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学资料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教学资料语音

现代汉语教学资料语音

现代汉语教案泰山学院中文系现代汉语教案使用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大纲:自编《现代汉语教学大纲》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

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 2.喉头和声带 3.口腔和鼻腔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现代汉语教案泰山学院中文系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现代汉语语音学

现代汉语语音学

现代汉语语音学
现代汉语语音学是研究现代汉语的音系、音韵和音变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现代汉语的声调、音节结构、音位和音变等方面的特征和变化。

现代汉语语音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音位的分类和描述、音节的组成规律、声调的形成和变化规律、音变规律以及语音变异等。

现代汉语的音系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

汉语的声母包括清浊对立、送气、送气与不送气对立、爆破和摩擦等音素。

韵母则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两类,单韵母包括前韵母和后韵母,复韵母则由韵核和韵尾构成。

声调则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音系特征,一般分为四个声调和轻声。

在音变方面,现代汉语中有很多音位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下发生音变。

例如,清辅音在韵尾的前面发生浊化,声母以/p/片段和/t/音变为/f/或/s/音,在一些方言中声母以/k/发生音变为/h/音等。

除了音系、音韵和音变,现代汉语语音学还研究了汉语的语音规律和变异现象。

例如不同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汉语中的口音和语调变异等。

现代汉语语音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描述现代汉语的音韵系统和语音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汉语教学、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汉语语音学部分

现代汉语语音学部分

使用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大纲:自编《现代汉语教学大纲》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

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即使从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上看完全一致的语音单位,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也可有不同地位或作用,因而形成不同的语音体系。

现代汉语语音学

现代汉语语音学

绪论一、基本概念1.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包括语言的来源、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发展演变、语言的规范等。

2.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声音传达思想的符号系统。

3.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语言的能指就是语音,所指就是意义。

4.语言的民族性:语言具有社会性,每一种语言都属于一定的族群,离开了这个特定的族群,就失去了它的交际作用。

与语言对应的族群通常是民族,如汉语、藏语、壮语、日语、英语等,但是一个民族不一定只使用一种语言,一种语言也不一定是一个民族使用。

中国有56个民族,但是已知的有129种语言。

5.汉语: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接触,越来越多的其他民族改用汉语。

6.方言: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一种民族语言一般由若干个方言组成。

7.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民族通用的语言。

哪种方言能够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决定于这个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比如使用人口的多少,分布范围的大小,是否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等。

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有的民族只有各种方言,没有民族共同语。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口语——书面语、方言——共同语二、现代汉语方言1.北方方言(官话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下分:华北官话、东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次方言。

2.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7.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8.晋语、徽语、平话也因为与其他方言差异较大成为独立的方言。

9.方言之间语音的差异最大,其次是词汇,语法差异最小。

10.方言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

三、现代汉语共同语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交往使用的共同语——“雅言”2.先秦共同书面语——文言3.西汉扬雄《方言》——“通语”和“方言”对举4.唐宋根据当时北方口语书写的书面语形式——“白话”5.“五四”以后,现代汉语共同语的书面形式——现代白话文。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涵盖了许多学科,例如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为了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复习,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语言学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声音系统的科学。

它主要探讨发音、音位、音系等相关内容。

在汉语言文学中,语音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为汉语句子的意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它的正确读音。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音学的知识点:•韵母:在说汉语时,韵母是起到连接声母和声调的作用的,可以理解为声母和声调的连字符。

•声母:声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发音单位,它是声音的起始部分,在发音中用来传递意义。

•声调:汉语是一个声调语言,声调是词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语法词汇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中词类、句式结构及其语法复合形式的学科。

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词汇语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以下是一些汉语词汇语法的知识点:•名词:名词可以用来表示人、事、物或概念,名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等成份。

•动词: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是状态,它在句子中表示主谓关系,也可以带上对象等宾语。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况的词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或充当补语。

