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能源资源浪费、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

能源资源浪费问题我国能源资源的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利用效率低:以煤炭为例,我国在煤炭燃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如煤炭远距离运输、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等。

2. 能源产品过剩:我国能源产业存在过剩产能的问题,尤其是煤炭和钢铁产能过剩,导致资源的浪费。

3. 能源战略储备不足:我国在能源战略储备方面存在不足,一旦出现供需紧张情况,将无法有效应对。

能源结构不合理问题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煤炭占比过高:我国主要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过高,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2. 可再生能源利用不足: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太阳能、风能等。

但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较低。

3. 过度依赖进口能源:我国能源进口比例过高,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环境污染问题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污染: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燃烧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2. 水资源污染:能源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工业废水排放方面,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土壤污染:采矿、能源开发等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对农田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国能源管理的对策建议: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能源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推广低碳和高效能源的利用。

培养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节能降耗的观念和行为,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2. 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更多的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站。

减少煤炭的使用,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3. 提高资源储备能力:增加能源储备的规模和种类,确保供应的稳定性。

能源行业中的资源浪费问题与节能减排对策

能源行业中的资源浪费问题与节能减排对策

能源行业中的资源浪费问题与节能减排对策一、资源浪费现状在当今社会,能源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呈指数级增长,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以下是能源行业中存在的主要资源浪费问题:1. 能源开采过程中的损耗: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开采过程中,常常会有大量的能源因泄露、事故等原因而损失。

这不仅导致了巨大经济损失,还加剧了环境污染。

2. 能源生产环节的低效率:在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技术滞后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许多企业依赖传统高耗能工艺和设备运作,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3. 能源使用环节的滥用:个人和企业在使用能源时普遍存在滥用现象。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空调、电视等电器同时开启却无人使用的情况;在工业领域,许多企业存在设备老化、工艺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能源使用效率降低。

二、节能减排对策1. 强化管理与监管:建立健全能源资源管理和利用制度,加强对能源行业的监管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进行有效实施与执法,促使企业和个人遵守节能减排政策。

2. 推广高效清洁技术:发展并推广高效清洁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在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高效节能设备和工艺,推广绿色环保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改善消费习惯:培养节约用电、合理使用能源的消费习惯对于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政府可倡导家庭居民避免设备空转、合理安装灯具、定期维护设备等方式来降低能源浪费。

4. 加强科研与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开展关于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工作。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于绿色生活方式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倡导低碳出行、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等措施,引导公众形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

6. 建立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绿色能源市场体系,通过价格激励和市场竞争机制来推动节能减排。

能源行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

能源行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

能源行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能源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然而,由于能源行业的开采、燃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本文将探讨能源行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环境问题1. 温室气体排放能源行业主要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来源,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些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威胁。

2. 空气污染能源行业的许多工艺过程会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悬浮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直接危害空气质量,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3. 水资源污染能源行业需要大量水资源进行冷却和生产过程。

然而,许多能源项目在使用水资源时未能合理处理废水,导致污染了河流、湖泊等水域。

这种水资源污染不仅影响饮用水安全,还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 露天开采对土地环境的影响一些能源行业特别是煤炭和铁矿等常常采取露天开采方式。

这种开采方式对地表覆盖层产生严重破坏,导致土壤侵蚀、植被消失和土地退化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

三、解决方案1. 发展清洁能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政府应制定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清洁能源项目。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现有的能源利用工艺、普及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

例如,石油炼化厂可以采用先进的蒸馏装置来减少石油加工过程中的能耗,电力行业可以推广高效节能灯具等。

3. 推动环保科技创新加大对环保科技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环保设备和技术的创新。

例如,开发低排放、高效能源转化设备,并推广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自古以来,人类就为改善生存条件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停地进行奋斗。

在这一过程中,能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能源的消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能源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人们已经把能源比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同时能源的重要性还使大多数国家把能源的供应与国家的安全联系在一起。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化石能源的短缺: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因为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而导致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得到广泛利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石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由于化石燃料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十分有限,未来化石燃料将会变得日益紧缺。

