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牙拔除术基本原则
医院口腔外科牙拔除术操作规范

医院口腔外科牙拔除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牙体病:牙体严重广泛龋坏,无法或无条件修复者。
2. 根尖病:根尖周围病变,不能用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等方法保留者。
3. 牙周病:晚期牙周病,牙周围骨组织大部分破坏。
4. 创伤: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
5. 移位或错位牙:影响功能与美观的牙。
6. 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
7. 多生牙:形状异常,影响美观,位置不正,妨碍功能。
8. 治疗需要:治疗需要减数正畸牙、放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
9. 滞留乳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牙。
10. 病灶牙:引起颌面部软组织或骨组织炎症或疑为某些疾病的病灶牙。
【禁忌证】1.血液病:(1)血友病(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白血病;(4)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中度以上贫血应视为绝对禁忌。
2. 心脏病:心功能Ⅲ级者,应视为拔牙禁忌证,心肌梗死和拔牙手术间隔时间应大于6个月,术前应使用抗生素。
3. 高血压:应根据有无自觉症状,血压是否稳定及精神是否紧张来决定;血压如高于24/13.3Kpa时应接受内科治疗。
4. 肝脏病:急性肝炎、乙肝活动期以及肝功能严重损害者应暂缓拔牙。
5. 肾脏病:肾功能衰竭期或严重肾病者均不应拔牙。
6. 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是拔牙的禁忌证,如血糖控制在160mg以内,应在术前后予以抗生素。
7. 口腔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范围内的病牙不应单独拔除。
8. 妊娠:有习惯性流产或早产史者,最好不在妊娠期拔牙,一般妊娠3-6个月时拔牙较为安全。
9. 月经期: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一般应缓期手术。
10. 急性炎症期:11.甲状腺功能亢进:基础代谢率低于+20%,脉搏每分钟少于100次,方可进行拔牙术。
【操作步骤】1.术前检查:(1)询问病史;(2)询问病员的全身情况;(3)详细的局部检查,肯定所要拔除牙符合拔牙适应证。
2. 调整病员位置:3. 手术区处理,进行消毒、隔离;4. 器械准备;5. 局部麻醉;6. 分离牙龈;7. 挺松病牙;8. 安放拔牙钳;9. 拔除病牙;10. 拔除牙的检查及拔牙创面的处理;11.拔牙术后医嘱:(1)口头医嘱,预防出血,避免用患侧咀嚼;(2)消炎止痛药物的正确应用。
拔牙术拔牙的禁忌症与适应症

(2)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VitB12或者叶酸所致。如贫血不严重,
可耐受拔牙。 9
9
(3)缺铁性贫血:储存铁耗尽,常见于妇、儿。如贫血不严重,可 耐受拔牙。
(4)溶血性贫血:贫血、黄疸、肝脾肿大为其三大症状。可请其他 科医生共同拔牙。
格物求真
医者仁心
泰山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3.2、白细胞降低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14 神经精神疾患
抗痉剂、镇定剂;吸氧设施;合垫等。
格物求真
医者仁心
泰山医学院
二 拔牙器械及使用方法
口腔医学院
(一) 拔牙钳 :钳柄、关节、钳喙 (二) 牙挺:由 刃、柄、杆构成
1、类型: ①用以挺出整个牙旳牙挺 用途 ②根挺 ③根尖挺 ①直挺 ②弯挺及横柄挺(三角挺)
形状
格物求真
医者仁心
泰山医学院
(一) 病员术前旳思想准备 (二) 术前检验:
急性患者常见于小朋友,慢性者常见于青年女性;粘膜 及皮肤出血;女性月经多。
拔牙最佳在血小板>50×109 /L下进行;拔牙及手 术>100×109 /L;<20 ×109 /L易致严重出血,应防止 拔牙。
格物求真
医者仁心
泰山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3.5、出血性疾病
(2)血友病:
凝血功能障碍旳家族遗传病,轻微创伤后就可能有严重 出血。
泰山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拔牙术拔牙的禁忌症 与适应症
格物求真
医者仁心
泰山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本节主要内容
1 了解牙拔除术
2 熟悉拔牙器械旳原理;认识拔牙器械;牙 齿拔除术旳术前准备
3 掌握牙拔除术旳适应症、禁忌症;掌握拔 牙环节。
残根、断根拔除的原则及方法!

