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教案

合集下载

语音课教学教案设计

语音课教学教案设计

语音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并正确使用英语中的音标。

3.提高发音准确性和口语流利度。

二、教学内容1.概述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英语中的音标介绍及发音示范。

3.模仿练习和口语训练。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英语外教的口语短片,引发学生对于正确发音的重视和学习兴趣。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语音学与发音,解释学习语音学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掌握准确音标的重要性。

步骤二:概述语音学1.讲解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着重介绍语音学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2.概述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声音、发音器官、语音特点等。

通过图表和示意图展示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步骤三:音标介绍和发音示范1.引入音标概念:解释音标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2.介绍英语中的国际音标表,并逐个讲解每个音标的发音方法和示范。

3.告知学生重要的发音技巧和注意事项。

4.进行音标发音练习:老师进行示范,学生模仿发音,并进行集体和个别纠正。

步骤四:模仿练习和口语训练1.练习元音和辅音的发音:通过单词和简单的短语进行模仿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本发音技巧。

2.进行句子口语训练:设计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用正确的音标和发音读出完整的句子,并注重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3.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互动,进行口语对话练习,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1.音频设备:用于播放外教口语短片和音标发音示范。

2.课件:用于展示音标表、图表和示意图。

3.教材:选择适合本节课内容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五、教学评估1.口语练习评估:通过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来评估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口语表达能力进步程度。

2.课堂互动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包括主动提问、互相合作和互动交流的情况。

3.练习题答案评估:根据学生练习题的答案判断他们对于音标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独立阅读相关语音学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加深对语音学的理解。

语音教学教案

语音教学教案

语音教学教案第一篇:语音教学教案小学自然直拼法教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元音(vowels)[i:]、[ei]、[ai]、[əu]、[ju:]和辅音(consonants)[p]、[b]、[d]、[k]、[g]的正确发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趣的幻灯片课件展示,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课所学的音标发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快速记忆,口型正确,发音准确2)、掌握元音[ei]、[i:]、[ai]、[əu]、[ju:]和辅音[p]、[b]、[d]、[k]、[g]的正确发音、口形变化及掌握读音规则。

三、教学难点1)、掌握辅音和元音的拼读方法。

四、教学准备书、课件、卡片五、教学过程 Step1 Resivion 1)、Greeting: T:Good morning,class S:Good morning,Miss huang.T: How are you ,today? S:I am fine ,thanks.T:Nice to meet you.S:Nice to meet you ,too.Step2 Presentation 1)介绍音标的 T: T: T: T: T:1.告诉学生英语中有26个字母,提问:英语中有多少音标?多少元音,多少辅音?(48个音标,其中元音二十,辅音二十八)元音和辅音的关系就像拼音的声母和韵母一样。

2.今天我们将学习5个前元音[ei]、[i:]、[ai]、[əu]、[ju:]和5个辅音[p]、[b]、[d]、[k]、[g]。

3.PPT展示四个前元音的口形图,告诉他们发音要领, 请学生跟读。

[4.请学生个别读,同桌对读,小组读,注意这四个音的区别。

5.教五个辅音[p]、[b]、[d]、[k]、[g],告诉学生[p]、[k]是清辅音,不引起声带震动,而[b]、[d]、[g]是浊辅音,引起声带震动。

语音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语音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名称《语音教育——声母“b”与“p”的学习》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声母“b”和“p”,掌握它们的发音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声母“b”和“p”的发音方法。

难点:声母“b”和“p”与相似声母的区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声母“b”和“p”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两个声母的名称。

2. 教师简要介绍声母“b”和“p”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

(二)学习声母“b”和“p”1.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

3. 教师对学生的发音进行个别指导。

(三)区分声母“b”和“p”1. 教师出示含有声母“b”和“p”的词语,引导学生区分。

2.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四)巩固练习1. 学生进行听音辨音练习,辨别声母“b”和“p”。

2. 学生进行看图写词练习,运用声母“b”和“p”造句。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母“b”和“p”的发音要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练习发音,巩固所学内容。

2.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声母“b”和“p”,掌握它们的发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发音练习,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发音方法。

2. 在区分声母“b”和“p”时,引导学生注意它们的发音区别。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音表达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

总之,语音教育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音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语音课教案

语音课教案

语音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中的单词和短语。

2. 学生能够正确模仿朗读课文中的句子,并掌握正确的语音及语调。

3. 学生能够在听到指令后正确做出相应动作。

教学重点:1. 单词和短语的正确朗读。

2. 句子的正确模仿。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单词和短语的卡片。

3. 被动语态的图片或卡片。

4. 音乐。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音乐或节奏的语音,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或做其他动作,引起学生的注意。

2. 学习新词汇:教师在黑板或PPT上展示出课文中的新单词和短语,朗读并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将单词和短语的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正确的发音朗读并归类。

3. 听力训练: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将其中一段进行分段播放,让学生模仿朗读,并纠正学生的发音。

4. 句子模仿:教师将课文中的几个句子写在黑板或PPT上,并朗读示范。

然后学生跟着教师朗读,重点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准确,表达的情感要贴切。

5. 语音练习:教师出示被动语态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描述并模仿教师朗读相关句子。

重点训练被动语态的语音和语调。

6. 情景对话:将课文中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并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准确运用。

7. 总结反思: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加深记忆和理解。

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和表演,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2.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景,并进行跟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独立实践: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语音知识和技巧,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进行独立实践,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语音课教案

语音课教案

语音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和音系结构。

3.能够正确地发音和区分汉语音素。

4.能够在口语交际中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

二、教学内容1. 语音学的基本概念1.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语音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

