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中化学 3、3、1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陶瓷水泥玻璃教案

高中化学陶瓷水泥玻璃教案

高中化学陶瓷水泥玻璃教案主题:陶瓷、水泥和玻璃一、目标1. 了解陶瓷、水泥和玻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陶瓷、水泥和玻璃的制备方法。

3. 讨论陶瓷、水泥和玻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探讨陶瓷、水泥和玻璃产生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种类和制备方法。

2. 水泥的成分、制备过程和应用。

3. 玻璃的特点、制备技术和用途。

4. 陶瓷、水泥和玻璃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陶瓷、水泥和玻璃的概念,吸引学生兴趣。

2. 讲解陶瓷的定义、种类和制备方法,让学生了解陶瓷的特点和用途。

3. 分析水泥的成分、制备过程和应用,并带领学生讨论水泥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4. 探讨玻璃的特点、制备技术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玻璃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 结合化学知识,讨论陶瓷、水泥和玻璃在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引导学生探索这些反应的原理。

6. 总结:对陶瓷、水泥和玻璃的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这三种材料的理解。

四、课堂互动1. 提问: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2.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陶瓷、水泥和玻璃的特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陶瓷、水泥和玻璃的应用和优缺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五、课堂延伸1.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了解更多陶瓷、水泥和玻璃的知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工业化生产陶瓷、水泥和玻璃的过程。

3. 研究课题:鼓励学生选择陶瓷、水泥和玻璃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展示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以上为高中化学陶瓷、水泥和玻璃教学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帮助。

祝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3.3 玻璃、陶瓷和水泥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3.3 玻璃、陶瓷和水泥  人教版

3.3《玻璃、陶瓷和水泥》教案(人教版选修1)(生甲)玻璃的透光性能好,但易碎,并且易伤人。

(生乙)用玻璃制成的物品美观,但就是不结实,如窗户上的玻璃,很容易被打破。

(生丙)玻璃不耐热,开水都能把它炸裂……[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也正是为了让玻璃“弃恶扬善”,玻璃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不断地制成有各种各样性能的特种玻璃。

[师]这四幅图中的几种玻璃是如何制造的?各有什么特性和用途?[师]几种特殊玻璃:⑴硅酸盐玻璃:加入B2O3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更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用途: 高级化学仪器⑵光学玻璃:加入PbO[投影展示][投影展示][投影展示]透光性能好、折光率高用途:眼镜片、照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的透镜等光学仪器⑶彩色玻璃:金属氧化物均匀地分散到玻璃态物质里,使玻璃呈现特征颜色。

蓝色(Co2O3) 红色 (Cu2O) 淡绿色 (FeO)[投影]玻璃栈道:⑷钢化玻璃:将普通玻璃在电炉里加热软化后急速冷却而成的。

其成分与普通玻璃一样,机械强度增大,不易破碎,一旦破碎,碎块也没有尖锐的棱角,不易伤人,是一种安全玻璃。

[师]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平时所见的宝石是不是都是天然的?开阔视野:玻璃与宝石玻璃是一种价格低廉的人造宝石,用于仿制天然珠宝玉石,如玉髓、石英、绿柱石(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翡翠、软玉和黄玉等等。

用于仿宝石的玻璃是由石英和少量碱金属元素如钙、钠、钾或铅、硼、铝、钡的氧化物组成。

[师]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在许多拉丁语系国家中,瓷器与中国以china 同一单词表示。

那么,我们的(牛河梁)红山文化早就有陶的产生根据课前查阅资料:说出你对红山文化及红山文化陶的了解[生] 红山文化,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

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3.3《玻璃、陶瓷和水泥》实用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3.3《玻璃、陶瓷和水泥》实用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和用途,以及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等新型材料。

2、以玻璃和陶瓷水泥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二、教学重点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三、教学难点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引导,激发欲望展示几张玻璃、陶瓷和水泥的精美图片,激发学生关注本节课的欲望。

