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的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计算是钣金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钣金产品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钣金展开计算的目的是根据钣金产品的三维图纸,确定其展开长度和表面形状,以便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钣金展开计算主要包括平展面展开和曲面展开两种方法。 平展面展开是指将平面图形进行展开,形成展开图。平展面展开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平面零件,如箱体、支架等。 (1)定积法展开计算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钣金产品的部分各种平面形状,如圆筒、弯管等。定积法展开计算需要确定钣金材料的长度、重量、宽度等参数。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确定钣金的外径、内径、高度等参数。 2)计算钣金的周长和截面积,得到钣金的长度和重量。 3)根据钣金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钣金的展开图纸。 4)根据展开图纸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2)图形展开计算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复杂平面形状,如弯曲的盖板、折弯的箱体等。图形展开计算需要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利用图形的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等知识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将图纸投影到平面上。 2)根据图纸上的线段长度和角度,利用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等知识,推导出展开图形的边长和角度。 3)根据展开图形的边长和角度,计算出展开图纸。 4)根据展开图纸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曲面展开是指将曲面图形进行展开,形成展开图。曲面展开计算方法 主要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曲面零件,如球体、圆锥体等。 曲面展开计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学知识进 行计算。常用的曲面展开计算方法有拉伸展开法、分割展开法和均分展开 法等。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将曲面投影到平面上。 2)根据曲面的曲率半径和展开的高度,进行拉伸和分割。 3)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展开图形的边长和曲率。 4)根据展开图形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完整版)钣金件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 折床工作原理 折弯就是将上、下模分别固定于折床的上、下工作台 ,利用液 压伺服电机传输驱动工作台的相对运动,结合上、下模的形状,从而 实现对板材的折弯成形。 —、 ★折弯展开就是产品的下料尺寸,也就是钣金在折弯过程中发现 形变,中 间位置不拉伸,也叫被压缩的位置长度,也叫剪口尺寸。 ★折弯V 槽选择公式:当R=0.5时,V=5T;当R>0.5时V=5T+R 折 弯展开会根据上模和下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更换模具时 必须考虑进去。 ★折床的运动方式有两种: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 施 压; 下动式: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 实现施压。 ★工艺特性 1.折弯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由内到外进行折弯;由小到大 进行折弯;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一般形状。 2.90。折弯及大于90°小于180°折弯选模:一般在SOP 没 有特殊 要求或没有 特殊避位的最好选用刀口角度为 88。或90的折弯上模,这样可 以更好的保证折弯角度的稳定性。 、 厂 * G ・-&U ・

三、折弯展开尺寸计算方法,如右图 <1>直角展开的计算_______________ 方法 当内R角为0.5 「 时折弯系数(K)=0.4*T,前提是料厚小于5.0MM 下模为5T L1+L2-2T+0.4*T =展开 <2>钝角展开的计算方法如图,当R=0.5时的展开计算 A+B+K= 展开 1800-2 K —x 0.4 a=所有折弯角度

<3>锐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900折弯展开尺寸=L1+L2-2T+折弯系 数(K),如右图: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 =0.4*T,L1和L2为内交点尺寸 展开=L1+L2+K K=( 180 —@) /90 *0.4T <4>压死边的展开计算方法 选模:上模选用刀口角度为300小尖刀,下模根据SOP及材料厚度选择V槽角度为300的下模。 先用441所选的模具将折弯角度折到约300-650. 展开 =L1+L2-0.5T

钣金展开图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图计算方法 一般铁板0.5—4MM之内的都是A + B - 1.645 T。(A,B代表的是折弯的外形尺寸,T就是板厚) 计算方法是工件的外形尺寸相加,再减去1.645 * 板厚* 折弯的次数, 例如,折一个40 * 60的‖U‖形槽钢用T=3.0的冷板折,那么计算方法就是40+40+60(外形尺寸相加)—1.645(系数)* 3(板厚)* 2(弯的个数)=130.13(下料尺寸) 一般6毫米之内都是这样计算的了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0.3时, K=0≤T'1. 当0 2. 对于铁材:(如GI,SGCC,SECC,CRS,SPTE, SUS等) 1.5时, K=0.4T'T'a. 当0.3 2.5时, K=0.35T'T≤b. 当1.5 2.5时, K=0.3T/c. 当T 3.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CU: 0.3时,?当T K=0.5T 2.0时, 按R=0处理.≤注: R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K值取中性层弧长 1.5 时'1. 当T λ=0.5T 1.5时/ 2. 当T λ=0.4T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0.3 时≤1. 当T K’=0 0.3时?2. 当T /90)*KυK’=( 注: K为90°时的补偿量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1.5 时'1. 当T λ=0.5T 1.5时/ 2. 当T λ=0.4T K值取中性层弧长 注: 2.0, 且用折刀加工时, 则按R=0来计算, A、B依倒零角后的直边长度取值'当R Z折1(直边段差). 5T时, 分两次成型时,按两个90°折弯计算/1. 当H 5T时, 一次成型, L=A+B+K'2. 当H K值依附件中参数取值

