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2020版-薛莹

合集下载

4水生生物学实验大纲1_2013_2.pdf

4水生生物学实验大纲1_2013_2.pdf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水生生物学实验(英文):Experiment of Hydrobiology课程编号:15241048课程学分:0.7课程总学时:2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水生生物学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水生生物学实验是水生生物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巩固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水生生物学实验认识水域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点。

掌握一般水生生物的调查分析方法,能独立设计进行水生生物调查工作方案,并能写出总结报告。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实验目标在于认识水生生物常见种类,掌握其种群变化规律,对于增殖有益种群,控制有害种群,提高水体生产力显得十分重要。

认识淡水水域中蓝藻、硅藻、绿藻等八大藻门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点;认识淡水浮游动物的四大类群: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点;认识淡水底栖动物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熟悉水生高等植物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点。

四、学时分配水生生物学实验课学时分配内容学时实验类别备注实验一 蓝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二 硅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三 裸藻、金藻、黄藻、甲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2 验证性实验识别实验四 绿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一)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五 绿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二) 2 验证性实验实验六 原生动物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七 轮虫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吧 枝角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九 桡足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2 验证性实验实验十 水生高等植物的观察及底栖动物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注: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总计0.7学分,安排10次实验,验证实验性占100﹪,其中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课程实习中安排)五、教学内容与安排实验一:蓝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1、实验目的与要求(1)、学会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识别蓝藻的主要形态特征,如无细胞核、无色素体、有异形胞等。

2024年《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503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试验学时数:36学时试验学分:1教材:主要参考书:《分子生物学试验指导》徐庆华等成栋学院立项教材 2024一、课程说明《分子生物学试验》以介绍分子生物学中的试验方法、试验手段和培育学生试验操作技能为其主要内容。

须要以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实力,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通过试验,要求学生能在原有的相关理论学问基础上较全面和深化理解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驾驭基本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和技巧,初步具备肯定的试验设计实力,以求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本试验课在方法上力求经典,试验内容涉及了质粒DNA的提取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质粒分析;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体外基因扩增及产物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二、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试验一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一、试验特点试验类型:综合试验类别:专业基础安排学时:6 每组人数:2二、试验目的1、驾驭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和试剂盒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驾驭琼脂糖凝胶的制备及外源DNA的检测原理。

3、了解质粒DNA的粗略定量方法。

三、试验内容提要1、将单菌落接种于3m1含相应抗生素的LB培育基中,37℃摇菌过夜;2、12,000rpm离心30sec,收集菌体;3、加200u1溶液I(含RNaseA 100ug/ml ),振荡悬浮菌体;4、加200ul新配制的溶液II,颠倒混匀;5、溶液澄清后马上加入预冷的200u1溶液III混匀后冰上放置5~10 min;6、4℃、12,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加0.7倍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5min;7、12,000rpm离心10min,70%乙醇洗涤沉淀,抽干后溶于适量水或TE,-20℃保存备用。

#5-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水生生物学与生物饵料培养实验

#5-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水生生物学与生物饵料培养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该课程由“水生生物学实验”和“生物饵料培养实验”共同组成1门实验课,其中“水生生物学实验”主要侧重分类和形态观察,通过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金藻门、甲藻门、原生动物、浮游甲壳动物等典型种类的观察,学生将掌握水生生物常见种类的形态结构及鉴定、分类方法。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主要侧重实验技能和培养方法,通过典型生物饵料种类的观察、培养,学生将掌握微藻、轮虫、卤虫等的分离、培养、定量方法。

该课程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水生生物学与生物饵料培养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生产实习打下基础。

The course is composed of hydrobiology experiment and live food culture experiment. The hydrobiology experiment mainly focuses on classification an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ypical species such as Bacillariophyta, Chlorophyta, Cyanobacteria, Chrysophyta, Dinoflagellates, protozoa, floating crustaceans and other typical species,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f common aquatic organisms. The live food culture experiment mainly focuses on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training method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ypical- 5 -live food species,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separation, cultivation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microalgae, rotifers, Artemia, etc. On the basi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operation skills of hydrobiology and live food cultivation through experiments,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follow-up courses and production practice.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为已经学习过普通动物学、微生物学等学科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课程,由“水生生物学实验”和“生物饵料培养实验”共同组成1门实验课,对应的理论课程是“水生生物学”和“生物饵料培养”这两门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知识课程。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三年制)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三年制)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水产养殖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研究海洋和淡水水体中小型动、植物形态、分类、生态及其渔业意义的一门科学;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类群水生生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态分布特征,掌握鉴认水生生物种类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体中各种复杂的生命现象;初步掌握各类水生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前导课程:《鱼类学》《鱼类生理学》《水化学》《水产微生物学》后续课程:《淡水养殖》《鱼类增养殖》《水生动物营养饵料学》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主要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分布方面的基本知识;2.具备鉴别主要水生生物和进行资源调查的能力;3.了解本课程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其与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等相关学科的关系;4.初步掌握部分重要水产饵料生物在天然水体中增殖、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三、教学条件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对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内容上,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对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的处理上,以突出掌握生产实际中正在使用的技术和新近有可能推广的技术。

