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八个遗憾

合集下载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800字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800字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800字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过去,回忆起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仍然历历在目。

当时的我正处在年轻的青春期,对于奥运会这个全球瞩目的盛事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那天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屏幕上的一幕幕壮丽场景,深受震撼和激动。

以下是我对开幕式的一些个人感受和体会。

首先,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场富有浓厚中国文化氛围的典礼。

开幕式中展示的中国传统舞蹈、戏曲、书法等文化元素无不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

东方红舞蹈队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卓越艺术水平。

而太极拳、京剧、昆曲等经典表演更是将我带入了一个精神的仙境,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验。

其次,我对于开幕式的视觉效果和场面的布置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场馆被设计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巨大的舞台和宏伟的建筑使人惊叹不已。

特别是那个巨大的钢构“鸟巢”体育场,不仅是一座时代的标志,更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我记得当时仰望这座壮丽的建筑,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而令我最为感动和激动的是那一瞬间,当中国代表团步入开幕式场地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个瞬间成为了我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我们的国旗在世界舞台上升起,听到全球观众向我们热烈欢呼,我深感自豪和自信。

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中国人民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此外,开幕式中各国运动员的入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刻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以友好的姿态,手挽手、肩并肩地放下了国界的界限,共同走向了舞台中央。

他们身穿各自国家特色的服装,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与民族,而共同的奥林匹克精神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人类的团结和和谐,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但在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一家人。

外国人对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评价

外国人对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评价

外国人对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评价北京奥运开幕式是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的一场盛大的表演。

这场开幕式让世界各国的观众们都为之惊叹,外国人对于这次开幕式也有着各自的评价。

外国人普遍对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规模和场面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他们认为这是一场难以置信的视觉盛宴,场馆的设计和布置展示了中国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统。

观众们被大型的灯光效果、烟花和舞台装置所震撼,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进程。

外国人对于开幕式的创意和表演也表示赞赏。

他们认为开幕式的创意独特又富有创造力,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从运动员入场、文化表演到巨型舞台的运作,每个环节都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努力和奉献精神。

尤其是那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类脚印表演,被外国人形容为“震撼人心的一幕”。

外国人对于开幕式的精细安排也表示赞赏。

他们认为整个表演过程的流畅性和无缝衔接令人难以置信。

每个表演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排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协作精神。

外国人对于运动员入场时的精确计时和舞台转换时的高效率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盛会。

外国人对于开幕式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也表示认同。

他们认为开幕式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机会。

开幕式传达了和平、团结、友谊和奋斗的信息,引发了外国观众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共鸣。

外国人表示,通过这次开幕式,他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并对中国人民的努力和奉献精神表示敬佩。

总的来说,外国人对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们认为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展示了中国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统。

开幕式的创意和表演令人赞叹不已,精细的安排和流畅的表演更是让外国观众赞叹不已。

开幕式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也引发了外国观众的共鸣。

北京奥运开幕式成为了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和奉献精神。

李安评价2008北京奥运会

李安评价2008北京奥运会

李安评价2008北京奥运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开幕式结束后,张艺谋在镜头跟前有些遗憾地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弄砸了,对不起大家,大家该骂骂。

”开幕式才过了8分钟,老谋子就深陷舆论的漩涡当中,不少人都认为他弄砸了!对此,老谋子只好说,“对不起大家,弄砸了。

”不过,在海外的网友却道出了真相!奥运场馆足足投入了190亿进行建设,得到了205亿的收益,等于说赚了10个亿。

然而,关于总基础建设却足足花了3000亿。

在成本如此高昂的前提下,想要获得成功,关键是找到一位靠谱的导演。

前来竞争这个位置的就有姜文,李安,陈凯歌等十多位,但最后只能选择一位!对于一个导演来说,人生中能遇到这样的机会多不容易!因此“内卷”自然是很严重的。

陈凯歌戴上墨镜,带上妻子陈红及他的助理,一进竞聘现场便吟唱了一首诗。

但评委却一点也听不下去,当场呵斥道:中国古代都有那么多诗人,这儿需要的不是什么诗人,而是能拿出可执行方案的导演!结果,陈凯歌在第一轮就垂头丧气地被淘汰。

后来姜文上场了。

同样遭遇了类似“尴尬”--拿不出什么可行性的方案,也就谈谈他的主题和概念。

轮到李安时,他觉得奥运需要与国际流行的模式接轨,这很符合他这个国际大导演的风格。

但评委却说,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会水土不服的,可行性很差。

为了能想办法竞聘上,李安提出让林徽因的侄女林樱来承担场馆设计,并援引胡适的治学精神。

但评委还是认为,他与陈凯歌犯了相似的毛病--“浪漫诗人”理想主义,与实际很脱节。

轮到张艺谋面试了,评委惊讶地发现,他足足拉来3车文件!李安回忆:“我真的没有想到张艺谋做了这么多准备,就连预备方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备案,也都准备好了。