第二环节组内合作,自学讨论一、玻璃1、原料:()、()和()2、反应原理:原料熔融后发生比较复杂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主要反应:3、普通玻璃主要成分:4、主要性能:不是晶体,称作玻璃态物质,(填“有”或“无”)一定的熔点,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逐渐。

5、几种特殊玻璃(1)硼酸盐玻璃:加入,能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降低它的热膨胀系数,从而使其更和,可做高级化学反应容器(2)光学玻璃:加入后制得的光学玻璃折光率高,可用来制造眼镜片、照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的透镜等(3)有色玻璃: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的玻璃:蓝色(Co2O3)、红色 (Cu2O),普通玻璃一般呈淡绿色是因为(4)钢化玻璃:普通玻璃加热软化,再急速冷却得到。

它的机械强度比普通玻璃大4—6倍,抗震裂,不易破碎;一旦破碎,碎块没有尖锐的棱角,不易伤人,用于制造汽车或火车的等。

二、陶瓷(China)陶都→瓷都→1、主要原料:(Al2O3﹒2SiO2﹒2H2O)2、传统生产过程:()→()→()→()→()3、主要特性:抗、抗、耐、、易等优点三、水泥1、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石膏—作用是2、主要设备:3、主要成分: ( ) ( ) ( )4、主要性能:(与水掺和、搅拌并经静置后很容易凝固变硬)就算在水中也能硬化5、主要用途:建筑、修路。

如:水泥砂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水泥砂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四、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1、光导纤维――简称:光纤成分:用途:在通讯技术中的运用:其优点①信息容量大②抗干扰性能好,不发生电辐射,通讯质量高,能防窃听③光缆质量小而且细,不怕腐蚀,铺设方便。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案(新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案(新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玻璃、陶瓷和水泥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1. 玻璃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2. 陶瓷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3. 水泥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4. 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玻璃、陶瓷和水泥的制作原理。

2. 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材料:玻璃、陶瓷、水泥、试剂等。

3.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章节一:《玻璃》】让学生了解玻璃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2. 教学内容玻璃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3. 教学重点与难点玻璃的制作原理。

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5.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实验材料、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章节二:《陶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2. 教学内容陶瓷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陶瓷的制作原理。

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5.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实验材料、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章节三:《水泥》】让学生了解水泥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2. 教学内容水泥的定义、制作原理和特点。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水泥的制作原理。

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5.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实验材料、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章节四:《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分析》】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

2. 教学内容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分析。

3. 教学重点与难点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分析方法。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3.3 玻璃、陶瓷和水泥2-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3.3 玻璃、陶瓷和水泥2-人教版

1、探索生活材料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教学目标了解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和用途。

2、以玻璃和陶瓷、水泥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3、通过玻璃和陶瓷等材料的新发展,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对比、启发引导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引言]走进教室,同学们发现今天老师不仅带来了部分实验仪器,还带来了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由学生辨认)。

组成这些物品的“材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三种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非常熟悉的材料。

[展示]本节教学目标[新课]3-3 玻璃陶瓷水泥这三种都是硅酸盐工业的产品,所谓硅酸盐工业是以含硅的物质为原料经过加工制得硅酸盐产品的工业。

2、玻璃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能够制造玻璃了,在距今3000多年的西周就已将白色穿孔的玻璃珠作为装饰品。

1992年,我国的考古专家在古埃及的遗迹古墓中挖掘出距今5500年的玻璃珠。

那么,现在在我们的周围玻璃有哪些应用呢?[学生举例] 门窗玻璃、汽车的钢化玻璃、玻璃眼镜片、照相机、望远镜、实验室所用的玻璃仪器,以及我们平常用的一些杯子、罐子等等,还有一些用玻璃制成的工艺品,很多的建筑表面也装饰着玻璃材料。

