井。
为使大佛白龙井炒制技术更成熟更完善,为能充分发挥大佛白龙井巨大的经济效益,以下结合浙江新昌地区的龙井炒制工艺,就安吉白茶炒制龙井的加工技术进行一些探讨。
2 安吉白茶炒制龙井加工技术的探索
浙江新昌地区在把安吉白茶炒制成龙井时,普遍选用多槽式龙井茶炒制机或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进行操作,本文以多槽式龙井茶炒制机为例进行探索,其工艺流程通常为:鲜叶摊放→青锅→摊凉回潮→辉锅等环节。
2.1 鲜叶摊放
进行安吉白茶新鲜芽叶采摘时间应以牙梢未完全伸长时为宜,恰为一芽一叶初展即可进行采摘;把新鲜安吉白茶茶叶采摘下来后,要及时进行摊放才可加工,所摊放的地方不能有阳光直射,而且空气要能够对流、环境要清洁卫生;用洁净的蔑垫来摊放白茶鲜叶,其厚度和每平方米的摊放叶量要比普通龙井种略多,通常每平方米可摊放1.5kg左右的白茶叶量,为使安吉白茶鲜叶能较均匀失水,使其所含物质能与龙井茶色、味、香相一致,通常在摊放过程中要细心进行翻动,翻动次数为1~2次;摊放白茶鲜叶的时间在室内通常要达20h左右,具体摊放适度可以根据鲜叶失水率(达15%~20%)、叶质开始变软来进行掌握;这样不仅有利于把青锅炒好,而且还可把青锅中的碎末叶尽可能地减少。
2.2 青锅
有关杀青、理条、压扁等工艺,龙井茶机制通常是应用同台往复多槽式龙井茶炒制机来完成的。
2.2.1 青锅前的准备工作
以生火或者通电加热这种方式来对机器进行预热,再把机器开
动,把其往复速度调到140次/min,对锅体进行加温,并用半导体触点式测温表来对锅体进行测量温度,待锅体温度上升到1800c左右,为使锅面润滑,把少许制茶专用油擦在龙井炒制机器的每条锅槽上。
2.2.2 投入所摊放的安吉白茶叶
投叶总量通常为,若为5槽锅控制在0.5kg左右,若为3槽锅控制在0.3kg左右;若这些摊放后的安吉白茶叶有低、中、高档之分,则每槽的投叶量分别为少于100g、100g左右、100~150g。
2.2.3 具体操作过程
鲜叶下锅以后,进行杀青,其杀青时间通常持续3~4min,当叶质开始出现变软,用手去捏感觉不会粘手时,要适当降低锅体的温度,并把槽锅往复速度调低到120次/min左右,把轻压棍投入到每条槽锅内,保持压辊能够滚动自如,轻压时间通常为2min左右;用手抓茶叶若感觉稍有干燥,则把轻压棍换成重压棍,对茶叶进行“重压”,在“重压”过程中,若因茶叶仍含水较多而滚动不自如,则须把压辊取出,同时把槽锅速度调快进行透气半分钟左右,再继续进行“重压”;期间需有2~3次的去棍透炒,每次持续时间为15s 左右;当这些茶叶(安吉白茶)全部呈现为扁平状、到达青锅程度的时候,就可以从槽中去除重压棍,最后再透炒30s左右,关停机器去除茶叶,这道工序就完成了,在这道工序里,通常要用时12min 左右,茶叶失水率为50%左右。
2.3 摊凉回潮
当青锅叶一出锅,一定要马上进行摊凉,以最快的速度让它温度降低下来、所含水汽散发出去;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让这些出锅后的安吉白茶的茎、叶所含的水分进行重新分布;由于青锅后的在制品,其原料为安吉白茶,梗叶所进行的水分平衡速度比较慢,特别是在青锅过程中把业炒的比较干,此时虽然叶缘已经变硬,但其茶梗还是比较软,其水分平衡会更慢,因此整个摊凉时间要比普通龙井茶更长一些,通常要达到120min左右,这样为辉锅这个工序做好充分准备。
2.4 辉锅
2.4.1 准备工作
用4孔筛撩出长头茶,分成筛上和筛下2种半成品;把机器转速调到每分钟转(120±55)圈左右,其它同青锅前的准备工作一样。
2.4.2 掌握辉锅温度
通常辉锅温度控制在1300c左右,整个辉锅温度在一开始操作时可以稍微高一些,以后慢慢降低温度,一直持续到快出锅时再稍微把温度升高。
2.4.3 投叶量
把两锅青锅叶并作一锅,每槽控制在150g左右。
2.4.4 具体操作过程
下锅青锅叶,抛炒2min左右,等到叶温上升茶条发软时,加轻压棒;等茶叶有触手感觉时,换重压棒压炒10min左右;当少许簧片碎末从锅内出现时,就以改重压棒为轻压棒压炒1min左右,再停止压炒,继续进行抛炒一直到足干为止,这样就完成了把安吉白茶炒制成龙井了。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把安吉白茶炒制成龙井的全程机械加工技术中,青锅这道工序是整个加工技术的基础,辉锅这道工序是整个加工技术的关键和重点;充分重视并按要求认真做好每道工序,对于更能充分显示出大佛白龙井的优异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培河.安吉白茶制龙井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茶叶,2009(05).
[2]陈杰.安吉白茶加工机械化技术研究与推广[j].中国农机化,2009(02).
作者简介:黄祥(1979-),男,浙江省新昌县大市聚镇人民政府,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