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箱处理废气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废气处理设计计算书

废气处理设计计算书

废气处理设计计算书
130#废气处理设计计算书
一.风槽及进口喇叭口
生产车间总排气量60000m3/h,设计两台废气处理设备,每台处理量30000 m3/h,风槽的风速控制在12m/s以内,根据现场的情况,风槽的截面积为0.7m2,即风槽L1000*W700,为了保证进入洗涤后风量均匀,喇叭口的截面为L1920*W1200。

二.外框
洗涤塔内的风速控制在3m/s以内,以及在塔内洗涤2S,经过一道均流后,再经过两道水膜洗涤,得出洗涤塔身L5000*W2200*L1880,为保证塔内的水量充足,采用400深的水箱。

三.过滤室
为了保证过滤室中的水气分离,活性碳的吸附有机成份,过滤室的风速控制在3m/s以内,得出过滤室L1800*W2200。

四.出口喇叭口及风管
为了保证过滤效果及换料孔便于工作,出口喇叭口采用L2200*W1800*H900,天方地圆的D1025,以便地风机的对接。

五.风机的选型
废气的处理量为30000m3/h,洗涤塔的风压损失在600Pa左右,所以选10C,7.5KW风机。

设计: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

废气处理方案活性炭处理完整版本

废气处理方案活性炭处理完整版本

废气处理方案无锡德尔迅实验设备有限公司2018年5月14日第一章概述一、概况业主实验室工作过程中有酸性废气、有机废气散发,这些气体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周边地区的居住环境,因此不能直排而污染大气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气体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该公司拟针对挥发性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无锡德尔迅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废气处理方案,供贵公司审核、选用。

(1)活性炭处理箱(抽屉式)尺寸:L3600*W1500*H1600(外径尺寸)(2)处理风量:23000≈30000风量、(3)排放标准:处理完可以达到80%≈90%(4)可接受废气浓度90%以上1、本项工程技术方案按废气挥发状况设计废气处理系统,同时对废气处理系统的设备和材料作选型。

2、合理性:全面规划,合理建设,统筹安排,充分考虑利用设施,使设施与格局和谐共存。

根据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和单元设备设计,并充分注意节能,力求减少动力消耗,以节约能源,降低处理成本及运行费用。

既要体现技术发展水平,又要脚踏实地立足厂情。

3、可靠性:采用技术可靠成熟的工艺;工程设计合理并留有余量;充分设置调节措施,工艺调节措施和配套措施;采用运行稳定可靠的设备,效率高,管理方便,维护维修工作量少;充分考虑冬季低温等各种不利因素下的系统稳定运行要求,设置必要的监控仪表,运行管理应结合实际,运行自动化,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监控仪表和自动化设备应维修维护方便。

确保废气处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经济性:针对所有废气的特点和处理要求,进行各种高效处理设施的优化组合,以达到占地面积少、适用性强的目的,专用设备的选型进行充分比选,达到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在保证质量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

充分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5、先进性:在确保处理装置功能可靠、运行稳定、灵活性强、操作管理方便的前提下,根据设计废气浓度和排放标准的要求,尽量采用新技术,采用高效节能、简单实用的处理工艺。

有机废气吸附设计与计算及活性炭再生计算

有机废气吸附设计与计算及活性炭再生计算

有机废气吸附设计与计算及活性炭再生计算有机废气吸附设计与计算基本原理1、吸附原理当两相组成一个体系时,其组成在相界面与相内部是不同的,处在;两相界面处的成分产生了积蓄(浓缩),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吸附处理废气时,吸附的对象是气态污染物,被吸附的气体组分称为吸附质,吸附气体组分的物质称为吸附剂。

使已被吸附的组分从达到饱和的吸附剂析出,吸附剂得以再生的操作称为脱附。

即被吸附于界面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离开界面重新进入体相的过程,也成解吸。

而当吸附进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表面吸附质的浓集,使其吸附能力明显下降而不能满足吸附净化的要求,此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是吸附剂上已吸附的吸附质脱附,恢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这个过程成为吸附剂的再生。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正式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再生—吸附的循环过程,达到除去废气中污染物质并回收废气中有用组分的目的。