”张艺谋表达的核心是要“务实”,把中国文化特有的魅力,借助奥运会这一载体体现在世界面前,并具体提出来“可执行方案”,终于打动了评委们,确定由他执导!不料在这8分钟的开幕式当中,张艺谋还是遭到了舆论的攻击,一些人甚至觉得他“玩灯笼,玩腰鼓”这些手段太“土”。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10大遗憾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10大遗憾

北京奥运会开到今天已近尾声,老萨说,北京奥运会是最成功、最好的一届;老谋子说,未来10年20年的奥运会上是没有人企及他的开幕式艺术的,国内人的观众无不感叹说,老谋子太有才了,确实如此。

在我看来,这个开幕式除了一个时间太长的不足外,还有10大遗憾——1、五福娃到哪去了?开幕式现场有近10万观众,几万人表演,场外还有40多亿人观看,唯独不见3岁的五胞胎福娃兄弟姐妹们。

无论从天人合一的主题表演还是和谐建设,“福娃”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都该上场的。

让大家好不失望。

2、主题歌与和谐主题相悖。

主题歌“我和你”,还有他(她)呢?奥运会的主题歌,不仅仅是传递一种感情,而且也需要大家传唱,从而能铭记。

然而,“我和你”不仅没有突出北京的举办地,而且与天一合一的和谐主题相悖。

况且还是深情有余,激情不足。

3、点火人究竟是谁?无论现场的电视画面,还是在家里看,都看不到李宁的正面、特写画面,此人是不是替身?还有李宁奔跑与画卷展开的速度不一致,不知李宁太老跑得太慢,还是画卷展开太快?4、表现都江堰比表现长城更有震撼力。

方块的创意非常好,把四大发明、四大古建筑都结合进去了,但是,在今年汶川大地震过后我们举办这样的实际奥运会的特定的年份里,展现李冰父子的杰作——都江堰,堆在麻将方块上,恐怕比长城更有震撼力,更能体现古今结合中的四大建筑结合,比长城都有意义。

如果要表现汶川大地震的元素,完全可以把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象长城一样堆在麻将方块上呀,当年日本鬼子想炸它时,飞机上就是找不到都江堰的水坝,只好怏怏回。

5、孔老二的3000弟子是一块来上课的吗?这种在一堂课有3000弟子念书,不仅古没有,就是今也不多呀。

何况孔子也只是古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四大圣人的代表。

6、国粹表现太俗。

昆曲、木偶戏不能彰显京剧的国粹魅力,要表现京戏的源头,那也得从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徽剧大师程长庚率四大徽班首次晋京,把徽剧搬上了皇宫舞台表演说起。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800字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800字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800字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2008年8月8日晚,我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自豪。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祖国的辉煌而感到无比自豪。

整个开幕式以浩瀚的历史长河为背景,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和灯光效果,展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

从古老的龙文化到现代的科技创新,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身心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开幕式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场震撼人心的人海奥运。

数千名志愿者手牵手,排成一条长龙,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他们穿着不同颜色的服装,形成了五环图案,代表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和平。

这幅画面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团结,也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

开幕式的焰火表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从地面到天空,无数的焰火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不禁想起了中国古代的烟花文化,那种独特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而在焰火表演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精心设计,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这一壮丽的场景。

此外,开幕式中的舞蹈表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蹈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装,舞动着优美的身姿,展现出中国古代的舞蹈艺术。

他们的动作优雅而熟练,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这些舞蹈表演不仅展示了中国的艺术魅力,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民对和平与友谊的向往。

回顾这场开幕式,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和自信。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不仅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这场开幕式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呈现。

通过观看这场开幕式,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奥运会的精神。

奥运会不仅是一个体育盛会,更是一个展示国家形象和文化底蕴的舞台。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通过这场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和实力。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08 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2008 年 8 月 8 日,那是一个让全体中国人都热血沸腾的日子,我至今还记得那天早早地就守在了电视机前,满心期待着奥运会开幕式的开始。

