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格拉底哲学大纲

合集下载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部分:主要哲学思想
• 一 心灵的转向 • 二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 三 灵魂不灭பைடு நூலகம் • 四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精品文档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 伦理和人的研 •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 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 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 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 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 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 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 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 的实体。
精品文档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
• 苏格拉底激烈反对唯物论哲学家研究 客观世界发现其规律的做法,说这样 做不能认识真理。认为事物所以这样 是神有目的地安排,人只有从自己心 里认识神才能认识真理。他不承认一 般是从特殊中抽象而来,而把一般看 成是先于而且高于特殊的东西。柏拉 图继承苏格拉底的观点,从其寻求 “一般”的方法出发,认为不但许多 特殊之外有一般存在,而且对于任何 一类特殊的东西来说也都有它的“一 般”,他把这个一般叫做“理念”。 据此他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 理念的即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一个 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的变化无常的不真 实世界,理念世界高于并且先于现实 世界。这样,普遍的概念就变成了客 观独立存在的“理念”,具体事物就 成了不真实的理念的摹本和影子。
• 苏格拉底立志不写著作, 只用口头方式传播自己 的观点,其言大多见他 的学生柏拉图的一些对 话体的著作。柏拉图笔 下的苏格拉底始终一贯 地坚持说他自己一无所 知而且他之所以聪明就 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一无 所知的。但是他并不认 为知识是得不到的,他 认为追求知识有着极大 的意义。

考研原始哲学知识点梳理

考研原始哲学知识点梳理

考研原始哲学知识点梳理一、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起点,它包括了前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时期和亚里士多德时期三个阶段。

1. 前苏格拉底时期-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是由数字和几何形成的。

- 爱琴尼亚学派:出现了早期的自然哲学思想,强调万物的根源是物质。

- 赫拉克利特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流动不停的,提出“一切皆流”。

2. 苏格拉底时期- 苏格拉底:提出了伦理学的理念,认为德行是智慧的基础。

- 柏拉图:以对话形式写作,教导了爱与智慧的关系,建立了“理念世界”的理论。

-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建立了逻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体系。

二、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以基督教哲学为中心,包括了早期的教父哲学和后期的斯科拉哲学。

1. 早期的教父哲学- 亚历山大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相结合。

- 基督教新柏拉图主义哲学:试图解释基督教的教义并与柏拉图哲学相结合。

2. 斯科拉哲学- 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基础,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

- 约翰·教师斯·邓斯·郝斯斯:克里奥尔思主义的奠基人,提出“存在即是本质”。

三、现代哲学现代哲学由启蒙运动时期开始,包括了休谟、康德、黑格尔等重要思想家。

1. 休谟- 强调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对因果关系的观念进行了批判。

- 怀疑论的代表,对概念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2. 康德- 提出了“批判哲学”的思想,强调经验和理性的统一。

- 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

3. 黑格尔- 建立了辩证法的哲学体系,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 提出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系统。

四、现代哲学的发展现代哲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进入了新的阶段,包括实证主义、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等不同学派的兴起。

1. 实证主义- 强调科学和经验的重要性,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

- 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哲学是实证主义的两个重要分支。

《西方哲学史》+第二讲+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

《西方哲学史》+第二讲+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
第二讲 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 一,从初民的宗法生活到哲人的出现 二,哲学的帷幕: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 三,宗教与哲学的冲突 四,哲人及其命运
一,从初民的宗法生活到哲人的出现
• (一)封闭世界的文明形态,礼法(nomos) 作为生活的根基 • (二)哲学“普遍”思维模式的特征 • (三)哲人的出现
(一)封闭世界的文明形态,礼法 (nomos)作为生活的根基
1、“二分法”,即不能在有限时间越 过无限多的点(但若时间像空间一 样无限可分,那么在无限时间越过 无限的点就是可能的了); 2、“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即 快着追不上慢者(若允许越过一个 距离,就追上了); 3、“飞矢不动”,飞矢在在被分割的 每一时刻不动(前提是时间不连 续,若认定时间连续,则无此问 题;另,若时间和空间均可以无限 分割呢); 4、“一半时间等于一倍时间”(注意 相对速度的问题)
3、巴门尼德反对赫拉克利特“一切皆变,无物持存” 的观念,“变化”是赫拉克利特对世界本质的基本把握,而
在巴门尼德眼里,这完全是虚假的意见。
三、芝诺悖论
芝诺(Zeno)生于古代希腊的 爱利亚城邦,为爱利亚学派的 著名哲人巴门尼德 (Parmenides)的学生和朋友。 柏拉图在对话《巴门尼德》中 记述了他们于前5世纪中叶的一 次雅典之行。 为驳斥运动而提出了四个否认运 动的论证:
(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 德谟克利特(Democrites,盛 年约前435年),一说为阿布德 拉人,幼年即师从波斯术士和 迦勒底星相家,接受天象学等 方面的教育。他在物理学、数 学、伦理学等方面均拥有渊博 的学识。 一生热爱旅行,有人说他“时常 到荒凉的地方去,并住在墓地 之中,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尝 试他的想象”。
(二)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生平: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