因此要求上课的教师必须随时掌握本学科的动态,同时要求学院增加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的投入,以增加实验的内容。

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技能型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本位,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与提高。

详细讲授国家公布的重点动物疫病及本地区常见的、危害严重的、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传染病。

在教学中,遇到实际病例,应及时组织现场教学;要充分利用实验动物、照片、标本、模型、图表;充分发挥多媒体、幻灯的作用,加强实践性教学。

教法上要深入浅出,启发性教学,加强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生生物学实验-PowerPointPresentat

水生生物学实验-PowerPointPresentat

实验六
棘皮动物的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通过对海盘车的解剖观察,了解棘皮动物门 的主要特征。
2.认识棘皮动物门的常见种类。
二、实验材料
1.海盘车(或砂海星)浸制标本。 2.棘皮动物门及其他小门动物代表种类标本。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或放大镜、解剖剪、眼科 剪、解剖针、便镊、尖头镊、蜡盘、烧杯、培 养皿、酒精灯、刀片、大头针、吸水纸、擦镜 纸、5%的氢氧化钾溶液等。
央有一圆孔,伪足由此伸出。 3.砂壳虫(Difflugia):具有椭圆形的壳,壳面附有许多细
沙,常可看到伪足自壳口伸出。 4.有孔虫(Foraminifera) (各种壳的装片):虫体具多室的石
灰质壳。 5.放射虫(Radiolaria) (各种壳的装片):虫体具矽质壳,均
属海产。
放射虫
有孔虫
(三)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
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
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
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 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
间,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
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 观察。
2.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
由于同一种类的细胞大小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同 一属内的差别就更大了,因此必须实测每次水样中主 要种类(即优势种)的细胞大小并计算平均重量,其 他种类可以参考附表计算。
衣藻
海带
马尾藻
麒麟菜
思考题
1.藻类植物比绿色开花植物低等,为什么? 2.赤潮现象常引起鱼体大量死亡,为什么?
实验二
原生动物和轮虫的形态观察
3.内部构造
当草履虫穿过棉花纤维时,其体形可否改变,为什

水生生物学实验讲义

水生生物学实验讲义

《水生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水生生物学使用教材:水生生物学教材类型:自编讲义教研室:水产养殖任课教师:XX武汉工业学院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水生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水生生物学英文名称:Hydrobiology课程编码:0730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开设课程教研室:水产养殖学分: 3.5 学时:12应开实验项目个数: 4 实开实验项目个数: 4适用专业、年级:水产养殖专业大二本科生要求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鱼类学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是研究有关生活在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分类地位及其特征,并探讨其控制利用的学科。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科学观点认识水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掌握水生生物的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加强内陆水体的水质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水产资源,改进产品质量,为提高水体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实验一浮游植物观察(3学时)要求学生能详尽地描述浮游植物各大类群常见种类的特征,熟悉了解常见的浮游植物种类。

实验二浮游动物观察(3学时)要求学生能详尽准确地描述浮游动物的特征,熟悉了解常见的浮游动物种类。

实验三底栖动物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3学时)要求学生能详尽准确地描述浮游动物与底栖动物的特征,熟悉了解常见的浮游动物与底栖动物种类。

实验四水生生物的基本调查方法(3学时)通过实地采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水生生物定性及定量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科学说明实地采样、实验室观察配合装片观察四、考核方式实验报告五、教材《水生生物学》,赵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六、参考书: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沈嘉瑞等:中国动物志。