残根、断根拔除的原则及方法!残根、断根拔除的原则及方法!遗留牙槽窝中时间较久的牙根为残根。
在根尖周和牙槽骨壁间,多存在慢性炎症及肉芽组织,根尖、牙周膜及牙槽骨壁均有程度不等的吸收。
断根是指拔牙术中折断的牙根,拔除较为复杂。
手术原则及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原则上各种断根皆应在术中取曲,但也必须全面考虑,如患者体质甚弱,而手术又很复杂时,亦可延期拔除。
有的断根如甚小,且本身并无炎症存在,也可不予拔除。
牙根拔除前应做仔细的检查分析。
确定断根的数目、大小、部位、深浅、阻力,断根斜面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上颌窦、下颌管),应拍摄X线片,然后制定取根方案和准备器械。
拔断根必须在清楚地看清断根的条件下进行,切忌盲目操作。
因此,要求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良好的止血也是必要的。
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应向患者解释清楚。
1.根钳拔除法适用于高位残根;颈部折断的断根或虽折断部位低于牙槽嵴,但在去除少许牙槽骨壁后,仍能用根钳夹住的断根。
2.牙挺取根法根的折断部位比较低,根钳无法夹住时,应使用牙挺将其挺出。
应选用能进入牙槽窝并能达一定深度的牙挺,挺刃的大小、宽窄应与牙根相适应。
其支点应为牙槽间隔,或腭侧骨板。
如牙根断面是斜面,根挺应从斜面较高的—侧插入。
3.翻瓣去骨法翻瓣术的原理是将牙根表面的黏骨膜瓣切开并掀起,显露其下方的骨组织并将骨除去,以显露牙根及病变组织。
设计黏骨瓣切口时,应注意血运供给,一般基底部应较宽。
瓣的厚度应包括覆盖于骨上的全部软组织,特别是包括骨膜,故亦称黏骨膜瓣。
瓣应有足够大小,使视野清楚;有足够的去骨间隙,使去骨时不致损伤软组织边缘。
切口的位置应在不准备去除的骨质之上(即在去骨的范围之外),使缝合后的切口之下有骨组织支持而有利于愈合。
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科学考点梳理-牙及牙槽外科

牙及牙槽外科牙拔除术的基本知识重点提示本单元内容比较重要,是考试出题重点,总结考试重点如下:拔牙的适应证、禁忌证必须掌握;拔牙器械主要是牙钳牙挺使用,可结合病例掌握;牙拔除术是重点,操作步骤需着重掌握。
牙拔除术的基本知识口腔颌面外科最基础、最常见的手术。
牙齿治疗的终末手段。
局部及全身反应、并发症具备外科手术特点。
应遵循原则:无痛、无菌、微创。
无菌—手术器械、无菌原则牙拔除术适应证:拔牙的适应证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应根据医疗水平及患者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1)牙体病:严重广泛不能修复的龋坏,如残根、残冠。
(2)根尖周病: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保留的根尖周病患牙。
(3)牙周病:牙周围骨组织大部分破坏或因条件所限不能治疗者。
(4)牙外伤: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不能用其他治疗方法保存者。
(5)移位或错位牙:影响功能及美观,引致疾病或创伤,妨碍义齿修复的移位牙或错位牙,均应拔除。
(6)多生牙:多生牙常会引起正常牙的萌出障碍或错位,造成错(牙合)畸形,常为拔牙适应证。
(7)埋伏牙、阻生牙:引起邻牙牙根吸收、冠周炎、牙列不齐、邻牙龋坏均应拔除。
青少年患者发现阻生的恒牙,有条件者可采用正畸治疗。
部分阻生牙也可采用牙移植的方法加以利用。
(8)滞留乳牙:滞留的乳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者,应予拔除。
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无恒牙(先天缺失)或恒牙阻生,乳牙无松动且有功能时,则不必拔除。
(9)治疗需要:因正畸治疗或义齿修复而需要拔除的牙;因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良性肿瘤波及的牙。
(10)病灶牙:对可疑为某些疾病,如风湿病、肾炎,特别是一些眼病(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的病灶牙,在有关科室医生的要求下,可予以拔除。
引起某些局部疾病如颌骨骨髓炎、上颌窦炎等的病灶牙,在急性炎症控制后也应予以拔除。
(11)骨折累及的牙:因颌骨骨折或牙槽骨所累及的牙,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
牙拔除术诊疗规范

牙拔除术诊疗规范(手术科室)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是治疗某些牙病和治疗、预防由牙齿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一些疾病的手段。
【适应证】1.牙体破坏过大或残根,采用现有技术无法修复者。
2.牙根尖周围病变广泛、牙松动,用根管治疗或根尖切除等方法不能治愈者。
3.重度牙周病,牙槽骨明显吸收,牙齿松动而不能治疗者。
4.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病变者。
5.有碍咀嚼功能、美观,或引起食物嵌塞及创伤,或邻牙病损,妨碍义齿修复的移位牙或错位牙。
6.牙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根折,不能治疗保存者。
7.形状异常,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妨碍功能的多生牙。