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

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

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第一讲 前苏格拉底哲学

第一讲  前苏格拉底哲学

二、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其人
毕达哥拉斯(前535-475)是数学家。著名的毕 达哥拉斯定理实际上是埃及人更早发现,但埃及 人不是以数学的方式发现。至今,数学中还保留 着他的许多术语,如平方、立方等。 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创立毕达哥拉斯教。主要 教义是相信灵魂轮回和禁止吃豆子。 他还是音乐家。某些数学名词,如调和中项、调 和级数,显示出他希望把数学与音乐结合起来的 倾向。他崇尚数的和谐一致,而能体现数的和谐 的美的,是音乐。
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美尼(约前545)猜测大地的形状像一个 圆盘,万物被气包围着。 火是稀薄化了的气,气凝固时就变成水,水凝固又 变成土,土再变成石头。 不仅万物是气,灵魂也是气。 “正如我们的灵魂是气,并且把我们结合在一起一 样,气息和空气也包围着整个世界。” 他提出了一个万物如何相互转化的理论。并且在他 的理论里,不同性质的东西之间的转化,是有可能 从量变来解释的(罗素)
宇宙论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 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 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 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他相信火是原质或始基,其它万物都是由火生成 的。“火的转化是:首先成为海,海的一半成为 土,另一半成为旋风”。 这种宇宙论似乎已有现代物理学中的大爆炸理论 的雏形。让人惊异的不是它的对或错,而是他怎 么能想得出来?
毕达哥拉斯的影响
万物是数的观念开启了哲学的一个全新的领域: 超感世界。 如果真的存在一个数学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不仅 可能比现实世界更完美,也可能更真实。与此相 应的是,能看到或认识到这种超感世界的理性能 力或思想,就是更高贵的。 但数是实在的吗?这在中世纪引发了概念实在 论——唯实论和唯名论的争论。 他的哲学是神秘主义和数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奇妙 结合。这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的两种精神 有关:日神(阿波罗)的理性和法度,与酒神 (狄奥尼索斯)的激情和浪漫。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因果定律(因果法则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因果定律(因果法则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因果定律(因果法则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因果定律(因果法则) 2012-01-29 21:03:09| 分类:因果报应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目录1因果定律2目录3苏格拉底4因果定律5因果定律的详细…6必然成功的其他…苏格拉底苏格拉底(∑ωκρ?τη?,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因果定律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这是亘古不灭的定律。

—苏格拉底因果定律的详细解说⒈著名的苏格拉底因果定律,又被称为因果法则,也可表述为:今天的结果昨天造成的,今天又为明天种下了因。

这个法则是如此深奥且具影响力,以致世人往往又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铁律”。

它几乎可以用来解释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简言之,因果定律是指任何一项发生在你生活中的结果,必定有一个或多个发生的原因。

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定律中。

大到天体运行、山河易位,小到一草一木、一饮一啄,都是因果定律运行的结果。

如果你发现某人在某一方面非常成功,而你也模仿他做同样的事情,你就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如果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里种下同样的因,你终究会得到和别人同样的果。

这并不是奇迹,不是要靠好运,也不是“天时地利”所决定的。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因果定律告诉你:如果你要成为某一行业中最成功、收入最高的人,你就要去发现其他高收入、高成就的人所做的事情,并且学着去做。

如果你能够不断去做得和他们一样好,你最后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这一定律和万有引力一样,是始终存在、无法避免的。

假如你一心向往别人的成就,却不去执行他们成功的原因,你就无法得到那些成功者同样的结果。

你就走到了因果定律的反面。

怎么栽,必定怎么收如果你为成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你就会得到和其他人同样的效果。