科学出版社,1979陈义:无脊椎动物学。

#20-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发育生物学实验

#20-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发育生物学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发育生物学实验课适用于水产养殖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课程包括2种实验类型,一种属于动物发育模式的形态学观察,用活的胚胎来观察发育过程并进行实验;另一种为探讨发育机制的实验,包括利用免疫组化分析、RNAi技术等现代生物学技术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复杂的生物个体发生和发育机制的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of Experiments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Experiments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applicable to seni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aquaculture. The course includes two types of experiments. One is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animal development pattern, in which living embryos are used 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nduct experiments. The other type of experiment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biological techniques such as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and RNAi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 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bioont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experimental skills to improve students'- 4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2.设计思路:本实验课立足于理论教学内容,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内容上既涵盖经典发育生物学实验又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新技术。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第一篇:【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 Aquatic Ecology for Aquaculture 课程编码: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学时数:48 学分:3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养殖水域生态学是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在原先的淡水生态学和海洋生态学基础上整合并加强针对性而设立的一门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

通过理论教学、研究设计性实验与自学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养殖水域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养殖生产中发生的技术和理论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采用课堂讲授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养殖水域非生物环境的特点;掌握水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初步具备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养殖生产中出现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3.了解国内外在水域生态学方面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掌握有关文献的检索和查询的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水生生物学是同一系列课程,与水产养殖其他课程,如水产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鱼类学、贝类学和水产动物增养殖学等关系密切。

(四)新大纲的改革说明(新大纲在教学内容、时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主要改革)本大纲主要依据高等农林院校培养二十一世纪水产养殖人才的需要和我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而成。

本大纲本着避免重复、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便于自学的原则,根据当代生态学从个体生态向群体生态发展的总趋势,本课程将以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重点。

本大纲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缩减和优化,理论教学时数由50或60学时减到48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水生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随着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影响,它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遵循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扩展现代实验技术手段、开拓设计性实验能力的原则,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在基础实验阶段增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实验准备阶段就进入实验室,参与整个实验准备过程,理解实验方法步骤的设立原则,学会独立思考,激发探知欲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将相近的实验整合优化,增加实验的系统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以及培养实验兴趣。

Experiment of hydrobiology is a practical cours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The principles of strengthening 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ability, expanding modern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developing design experiment ability should be followed. So the proportion of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are increased. In the basic experiments, students'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will be
- 5 -
increased. Students can enter the laboratory from the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establish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steps, learn to think independently, stimulate their desire for exploration, and enhance their initiative.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can integrate and optimize similar experiments, increase the systematisms of experiments, and cultivate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
2.设计思路: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实验教学内容以观察水生生物标本为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熟悉和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并获取新知识,掌握其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严谨的治学作风。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的内容,复习教材或理论课讲授的相关内容,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指导教师详细讲解观察内容要点、注意事项及绘图要求,进行必要的示范,并随时指导、解决疑难问题。

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实验内容、绘图和实验报告。

本课程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度挖掘提炼本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科学合理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保护的理念。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锤炼学生的意志品格。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 5 -
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实验;并行课程:海洋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概论、鱼类学等;后置课程:普通生态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技术、增殖资源学等。

本课程与上述课程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注重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间的内在联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时空上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尤其强调在掌握扎实的水生生物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水生生物知识解决生产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各类水生生物标本的形态特征,掌握鉴别种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识别常见水生生物种类,并掌握其主要生物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学会熟练使用并编制水生生物的检索表。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在知识传授层面:掌握水生生物形态结构、分类、生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水生生物种类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识别常见水生生物种类,并掌握其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检索表的使用及编制方法。

(2)在能力培养层面: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掌握扎实的水生生物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的水生生物知识解决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塑造品格,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在价值塑造层面: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高质量完成实验操作,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具体问题
- 5 -
具体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看到科研工作者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锤炼学生的意志品格。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课前:认真预习实验的内容,复习教材或理论课讲授的相关内容,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熟悉和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并获取新知识,掌握其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严谨的治学作风。

(2)课中: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实验内容、绘图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绘图一律用铅笔,报告纸上的图不要过于拥挤,图的数量和位置应适当安排,布局要对称、协调。

每张报告纸上所绘的图应以同样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图的下方需标注所绘生物的中文名和学名。

所绘的生物形态结构图要求标注主要结构的名称。

编制的检索表要规范准确。

(3)课后:由学生组成小组分工合作,通过查资料,再由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并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进度
- 5 -
- 5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文主编. 2004. 水生生物学(水产饵料生物学)实验(第一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2002. 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第一版).中国农业
出版社.
2)梁英、薛莹、马洪钢. 水生生物学与生物饵料培养实验(第二版). 中国海洋大学
出版社(待出版).
3)何志辉主编,2000. 淡水生态学(第一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4)李永涵,赵文主编,2002. 水产饵料生物学(第一版). 大连出版社.
5)相建海主编,2003. 海洋生物学(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
- 5 -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D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