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共33张ppt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地球之肾”
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
净化水体 释放氧气 美化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八页,共32页。
水 运
第九页,共32页。
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鱼塘
提供水资源 提供矿物资源
提供能源和水运
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
教育与科研价值
将下列功能与湿地的价值连接起来
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
生态
教育与科研价值
价值
观光与旅游
第十九页,共32页。
问题探究:
1.湿地减少全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吗? 2.读课表4.1和案例2,探究:近几年我国湖泊减少情况 及产生原因。
3.如何看待“围湖造田”? 4.在保护湿地中,举例说明哪些行为没有注意到对 湿地的保护?
第二十页,共32页。
三、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沉__积___物__充满湖沼,全球变暖 ,气候暖干化。 (时间漫长)
2.湿地的分类
湿地是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 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 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 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 渡带。
湿地基本分五大类:海域、河口、河流和 湖泊、沼泽
第七页,共32页。
3、湿地的价值
生态价值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 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
_调__节___气__候__、___保__持__生__物__多__样___性_等生态价
值和___供__水___(_蓄_、水__)_____水__产_ 业等经济价值。
(4分)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 问题?(3分)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全册课件 【完整版】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0002页 0062页 0148页 0215页 0255页 0348页 0358页 0401页 0475页 0588页 0628页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三章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五节 第一节 第三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环境污染与防治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认识环境管理 公众参与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全册课件【 完整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_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_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6、(04年上海卷)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D A、面积占全国面积的90% 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 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高考卷)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 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2003年入夏以来,全国 许多省区又不同程度的面临供电不足的问题,回答 10—12题。(双选题) AC 10、我国能源分布特点是 A、山西和内蒙古煤炭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B、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大平原 C、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比较集中 D、煤炭资源在北方各省区较均匀地分布

2、根据下列各概念的相互关系,图中大圆、 A 小圆、阴影部分依次代表 A、自然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 B、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 C、能源、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 D、能源、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
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反映出我国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 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 剧 B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 ②④⑥
4、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B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D 5、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 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 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 ②③⑥
(三)规模的全球性

这幅由美国航空航 天局提供的影像中,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 空洞就像一个巨大 的蓝色水滴。美国 航空航天局的科学 家2000年9月8日宣 布,南极上空2000 年9月3日的臭氧层 空洞面积达到2830 万平方公里。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课件【完整版】

4.下列地理事物都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沿海滩涂、名胜古迹 B.天然草场、畜群牧场 C.风景游览区、水产养殖场 D.极地、高山及荒漠区 解析: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极地、高山及荒漠区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属于天 然环境。 答案:D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的。 (2)材料中人类破坏了植被,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对人类造成危害,说 明了什么? 提示: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 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呈现怎样的趋势? 提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 来越大。
人类活动主观 能动性与环境 发展客观规律 的对立
人类 与环 境的 统一 性
人类与 环境相 互依存
人类与 环境相 互转化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 离 不 开 环 境 ;适 合 人 类 生存的环境离不开人类 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 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 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种 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 死 ,在 生 生 不息 的 繁 衍 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 转化
1.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 大,造成了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主题一 环境
材料: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1)中心事物不同,周围事物的含义是否相同? 提示: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 (2)假设该图中的中心事物是人类,那么周围事物是指什么? 提示:周围事物是指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3)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提示: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 (4)人类与其周围事物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 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 排放到环境中。人类与其周围事物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5)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可以分为哪些 类型? 提示:根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 环境两类。

人教版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优质课件(共58张PPT)

人教版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优质课件(共58张PPT)

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相
同,如:①人或人类(中
心事物)——其他生物和
非生命物质(人类生存的
环境)
②生物(中心事物)—— 其他非生命物质(生物界 的环境)
其他生物
其他非生命物质

生物
非生命物质 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环境的范围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 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 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教学重难点
• 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我们周围的环境
------拒绝浪费和污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4:03:3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请拒绝浪费和污染,从小 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2008 年世 界环 境日 主题
世界环境日将 重点关注如何促 进建立低碳经济 体系和生活方式, 例如提高能源效 率、寻找替代能 源、保护森林以 及生态友好型消 费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ppt课件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 产生及其特点
环境:
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 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 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 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 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 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 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 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受人类活动不同 程度影响的自然环境。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概念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天然环境 ,仍保留着天然生
态特点的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
良 上,经长期社会劳动
人 性 所创造的、须由人类