脱附过程是在吸附剂结构不变化或者变化极小的情况下,将吸附质从吸附剂孔隙中除去,恢复它的吸附能力。

通过再生使用,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废渣排放量,同时回收吸附质。

被吸附的组分重新释放,释放的气体浓度高于原混合气的浓度。

促进解吸的条件有:(1)提高温度(热再生;(2)抽真空以降低压力(变压解吸附);(3)降低吸附剂周围组分的浓度(空气吹扫)。

2、吸附机理吸附和脱附互为可逆过程。

当用新鲜的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吸附质时,由于吸附剂表面没有吸附质,因此也就没有吸附质的脱附。

但随着吸附的进行,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质逐渐增多,也就出现了吸附质的脱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脱附速度不断增大。

但从宏观上看,同一时间吸附质的吸附量仍大于脱附量,所以过程的总趋势认为是吸附。

当同一时间吸附质的吸附量与脱附量相等时,吸附和脱附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称为达到吸附平衡。

平衡时,吸附质在流体中的浓度和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浓度不再变化,从宏观上看,吸附过程停止。

平衡时的吸附质在流体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在吸附剂中的浓度称为平衡吸附量。

活性炭吸附塔-计算书

活性炭吸附塔-计算书

科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计算书工程名称: 活性炭吸附塔: 工程代号艺业: 工专: 算计: 对校:审核2016年5月13日活性炭吸附塔33 /s5.56m1、设计风量:Q=20000m。

/h=2、参数设计要求:V =10~20m/s,①管道风速:1,=0.8~1.2m/sV②空塔气速为气体通过吸附器整个横截面的速度。

空塔风速:2,=0.2~0.6m/s③过滤风速:V3,=0.2~2s④过滤停留时间:T1,=0.2~0.5m⑤碳层厚度:h 。

⑥碳层间距:0.3~0.5m 活性炭颗粒性质:33mm,堆积密度ρ=470 kg/ 平均直径d=0.003m,表观密度ρ=670kg/B s p0.750.5~0.75,取孔隙率2 0.8m)管道直径d取,则管道截面积A=0.50m3、(11,满足设计要求。

则管道流速V=5.56÷0.50=11.12m/s 1,2)取炭体宽度B=2.2m,塔体高度H=2.5m (V=5.56÷2.2÷2.5=1.01m/s,满足设计要求。

则空塔风速2 m,2层炭体,3 ()炭层长度L取4.31,满足设计要求。

2÷0.75=0.392m/s则过滤风速V=5.56÷2.2÷4.3÷3 0.5m,,炭层间距取(4)取炭层厚度为0.35m 0.392=0.89s,满足设计要求。

则过滤停留时间T=0.35÷1 L'=4.3+0.2=4.5m (5)塔体进出口与炭层距离取0.1m,则塔体主体长度????22223d3H2.25?2.B0.8?????= 两端缩口长L”= =0.73m --????323222????则塔体长度L=4.5+0.73×2=5.96m4、考虑安装的实际情况:塔体尺寸L×B×H=6m×2.2m×2.5m活性炭吸附塔33/s。

5.56m20000m /h=1、设计风量:Q=2、参数设计要求:①管道风速:V=10~20m/s,1②空塔气速为气体通过吸附器整个横截面的速度。

活性炭吸附箱处理废气设计计算书

活性炭吸附箱处理废气设计计算书

活性炭吸附箱处理废气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活性炭吸附箱处理废气一、废气处理要求:根据废气成分和排放标准要求,设计一套活性炭吸附箱用于处理废气。

二、工作原理:三、设计参数:1.废气流量:根据实际工况设计,单位时间内流经活性炭吸附箱的废气量。

2.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活性炭对不同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不同,需根据废气成分选择合适的活性炭,并确定吸附容量。

3.碳床层厚度:活性炭填充床层的厚度,根据废气流量和活性炭的吸附容量计算得出。

四、设计步骤:1.确定废气流量:根据实际工况和废气管道截面积计算得出。

废气流量=废气管道截面积×废气流速2.确定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根据废气成分和排放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活性炭,并参考活性炭供应商提供的活性炭吸附容量数据。