既然玻璃制品用途广泛,并且美观。

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玻璃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4页回答下列问题]制造玻璃的原料主要有哪些呢?制玻璃的主要设备是什么?在制造玻璃的过程当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呢?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普通玻璃的成分又是什么呢?[板书]主要原料:纯碱、石灰石、石英砂(石英提供硅元素)生产设备:玻璃窑(生产时,把原料粉碎,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放入玻璃窑中加强热)主要化学反应原理:(原料熔融后发生了比较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的主要反应是)CaCO 3 + 3 + CO 2Na 2CO 3 + SiO 2 2SiO 3 + CO 24.普通玻璃的成分:CaSiO 3 、 Na 2SiO 3 和SiO 2(在原料中,SiO 2的用量是比较大的。

高中化学 玻璃、陶瓷和水泥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玻璃、陶瓷和水泥 教学设计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采用情感体验与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玻璃和陶瓷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和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的录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1)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2)玻璃窑中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3)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4)制造高级化学反应容器的玻璃和普通玻璃有何不同?(5)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是怎样制造的?观看陶瓷的录像之后,提出以下问题:(1)你知道哪些陶器?哪些瓷器?两者有何区别?(2)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手工制造陶瓷器有哪些过程?(3)瓷器上釉是怎么回事?绚丽多彩的瓷器是怎样制得的?(4)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的空气用量不同,都会影响彩釉的颜色。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然后引导学生自学和相互讨论,最后师生进行总结。

2、水泥观看水泥的录像展示水泥样品进行实验,观察水泥的硬化过程讲解水泥的水硬性,简介水泥的强度等级标准提问:什么叫水泥砂浆?什么叫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为什么能支撑高楼大厦?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1,布置问题2为课后作业。

3、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观看录像后,引导学生畅谈感想和体会,认识化学对于促进社会和科技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上设计的基本流程是:感受体验(观看录像)设问质疑(提出问题)自学讨论释疑归纳。

【教学设计2】以问题情境切入,采用启发讲授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展示各种玻璃制品的图片,设计问题情境:普通玻璃的生产原料是什么?主要化学反应是什么?教师讲解主要的化学反应展示图3-21,并提问: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提问:普通玻璃制品虽然玲珑剔透,但有很多致命的缺点,如易碎、不耐高温、骤冷或骤热发生炸裂等,如何改造其缺点提高其性能呢?学生讨论展示硼硅酸盐玻璃、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图片请同学讲解这几种玻璃是如何制造的布置“实践活动1”,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提前布置,课上交流)。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课标要求1.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知道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课标解读1.知道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生产时的反应原理和主要成分,以及玻璃态的概念。

2.知道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生产过程和用途。

3.知道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水泥的化学成分和水硬性。

4.了解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了解新型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地位本节是在必修1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初步介绍了硅酸盐产品后重点介绍了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和用途,以及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等新型材料。

本节涉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减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陌生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有很大影响等基本观念。

●新课导入建议陶瓷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的创造,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原始陶器大约是1万年前出现在中国。

“陶”作为历史上第一种人造材料成为人类摆脱蒙昧的时代标志,秦兵马俑的制造展示了当时的制陶规模和艺术水平。

瓷器在东汉晚期发明,到宋朝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柴”“汝”“哥”“钧”“定”“官”几大名窑,其制品工艺之精湛达到“青如天”“薄如纸”“声如罄”的水平。

相传第一批瓷器抵达欧洲时,欧洲人面对这玲珑剔透的瓷器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一时不知如何称呼它,这样的好东西来自中国,干脆就叫它“中国”吧!“瓷国”美誉从此而得。

你知道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教学流程设计展示各种玻璃制品的图片,设计问题情境:普通玻璃的生产原料是什么?主要化学反应是什么?→教师讲解主要的化学反应→展示图3—21,并提问: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提问:普通玻璃制品虽然玲珑剔透,但有很多致命的缺点,如易碎、不耐高温、骤冷或骤热发生炸裂等,如何改造其缺点提高其性能呢?→学生讨论→展示硼硅酸盐玻璃、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图片→请同学讲解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化学教案 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2课时

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化学教案 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2课时

