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膳大全-书[中医药养生保健美容][菜谱-大全].ppt

合集下载

常用药膳中药材及食物-PPT

常用药膳中药材及食物-PPT

地 黄(生地黄、生地)(为滋阴养血佳品)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
1、 地黄汁:用于一切肾虚血虚之证,及跌打 损伤,宜多饮。
2、 地黄粥:地黄30克煮汁去渣,入大米煮时, 用于阴虚内热,妇女月经不调。
3、 地黄酒:地黄捣烂浸酒饮,用于补精血壮 筋骨。 【使用注意】不宜用铁或铜质器具加工,忌萝卜。 【按语】 可滋阴养血、补骨填髓,并能补五脏、 益气力、长肌肉、利耳目、调经安胎。常用食疗 方如地黄粥、地黄鸡等。
藏象学说:如大肠传送无力,可致排便困 难;生梨可以清水润肺,并通过肺与大肠互为 表里得关系,达到治疗便秘得作用。
(二)辩证施食 如何正确地掌握食疗:因人、因时、因地、
因症
如阳虚畏寒者,宜食羊肉等壮阳温补得药 膳;阴虚火旺者,则宜食木耳等滋阴药膳;为风 寒外感者,可食用生姜等温散得药膳等。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三)康复类药膳 人体大病之后,机体衰弱,便可用扶正固本类
药膳、例如患有慢性病而气血两虚者,可施以猪 肚红枣羹;平常表现有阳虚者,可选用当归炖羊肉、 良姜炖鸡肉等;如阴虚表现者可采取滋阴之品(如 沙参玉竹粥之类),从而使机体由第三状态转为健 康体质。
(四)治疗类药膳 此类膳食就是针对某种疾病而辨证施膳,
日常食之可补肾精、坚筋骨、益气血、 抗衰老。常用食疗方如灵芝酒。
冬虫夏草(为补虚扶弱食疗佳品)
【性味】甘、平。 【功效】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应用】日常食之可平补肺肾,特别适合病 后体虚,自汗畏寒者。可与猪肉、鸡、鸭炖 服。 【使用注意】常用量为5~10克。
玉 米 须(为清热利尿保健品) 【性味归经】甘、淡、,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利尿消肿,利胆退黄,降血糖,降血压。 【应用】

中医及药膳PPT课件

中医及药膳PPT课件


——《素问·评热病论》
人体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盛衰。
只要体内正气旺盛,虽有病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 机体免于生病。
反之,如因种种原因削弱正气,以致正气不足,不能 抗御或及时消除邪气的侵袭和影响时,就有可能使正 常生理功能受到破坏而发病。
后天养生
养 生:提高正气抗病能力,避免病邪侵袭。
末代皇帝健脾和胃方 配方:山楂、神曲、麦芽各300g 蜂蜜500g 制法:三药炒焦,研成细粉、过筛,以蜂蜜炼成
膏。 服法:每日早、中、晚饭后各服1匙。 鸽蛋龙眼 配方:鸽蛋2个 龙眼肉10g 枸杞10g冰糖适量 制法:鸽蛋、龙眼肉、枸杞入锅内共煮,加冰糖
适量 服法:每天早晨空腹服
下医;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已病早治,防 其传变。

后天养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
中医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御和清除各种有害因素 的作用总称为“正气”,简称为“正”。
“邪”是指那些足以破坏人体内部及人体与外界环境 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即致病因素。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减咸增苦,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忌粘硬生 冷食物。
2 饮食调养
合理调配 谨和五味 饮食有节 因人制宜。
合理调配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
人们必须根据需要,全面摄取,兼而食之,实行多样 化的饮食。反对偏食,单一化。
谨和五味
五味:酸、甘、苦、辛、咸。 五味调和得当有利于人体健康;五味过偏,会损害健
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 ?
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___ 天人相应