8.正畸治疗需要进行减数的牙;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前,位于照射区的、不宜通过治疗而保留的牙。
9.乳牙滞留,妨碍恒牙正常萌出者。
10.引起邻近组织疾病的病源牙(如引起颌骨骨髓炎,蜂窝织炎等)或引起其他系统疾病的病灶牙(如引起风湿病、肾炎,心肌炎,虹膜睫状体炎)。
【禁忌证】1.血压高于24/13.3kPa(180/100mmHg)一般不宜拔牙,应先进行降压治疗。
有条件者可在心电图血压监护下施行拔牙术。
2.心脏病患者有不稳定的或近期开始的心绞痛、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未控制的心律不齐、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等及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应严禁拔牙。
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拔牙者,手术前、后应使用抗生素。
3.患有造血系统疾病者,如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应在内科医师的配合下,全身症状、体征得到缓解控制后方可拔牙。
4.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禁忌拔牙。
血糖控制在9mmol/L(160mg/dl)以内,无酸中毒症状时可以拔牙。
因病人抗感染能力差,应在拔牙术前、后给予常规剂量的抗生素。
5.重症甲亢患者严禁拔牙(因拔牙可导致甲状腺危象发生)。
经治疗后,若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心率在100次/分以下可予拔牙。
但麻药中忌用肾上腺素,手术前后应采取抗感染措施。
拔牙操作规范-(1)

普通牙拔除术【适应症】1.龋病牙体严重广泛的龋坏而不能有效治疗利用者2.根尖病根尖周围病变,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治愈者3.牙周病晚期牙周病,牙周骨组织已大部分破坏,牙极为松动者4.隐裂牙、牙根纵裂及创伤性磨牙根折者5.牙外伤如牙根折断且折断线与口腔相通,难以治疗利用者6.牙内吸收牙髓腔壁吸收过多或穿通者7.埋伏牙引起邻牙疼痛或压迫吸收时,在邻牙可以保留的情况下可拔除8.阻生牙常发生冠周炎或引起邻牙牙根吸收、龋坏者9.额外牙使邻牙迟萌或错位萌出、牙根吸收或导致牙列拥挤者10.融合牙及双生牙发生于乳牙列的融合牙及双生牙,如阻碍及继承恒牙的萌出,应予拔除。
恒牙列中的融合牙及双生牙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去除或保留。
11.滞留乳牙影响恒牙萌出者应拔除。
成人牙列中的乳牙,如下方恒牙先天缺失或恒牙阻生未萌出时,可保留。
12.错位牙致软组织挫伤而又不能用正畸方法矫正者。
13.治疗需要正畸治疗需要进行减数的牙;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前需要拔除的牙;囊肿或良性肿瘤累及的牙等。
14.骨折累及的牙颌骨骨折或牙槽骨骨折累及的牙,应根据创伤治疗是否需要,以及牙本身的情况决定去除或保留。
【禁忌症】1.心脏病(1)有近期心肌梗死病史者;(2)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者;(3)心功能III—IV级或有端坐呼吸、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等症状者;(4)心脏病合并高血压,血压≥24/14.7kPa(180/110mmHg)者;(5)有III度或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阿-斯综合征病史者。
2.高血压血压高于160/100mmHg的患者需要拔牙的,应视情况,建议在监护或与内科医生合作下进行。
3.血液系统疾病(1)贫血;(2)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3)恶心淋巴瘤;(4)白血病;(5)出血性疾病。
4.糖尿病血糖控制在8.8mmol/L以下者可拔牙。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静息脉搏在100次/分以上,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上视为拔牙禁忌。
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牙拔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手术,用于治疗各种牙齿问题,如智齿发育异常、牙齿蛀牙严重、牙齿松动等。
简单牙拔除术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式,相对于复杂的拔牙手术,它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风险较低。
在简单牙拔除术中,牙医会使用专用工具逐步将患者的牙齿从牙槽中取出。
这项手术可以在牙医诊所的局部麻醉下进行,通常不需要住院。
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牙医会对患者进行彻底的口腔检查,确定需要拔除的牙齿以及其周围的口腔状况。
接下来,牙医会给患者注射局部麻醉剂,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一旦麻醉生效,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器械,如拔牙钳或牙科扳手,轻松松动牙齿。
