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国家体育馆及奥运村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鸟巢建筑方案分析

鸟巢建筑方案分析

鸟巢建筑方案分析鸟巢是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

它由瑞士建筑师雅各布·赫尔茨和中国建筑师李兴钢设计,于2003年开始建设,于2008年竣工。

鸟巢的设计方案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先进的结构而闻名于世。

鸟巢的造型灵感源自于中国古老的陶瓷艺术,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上运用了象征中国传统文化和奥运会精神的红色和金色元素。

整个建筑的外观像是一只巨大的鸟巢,而建筑内部的结构则像是一张张细细交错的网,给人一种流畅而有序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鸟巢成为了一个既能容纳大量观众又能保持良好视线的理想场馆。

鸟巢的建筑结构采用了现代科技的先进技术和材料,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既坚固又稳定。

建筑外立面使用了不锈钢材料,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还提高了其抗风力和抗震能力。

而内部的立柱和桁架则使用了高强度的钢材,确保了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鸟巢的建筑结构还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等先进技术,通过精确的计算和精细的施工工艺,确保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鸟巢的建筑方案还注重了环保和能源节约。

建筑的外部立面设计采用了空气孔结构,使得建筑在不同季节能够自然通风,减少了空调系统的使用。

建筑内部的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也使用了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了能源消耗。

此外,鸟巢的建筑设计还注重了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建筑内部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和利用雨水供给建筑的灌溉和清洁用水。

总的来说,鸟巢的建筑方案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典范。

它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独特而实用的建筑。

鸟巢不仅在外观上令人印象深刻,还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色。

它不仅是一个世界级的体育场馆,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熟知的北京地标之一。

鸟巢的建筑方案不仅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创新和进步,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自信和实力。

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

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

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2002年5月15日浏览: 495项目名称: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合作院校:斯洛文尼亚卢布尔亚那大学景观设计学系外国教授:Davorin Gazvoda(达沃尔•吉斯沃达)时间:2002年3月-8月成果获奖: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国际竞赛优秀奖简要说明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设计方案——“荷花”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

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

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

人流从地铁中出来好像穿越荷塘水面(正好在现存的荷田周围相同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南主入口将设计最大的一片荷塘,并依此形成基本的几何构图,一直延伸到各个主要的体育场馆。

荷花作为代表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个象征的创意体现了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征。

传播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国际盛会,但同时更是主办国弘扬自己特殊文化的极好机会;普天齐聚:荷花具有的"团圆"的涵义,吸引人们聚集在一起,那一刻所有参赛队伍、裁判员、观众和所有关心奥林匹克的人们汇聚一起,并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广泛传播;和谐自然:亭亭玉立的荷花穿过浓密的圆形叶丛构筑一个几乎完美的图景,几乎可以与人的躯体和灵魂的和谐相媲美;丰富多彩:荷花丰富的功用和同样硕果累累的奥运盛会惊人相似,运动员不仅仅为奖牌而战,他们还通过奥运盛会缔结新的友谊,在职业生涯中携手共进;参加国的社会活动家们通过这个盛会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展现本国经济和文化;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通过奥运会延伸,成为很多国家拓展交流合作的契机;奋发向上:从碧波荡漾的荷塘冉冉升起的美,激发人们通过辛勤的付出和经年累月的艰苦训练、通过参加奥运会达到人生的顶点,因而奥运会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赢者;天时地利:荷花花期与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一致,奥运会期间正是荷花盛开,莲子新出的理想季节。

中国国家体育场设计理念

中国国家体育场设计理念

中国国家体育场设计理念
中国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

其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在体育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实力。

中国国家体育场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结合了“天人合一”的
思想。

整个建筑的外形酷似一个鸟巢,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致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诠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而“鸟巢”形状的设计正是将自然界的美妙融入到建筑之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除了外形设计上的体现,中国国家体育场在建筑结构和材料上也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影响。

建筑采用了大量的钢材和玻璃材料,这不仅使得整个建筑在视觉上更加开放和宽敞,也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建筑结构上的“穹顶”设计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圆天方地”的设计理念,将天地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国家体育场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现
代建筑设计的探索和创新。

它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之一。

中国国家体育场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座体育场馆的设计,更是中国人对自然、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的理解和诠释。

它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雄心和实力,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信在未来,中国国家体育场的设计理念将继续影响着世界建筑设计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建筑的骄傲和标志。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展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展

建筑创作 2002/08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篮球馆方案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模型比例:1∶300 摄 影:傅 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万众瞩目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设计方案竞赛终于落下了帷幕。

从3月31日开始方案征集,至7月2日止,共有89个应征方案送交北京奥组委。

在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中国内方案22个,国外方案23个,中外联合设计方案10个。

在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中,国内方案17个,国外方案12个,中外联合设计方案5个。

经确认87个方案符合标准并进入评委程序。

其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方案54个,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方案33个。

境外方案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士、希腊、俄罗斯、英国、意大利,还包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

方案评审时间为7月3日至14日。

评审委员会共由13名委员组成,其中国外7人,国内6人。

他们是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代表楼大鹏、平永泉,国际奥委会推荐的澳大利亚专家吉姆·斯洛曼、熟悉奥运会组织运行的澳大利亚专家克里斯·约翰逊、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新加坡著名规划设计师刘太格、法国著名建筑师格扎维埃·默尼、德国著名建筑评论家克里斯汀·费里斯、美籍华裔规划设计师卢伟民、原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主任宣祥鎏、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东南大学教授齐康以及来自深圳的城市规划专家王富海。

7月16日~29日,所有奥运规划设计方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公开展示。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设一等奖1名,奖金25万美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5万美元;优秀奖5名,奖金各6万美元。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征集设一等奖1名,奖金8万美元;二等奖1名,奖金5万美元;优秀奖3名,奖金各3万美元。