中国药膳学大全PPT课件

中国药膳学大全PPT课件
《圣济总录》包含有食治方285个,食膳类型又增 加了散、饮、汁、煎、饼、面等。
-
10
三、宋金元时期药膳发展情况
宋金著名医家李杲《脾胃论》十分强调营养饮食 药膳保健的重要。
张子和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补者,以谷肉菜养品体者也”。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收载常用 食物203种, 并逐一介绍食物的性、味、有毒无毒及效用,至为实 用。在膳食方面很讲究配膳,详尽记载了各种烧饼、 馒头、包子及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
药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数千年不 断探索积累而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华 民族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药膳的作用:一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二是治 疗疾病,康复保健;三是延年益寿,美容抗衰。
-
5
第二节 中国药膳发展简史
一、先秦两汉时期药膳发展情况
在我国,自文字出现以后,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已经 有了“药”字与“膳”字。“药膳”之词,最早见于 《后汉书·列女传》。
——损伤脾胃——消化不良 ——易消化,多样化,富有营养
-
21
3、老年
虚——心、肝、脾、肺、肾不足——体力下降、记忆力
减退、头晕、失眠、
性功能减退、腰酸
腿软、腹胀、纳差、
便秘
实——血脉不通畅,痰湿内阻——骨质增生、动脉硬化、
组织增生
多服健脾开胃、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脉、通便
及延年益寿药膳。
-
22
急性肠胃病——姜茶饮 内寒感冒——姜糖饮
-
26
3、汤类:将要做药膳的药物或食物经过一定的炮 制加工,放入锅内,加清水用文火煎煮,取汁而成。 这是药膳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剂型。食用汤液多是一 煎而成,所煮的食料亦可食用。

通用版中国食疗药膳美食营养搭配PPT课件

通用版中国食疗药膳美食营养搭配PPT课件
•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强调平衡膳食,要求膳食中各种营养 素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科学合理,是保证肌肤健 美,延缓衰老必要条件。
• 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影响健康,加速皮肤衰老,失 去容貌、体态美。
在施工过程中,如因作业需要拆卸某些附着杆时,必须预先装好用以顶替的锚固件。 地下室抗渗混凝土按规范留置抗渗试块,进行抗渗试验。
药膳美容
✓ 药膳与美容驻颜
化妆品只能治标 ,药膳是通过内部调理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 面色与脏腑气血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养颜应该先从调补脏腑气血开始。 调补,贵在“调”字,给脏腑阴阳气血不平衡以合理调节,使之趋向平衡。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此二脏健运旺盛是各脏腑 保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根本。加之合理选择药食来补充脏腑气血 协调功能,就能达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1. 食疗药膳美容概述
4. 药膳美容
2. 基本特点与原理
5. 饮食与美容的关系
3. 食疗美容基本原则
6. 合理膳食
对防爆地漏一起与钢管接好预埋到设计标高后再浇筑底板混凝土。 根据对xxxx建设水土流失现状特征的调查,结合当地水土保持规划,对xxxx区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工程区域的选址、弃渣临时堆场的布设等做出评价。
• 适量节制饮食并不是“饥饿疗法”和节食减肥。
劲性混凝土柱的箍筋在钢梁与钢柱的连接板处应穿过连接板预留的钢筋孔,由于该处箍筋不能成为一个整体,需要将接头处错开,接头采用搭接焊的方法连接,焊接满足焊缝长度要求,当箍筋与钢梁柱相碰时与钢柱四周围焊。 湘江水量丰富,入境流量283.55秒立米,出境流量774.5秒立米,是境内最重要的水路交通,也是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源泉。
食疗美容基本原则
膳食平衡原则

新版中国食疗药膳美食营养搭配PPT课件

新版中国食疗药膳美食营养搭配PPT课件

内服
外用
选择适应不同年龄、体质、季 节、肤质需要的食膳/药膳,针 对性地补充所需营养素,从内 部平衡脏腑阴阳,调节气血经 络,从而起到整体美容的作用。
根据需要将食物或食物加入一 定的药物配制成不同的制剂, 直接作用体表皮肤或外部器官, 从而达到美容的目的。
(1)混凝土泵送应设置在作业棚内,安装平衡牢固,泵车安设未稳之前检查输送泵电气设备是否正常、灵敏、可靠。 5、 外墙钢筋与底板钢筋连接节点做法(两图集取大值);
根据本xxxx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分析,按照相应修正标准 。为了满足温差时立柱有一定的伸缩范围,每支立柱都是吊装,上端固定,下端可以伸缩,伸缩缝涂注密封胶。
食疗美容 与营养搭配
-中国食疗药膳美食营养搭配-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2
(3)工况三:自重+风载 (4)导梁上的轨道应平行等距铺设,使用不同规格的钢轨时,其接头处应妥善处理,不得错台。
饮食与美容的关系
食疗美容必须理论结合实际
将食疗美容的一般性原则和每个人 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 年龄、性别、肤质、生理因素、患 病情况和个体特殊需要的不同,设 计个性化的美容膳食,才能达到好 的效果。
6.2.5柱箍筋绑扎:在连接好的主筋上,根据设计要求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上下进行绑扎,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 在工程运行期,因施工损坏引起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主体工程填筑、施工回填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逐渐消失,并且随着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水保功能的日益发挥,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
药膳美容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此二脏健运旺盛是各脏腑 保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根本。加之合理选择药食来补充脏腑气血 协调功能,就能达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养生药膳100道ppt课件精选全文