3.确定碳床层厚度:根据废气流量和活性炭的吸附容量计算得出。

碳床层厚度=废气流量/(活性炭吸附容量×预期运行时间)五、实例计算:1.确定废气流量:废气流量=废气管道截面积×废气流速假设废气管道截面积为10m²,废气流速为10m/s2.确定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假设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为10g/m³3.确定碳床层厚度:碳床层厚度=废气流量/(活性炭吸附容量×预期运行时间)=41.67m³/h六、总结:根据废气处理要求,通过设计计算可以明确废气流量、活性炭吸附容量和碳床层厚度等关键参数,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活性炭吸附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废气的温度、湿度以及废气中的颗粒物等因素,以确保废气处理的效果。

因此,在实际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与专业人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校对。

计算书

计算书

计算书一、计算基础1、处理风量:Q=60000 CMH=1000 CMM2、管道直径:D=1.2 M3、管道长度:L=32 M4、管道弯头:N=5 PC5、管道材质:镀锌螺旋管6、活性炭塔过滤面积:A1=30 M27、炭层厚度:H=0.3 M二、管道压损计算:1、管道截面积:A2=D2*PI/4=1.2*1.2*3.14/4=1.13 M22、管内风速:V=Q/A=1000/1.13=885 m/min=14.7 m/s3、风管摩擦阻力系数:式中△P--风管沿程阻力(Pa)△P m--单位管长沿程阻力(Pa/m);l--风管长度(m)λ--摩擦阻力系数ρ--空气密度(kg/m3 ),取ρ=1.2d--风管当量直径(m)v--风管内风速(m/s)K--风管内壁绝对粗糙度(m),取K=0.15Re--雷诺数;Re=v*d/γ, γ--运动粘度(m2/s)取γ=15.06*10E经计算:λ=0.01364、单位管长沿程阻力:△P m =(λ/d)*(v2/2)*ρ=(0.0136/1.2)*(14.7*14.7/2)*1.2=1.5 Pa5、风管沿程阻力:△P=△P m *l=1.5*32=48 Pa6、单个弯头局部阻力:△P ju=ξ×ν2×ρ/2 式中取ξ=0.4=0.4*14.7*14.7*1.2/2=52 Pa弯头总阻力: △P弯头= P ju *5=52*5=260 Pa7、管道系统总压损:△P总=△P +△P弯头=48+260=308 Pa三、活性炭塔压损计算:1、活性炭塔过滤风速:V=Q/A=60000/30=2000 m/h=0.55 m/s2、查活性炭压损曲线图:△P =1500 Pa/m故:活性炭层压损为:1500*0.3=500 Pa3、出入口及内部压损为:300 Pa4、活性炭塔总压损:500+300=800 Pa四、活性炭塔用量计算:1、活性炭密度:700 Kg/m32、活性炭填充量:30*0.3*700=5600 Kg3、废气排出量:0.9 Kg/h(以超标甲苯为例计算)每天排出量为:0.9*24=21.6 Kg4、活性炭吸附甲苯系数为:0.35、吸附效率以90%计6、每天使用活性炭量:21.6*90%/ 0.3=65 Kg7、活性炭更换周期:5600 / 65=86 天。