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十分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持续攀升。

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已经使我国目前的能源生产供不应求,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会更加尖锐,能否保障充足的能源供给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因此节能已经成了势在必行的任务。

2、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煤炭作为消费占比最多的化石能源,在利用时会释放出大量烟尘和有害物质,引起环境的严重污染,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

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导致气候异常。

CO2的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化石能源的使用还会排放大量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它们会形成酸雨,对人体健康和土壤等产生不良影响。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日趋严重。

污染使得中国在外交、外贸方面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能源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能源资源。

问题
1. 能源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目前仍存在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例如能源设备过度运行、能源需求预估不准确等。

2. 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能源产业主要以传统能源为主,新能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3. 能源安全风险增加: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对我国能源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4. 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对策
1. 加强能源资源管理和监测:完善能源消耗数据的收集和监测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现象。

2. 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加大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3. 提升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监测和预警,稳定国内能源供应,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

4.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提高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结论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问题的存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但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相应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能源资源。

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能源资源管理向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我国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通过对我国现在能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能源利用环境对策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条件。

我国经济近几年来飞速发展,然而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这对我国今后持续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对这一问题应该有充分的准备,有良好的对策去面对。

一、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这里的环境是指狭义的环境即自然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水、大气和生物等。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

(人口规模比较小,对环境的索取比较少;敬畏自然;能力也较小)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不大。

例如,中国农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基本是可再生的。

使用有机肥料(而当代无机肥料则严重使得土地硬化,散失肥力,所以现在的蔬菜水果甚至猪肉鱼肉等都没有原来那种味道了);适应天时四时轮作;砍伐森林能力有限,畜牧业规模也较小,对环境的破坏较少。

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利用自然能力增强,因而改造利用自然的规模和程度不断扩大,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原来的生态平衡,使环境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人类对自然中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无疑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有害物质会对城市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的隐患。

我国能源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我国能源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我国能源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在谈到我国的能源发展时,大家都知道,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就像过年时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然而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能源问题就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小争吵,时不时冒出来,让人头疼。

现在,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以及怎么解决它们。

咱们得说说资源的分布不均。

这就好比一盘菜,青椒多,土豆少,结果大家都争着吃青椒。

我国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煤、石油这些老面孔,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需求量大得很。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麻烦的局面,运输成本高,时间久不说,环境污染也是让人头疼。

想象一下,光是把这些资源从西北送到东部,就像是开了场长途旅行,路上磕磕绊绊,烦不胜烦。

再说了,大家都知道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像是日常生活中,家里常年不打扫,灰尘堆积成山,根本不敢开窗透气。

我国在追求能源的同时,也付出了不少的环境代价。

二氧化碳排放、空气污染,简直让人喘不过气。

每当蓝天出现时,大家都欢呼雀跃,可这蓝天的背后,是多少牺牲与付出啊。

要是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未来的孩子们可能连蓝天都看不到,那可真是悲哀。

还有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太阳能、风能这些“新宠”,现在可谓是风头正劲。

可要是咱们的技术跟不上,那就像是买了辆新车,却不知道怎么开,光是看着也没用。

这就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努力,提升技术,降低成本。

就像你去吃大餐,得先有钱,再有胃,才能尽情享受。

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研发这些可再生能源,让它们成为主流,才行啊。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支持。

就像一个家庭,家长得把家里规划好,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关部门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出台一些激励,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能源,像是给了大家一把钥匙,让他们能顺利开门,走向绿色未来。

再加上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嘿,这可真是给不良企业一个警钟。

公众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只有大家都齐心协力,才能让这个家越来越好。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思考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思考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思考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迅速上升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随之而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不容乐观。

当前,在“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中仍存在的很多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下文将对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1 能源结构问题我国主要依赖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中煤则占据了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问题严重,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煤炭、石油等多种能源的开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污染大气环境。