养生药膳100道ppt课件精选全文
功效
清暑益气,开胃进食,适合天气热时,火气大,口干舌燥,胃口差时食用。
ppt课件完整
8
008-核桃鸡汤
材料
1.黄耆3钱、白朮2钱、防风1钱、白果3钱、核桃2钱、红枣5粒(去子) 2.鸡腿2支、香菇2朵 3.生姜、盐适量
作法
1.将药材1.(红枣除外)置锅内,加水3杯,烧开后以小火熬至剩1杯后过滤 取汤汁备用。 2.鸡腿洗净切块状,热水川烫,放入瓦锅,倒入上述药汁和3杯水,加生姜 和红枣入电饭锅蒸熟后加盐即可。(外锅水约2杯)
养 生 药 膳100道
ppt课件完整
1
001-山药狮子头
材料
1.生山药1两、生莲子10粒。 2.猪绞肉20两、大白菜1斤、葱1根。 3.水2大匙、蛋1个、酒1大匙、盐1小匙、太白粉3小匙、生姜2片(切细)、 糖1小匙、胡椒粉少许(拌肉腌料) 4.油2大匙、水4杯、酱油1大匙
作法
1.将山药和莲子用刀背拍碎后剁细,放入锅子加绞肉和料3,用手顺着同一 方向搅拌均匀,并且多按压几次,使绞肉较有弹性。 2.大白菜洗净,切成约1寸宽之小片,热锅入油2大匙,放入葱爆香后,倒入 大白菜稍炒软,放入砂锅备用。 3.将绞肉分成4小份,手揉成丸状,沾些太白粉入油锅炸约10秒钟使其定型, 后放入白菜的砂锅,倒入水和酱油以小火焖煮3小时至绞肉烂即可。(焖煮时 水不够可再加入)
ppt课件完整
10
010-自制龟苓糕
材料
1.茯苓3钱、龟板3钱、枸杞10钱、生地5钱、北茵陈1钱、金银花1钱、咸丰 草1钱、薄荷1钱。 2.冰糖1大杯或11/2杯,果胶3大匙,水1/2杯。
作法
1.将药材1.(薄荷除外)置锅内,加水8杯,烧开后以小火熬至剩4杯,放入 薄荷,约10分钟后过滤取汤汁备用。 2.取果胶加水1/2杯调匀。 3.取一锅子,倒入药汁和冰糖,糖煮融化后熄火,倒入上之果胶拌匀,倒在 模型上,待凉结成冻即可。

中国药膳学课件大全.ppt

中国药膳学课件大全.ppt

第三节 药膳的特点 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酸味食物——乌梅、枸杞子——肝阴不足 苦味食物——苦瓜、绿茶——心火上炎、
内热之证 甘味食物——大枣、山药——脾胃虚弱、
营养不良 辛味食物——葱、姜、芫荽——药膳可作为治病的主方或辅助用方, 祛邪治病 未病者——药膳可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调整机 体的阴阳平衡,强身健体
我国药膳学
一、药膳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二、中国药膳发展简史 三、药膳的特点 四、药膳的应用原则 五、药膳的分类 六、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 七、药膳的注意事项与食疗 八、常用药膳及常见病药膳举例
第一节 药膳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一、药膳的概念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成的食品。 进而言之,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 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 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 品。
——损伤脾胃——消化不良 ——易消化,多样化,富有营养
3、老年 虚——心、肝、脾、肺、肾不足——体力下降、记忆力
减退、头晕、失眠、 性功能减退、腰酸 腿软、腹胀、纳差、 便秘 实——血脉不通畅,痰湿内阻——骨质增生、动脉硬化、 组织增生 多服健脾开胃、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脉、通便 及延年益寿药膳。
卢如《食物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 “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故宜食之……蔬有疏通 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这些思想不 仅丰富了食疗学、营养学的思想,也大大推进了养生 学的发展。
五、近现代药膳发展情况 近现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层 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药膳产品甚为丰 富,药膳剂型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 提高,辨证施膳和药膳机理研究、剂型 扩大和创新。
四、明清时期药膳发展情况 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