汉语语法汉语语法是汉语言文学的核心部分,它是研究汉语语言结构特点的学科,包括语义、语用、句法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法的知识点:•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在中文语言中,往往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

例如,“我明天去上海”。

•句子成分的识别:在中文语言中,词语之间的顺序通常是不固定的,根据它们词义关系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

二、文学学诗词曲诗词曲是汉语文学的三个基本门类之一,包括古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以下是一些汉语诗词曲的知识点:•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它以五个字为一个句子,且不押韵。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汉语普通话语音学

汉语普通话语音学

3. 祁使句—几种句子的语调
• 语气强硬时,全句音调较高,句末急促 下降。 你们都出去!↓
• 语气委婉时,全句声音较低,句末缓慢 下降。 这本书您就收下吧!↓
不同滤波条件下的声调辨认率
滤去成分(Hz) 声调辨认率(%)
附注
0-0.3k
92.1
0-1.2k
90.0
0-2.4k
89.2
300-10k
91.5
0-0.3k及1.2k-10k 83.0
除去基频 除去所有共振峰
声调的语言功能
别义功能: 是指声调以其不同的区别特
征来识别词意的不同 例如:汤 唐 躺 烫
汉语普通话语音学
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推荐 语言,同时也是联合国的使用语言之一。 约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
内容
• 字母 • 音节
• 声母 • 韵母
• 声调 • 语调
汉语拼音方案
字母表
abcdefghi jklmnopqr
stuvwxyz
普通话音节
• 一个汉字读出来就是一个音节(儿韵尾除 外)
助词
b. 结构助词:的、地、得 医院里有一个很大的花园。 医生非常认真地给我介绍情况。 他的车开得太快了。
助词
c. 动态助词:了、着、过 我吃了饭就去公园。 他得过很多奖。 她抱着孩子去医院了。
读轻声的词和语法成分
2. 名词的词尾:儿子,花儿,石头 3. 某些量词:五个人,写封信 4. 名词后面的少数方位词:家里,桌上,地下 5. 表示趋向的补语:回来,出去 6.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第二个音节:看看,听听
• 音高值主要决定于基音的频率,是声调最 重要声学特性。
• 频差反映声调内部不同音段的频率差别。 声调不同调型的产生,便是由声调内部的 不同频差造成的。

现代汉语语音知识

现代汉语语音知识

元音的发音
复合元音: ei ai oi au ou a
元音的发音部位图
辅音的发音
(一)发音部位:阻碍气流的部位。 汉语语音学里是以主动器官即舌头部位来定义的 (二)、发音方法 是指构成和消除阻碍的方式,气流的强弱,声带是
否振动。 1、根据构成和消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塞音 ;擦音;
二 语音学的基本概念
音节 音素、音位 音位变体
音节 、音素 、音位
1、音节 2、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
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和音素都是一种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
位,但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音,音 位则是从辨义的角度归纳出来音类。 音位的归纳主要是看被考察的音素是否处 在对立的位置上。
2.汉语拼音方案
2.1 字母表:了解字典编排顺序和汉语拼 音的大小写
2.2 声母表:21个声母 2.3 韵母表: 按开、齐、合、撮四呼排列 2.4 声调符号: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声调 2.5 隔音符号:a, o, e 开头的音节连在别的
音节后面要用隔音符号(’)
3.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覆盖全世界的一种记音 符号。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会 登门 权限 滋润
3、利用《方言调查字表》记录母语的声母系 统
4、利用《方言调查字表》记录母语的韵母系 统
5、利用《方言调查字表》记录母语的声调系 统
一、语音与语音学
语音 语音学 语音系统
(一) 语音
(一)语音(复习)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 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 社会交际的声音。
社会性质、生理性质(发音器官示意图)、 物理性质