当牙齿松动后,医生会使用拔牙钳或牙科扳手稳固地抓住牙齿,并运用适当的力量将其完全拔除。
拔除牙齿后,医生会对拔牙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给患者适当的口腔护理建议,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康复,并继续正常的口腔护理。
总的来说,简单牙拔除术是一种常见且较为简单的口腔手术。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恰当的术前准备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这些基本操作步骤为牙医提供了拔牙时的指导,有助于保证拔牙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的介绍。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编写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展开详细介绍。
为了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这一手术过程,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部分来组织内容。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提供一个概述,介绍牙拔除术及其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的详细指导。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的第2.1节,我们将对简单牙拔除术的定义和背景进行阐述。
这将为读者提供有关该手术的背景知识,并帮助他们理解其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
在正文部分的第2.2节,我们将详细介绍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制定拔牙方案的基本原则

制定拔牙方案的基本原则1. 引言拔牙听起来总让人感觉有点儿紧张,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口腔遭遇“大屠杀”。
不过,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制定拔牙方案的基本原则,让这场牙齿的“告别仪式”变得轻松愉快一些。
俗话说得好,“心里有数,手才稳”,所以,了解拔牙的原则,才能让医生和病人都能安心。
2. 拔牙的时机2.1 什么时候拔牙比较好?这可是个技术活,通常医生会根据牙齿的情况、病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来决定。
像智齿长得不好,或者蛀牙严重到没救了,那就可以考虑拔掉。
记住,越早处理,越能避免后续更大的麻烦,毕竟“病从口入,祸从牙出”嘛。
2.2 适合拔牙的症状如果你的牙齿总是疼,吃东西时像打了仗一样,或者牙龈发炎肿得像个小山包,那就需要考虑拔牙了。
再者,蛀牙如同“无头苍蝇”,一旦开始扩散,就要小心了,别让牙齿变成“伤痕累累”的模样。
3. 拔牙的准备3.1 心理准备拔牙前,先得做好心理建设,想想“我这不是拔牙,是释放”。
有时候,牙疼可比拔牙痛苦多了,所以放轻松,毕竟医生都是专业人士,手法稳得像“神仙”一样。
3.2 物质准备拔牙前最好吃点儿清淡的东西,确保你的胃不会在手术时唱反调。
此外,记得提前预约,不然临时抱佛脚可就麻烦了。
4. 拔牙的过程4.1 术前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你的牙齿和口腔,确保一切情况都能顺利进行。
像侦探一样,挖掘每一个可能的问题,务必要把一切都弄明白。
4.2 实施拔牙在拔牙的时候,医生会用麻药,让你感觉不到疼痛。
这时候你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窗外的风景,或者心里默念“拔了拔了,快点儿结束”。
有些医生还会和你聊聊天,缓解紧张。
5. 拔牙后的护理5.1 注意饮食拔完牙后,饮食上要特别小心,像小心翼翼对待一颗珍珠一样。
前几天最好选择软食,避免刺激的东西,不然口腔的小伤口可受不了。
5.2 注意口腔卫生虽说拔牙后嘴里少了颗牙,但口腔卫生还是不能马虎。
每天都要仔细刷牙,保持清洁,这样才能避免细菌趁机作乱。
6. 结语总之,拔牙虽然是个小手术,但也得认真对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牙拔除术基本原则
作者:李永锋周宏志胡开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概述现代牙槽外科已成为牙科学和外科学的交叉学科,在手术实施的基本原则方面,也应遵循现代外科和牙科的基本要求。
包括精确化的术前评估、微创化的手术实施、系统化的围手术期处理。
对拔牙难度的综合量化分析如表所示。
表综合量化分析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精确化的术前
评估如同所有外科手术一样,术者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并做详细专科和全身检查。
良好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是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基础。