玻璃、陶瓷和水泥第二課時[復習]玻璃、陶瓷、水泥生產原料及主要化學成分。

[過渡]近年來為適應科技發展而研製出許多新型陶瓷材料,它的化學組成已遠遠超出矽酸鹽範圍,在資訊科學、航太航太、生物工程、超導研究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板書]四、玻璃和陶瓷的發展今天,我們主要瞭解其中的兩種高溫結構陶瓷和光導纖維。

[板書]1、光導纖維[展示]光纜、光導纖維儀、光導纖維裝飾品、玩具等。

上述物品及演示中,可以觀察到:光導纖維可以傳輸光、圖像、音樂等。

當然,它的最大用途是,遠距離資訊傳輸,構建資訊高速公路。

還可以用於醫學的腸鏡、胃鏡、心臟等內窺鏡。

[播放]光導纖維的視頻。

[學生概括]光導纖維的主要性能和用途:傳導光的能力很強,應用於通信。

[教師小結]對比光纖光纜和普通電纜。

光纖光纜資訊量大,每根光纜上理論上可同時通過10億路電話。

而普通電纜8管同軸電纜每條通話1800路;光纖光纜原料來源廣(石英玻璃),節約有色金屬。

而普通光纜資源較少;光纖光纜品質小,每km27g,不怕腐蝕,鋪設方便。

而普通光纜每km1.6t;光纖光纜成本低,每km 10 000元左右。

而普通光纜每km 200 000元左右;光纖光纜性能好,抗電磁干擾保密性強,能防竊聽,不發生電輻射……[板書]2、高溫結構陶瓷[講述]結構材料,是指利用其強度、硬度、韌性等機械性能製成的各種材料。

以往用的最多的結構材料是金屬。

但現在,它卻逐漸讓位於高溫結構陶瓷,為什麼會這樣呢?請大家閱讀課本P有關內容回答。

65[回答]因為高溫結構陶瓷具有能經受高溫、不怕氧化、耐酸堿腐蝕、硬度大、耐磨損、密度小等優點,作為高溫結構材料非常合適,而金屬材料易受腐蝕,在高溫時不耐氧化,不適合在高溫時使用。

(1)氧化鋁陶瓷[展示]高壓鈉燈。

外罩是玻璃,裏面的燈管是氧化鋁陶瓷,是一種高溫結構材料。

高壓鈉燈內溫度高達1400℃,同時鈉蒸氣具有很強的腐蝕性。

[展示]坩堝、高溫爐管。

[講解]性能:熔點高、硬度大、透明、耐高溫;用途:坩堝、高溫爐管、剛玉球磨機、高壓鈉燈管管(2)氮化矽陶瓷[展示] 氮化矽陶瓷製品說明:氮化矽陶瓷也是一種高溫結構陶瓷,我國等少數先進國家,已經用它製造出來陶瓷柴油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一新人教化学必修2:3、3、1 玻璃、
陶瓷和水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硅酸盐材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多接触到的材料。

受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水泥、玻璃和陶瓷等硅酸盐工业生产的反应原理和过程只作简单的介绍。

通过介绍这些产品的制造
原料、简单生产过程以及更广泛的用途,使学生开阔眼界,同时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学习
化学的重要性。

教材在介绍知识的同时,注意介绍我国硅酸盐工业的成就和发展。

在上本节
课之前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查阅书籍和刊物、调查等),让学生收集各种材料。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届学生初中化学采用的
是新教材。

新教材改革最基本的特点,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期望学生在基
础教育阶段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生的学习模式。

但他们高中却因种种原因
没有继续使用新教材,而是使用旧教材。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保护学生原有学习化学的
积极性,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始终注重落实“双基”,不可随意拔高。

化学教师则成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材料的呈现者、学习动机的激励者和学习效果的赏析者。

因此,在平时
的化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这些硅酸盐工业产品的制造原料、简单生产过程以及更广泛的用途及一些产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新信息加工、分析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出硅等;
3、情感目标:体会化学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巨大贡献,激发学习的热情;我国陶瓷、水泥、玻璃等硅酸盐产品的产量是世界领先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点】
硅酸盐材料的用途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讨论、归纳、讲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