煤炭开采过程的废气主要有甲烷、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我国每年矿井开采排放甲烷量超过70亿立方米,占世界甲烷排放总量额30%左右。

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的总存储量目前约为1002491 012吨,世界排名第三,人均水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石油总存储量为10401011吨,世界排名第12,天然气总存储量为471013立方米,世界排名第10,但都未达到世界人均水平。

因此,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长期依赖进口,这对我国国家能源安全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针对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国急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积极推动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鉴于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现状,应该对各种可再生能源制定各自的战略。

具体来说,水电和风电应放在当前和不久的将来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因为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

从长期来看,太阳能发电将在国家政策支持、技术突破、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增长。

在资源得到良好保障的条件下,生物质能和地热能也有望快速增长。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一样,海洋能源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通过对我国现在能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能源利用环境对策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条件。

我国经济近几年来飞速发展,然而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这对我国今后持续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对这一问题应该有充分的准备,有良好的对策去面对。

一、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这里的环境是指狭义的环境即自然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水、大气和生物等。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

(人口规模比较小,对环境的索取比较少;敬畏自然;能力也较小)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不大。

例如,中国农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基本是可再生的。

使用有机肥料(而当代无机肥料则严重使得土地硬化,散失肥力,所以现在的蔬菜水果甚至猪肉鱼肉等都没有原来那种味道了);适应天时四时轮作;砍伐森林能力有限,畜牧业规模也较小,对环境的破坏较少。

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利用自然能力增强,因而改造利用自然的规模和程度不断扩大,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原来的生态平衡,使环境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人类对自然中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无疑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有害物质会对城市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的隐患。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问题。

(1)温室效应。

地球的大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稀薄的气体层,气体中如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臭氧等能吸收红外射线,保持地球的温度。

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的利用变得频繁,就在一次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超过正常强度,使全球气候变暖。

这将使水灾和旱灾交替发生,更严重的是导致南北两极冰雪的融化,海平面上升。

这对全球的经济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

(2)酸雨。

酸雨是酸碱度小于5.6的降雨,它是重化工业的产物,尤其是火力发电厂和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最为严重。

有害气体物质可随大气流动,飘到一国其他地区,甚至飘到其他国家,在合适的条件下形成酸雨。

酸雨对水体、森林、土壤具有重大影响,因酸雨引起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据研究估算酸雨对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造成的森林生态损失达每年510亿元左右,造成的农作物经济损失约为每年43.91亿元。

酸雨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生态破坏指外力作用主要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超过自然环境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环境平衡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生物种类的减少等问题。

在能源的开采中,容易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比如说美国墨西哥漏油事件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位于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之后沉入海底。

沉没的钻井平台每天漏油达到大约5000桶,海上浮油面积每天迅速扩张。

此次漏油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美国及北极近海油田开发带来巨大变数。

路易斯安那州州长2010年5月26日表示,该州超过160公里的海岸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污染范围超过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海岸线的总长。

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环境正在遭遇“灭顶之灾”,相关专家指出,污染可能导致墨西哥湾沿岸1000英里长的湿地和海滩被毁,渔业受损,脆弱的物种灭绝。

“现在这个时间段尤其敏感,因为很多动物都在准备产卵。

在墨西哥湾,大蓝鳍金枪鱼正在繁衍,它们的鱼卵和幼鱼漂浮在海面;海鸟正在筑巢。

而对于产卵的海龟来说,海滩遭到破坏,其影响是致命的。

”杜克大学海洋生物学家拉里·克罗德说,一次重大的漏油事件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和建立在其上的经济活动。

