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2 城镇化 (56张)

人口数/万人 >1000 500~1000 100~500 50~100 <50
泰州 扬州
长 江
南京 镇江
常州 无锡
黄
南通
海
常熟泰州
黄
扬州 镇江
长 扬中
如皋
泰兴靖江江 南通 张家港
海门
南京 句容 丹阳 常州 江阴
金坛 无锡
常熟 太仓
溧阳
苏州 昆山
海 启东
宜兴
吴江
上海
湖州
嘉兴
嘉兴
桐乡
平湖
东
进经济发展。
0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 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 城镇中大型的住宅小区可以集中提供水、 电、气等资源,客 纳众多人口,满足人们日常休闲、购物等生活需求。
03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 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 城乡居住环境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了国家
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 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落后,如巴西等拉丁 美洲国家。
【补充】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可能出现的问题
➢ 超前城镇化
➢ 滞后城镇化
➢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大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
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 我国东部的自然禀赋(气候、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
成因 的推力
涨,交通拥堵;郊区基 础设施的完善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2011年10月31日凌 晨,成为象征性的 全球第70亿名成员 之一的婴儿在菲律 宾降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70亿人口日”
你知道吗?
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为什么会世界瞩目?
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 数量。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 长。至2011年,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人
人口的自
口
然增长
的
数
量
变
化
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
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 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 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 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C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优质版

2、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 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 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法国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
威尼斯依赖当地发达的商贸海运 业兴起,市区建在118 个小岛上, 桥梁将各岛连为一体,以舟代车, 有“水上城市”之称。
3、美国城市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 统建筑,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 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或保持水土); 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村寨位于山腰,水充足洁净;且山腰 冬暖夏凉,适宜居住;靠近梯田上方, 便于管理。
案例2 江西婺源月亮湾
思考:上面为江西婺源月亮湾景观视频及规划示意图,右图中绿色为山体,黄色为住 宅用地,浅绿色为农林用地,请思考民居和农田分布特点。 民居多分布在山麓台地或高地上,农田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 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形成于宋元,成熟于清,并延续至今。
以皇城居中,中轴线对称,
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
功能分区明确,道路规划为棋盘 ②在表达地域文化时,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用现代的美学观念和技术手法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且山腰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2017年2月,《航拍中国》 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
该地区海拔高,山区降水丰富,山顶 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1.1.1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共30张PPT)

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人口密度很大
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
3.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
②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
③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
④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⑤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带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201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城 镇人口83137万人,乡村人口56401万人。
3 析原因
胡焕庸线:中国 地理学家胡焕庸 (1901-1998)在 1935年提出的划 分我国人口密度 的对比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与开普敦相比,约翰内斯堡人口核心区的形成原
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凉爽
B.矿产丰富
C.海运便利
D.开发历史早
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 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
2.图中可以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经 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 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 市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 “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 上,深圳位居第二。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状况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政治
资料: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 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 建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完整版】

2.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 5%至
10%的税率。其初衷是( )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答案】A
知识点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如何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先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
策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的出生率由较高的水平慢慢 下降。如图 1-1-3。
(2)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 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 障、生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等
影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 足,青壮年负担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和 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 展,也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
农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速度⑤_加__快___;工业革命之后,人口 ⑥迅__速__增__加__;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⑦_快__速__时期。
(2)地区差异: a.发达国家:目前,欧洲、大洋洲和北美地区的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不少国家 采取了⑧____鼓__励__生__育____的政策。