术前评估的内容包括:术区及邻近组织解剖结构特点、手术实施相对难度、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者自身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工作条件。
术前评估可能受临床医生经验影响。
例如,年轻医师可能因对牙拔除相关难度因素掌握不够全面,对牙拔除难度的估计偏高,导致采用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手段,造成过多手术创伤;但对于富有临床经验的医师来说,则可能因未足够重视术前评估,出现低估手术难度的倾向,导致手术不能顺利进行,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和手术创伤增大。
建立量化的综合评估体系,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手术难度,更为完善地制定手术计划,以及更为合理地进行围手术期处置,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在牙拔除术中可选择牙片、全景片或锥型束
CT(CB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详细掌握患牙局部解剖特点,同时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口腔局部情况等个体临床因素,制定综合量化评分表,判断患牙拔除难度。
在难度判断的基础上,术者应向患者说明拔牙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做出合理的建议。
在不具备手术条件、手术经验或手术设备的状况下,应建议患者及时转诊或会诊,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微创化的手术实施牙拔除术的设计实施应遵循现代外科学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量化分析阻生齿第三磨牙拔除难度,判断标准:容易(6~10分);较难(10~14分);困难(≥14分):损伤控制外科理念(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微创外科理念(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精准外科理念(precise surgery)、器官保护理念(organ protection)、器官替代理念(organ replacement)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
总结起来,关键的两点就是以微创化的手术促进功能化的恢复。
例如,在阻生牙拔除术中,设计较小的牙龈黏膜切口,通过采用专用的牵拉显露器械,保证充分显露术野的同时,减少软组织损伤;设计合理的牙齿阻力去除方案,通过采用专用外科微动力系统和磨切钻头,精准分切牙体组织并分别取出,从而减少牙槽骨损伤,实现拔牙牙槽窝“微创”;采用咬合垫辅助张口,保护颞下颌关节,避免因长时间大张口导致关节损伤等。
此外,应强调牙科助
手的重要性。
四手操作已成为现代牙科的基本要求,助手应在术中随时吸净口腔内唾液以及冷却喷水等,使患者处于一种尽量舒适的状态。
牙槽外科对四手操作的需求也不例外,助手同时还要帮助核对牙位、牵拉显露术野、清理术区渗血等,使术者能够清楚看到术区结构和周围组织情况,避免意外损伤。
良好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对于避免或减少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系统化的围手术期处理由于牙拔除术操作过程及术后愈合过程均处于口腔有菌环境中。
手术可引起局部牙、骨、黏膜、肌肉等多种硬软组织的复合性损伤,常见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感染等并发症,属于机体对手术损伤的生理反应及其继发过程,为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应制定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方案。
例如,大量研究已证实,术前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避免或减轻术后疼痛、肿胀、感染等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同时减少或避免术后药物过量使用。
应根据手术难度估计和手术设计实施,设计必要的术前用药方案。
术后处理是对术前计划的重要补充,主要根据术中发现的问题,做出相应处理。
例如,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采用止血药物填塞、创口缝合、观察等方法,还包括根据手术过程及创伤情况,结合术前用药情况,对术后药物使用种类和时间进行调整,以抑制各种术后并发症,促进其早期恢复。
本文文
字内容摘编自《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年9月第7卷第9期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您的朋友。
新朋友可以点击上面蓝色的“口腔视界”关注我们,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口腔资讯!微信订阅号:dental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