当时间的指针慢慢指向 8 点,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开场的击缶表演简直太震撼了!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那气势磅礴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整个场子给热起来了。

我瞪大眼睛,看着那些表演者们,他们的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在我的心上敲了一记重锤,让我的心跳跟着那节奏一起跳动。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骄傲,那种神情仿佛在告诉全世界:“看,这就是中国!”随着开幕式的推进,一幅巨大的画卷在场地中央缓缓展开。

这画卷可不是一般的画卷,它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现出来的,美轮美奂,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当时我就在想,这得花多少心思才能打造出这样的效果啊!那些舞者们在画卷上翩翩起舞,他们的身姿轻盈优美,就像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子。

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与那画卷完美融合,真的是太美了!我都看呆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折服。

还有那个活字印刷术的表演,也让我印象深刻。

那些方块字一会儿凸出来,一会儿凹进去,不断地变换着组合,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都忍不住在心里赞叹:“这也太牛了吧!”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工匠们在辛勤劳作,用心地打造着每一个活字,那种专注和执着让人感动。

当各国运动员入场的时候,我的心情又变得激动起来。

看着他们穿着各具特色的服装,脸上带着笑容,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会场,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多元和包容。

每一个国家的代表团经过时,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加油鼓劲。

中国代表团入场的时候,那场面简直沸腾了!全场观众都站起来欢呼鼓掌,我的声音都快喊哑了。

看着那些运动员们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心里充满了自豪。

我知道,他们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努力,他们是我们国家的骄傲!点火仪式更是将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观后感_小学作文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观后感_小学作文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2008年8月8日晚8时,这一刻让整个世界都震惊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在张艺谋导演手中运用高科技手段神奇演绎,浪漫的设想,中国的文化艺术,短短几个小时完全成功展现,开场的宏大、壮观,体现了中国的大气与宽容,整个开幕式让我震惊、激动,太过激动。

我喜欢灯光,但8号今晚的灯光,神奇的变幻,让我惊呆了,首先展现时光的流逝,太美了,那么多人共同的表演,整齐的让人折服。

我爱烟火,但开幕式的29个脚印的烟光让我迷离,无法让人相信,它们就那样快步自信的走向了北京,走近了我们。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张艺谋让人震憾,一看就知道这是张导的范儿,宏大,壮观,让人震憾。

这是他最好的人生作品,甚至可能影响外国人对中国的新的认识与评价。

就连做为中国普通公民的我,通过这次开幕式,都对祖国肃然起敬,感到做为中国人特别的自豪。

“和”字的那个节目,也是让人惊叹的,竟然全是人工,而非机械或电脑控制,太令人印象深刻了。

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内在,“和”,一切以和为贵,中国人,孔老夫子的文化最好的传承!
最让人震份的还是圣火点焰的那一刻,让所有人都猜想不到的李宁,并且是浪漫创艺的微缆空中飞跑,点焰圣火。

让我们一起为奥运加油,为中国加油吧!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08 年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2008 年 8 月 8 日,那是一个让全体中国人都热血沸腾的日子,也是一个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夜晚。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我有幸坐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那场震撼人心的奥运会开幕式。

那天晚上,我早早地就守在了电视机旁,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就像等待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

当开幕式的倒计时开始,我的心也跟着那跳动的数字一起加速。

“10、9、8、7……”每一个数字的喊出,都像是在敲打着我的心脏,让我愈发激动不已。

终于,开幕式拉开了帷幕。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绚丽多彩的灯光,将整个鸟巢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那些灯光变幻着各种颜色和形状,一会儿像盛开的花朵,一会儿又像流动的星河,简直美轮美奂,让我看得目瞪口呆。

紧接着,2008 名鼓手整齐地排列在场地中央,他们用力地敲击着鼓面,那激昂的鼓声仿佛要冲破云霄。

每一次击鼓,都像是在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力量和决心。

我看着他们那坚定的眼神和有力的动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这就是我们中国,这就是我们的气势!”我忍不住在心里呐喊着。

随着鼓声的渐渐平息,一幅巨大的画卷在场地中央缓缓展开。

那画卷上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精美的青铜器,从飘逸的书法到灵动的水墨画,每一个细节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看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