南佛罗里达大学海洋学家维斯伯格更担忧的是,油污会被卷入墨西哥湾套流。

因为一旦进入套流,油污扩散到佛罗里达海峡只需一周左右;再过一周,迈阿密海滩将见到油污。

进入套流的原油会污染海龟国家公园,使当地的珊瑚礁死亡,接着大沼泽国家公园内的海豚、鲨鱼、涉禽和鳄鱼都将受害。

二、环境问题的对策环境问题是在能源开发以及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相应的解决措施就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1.开发清洁能源传统能源的开采逐渐达到极限,而优质、高效、洁净的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会在今后的时间里飞速发展。

因此,开发新能源无疑是一项根本上的解决措施。

(1)天然气中国的天然气生产潜力巨大,主要集中在陕甘宁、四川东部和新疆等三个地区,总储量在600亿立方米以上。

而且由美国对不同燃料火力发电厂排出的污染物平均含量数据对比中表明,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排出的污染物在大气中含量最低。

(2)水电目前,中国所有可再生能源资源中,唯有水利发电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居于世界首位,但是目前开发率很低,仅有总蕴藏量的6.5%。

尽管如此,近40年来,中国的水利发电工业已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的轨道。

水电装机容量年增长率高达12.2%。

(3)太阳能和风能中国的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

陆地上每年接收的太阳能量很多,2/3地区年平均日照时间超过2000h。

而风能同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自1980年以来,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节能活动,实施有助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各项政策对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了50%,美女平均下降3.3%。

虽然能源消耗强度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我国仍是能耗消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从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来看,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长期实施节能优先战略,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进程,推行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实行节能优先政策。

节能政策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战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长期实施节能优先的战略就是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首选政策。

建议加快理顺节能管理体制,政府机构应率先示范节能,促进节能与清洁生产一体化。

利用排污收费政策促进节能政策的实施。

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

建立环境友好的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建议逐步降低城市能源煤炭使用比例,大力发展低碳无碳能源、氢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依靠技术进步削减污染。

一方面利用环境标准推动能源技术进步、降低单位经济活动的能源消费,实现发电排放绩效与发电煤耗标准、环境标志与能效标准、汽车排放标准与燃料经济性标准的衔接。

另一方面,大力开发低污染排放发电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高效脱硫脱氮技术,加快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发展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汽车。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环境友好能源。

在未来20年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应全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控制污染,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手段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硫税、氮税、生态环境补偿、电力环保折价等税收价格政策实现能源活动环境成本内部化,二是利用排污交易、绿色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配额信用等市场交易手段降低削减污染的社会成本。

由于不同政策的作用时间和实施的作用范围不同,因此,在政策实施的优先级和时间序列上会有所不同。

如节能优先战略是中国应该长期坚持和贯穿于各个领域的基本政策,电力行业排放绩效标准的引入则是特定于某一领域和时间的一般性政策。

3.发展洁净煤技术从总体上看,21世纪,世界能源的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但能源开发结构无疑会由石油主导型向多元共进型转变,可再生能源将迅速发展。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煤炭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达28.1%,将超过石油(26.9%),重新成为第一能源。

煤多油少是中国能源赋存结构的基本特点,确立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必须从这一基本条件出发。

中国煤炭储量丰富,在常规化石能源中,煤炭资源占90%以上。

目前已标明的煤炭保有储量超过1万亿吨,可采储量在1100亿吨以上。

解决石油储量不足和燃料油供给问题,要立足于从煤炭液化技术找出路。

根据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和中国石油进口剧增的新形势,应当进一步抓紧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关工作,从而使中国油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生产的基础之上。

但是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煤烟型污染。

由于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所以发展洁净煤技术是降低污染的有效措施。

解决煤炭含硫造成的污染是洁净煤技术的重点课题之一。

从中国实际出发应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以国家发布的排放标准为依据,以经济实用为目标。

首先应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

限制高硫煤开采总体上不会影响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平衡,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有效措施。

其次,可通过煤炭洗选加工脱除50%~70%的含硫和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炉内脱硫烟气净化脱硫。

总而言之,能源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又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得不偿失。

因此,我们就应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资料:【1】江泽民:中国能源问题研究【2】王艳丽焦东旭:中国能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3】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