你也绝对不会感到意外,或认为这是一种奇迹和好运。

这只不过是你施行了因果定律而已。

西方哲学史---01--前苏格拉底哲学--02

西方哲学史---01--前苏格拉底哲学--02
1. Theory of atoms(原子论) (原子论) 2. Psychology 3. Epistemology
Cognitive theory of images(影像说) (影像说)
Paper One
How do you understand philosophy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3. Being, Thought and Language
For what birth will you seek for it? How and from where did it grow? I will not permit you to say or to think that it grew from what is not; for it is not be said or thought that it is not.
Water, air, fire, earth
3. Two forces
Love, Strife
4. Theory of emanation(流射说) (流射说)
Sensation is the apprehension of “like by like”(同类相知) (同类相知)
§6. Anaxagoras (阿那克萨哥拉) 阿那克萨哥拉)
The best renounce all for one thing, the eternal fame of mortals, but the many stuff themselves like cattle. (Fragment 29)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at war is common and justice is strife, and that all things happen in accordance with strife and necessity. (Fragment 80) War is the father of all and king of all, and some he shows as gods, others as humans; some he makes slaves, others free. (Fragment 53)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一、引言本课程旨在介绍西方哲学的历史背景、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提高对西方哲学体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古代哲学本部分主要介绍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早期自然哲学家、智者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同时,还将涉及罗马哲学的相关内容,如西塞罗、塞内卡等。

2、中世纪哲学本部分将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哲学和世俗哲学,包括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司各特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还将涉及伊斯兰哲学的相关内容。

3、近代哲学本部分将介绍近代欧洲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哲学等。

同时,还将涉及现代哲学的开端——笛卡尔和尼采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4、现代哲学本部分将介绍现代欧洲哲学的演变及其主要流派,包括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

同时,还将涉及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相关内容,如皮尔士、詹姆士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哲学史的知识。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采用论文撰写、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撰写: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西方哲学史某一代表人物或流派的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论文需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排版和引用文献。

2、课堂表现:学生需按时参加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遵守课堂纪律。

3、小组讨论:学生需按照教师安排参加小组讨论,认真准备讨论内容,积极发表观点和意见。

4、其他: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考核形式和要求。

西方哲学史考研笔记一、导言西方哲学史是一门研究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为准备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份关于西方哲学史的考研笔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知识。

二、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它包括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智者学派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苏格拉底哲学
他们追问诸如此类的问题:万物从何而来?
万物由什么构成?
我们如何解释自然事物的多元性?
我们如何通过数学描述自然?大纲
米利都学派
是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被
誉为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由古希
腊学者泰勒斯创建。

米利都学派开
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
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
释世界. 米利都学派的学者大多
出身于古希腊伊奥尼亚地区的海
港城市米利都。

其表现出来的重要
性并不在于它的成就,而在于它所
尝试过的东西。

泰勒斯Thales(624-546 BC)
哲学的启始;万物皆水;曾利用
日影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准确地
预测了一次日蚀,数学上的泰勒斯
定理以他命名。

他对天文学亦有研
究,确认了小熊座,被指出其有助
于航海事业。

同时,他是首个希腊
人将一年的长度修定为365日。


亦曾估量太阳及月球的大小。

阿那克西曼德
Anaximander(610-547 BC)
万物源于一种简单的“元质”,
它是无限的永恒的中立的。

万物生
于此,寂灭归于此,命数所定,依
时序而行互补其所失。

而在这一种永恒的运动里就产生了世界,认为生物是演化而来,万物包括人是由鱼演化而来,认为大地是圆柱,太阳甚至比大地还大(二十七或者二十八倍)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585-525 BC)
万物皆气,认为气的凝聚程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物质,大地像圆桌一样。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82-496 BC)
认为万物皆数。

数学与神学的结
合始于他。

最大的发现是勾股定理。

他创立了一种宗教:灵魂轮回和吃
豆子罪恶。

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
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
过则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

阿尔克莽Alcmaeon of
Croton(450 BC左右)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535-475 BC)
认为万物皆火“这个有秩序的宇
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
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
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
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
度熄灭”;万物皆流“人不能两
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对立统一“对
立面的斗争产生了运动,而运动达
到了同一,世界有一个统一,但那
是一种有分歧而得到的同一”尽管
他相信变化但是他也相信存在永
恒。

辩证法的奠基人。

埃利亚学派
色诺芬尼
Xenophanes(570-470 BC)
拒绝像标准的相信许多神,而且认为神的思想和外形像人的人一样。

他一段经典的嘲笑名句,如果牛能想象神,那它们的神一定像牛。

因为他对一神论观念的发展,认为它是抽象的、普遍的、不变的、固定且总是留在记忆里,色诺芬尼常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宗教信仰方面
第一个一神教信徒。