现代汉语语音学

现代汉语语音学

• 3.人名、地名拼写法 • 汉语姓名的姓氏和名字分写。姓和名 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 地名的专名和通名分写。分写的每段 第一个字母大写。 • 行政区域名称的专名与通名分写。 • 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 • 企事业单位名称中的代码和序数词用 阿拉伯数字书写。
• 4.大写字母的用法 • 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 国家、团体、组织等专有名词的第一 个字母大写。 • 报刊名称、商标和商店名称、书名和 文章题目、宣传专栏标题,可以全部用大 写字母,不标声调。
(二)发音方法 根据阻碍的方式: 1.塞音 2.擦音 3.塞擦音 4.鼻音 5.边音
• • • • • •
根据声带是否颤动 1.清音 2.浊音 根据气流的强弱: 1.送气音 2.不送气音
• • • • • • • • •
普通话声母发音特征: 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 双唇、送气、清、塞音 m 双唇、浊、鼻音 f 唇齿、清、擦音
• 其他用途: • 1.用来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造文字的共同基 础 • 2.可以用来解决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的翻 译问题 • 3.可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以促进国际文 化交流 • 4.可以解决编索引的问题
• (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988 年7月1日公布实施) • 1.分词连写法 • 2.成语拼写法 • 四言成语是分为两个双音节来念的, 中间加短横。 • 不能按两段来念的四言成语、熟语等, 全部连写。
• • • • • • • •
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 舌尖中、浊、鼻音 l 舌尖中、浊、边音
• • • • • • • •
g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 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 舌面后、清、擦音 ng 舌根、浊、鼻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语音研究与语音教学研究综述
对外国学生来讲,汉语语音教学的首要内容是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

音素教学包括声母、韵母,以及声韵组合的教学。

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一直沿用汉语为第一语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赵金铭1998 指出,对外汉语音系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可以从内容上进行简化。

他从理论与实践上阐明了这种简化的可能性与依据,提出了一个对外国人进行音系教学的简化方案,具体包括两个辅音音位方阵: 1 塞音、鼻音方阵:b ,d,g ,p ,t ,k ,m ,n ,ng; 2 塞擦音、擦音方阵:z ,c ,s,zh ,ch ,sh ,j ,q,x。

方案中的韵母包括 6 个单韵母、4 个开口呼的复韵母和4 个开口呼的鼻韵母而其他声韵母都可以靠拼读解决。

易洪川2001指出,汉语音节的本质特点是“表意”。

他强调音节在汉语中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帮助留学生建立起音节和整字之间从听觉符号到视觉符号的联系。

关于课堂上的语音教学,程棠1996 认为在基础汉语教学阶段,不能只考虑实用性和趣味性而忽略声、韵、调的单项训练,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的顺序应该是“音素为先语流为后”。

在汉语的语音系统中,声调由于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由于汉语声调有升降曲折的变化,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因此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重点和难点。

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学习者母语语音系统的干扰和影响是外国学生产生“洋腔洋调”的主要原因,他们很容易把母语的语调与汉语的声调相混淆。

易洪川2001 区别了现代汉语的字音和语音,认为汉语的变调现象可以分为调型音变和单字音变,前者源于语音的生理性和物理性,如“一、不”的变调;后者源于语音的社会性,如上声的连续变调。

关于声调的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师根据各自教学中的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建议,例如,为了减少记忆的读音规则,沈晓楠1998 建议简化汉语声调教学;而陈举洲1998 建议再补充一些声调符号,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声调变化;有些学者主张用乐谱把汉语的声调描写出来王力,1985;赵金铭, 1997 ;也有人认为,声调的性质取决于音高的变化,而音高的变化决定于声带的松紧,这应当是进行声调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1958 年正式公布以来,一直是国内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和教材编写的模板。

《方案》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对于母语使用拉丁字母的学生来讲,为学习语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利用《方案》学语音也会受到拉丁字母读音的干扰。

孟子敏1997 指出:《方案》中的某些设计和规定在对外汉语教学操作中并不那么好使,例如《方案》用表示清、浊对立的符号来记录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这使英语国家或意大利等国的学生常常将汉语的不送气音与其母语中的浊音等同起来,如把“再见”的“再”发成[dzai]。