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环 恶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 境 性 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举例
原始森林、高山草 甸、大漠盐湖、极 地苔原等
• 2.环境的反馈作用。 – 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把它所受到的影响, 反过来作用于人类。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二、人类与环境
3.人类与环境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的关系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为生存向环境索取资源 对 立
人类为发展而改造自然环境
人类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 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 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人类与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学课件1.1我们周围的环境(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学课件1.1我们周围的环境(25张ppt)
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 济效益。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人按主观能动性活动,环境按客观规律而发展 统一:①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
②人类与环境相互转化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
甲 乙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 范畴?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在江南丘陵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 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 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周口店这一方水土
• 周口店的自然环境什么时候开始破坏的? • 现在状况如何?
思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 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 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 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可谋持求续人发地展协道调路
二、人类与环境
人地关系模式图
作环 境反


物质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用环 境 馈
二、人类与环境
• 1.人类离不开环境 – 人类为了生存和活动,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 量,必须占有含有媒质(空气、水)的一定空间; 同时,人类新陈代谢和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 境中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共23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共23张PPT)优质课件
•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C )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天然环境 •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 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2.下列环境属于人工环境的是( A )
A.梯田 B.丘陵 C.荒地 D.滩涂
3.(2011年山东)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A )
• 5.读“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甲代表________,①②③④代表________。 • (2)据图说出环境的概念。 • (3)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事物。 • (4)人类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
• (1)中心事物 周围事物 • (2)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 (3)人(或人类) • (4)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 • 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 • 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A • 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
• A.①③④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
• 7.(2011年辽宁大连联考)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
问题是( D )
•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
• 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
• 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
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 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 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 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 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 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 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 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 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 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交流
天然环境是否完全不受人类影响? 提示:在当今的地球环境中,保持原始特点的纯天然环境几乎是不 存在了。所谓的天然环境只是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仍然保留着天然生 态特点的环境,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物种的 演化,基本上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环境都可以称之为天然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
一、什么是环境
1.环境的定义: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 就是人类的环境。
3.环境的分类: (1)根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 环境两类。 (2)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 境。 (3)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 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的。 (2)材料中人类破坏了植被,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对人类造成危害,说 明了什么? 提示: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 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呈现怎样的趋势? 提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 来越大。
人类活动主观 能动性与环境 发展客观规律 的对立
人类 与环 境的 统一 性
人类与 环境相 互依存
人类与 环境相 互转化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 离 不 开 环 境 ;适 合 人 类 生存的环境离不开人类 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 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 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种 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 死 ,在 生 生 不息 的 繁 衍 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 转化
1.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 大,造成了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主题一 环境
材料: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1)中心事物不同,周围事物的含义是否相同? 提示: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 (2)假设该图中的中心事物是人类,那么周围事物是指什么? 提示:周围事物是指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3)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提示: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 (4)人类与其周围事物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 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 排放到环境中。人类与其周围事物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5)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可以分为哪些 类型? 提示:根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 环境两类。
4.下列地理事物都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沿海滩涂、名胜古迹 B.天然草场、畜群牧场 C.风景游览区、水产养殖场 D.极地、高山及荒漠区 解析: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极地、高山及荒漠区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属于天 然环境。 答案:D
具有相似性,如原生荒漠和因过度放牧而形成的荒漠。
2.人类与环境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如下表所示:
辩证 关系
表现
内容
实质
人与 环境 的对 立性
人类与 环境相 互排斥
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 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 选择、改造、治理等方 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 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 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 的改造活动
主题二 人类与环境
材料:中广网北京 2011 年 4 月 30 日消息,受较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 影响,4 月 28~30 日,我国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 北大部、东北地区西部相继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南疆盆地、甘肃西部、 内蒙古西部的局地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我国沙尘暴日益严重,主要 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 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 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 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1.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区别:首先,两者受人类干预的程度不同。天然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 影响或者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人工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其次,天然
环境和人工环境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 联系: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天然环境是人工环境的基础,人工环 境是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部分人工环境和天然环境在景观上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 修6全套PPT课件
我们周围的环境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 关系解环境的含义及分类。 2.能结合实例分析人类与环境的 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探究以下问题 1.根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环 境可以分为哪两类?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2.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心事物不同,环境也不同 B.周围事物是指自然界 C.中心事物一定是指人类 D.周围事物指无机界 解析: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中心事物不同,环境也就不同。 答案:A
3.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是( )。 A.生物界 B.无机物 C.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D.有机物和无机物 解析: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是指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答案:C
人类活动主观 能动性与环境 发展客观规律 的统一
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是相对周围事物而言的 B.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C.环境是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空间 D.环境是非生物要素的总称 解析: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所以环境是相 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中心事物不同,环境也就不同。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