图 1-1-7
5.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1)构成:图 1-1-1 中 a.⑫__死__亡__率___、b.⑬__出__生__率___
和 c.⑭____自__然__增__长____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2)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类型
出生率
基本特征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⑮___原__始__型_____ 高 B.⑰___传__统__型_____ 高 C.⑳___现__代__型_____ 低
高中地理必修2全套课件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引 进外来 移民
发
展 中
水平较高
国
家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人口 ,民族经济的 增长 发展,医疗卫 开始 生事业的进步 趋于 ,人口死亡率 缓慢 下降等
中国、印 度、巴基 斯坦等
计划生 育,控 制人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 (老年型)
少年儿童比重缩
人口增 长特点
少重上自率)年大然都,(儿、比4出0童增较%生比长高以率、各比出率年重生差龄大率不组致、多人均死口衡亡,小重出死然,增生亡增老 长 率 率 长年长上率(7%人期升呈以口下,负上比降自增),,
长
人口变 化趋势 迅速增长
主要分 多数发展中
布地区 国家和地区
人口贫困化 (2) 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 带来的问题: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3) 社会问题:就业问题.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社会不稳. 解决措施: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 B、人口增长发过展慢社,会甚经至济零,增发长展和教负育增等长:主要存在于
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 带来的问题: 社会负担过重.老年人生活孤单等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 增长 的模 式及 地区 分布
人口的自 然增长
人口增 长模式
增长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差异: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区
构成指标:“三率” 增长模式图 增长模式地区(发达、发展中)差异 总趋势:过渡型——现代型(三低)
历史 时期
65岁 65岁
7%
人口老龄化: 进步现象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PPT课件-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探究生态问题的形成 阅读教材P98,图 5.4 过度垦荒引起的恶性循环,探究以下问题。 (1)图中扩大耕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提高粮食总量。 (2)图中垦荒方式有哪些?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提示:围湖造田、开垦草场、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导致湿地减少、水利破坏;开 垦草场导致草场破坏、风沙侵蚀;毁林开荒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等。
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是
()
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全品再球生变速度暖
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
③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
臭氧层破坏
海平面上升 南极臭氧空洞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自身_____能力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3.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是 ( ) A.大气污染 B.全球变暖 C.水土流失 D.矿产资源的减少 【解析】选B。环境问题的种类有很多,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是 生态破坏问题,矿产资源的减少是资源的枯竭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由环境污染 演化而来。
4.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旅游城市,但去年旅游季节却出现了防晒霜价格暴涨,街上行人稀少的现象,工人
白天上班的时间也缩短了两个小时。据此回答(1)(2)题。
(1)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危害
D.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2)该环境问题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是 ( ) ①全球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 ④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图中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反而越垦越穷,这是为什么? 提示: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但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发,土地生产 力下降,粮食的产量很低,结果越垦越穷。
必修二地理ppt课件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与特点
总结词
01 不同运输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和适用范围
铁路运输
02 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安全可
靠等优点,适用于大宗货物的 中长途运输。
公路运输
03 灵活方便、门到门的运输方式
,适用于短途和小批量货物的 运输。
水路运输
04 成本低、运量大,但受地理条
件限制较大,适用于大宗货物 的远距离运输。
总结词
分析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细描述
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 方面,工业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工业 活动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等。因此,在发展工业的同 时,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经济和
环境的协调发展。
05
航空运输
05 速度快、安全可靠,但成本高
,适用于高价值、急需物资的 运输。
管道运输
06 密封性好、连续性强、成本低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 输。
交通运输布局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结词
交通运输布局对地理环境具有重要影 响
0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直接影响区域内的物流 和人流,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合 作。
03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与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水 分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不同地区的气候、土 壤、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同,因此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
地域类型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农 业地域类型。例如,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季风水田农业,以畜 牧业为主的游牧业,以及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的灌溉农 业等。
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与特点
总结词
01 不同运输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和适用范围
铁路运输
02 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安全可
靠等优点,适用于大宗货物的 中长途运输。
公路运输
03 灵活方便、门到门的运输方式
,适用于短途和小批量货物的 运输。
水路运输
04 成本低、运量大,但受地理条
件限制较大,适用于大宗货物 的远距离运输。
总结词
分析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细描述
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 方面,工业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工业 活动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等。因此,在发展工业的同 时,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经济和
环境的协调发展。
05
航空运输
05 速度快、安全可靠,但成本高
,适用于高价值、急需物资的 运输。
管道运输
06 密封性好、连续性强、成本低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 输。
交通运输布局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结词
交通运输布局对地理环境具有重要影 响
0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直接影响区域内的物流 和人流,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合 作。