巴门尼德
Parmenides(510-440 BC)
存在论奠基人,永恒观,认为世界无变化“如果它过去存在,现在就不存在,如果他将来存在那它现
在也不存在,因此就消灭了变,由
此也就没有了过渡”;认为大量可
感觉的事物都是虚幻的,只有“一”
是真实的,认为能够被思维的和能
够存在的其实是一回事。

埃利亚的芝诺Zeno of
Elea(490-430 BC)
他以提出了四个关于运动不
可能的悖论而知
1 两分法悖论
2 阿喀琉斯悖论
3 飞矢不动悖论
4 游行队伍悖论
他创造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
他老师巴门尼德的理论。

他认
为世界上运动变化着的万物
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东西
是巴门尼德所谓的“唯一不动
的存在”,所以“存在”是一
而不是多,是静不是动。

麦里梭Melissus(5 century
BC)
多元论者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490-430 BC)
他解释了呼吸的原理,也发现了一个向心力的例子,他知道植物界也有性别,通过另一种方式解释了物竞天择,知道月亮是反射光而发亮,认为太阳也是,认为光行进需要时间,知道日食的原理;是意大利医学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影响了整个科学和哲学思潮的倾向。

认为世界是由土、气、火、水组成;有一种循环存在着:当各种元素被爱彻底地混合之后,斗争便逐渐又把它们分开;当斗争把它们分开之后,爱又逐渐地把它们结合在一片。

因此每种合成的实体都是暂时的;
只有元素以及爱和斗争才是永恒
的。

把(一和多)两个原则结合在
一片就要更可靠一些,并且说存在
就是一与多;
阿那克萨哥拉
Anaxagoras(500-428 BC)
他是第一个把哲学介绍给雅典
人的。

由于他否认天体是神圣的,
因此被控亵渎神圣,幸亏伯里克利
的调解才得活命。

他主张地球是一
个圆柱体,相信天体和地球的性质
大体上是同样的,否认天体是神圣
的和主张“精神”(nous)是生命世
界的变化及动力来源。

他把一切运
动都归之于心灵或灵魂的作用。


认为太阳是一块烧得又红又热的
石头,比希腊大不了多少。

他很仔
细的观测过天象,认为月亮和行星
也和地球一样,月亮上面也有山和
居民。

他是第一个提出月光是日光
的反射的人,也是第一个用月影盖
着地球和地影盖着月亮的见解来
说明日食和月食的人。

原子论者
原子论(英语:Atomism,来自古希腊语atomos,含义为“不可分割”)是在一些古代传统中发展出的一种自然哲学。

原子论者将自然世界理论化为由两基本部分所构成: 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空无的虚空(void)。

其创始人为德谟克利特和留基波,对于留基波人们知之甚少,甚至有人否认其存在,而二者的理论更是也无法区分,德谟克利特相对较真实。

与苏格拉底体系不同,原子论者不引入目的和最终因的观念解释世界。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460-370 BC)
万物的本源是原子与虚空。

原子
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源于运动的
场所。

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
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
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
是没有充实性的。

所以非存在与存
在都是实在的。

世界是由原子在虚
空的漩涡运动中产生的。

宇宙中有
无数个世界在不断的生成与灭亡。

人所存在的世界,无非是其中正在
变化的一个。

所以他声称:人是一
个小宇宙(小世界)。

留基波Leucippus (450 BC左
右)
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sophists),亦称辩士学
派、诡辩学派,为公元前5世纪-
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
教师、哲学家之统称。

其基本主张
善良、真理、正义都与人本身需要
的利益相关,所以没有绝对的真理
与正义。

自梭伦与克里斯提尼改革
后,雅典的民主出现。

但是自伯罗
奔尼撒战争(B.C431-B.C404)左右开始,公民大会开始逐渐丧失机能。

这是因为由于战争的恐惧,执政者只要能抓住演说技巧,便可以顺利获得广泛支持。

为了牟取权力,在上位者不惜重金礼聘演说家为顾问,以获得政治控制权,造成辩士流行。

普罗塔哥拉
Protagoras(481-420 BC)
怀疑运动的领袖;“人是万物的尺度,是纯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高尔吉亚Gorgia(487-376BC) 不存在论
1.世上没有东西存在;
2.就算有东西存在,我们对它也一无所知;
3.就算我们对它略有所知,我们也无法将这些知识传递
与普罗塔哥拉同为首批诡辩学者。

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把修辞学由西西里带到阿提卡,又将阿提卡方言融入散文文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