“哇,这也太神奇了!”我忍不住惊叹出声。

然后,一个个身着古装的舞者在画卷上翩翩起舞。

他们的动作优美而流畅,就像是在画卷上活了过来。

我看着他们轻盈的身姿,仿佛看到了古代宫廷中那盛大的歌舞场景。

“这舞蹈跳得也太好了吧,感觉就像仙女下凡一样。

”我跟身边的家人说道。

接下来的节目更是让我应接不暇。

活字印刷术的表演让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丝绸之路的重现让我感受到了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还有那太极的表演,刚柔并济,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当中国队入场的时候,我的心情达到了高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八个遗憾
平和之气,这就是我为什么欣赏朝日新闻那个点评的原因。

人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的不安与批判?舒展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悠然如空谷足音的古琴——从这些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是含而不露的锋芒,是博大包容的情怀。

从这一点来说,开幕式的主题符合我的想象
——像是要颠覆世界的批判和不安一般恢宏的历史画卷一样的演出。

朝日新闻的点评。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说得还是很到位的。

关于开幕式,被开场的击缶倒计时与脚印烟花震了一下。

无论从创意还是效果来说,都是相当完美的。

此后的画卷也很有创意,从京剧之后流于平庸,到了舞蹈部分几乎是冗长,但最后的结句——也就是夸父追日的点火仪式可以当得起任何赞美。

总而言之,鼓掌吧。

平和之气,这就是我为什么欣赏朝日新闻那个点评的原因。

人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的不安与批判?舒展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悠然如空谷足音的古琴——从这些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是含而不露的锋芒,是博大包容的情怀。

从这一点来说,开幕式的主题符合我的想象。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会选择了这么一首毫无激扬之气的主题曲。

它也许不适合动感的奥运会,配这场开幕式倒还算不过不失。

莎拉的表现好于刘欢,带有空灵悠远之气,后者的男声则不够厚重,没能起到相应的衬托作用。

如果要说遗憾,应该有以下几条吧:之一、镜头不知道是不是与国外导播事先沟通的问题,总觉得镜头没能抓住重点。

一些精心安排的,能体现匠心的细节被忽视了,而一些不必要的枝节则给得太多。

此外也缺乏对大场面的把握感,比卷轴,比如桃花阵,看照片很美很壮观,看电视则有点莫名其妙。

之二、解说机械化的介绍,既无激情也无美感。

解说词很无聊,主持人很罗嗦。

尤其难以接受的是在唱主题曲的时候,解说员仍旧喋喋不休,而此刻正应该是音乐烘托气氛,要让人静心感受的时候。

唱歌的当口,为什么要有噪音呢?之三、天气这个属于无法改进的部分,不过看到看台上一片扇子、普京热得无精打采、各国首脑纷纷擦汗的状况,天气的问题没法不说啊。

当天北京湿度达到90%,至少对看现场的诸人来说,在这么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呆上四个小时,再好看的开幕式也要打折扣了。

之四、配合特指最后的点火环节。

凤凰台四大名嘴从头瞧到尾,也没发现这个创意是夸父追日——这多少跟卷轴拉开的速度有关。

一开始人就在日环之中了,后来更是忽快忽慢,只有少数时候表现出了追日的意境。

这只能算小瑕疵,但因为点火这个创意实在是太赞了,小瑕疵便显得难以容忍。

之五、主题歌从曲调来说,属于平庸之作。

中文歌词则有点囧,感觉更像童谣。

这样的开头应该有个高潮的结尾,才能压得住,偏偏
高潮部分也没能好好表现,无法给人深刻印象。

之六、京剧开幕式给人的感觉是更中国,而不是更奥运。

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从内涵与氛围来看,更加近似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历史的、民族的、带有魔幻色彩的。

遗憾在于,有些东西展示得过于表象,比如京剧,象是为了加入而硬加进去的,放在整场开幕式中看,太过突兀。

之七、太极同样的还有太极,之前两个人的太极非常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武术的内涵。

但后来的团体操则让人没什么看下去的欲望,尤其是再闯来一群莫名其妙的孩子。

精彩到平庸的转换太快,令人猝不及防。

为什么要将一切艺术都纳入到团体操的范畴本文来自3COME文档频道?之八、吟诵三千弟子的创意不错,吟诵那个环节则再次成了团体操。

在那样大的场地里,千人合诵听来只是一片嗡嗡,效果并不好。

换成一人独吟,众人做简单应和,听起来应当更有风味。

气势来自于语调的铿锵,并非声音越高越好。

中国式的吟诵,应该也是极美的。

开幕式更像一篇文章的引子,或一场盛宴前的致辞。

火焰升起,满天都是烟花,看到这些才突然想到:原来2008北京奥运就这么开始了。

(作者:《3COME文档频道》- 编辑:kind8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