活性炭吸附装置设计计算

活性炭吸附装置设计计算

活性炭吸附床计序号名称符号单位项目符号意义1 VOC 处理风量 Q m3/h 2VOC 气体的浓度 C 0 mg/m3 3 VOC 气体 VOC 气体的温度 T℃ 4 VOC 气体的压力 P Pa 5 原始数据VOC 气体的密度 ρ 0kg/m3 6 VOC 气体的黏度 μ Pa.S 7 VOC 气体的比热容 Cp kJ/(kg. C) 8 蜂窝状活性炭堆积密度 ρs kg/m3 9 蜂窝状活性炭静态活性 X T % 10蜂窝状活性炭动态活性 X T1%11 活性炭 蜂窝状活性炭孔隙率 ε12 数据蜂窝状活性炭比表面积 a m2/g 13 蜂窝状活性炭使用温度 T S ℃ 14 蜂窝状活性炭抗压强度 Mpa 15 蜂窝状活性炭外形规格 mm 16 吸附器吸附效率 η % 17 吸附器的空塔截面流速 um/s 18 固定床 吸附器的截面有效面积 A m2 19 吸附器活性炭层有效高度 Zm 数据及20 活性炭层的容积 Vsm3 计算 21 吸附器的截面有效长度 L m 22 吸附器的截面有效宽度 B m 23 活性炭作用时间 th 24 吸附时间在吸附作用时间内的吸附量Xkg 25 计算吸附波的移动速度 Ucm/s 26 有效高度下的活性炭作用时间 t'h 27 经验公式 活性炭层有效高度 Z m 28 压降计算活性炭床压降△PPa 29活性炭细管内的流速 u1m/s30 细管的当量直径 de31 活性炭平均直径d p3233当量直径34压降计算3536 雷诺数 Re37 当Re/(1- ε) ≤2500时按下式计算38 活性炭床压降△Pm m ABCD Pa附床计算公式算值备注30000500401031251.1272651.91616E-051.002500kg吸附质 /kg 吸附剂(厂家提供)0.35kg吸附质 /kg 吸附剂(实验获得)0.1 取值0.5700≤400≤0.8100x100x1000.93(Q/3600)/A 1.780626781L*B 4.680.5 0.5m~0.9m A*Z(或 L*B*Z) 2.34取值 2.6取值 1.8( Vs* ρs*XT1)/(C/1000000*Q* η) 8.387096774C0*Q/1000000* η*t 117(u* C0/1000000)/( ρs*XT1) 1.78063E-05Z/Uc/3600 7.8 t' 接近t0.5经验公式: 945.1*u 1.055×Z868.5647061u/ ε 3.561253561 1、废气成分:乙酸乙酯、异丙醇、醋酸酯、丙醇等1.一般空塔流速 0.8~1.2m/s 时,动活性XT1=(0.75~0.8)XT ,流速越快,动活性越小,公司取 8%~10%标准上规定:固定床吸附剂颗粒性炭 0.2-0.6 纤维状吸附剂(活性炭纤维毡) 0.1-0.15 蜂窝状吸附剂 0.7-1.2层高中间需要留一定空间,使热量分散,局部碳层过热烧炭被吸附物沸点升高,吸附量增加(规(4* ε) /[a*(1-ε)]6/a2 3(1- ε)/ εμ*u/d p2(1- ε)/ ε2ρ0*u 2/d pd p* ρ0*u/ μ△P=(150*A*B+1.75*C*D)*Z 0.0057142860.00857142920.4644054882416.9832542897.8861464 1795.772293 ≤2500 799.3815182、醋酸正丙活性速越快,动活性越小,颗粒型活维状吸附剂(活性炭蜂窝状吸附剂 0.7- .2使热量均匀热烧炭加(规律)。