《养生药膳》课件

《养生药膳》课件

当归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 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 悸。
枸杞子
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膝 酸软、头晕目眩。
食材类
鸡胸肉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脂肪含量低,适合 健身和减肥人群食用。
猪肝
富含铁元素,有助于预防 贫血,同时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A和B族维生素。
掌握火候
根据药膳的烹饪时间和火候, 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
搭配食材
根据药膳的功效和口感,合理 搭配食材,提高药膳的口感和
营养价值。
烹饪器具
选择合适的烹饪器具,如砂锅 、瓦煲等,以保证药膳的原汁
原味。
药膳的烹饪工具
砂锅
用于慢炖药膳,保持药 效和食材的原汁原味。
瓦煲
用于炖煮药膳,能够均 匀加热食材和药材。
成分检测
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对药膳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 分析,确保药膳的质量和安全性。
质量控制
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药膳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 度。
现代科技在养生药膳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培育
利用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和细胞培 养等,培育珍稀药材,降低成本,提 高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将枸杞、甲鱼等食材放入砂锅中 慢炖,加入适量的调料,炖煮至
汤汁浓稠,口感鲜美。
04
CATALOGUE
养生药膳的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
亚健康人群
药膳适用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 态的人群,能够调理身体、缓
解疲劳、增强免疫力。
慢性疾病患者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如糖 尿病、高血压等,药膳有助于 调节身体机能、辅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性: 2. 时代性: 时代在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 中,这个生活环境对人类来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也都离不开这个环境 的影响。因此,文化也具有特定的性质、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形态,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3. 社会性: 社会性: 文化的社会性,也称文化的群众性。这是因为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大众,更不能离开社会。如果说人离 开了文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同样,社会离开了文化就会变成一个愚昧的社会。因此,人、文化和社 会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复合体。 4.差异性: 4.差异性: 差异性 文化的差异性既表现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行为习惯上,也表现在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上。例如,东方 体育文化重礼节、求持中、重自身完善,求个人身心平衡的品格形式,表现了人的内在品质和言行相一致的东 方色彩。而西方体育文化则表现出竞争、激进冒险的风格。人们常把身体健美的人视为崇拜偶像,表现了人的 外在行为和言行开诚布公的西方特色。 5.继承性: 5.继承性: 继承性 也可称为传统性。在养生学的发展中,东方人原先主张以静养生,后来有人主张以动养生 ,再后来主张动静结合。这是人们对体育文化延续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例如,中国传统体 育文化以前注重于修身养性,后来泛化为强身健体,直到今天的自娱与休闲文化。同样,中国 传统体育文化中舞龙、舞狮、气功、武术等等都已经成为了风摩全球的运动项目。
从总体上说,人类的文化是通过人类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思维创造出来的。早期人类在求 生存中学会了奔跑、跳跃等技能,并在追捕猎物等活动中,发展了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 各种身体素质。这个时候的体育鲜明的体现在以生存为直接目的,进行着各种能力的训练。
2.军事起源论: 军事起源论: 军事起源论
这是由于个人之间为争夺狩猎得来的猎物而产生的冲突到后来发展到部落之间的武装冲突 ,各部落为了提高自己的力量进行了有组织的身体训练。其中还包括摔跤、飞镖、棍棒等技能 。
传 统 体 育
五、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 ,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古代校园体育文化 古代体育尚处在原始教育阶段,因此,还谈不上具有规模性的学校体育,当然也就说不上校园体 育文化了,但它也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体育文化现象 2.近代校园体育文化 我国学校体育从孕育到诞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用炮艇轰开了 我国闭关自守的大门。随着军事侵略,国外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建立教会、兴办学堂、进行体育文化渗透, 并在校园里积极开展了各种西方体育活动 3.现代校园体育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校体育的贡献在于对军国民主义体育和国粹体育给以强烈的批评。与此同时 ,剔除了兵操内容,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引进西方体育。这虽然是文化流动的结果,但也引起了传统体育 文化的冲突。然而由于文化的融合性,才逐渐缓冲下来。尽管如此,学校体育还是在封建道德观的束缚下举步 维艰。直到新中国成立,学校体育才确立了以增强体质为目标,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4.当代校园体育文化 当代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方向的同时,既要发展中华民族传统 的体育文化,又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为完成未来体育教育的使命,我国当代校园体育肩负着一下历史 使命: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要树立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相适应的全面性健康要求,并 明确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推行素质教育服务 体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人文体育的 素养,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健身意识和品德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培养终身体育教育观念 终身教育是法国的保尔.朗格朗于1965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 局长时提出来的。他认为,接受教育应当是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终身教育是教育定向上的整合 ,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园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校园体育文化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 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此宗旨指导下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现代奥运会的五环设计要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推进了一大步 。体育文化的任务由感性深入到理性,从形体美深入到心灵美。体 育文化的理性任务要求锻炼者在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 上达到意志品质高尚、身心尽善尽美的境地,并与艺术相结合。这 种深入的心灵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体育文化的理性价值。