(完整版)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 =料内+料内+补偿量 1 R=0,折弯角B =90 °T<1.2,不含1.2mm) L=(A-T)+(B-T)+K =A+B-2T+0.4T 上式中取:X=T/4 K= X* n/2 =T/4* n/2 =0.4T 2 R=0, 0=90 ° (T M.2,含1.2mm) L=(A-T)+(B-T)+K =A+B-2T+0.5T 上式中取:X=T/3 K= X* n/2 =T/3* n/2 =0.5T 3 R 丸0=90 ° L=(A-T-R)+(B-T-R)+(R+ X* 冗/2 当R夺T时X=T/2 1T W R <5T X=T/3 T<12mm Q J L F --------------- A --------------- 5 1 £ E T >=t2rrm A-

0 < R (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 位置后,通过偏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 4 R=0 0^90 ° QT/3 L=[A-T*tan (a/2)]+[B -T*tan (a/2)]+T/3*a (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 5 R丸0却0 ° L=[A-(T+R)* tan (a/2)]+[B -(T+R)*tan( a/2)]+(R+ R*a 当R夺T时X=T/2 1T W R <5T QT/3 0 < R 6 Z 折1. 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以下几点原则仅供参考: r1 1F CJ

L=A-T+C+B+K/2 7 Z 折2. C^3T时< 一次成型>: L=A-T+C+B+D+K 8抽芽 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四边形面积=GFEA所围成的面积. 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为螺纹距离),R=EF见图 ••• T*AB=(H -EF)*EF+ n*(EF)2/4 ••• AB={H*EF+( n/4-1)*EF2}/T •••预冲孔孔径=D -2AB TMJ.8 时,取EF=60%T. 在料厚T<0.8时,EF的取值请示上级. 9方形抽孔1 !4 1%专—

(完整版)钣金件的展开计算---准确计算

精心整理 钣金中的展开计算 一、钣金的计算方法概论 钣金零件的工程师和钣金材料的销售商为保证最终折弯成型后零件所期望的尺寸, 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展开状态下备料的实际长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掐指规则”,即基于各自经验的算法。通常这些规则要考虑到材料的类型与厚度,折 弯的半径和角度,机床的类型和步进速度等等。 总结起来,如今被广泛采纳的较为流行的钣金折弯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折 弯补偿的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折弯扣除的算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钣金设计的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先了解以下几点: 1、折弯补偿和折弯扣除两种算法的定义,它们各自与实际钣金几何体的对应关系 2、折弯扣除如何与折弯补偿相对应,采用折弯扣除算法的用户如何方便地将其数 据转换到折弯补偿算法 3、K 因子的定义,实际中如何利用K 因子,包括用于不同材料类型时K 因子值的适用范围 二、折弯补偿法 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 1 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图 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折弯补偿算法将零件的展开长度(LT) 描述为零件展平后每段长度的和再加上展平的 折弯区域的长度。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则被表示为“折弯补偿”值(BA) 。因此整个零件的长度就表示为方程(1): LT=D1+D2+BA(1) 折弯区域(图中表示为淡 *** 的区域)就是理论上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区域。简 而言之,为确定展开零件的几何尺寸,让我们按以下步骤思考: 1、将折弯区域从折弯零件上切割出来 2、将剩余两段平坦部分平铺到一个桌子上 3、计算出折弯区域在其展平后的长度 4、将展平后的弯曲区域粘接到两段平坦部分之间,结果就是我们需要的展开后的 零件 图 1 5.K- 因子法 K-因子是描述钣金折弯在广泛的几何形状参数情形下如何弯曲/展开的一个独立值。 也是一个用于计算在各种材料厚度、折弯半径 /折弯角度等广泛情形下的弯曲补偿 (BA) 的一个独立值。图 4 和图 5 将用于帮助我们了解 K-因子的详细定义。 我们可以肯定在钣金零件的材料厚度中存在着一个中性层或轴,钣金件位于弯曲区 域中的中性层中的钣金材料既不伸展也不压缩,也就是在折弯区域中唯一不变形的地 方。在图 4 和图 5 中表示为粉红区域和蓝色区域的交界部分。在折弯过程中,粉红区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