voc废气治理工艺计算

voc废气治理工艺计算

VOC废气治理VOC 总产热值Q (千卡)(千焦)69953.71292546.41风速(m/s)15.00空气密度(kg/m 3) 1.21管道长度(m )100.00管道直径或当量直径(m ) 1.00局部阻力系数λ0.0154单位长度阻力损失(pa ) 2.10沿程阻力损失(pa )209.77局部阻力系数ξ0.12弯头数量(个)9.00单个局部阻力损失(pa )16.34局部阻力损失(pa )147.02排气动压(pa)136.13沿程阻力损失矩形风管当量直径计管道宽B (m )当量直径(m )当量直径(m )局部阻力损失排气动压换热器传热系数理想温度T (℃)换热器换热面积热回收率(%)VOC 废气小时放热量Q (kJ/h )(kcal/h)额外热源热量Q (kJ/h )(kcal/h)天然气消耗量(Nm 3/h)用电量(kw)压力损失换热器回收的热量Q (kJ/h)(kcal/h)额外热源热量Q (kJ/h )(kcal/h)天然气消耗量(Nm 3/h)用电量(kw)处理风量Q (m 3/h)换热器高温进口温度T (℃)换热器高温出口温度T (℃)换热器低温进口温度T (℃)换热器低温出口温度T (℃)泄漏源长L (m )0.30泄漏源宽B (m )0.30圆形泄漏源半径R (m )0.10集气罩距离泄漏源高度H (m ) 1.00罩口风速V (m/s )1.00集气罩长L (m )0.80集气罩宽B (m )0.80圆形集气罩半径R (m )0.35集气罩风量Q (m 3/h )2304.00圆形集气罩风量Q (m 3/h )1385.44风量Q (m 3/h )43000.00风压P (pa)2500.00气体密度ρ(kg/m 3) 1.20风机效率η(%)75.00功率N (kw)47.78水量Q (m 3/h )150.00扬程H (m )20.00液体密度比重1000.00水泵效率η(%)75.00电机效率η(%)85.00功率N (kw )12.82工况压力P (KPa)101.33工况温度T(K)(℃)298.1525工况体积V(m 3)55000.00标况压力P (KPa)101.33标况温度T(K)273.15计算结果气体工况换算标况气体标况换算工计算参数计算参数工况压力P (KPa)工况温度T(K)(℃)标况体积V(Nm3)标况压力P (KPa)标况温度T(K)计算结果离心风机功率概算离心泵功率概算计算结果集气罩概算设计参数标况体积V(Nm 3)50388.23工况压力P (KPa)101.33工况温度T(K)(℃)298.1525.00标况压力P (KPa)101.33标况温度T(K)273.15污染物浓度(mg/m3)4482.00污染物分子量M106.17污染物体积浓度(ppm)(%)1032.170.1032处理风量(m 3/h )10000.00设备个数(个) 1.00进气浓度S o (mg/m 3)430.00排气浓度S e (mg/m 3)0.00碳层宽度B (m ) 1.50活性炭堆积密度ρ(t/m 3)0.50孔隙率0.75超长L 0(m )0.90碳层长度L (m ) 2.00碳层厚度h (m )0.30碳层间距2b (m )0.40碳层数量n (层) 2.00活性炭吸附容量(%)5.00碳箱长度L 0(m ) 2.90炭箱高H (m ) 1.40空塔气速v 0(m/s) 1.32不符合过滤速度v (m/s)0.46符合过滤时间t (s )0.65符合活性炭重量m (t )0.90活性炭更换周期(d)(h )0.4410.47设备参数UV 光催化工艺标况压力P (KPa)标况温度T(K)污染物体积浓度(mg/m3)污染物分子量M计算结果污染物浓度(mg/m3)活性设计参数工况压力P (KPa)工况温度T(K)(℃)工况体积V(m3)mg/m 3换算ppmppm 换算mg/m3计算参数计算参数设计参数吸附、脱附炭箱个数N (个)脱附切换时间t 1(h )吸附饱和时间t 2(h )处理风量Q(m3/h)43000.00空塔气速v(m/s) 1.50气水比R(‰) 3.00停留时间T(s) 2.00除雾区高度h1(m) 1.05喷淋层高度h2(m)0.55填料层高度h3(m)0.50层间距h4(m)0.20层数n 2.00进气直径D(m) 1.00进气管上方预留高度h6(m)0.50进气管下方预留高度h7(m)0.30洗涤塔直径D(m) 3.18洗涤塔直径取整D(m) 3.00实际空塔气速v(m/s) 1.69洗涤塔有效塔高h(m) 3.00循环水量Q(m3/h)129.00循环水箱容积(m3)10.75液位高度h5(m) 1.52水吸收塔工设计参数设备参数实际停留时间 1.48实际有效高度h(m) 2.50洗涤塔高度H 6.67治理1264709.04302417.274635.58351.657000.006307.27800.00400.0030.00300.00415.002212941.96529158.7750.00292546.4169953.713805494.25909969.9313107.061058.103.002.002.40量计算直接燃烧换热器热量计算直径计算换算工况数101.33323.151000.00101.33273.15果1183.05150.33301.1528.00101.33273.1525.6178.00120.007.00 1.001.5010.47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mg/m3数数收塔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