二语音学、音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语音研究和教学的影响逐渐加大
,
相对于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飞速发展,“90 年代中后期以来,汉语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都有明显的滑坡趋势。

”应该说,这一时期,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确实没有大的突破,但我们也应看到,汉语语音研究,特别是语音对比研究在同一时期受到了来自实验语音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们的关注。

北京大学语言实验室突破以往只关注汉语本体语音学研究的传统,在汉外双语语音对比研究的领域里取得了一些成果。

林氵凡钟1998 从声学语音学的角度,用比较法分析了韩汉两语的单元音和复合元音,对韩汉两语学习者在语感上相互接近的7 对类似单元音和7 对类似复合元音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口语中的实际类似程度,为韩汉两国学习者学习对方语
言提供了掌握对方语言的元音特征的参考资料。

宋口玄宣1999 通过声学实验,用偏误分析及比较法对韩汉两语的主要韵律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声调、重音和语调。

上文提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上的一个普遍观点是,产生“洋腔洋调”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者母语语音系统的干扰和影响。

宋口玄宣的研究成果则表明,韩国人学汉语往往无法把握各个韵律成分的特征,特别是容易混淆阳平和上声,因此在对韩国学生的语音教学中可以排除母语干扰这一因素的影响。

关于汉语的功能语调,宋口玄宣指出,相对于疑问语调和祈使语调来讲,韩国人更容易掌握陈述语调。

高美淑2001 将祈使句与陈述句、疑问句的语调分别进行了对比,发现在汉语中句末音节的时长与句型密切相关,祈使句句末语气助词的音长在三种句型中是最短的。

权英实2001 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手段,研究了重音的声学特征、组合特征以及重音对语调的影响,归纳出反映自然重音、强重音和弱重音组合特征的数据,有关重音组合模式的数据可以改善合成语音的自然度。

对非声调语言区的汉语学习者来讲,很难掌握声调和语调的共存模式,了解重音的组合特征有助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刘现强2003 通过汉英对比,对现代汉语的节奏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汉起作用语的重音只在表达层面,也就是信息层面起作用,只与信息焦点有关,而与词汇语义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重音在汉语音系中没有地位,不是汉语的节奏支点。


二、当前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汉外语音对比范围较窄
双语语音对比研究仅限于汉韩、汉日等邻近国家的语言之间,与其他语言的对比研究,特别是与印欧语系语言的对比研究非常少。

我们发现在“洋腔洋调”的外国学生中,欧美等国留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但是说一口没有任何口音的标准普通话的通常也是欧美学生,日本和韩国学生的汉语发音则带有典型的普遍特征。

如果说母语语音对汉语语音的习得有干扰,那么是语音方面的影响更大,还是重音、节奏、停顿等韵律方面的影响更大呢? 不同语系语言的语音对汉语语音习得的干扰是否体现在相同的方面?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语音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
汉语语音学的研究成果没有及时转化应用到大纲编写、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当中。

随着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人数的快速增长以及留学生国别的增多,对外汉语教材的分类越来越具体,针对性也越来越强,这对对外汉语语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国内外研究水平差距较大
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研究手段和方法相比,对外汉语语音研究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对外汉语教学界没有给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以足够的重视,原因之一是受语音学的研究条件和整体研究水平的限制,很难在以前以耳听为主的经验型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王韫佳2003 指出,经验总结式的研究是国内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中最常见、最流行的方法,在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者依靠课堂或课外随机获得的信息,对重复出现的一
些发音现象进行描述在研究报告中,他们不提供所依据的数据的内容也不对发音现象做量化的描写。

在对发音现象的语音学描述中,依靠的主要是研究者个人的经验; 原因之二是对国际主流的语音研究,特别是语音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了解不够,对国内现代汉语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与借鉴。

现代汉语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研究一直在发展之中,并开始有意识地结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双语语音对比研究。

我们相信生成音系学和实验语音学的发展,将会给汉语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研究带来新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