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资料表明,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 直接影响,还是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整体科学的发展,体育科技工作者 得到不少新的启示。从此,许多学者更多的从体育哲学、人文 社会学角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逐步的由感性认识向理性方 面发展。
5.教育起源论: 教育起源论: 教育起源论
生产劳动的发展以及在军事、游戏中演变出来的运动技能、技巧,以劳动教育的方式传授 给后代。既发展了上述各种技能和身体素质,又逐步脱离了动物野性,向人性方向进化,形成 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体育生活。 综上所述,体育文化的产生是在人类从动物野性变为人性的过程中上述因素相互综合演化 的结果。也就是说,体育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由动物本能改变成自觉行为人性时 ,是原始的野性、进攻性通过劳动和游戏、教育以及合理的竞争方式逐步的形成了人类社会特 有的文化现象,即体育文化。
早期的体育,尽管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 ,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创造的体育形态、 性质和目的基本上是相同的。人类为了生存和 延续,学会了跑、跳、投、攀爬等技能和生产 劳动知识,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代相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如此灿烂 夺目的体育文化。
3
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多说法,但比较集中的有以下几 种,其中包括: 1. 劳动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
>
一,体育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反映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特征,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规范着本民 族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 三,体育文化又总是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产生具有互动发展 的关系。 例如,南方人由于灵巧而善于技巧性运动,而北方人由于体力充沛而善于摔跤、马术;南方人由 于身体单薄而需要比北方人更多的相互协作,因此在体育运动中表现为集体项目的倾向,北方人由于 个高力大及性格上的特征,表现了较多的个性化项目的属性等。 四,从科学分类看,体育文化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从文化学角度看 ,体育文化是人类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但是体育文化有着它特有的个性,它的产生和发展有 着自身的变化规律,因此它具有独立性的一面。
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历史悠久、博 大精深的光辉篇章,也是中华民族自 强不息的象征。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是围 绕“养生”为主开展的,人与自然的 结合在与通过与自然的交换排除身体 内部的浊气、吸取真气、五脏通达、 六腑调和,并认为决定健康和长寿的 根本在于人体的内部而不在于外部;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形态上强调 整体观和意念感受、动作简单而内涵 深刻,很少有强烈的肌肉运动,因此 缺少激进和冒险行为。随着东西方文 化的交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这种整 体修炼和内在和谐之美,正在和现代 科学相结合,形成新的独特风格而走 向市场。
三、大众体育文化的价值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出于人类的共同需要,对人 类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 追求和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 过,正是这种大众体育文化 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的推 动力最大,影响最为广泛, 也最为深刻。这是因为大众 体育文化给人类带来快感和 美感,并给社会带来健康和 活力。无论中国的大众体育 ,还是西方的大众体育,都 是以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为 根基。 大众体育 运动
二、竞技体育文化的价值 二、竞技体育文化的价值 体育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 相连,人类创造了体育,也创造了 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一种竞技运 动文化。正是人类对这一种竞技运 动文化进行了改造,经济、文化才 不断的获得创新与发展。然而这些 创新与发展,是在众人不断的实践 中完成的,并经历了与西方学者的 社会变革的历史里程相对应的三个 阶段,即宗教体育文化阶段、科学 体育文化阶段和正在进行中的艺术 体育文化阶段。 艺术体育摆脱了人类求生存的宗教体育文化和强身健体适应环 境的科学化和功利性体育文化的特征之后,向着竞技与艺术相结合 、形体美与心灵美相结合的形态发展。
体育文化
1 2 3 体育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 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08社会体育 高书林
1
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体育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
自古以来,人们把文化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世界文化又大 致可分为四大体系,即汉文化体系、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体系和 欧洲文化体系。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除欧洲文化外,其他三大文 化体系都在世界的东方。由于地域等多种因素,即使是上述三大 体系的文化,各地区同样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但也存在相 互交叉、认同的现象。 人类对文化的研究开始与19世纪中叶。许多研究资料表明, 东方文化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刻丰富的内涵。黑格尔在评论 世界文化发展时指出,当黄河、长江流域已经孕育精美辉煌的古 代文化时,泰晤士河、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上的居民还在黑暗的 原始森林里徘徊,这表明了东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 几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东方文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所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方文化滞后于西方文化。 体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 内容。然而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体育文 化的认识处在不知不觉之中。
5
体育文化的价值
现代体育教育和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是一致的。一 百多年来,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文化,提高了 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且在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中起到了 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