03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与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水 分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不同地区的气候、土 壤、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同,因此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
地域类型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农 业地域类型。例如,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季风水田农业,以畜 牧业为主的游牧业,以及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的灌溉农 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 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 障、生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等
影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 足,青壮年负担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和 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 展,也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
(1)构成:图 1-1-1 中 a.⑫__死__亡__率___、b.⑬__出__生__率___
和 c.⑭____自__然__增__长____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2)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类型
出生率
基本特征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⑮___原__始__型_____ 高 B.⑰___传__统__型_____ 高 C.⑳___现__代__型_____ 低
高
⑱__低____ 低
⑯__低______ ⑲__高____
低
2.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1 __原__始__ 型→ 22__传__统__ 型→ 23 _现__代 23 __现__代____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24 __传__统___型。 (3)全世界:处于由传统型转向 25 __现__代__型的过渡阶段。 (4)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从 26__传__统__型__向 27__现__代__型_ 的转变。
农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速度⑤_加__快___;工业革命之后,人口 ⑥迅__速__增__加__;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⑦_快__速__时期。
(2)地区差异: a.发达国家:目前,欧洲、大洋洲和北美地区的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不少国家 采取了⑧____鼓__励__生__育____的政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 修2全套PPT课件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①___出__生___率和②___死__亡___率。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③____不__断__增__长____。 3.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1)时间差异:农业革命之前,人口增长速度④_极__其__缓__慢__;
数量少,增长 数量增多,增
极其缓慢
长速度加快
人们获取食物 能力低,抵御 疾病和灾害水 平差,人口死 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 高,食物供应 稳定可靠,死 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 速扩大和发展
数量继续增加, 增长速度更加迅 猛 生产力水平大大 提高,人们获得 充足的食物,完 善的医疗服务, 死亡率很低
图 1-1-3
(2)再理解因为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受自然束缚越来越 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 死亡率迅速下降。如图 1-1-4。
图 1-1-4
(3)综合来看,如图 1-1-5。
A.原始型
B.传统型 图 1-1-5
C.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比较:
人口增 长模式
特点
2.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 5%至
10%的税率。其初衷是( )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答案】A
知识点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如何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先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
策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的出生率由较高的水平慢慢 下降。如图 1-1-3。
图 1-1-7
5.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受经济、文化 等影响,人们 的生育意愿不 强
英国等发达国 家,我国的人 口增长也已进 入现代型
【针对训练】 (2012 年东莞段考)图1-1-6 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
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完成 3~4 题。
图 1-1-6
3.下列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点拨:非洲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即高出
对策及今后 变化趋势
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 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将 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的人 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 施,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 缓慢,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针对训练】
读下表资料,回答 1~2 题。
地区
亚洲 非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 2.8
人口总数/亿
39 9
人口增长速度
原因
典型代表
高出生率、高 原始型 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 下,医疗卫生 条件差
极少数落后的 发展中国家
高出生率、低 传统型 死亡率、高自
然增长率
迅速
生产力水平提 高、经济的发 印度等大多数 展;医疗卫生 发展中国家
水平提高
低出生率、低 现代型 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缓慢,甚至出 现零增长或负 增长
知识点1 人口的自然增长 1.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1)时间差异:
10 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示意图 图 1-1-2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 活动
人口数量和 增长情况
人口数量变 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至工 业革命期间
原始的采集和 狩猎
利用简单的工 具从事农业生 产活动
1.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欧洲 0.3 7
)
北美 0.7 3.3
拉丁美洲 大洋洲
2.2
1.2
5.5
0.3
A.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
C. 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
D.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B 点拨:新增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
数,由表中数据可以判断:新增人口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
b.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 ⑨__民__族__经__济__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⑩___死__亡___ 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很多国家采取了⑪_____控__制__人__口_____ 的措施。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图1-1-1
1.人口增长模式:
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故丙区域符合。
4.下列关于甲模式类型及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传统型,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B.为原始型,目前世界处于该人口增长模式
C.为现代型,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D.为现代型,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答案】D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图1-1- 7),完成第 5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