将集中50%以上奥运会设施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北延长线的顶端,将建设8万坐席的国家体育场、1.8万坐席的国家体育馆、1.5万坐席的国家游泳中心及奥运村运动员公寓。

北京国家体育馆的设计理念

北京国家体育馆的设计理念

北京国家体育馆的设计理念
北京国家体育馆,也被称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

它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现代科技的创新。

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筒瓦”结构,这种结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被广泛应用。

设计师们将这种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创造出了一个独特而富有文化特色的体育馆。

鸟巢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线条,仿佛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除了外观设计,鸟巢在结构和功能上也体现了先进的设计理念。

它采用了先进
的钢结构和高科技材料,使得整个建筑既坚固又轻盈。

在奥运会期间,鸟巢成功地承载了各种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展现了它出色的功能性。

此外,鸟巢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它采用了多种环保材料,通过设
计和建筑结构的优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鸟巢的设计理念不仅注重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实用性,更关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北京国家体育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功能与美感
的统一、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它不仅是一座优秀的建筑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的传承。

鸟巢的设计理念将继续激励着人们对于建筑、艺术和环境的思考和探索。

奥体公园整体设计理念及空间结构

奥体公园整体设计理念及空间结构

奥体公园整体设计理念及空间结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eijing Olympic Park,2008年)设计:[美] SASAKI设计公司空间结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朝阳区,城市中轴线的北端。

公园南起北土城东路,北至清河,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和北辰西路,跨越北四环和北五环,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分三个区域,北端是680公顷的森林公园;中心区291公顷,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公顷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中华民族园也纳入奥林匹克公园范围内。

中心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部,科荟路以南,北四环中路以北。

其西北角设有奥运村,南部设有各个主场馆,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赛时为击剑馆、国际广播中心)等。

此外,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玲珑塔)、数字北京大厦、主新闻中心也在这一区域。

已建成和预留区原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北四环中路以南、北辰路以东的地区,所有场馆均为1990年亚运会的比赛场馆——包括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和英东游泳馆。

其南部的预留地将被开发为文化商务区。

奥林匹克公园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这些场馆和设施包括:比赛场馆:共有14个,可进行15个项目的比赛。

其中有4个比赛场馆设在展览馆内。

奥运村:占地80公顷,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公寓36万平方米,其他11万平方米),可供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其随行人员居住,邻近主要比赛场馆。

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和国际区,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静安全。

记者村:占地30公顷、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记者到达公园内的比赛场馆,时间不超过6分钟。

奥林匹克公园也是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的工程,在公园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轴线由城市引出,最终消失在森林公园的山水之间。

赛时,奥林匹克公园设有包括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在内的10个比赛场馆,奥运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而赛后利用的规划中,奥林匹克公园将成为包含体育赛事、会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建筑结构-国家体育馆鸟巢

建筑结构-国家体育馆鸟巢
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还需要考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通过采取适当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的生态价值。例如,在国家体育馆鸟巢周围种植植被、建立湿地保护区等措施,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可以为鸟巢提供更加优美的环境背景。来自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05
建筑结构设计
鸟巢的设计理念是绿色、环保,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环保
人文关怀
历史传承
鸟巢的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观众和运动员的舒适度,创造宜人的观赛和比赛环境。
作为一座标志性建筑,鸟巢的设计融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03
02
01
结构设计理念
智能化监控
施工工艺特点
高空作业安全
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高空作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护网、使用安全带等。
环保要求
考虑到环保要求,施工现场采取了降尘降噪措施,并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和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大跨度结构施工
鸟巢的跨度较大,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解决方案为采用预应力钢索和临时支撑结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建筑结构-国家体育馆鸟巢
目录
国家体育馆鸟巢简介 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 建筑结构与环境的互动 国家体育馆鸟巢的社会影响与评价
01
CHAPTER
国家体育馆鸟巢简介
1
2
3
国家体育馆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承担了开、闭幕式和田径、足球等赛事活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国家体育馆的设计是通过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确定的,由中国建筑师李兴钢和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共同设计完成。

北京鸟巢建筑方案

北京鸟巢建筑方案

北京鸟巢建筑方案北京鸟巢,正式名称为“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是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策尔和中国建筑师李兆基合作设计的。

该建筑方案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以及中国象征文化中的“鸟巢”。

这种设计理念使得鸟巢具有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

其外部结构采用了大量的钢材和混凝土,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能够形成独特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鸟巢的整体面积约为258,000平方米,总造价约为4200万美元。

它能够容纳约91,000名观众,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之一。

鸟巢的主要特点是其造型独特,仿佛是一座巨大的鸟巢,内部支撑结构错落有致,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中的生命力和能量。

鸟巢的外部结构由一个巨大的钢筋网状骨架组成,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还能够保证观众在看比赛时拥有良好的视野。

钢骨架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建筑的功能需求,还注重了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整个鸟巢的外部形状呈现出一种流线型的曲线,给人一种动感和雄伟感。

鸟巢内部的座位设计也相当独特。

观众席采用了弧形设计,使得观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视线和听力效果。

此外,观众席的设计也考虑到了人流量的问题,为观众提供了舒适的座位和通风设施。

除了作为体育场馆,鸟巢还兼具多种功能。

它拥有会议室、咖啡厅、展览馆、餐厅等多个功能区域,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游客还可以通过观光电梯或楼梯进入鸟巢内部,并参观展览和赛事。

鸟巢还经常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如演唱会、比赛、庆典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空间。

总结来说,北京鸟巢是一座具有独特外观和多功能的建筑。

它不仅在设计和技术上具有创新,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而现代化的观赛和娱乐场所。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象征之一,鸟巢成为了国际上知名的建筑和旅游景点。

它的建筑方案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