3.语音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2. 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和音系结构1.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

2.汉语音系的组成和特点。

3.汉语音节的结构和特点。

3. 汉语音素的发音和区分1.汉语音素的分类和特点。

2.汉语音素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3.汉语音素的区分和辨析。

4. 语音知识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1.语音知识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2.语音知识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技巧。

3.语音知识在口语交际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语音学的研究内容和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

2.演示法:通过演示汉语音素的发音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通过练习汉语音素的发音和区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区分方法。

4.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应用所学的语音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和音系结构。

2.汉语音素的发音和区分。

3.语音知识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汉语音素的区分和辨析。

2.语音知识在口语交际中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段汉语口语材料,让学生感受汉语语音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音学的兴趣。

2. 讲授环节1.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和音系结构。

3.汉语音素的分类和特点。

4.语音知识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3. 演示环节1.汉语音素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2.汉语音素的区分和辨析。

4. 练习环节1.练习汉语音素的发音和区分。

2.练习口语交际中的语音知识应用。

5. 总结环节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让学生对所学的语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语文语音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语音教学教案

教案:初中语文语音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汉字的音节。

3. 培养学生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介绍。

2. 声母、韵母、声调的练习。

3. 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能力。

2. 难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准确发音,以及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发音练习,提高发音准确性。

4. 采用口语表达训练法,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 示范发音,教师准确地发出每个声母、韵母、声调的音,学生跟随模仿。

3. 发音练习,学生进行大量的发音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4. 口语表达训练,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要求语言流利、表达准确。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汉字的音节,发音准确无误。

2. 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进行口语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3. 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发音错误。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歌曲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语音教学活动教案模板范文

语音教学活动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语音知识点,提高语音发音的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本节课的语音知识点。

2. 语音发音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1. 语音发音的技巧。

2. 语音语调的把握。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语音知识点。

2. 音频材料,用于示范和练习。

3. 语音教学工具,如录音机、MP3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关注语音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学习语音对我们有什么帮助?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语音知识点,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2. 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音知识。

三、语音练习1. 教师播放音频材料,示范正确的发音。

2. 学生跟读,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3. 分组练习,互相纠错,提高发音准确性。

四、语音语调训练1. 教师讲解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如重音、连读、停顿等。

2. 学生模仿示范,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掌握语音语调的技巧。

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实际应用。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语音知识点和发音技巧。

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语音知识点,加强记忆。

2. 练习发音,提高语音准确性。

3. 收集语音材料,用于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在语音发音和语调把握方面有哪些进步?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发音的准确性。

3. 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效果。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练习语音。

大学语音课的教案

大学语音课的教案

1. 让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音感知能力和语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2. 常见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及练习。

3. 常见易混淆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分及练习。

4. 语音的连读、轻声、儿化音等特殊现象。

5. 语音与语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

三、教学重点1.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

2. 常见易混淆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分。

3. 语音的连读、轻声、儿化音等特殊现象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1.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技巧。

2. 常见易混淆声母、韵母、声调的准确区分。

3. 语音与语调的关系,提高口语表达效果。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3. 比较法: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易混淆的声母、韵母、声调。

4.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性。

2. 简要介绍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

二、讲授1. 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2. 常见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

三、练习1.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纠正发音。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发音问题进行讲解。

二、讲授1. 常见易混淆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分。

2. 语音的连读、轻声、儿化音等特殊现象。

三、练习1.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纠正发音。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

第三课时一、复习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发音问题进行讲解。

二、讲授1. 语音与语调的关系。

2. 提高口语表达效果的方法。

三、练习1. 学生进行情景对话练习,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惟德惟才笃学笃行
中语系教案
课程名称:正音训练
教研室:
任课教师:
使用教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3年2月22日
第二章节奏
教学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节奏。

2、通过发音练习掌握语速、停延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受并掌握语速的快慢。

2、掌握停延的三种分类。

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诱导式,学生自主练习。

教师口型展示、投影仪
一、古诗欣赏
shuǐ diào gē tïu sū shì
水调歌头苏轼
míng yuâ jǐ shí yǒu ,bǎ jiǔ wân qīng tiān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ù zhī tiān shàng gōng quâ,jīn xī shì hã nián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wǒ yù chãng fēng guī qù,yîu kǒng qiïng lïu yù y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gāo chù bù shâng hán 。

高处不胜寒。

qǐ wǔ nîng qīng yǐng ,hã sì zài rãn jiān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zhuǎn zhū gã,dī qǐ hù,zhào wú mián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bù yīng yǒu hân ,hã shì cháng xiàng biã shí yuán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rãn yǒu bēi huān lí hã,yuâ yǒu yīn qíng yuán qu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ǐ shì gǔ nán quán 。

此事古难全。

dàn yuàn rãn cháng jiǔ,qiān lǐ gîng chán juān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二、节奏概念
节奏就是“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举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表示重音,“/”表示停顿活延长,下加“.”表示韵脚。

三、什么是语速?
语速: 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

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举例: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

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

周朴园故作
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

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

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

(快速。

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四、什么是停延?
停延指的是句子词语之间及句子与句子之间语音的停顿或延长。

停顿有三种情况:
1、句读停顿:是按句中的标点符号进行的停顿。

一般说来,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的停顿比顿号长。

2、语法停顿:它是按句子里的的语法结构关系进行的停顿。

如句中主谓之间、定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这种停顿很短促。

3、强调停顿:是为了突出某个语音或感情,在书面上没有标点的地方所做的停顿,或者在语法停顿处所做的较长的停顿。

强调停顿也叫逻辑停顿。

停顿的改变有时会引起结构和意义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