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逊凹陷构造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秦雁群;邓宏文;侯秀林;杨金秀;季春辉;刘璐【摘要】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断裂复杂,沉积成因类型多,油藏类型认识不清.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研究区主要含油层段(南屯组二段、大磨拐河组一段)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的识别与对比,逐级控制,建立了盆地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研究表明,乌尔逊凹陷北部苏131、苏102断块油藏产油层段跨越两个三级层序界面,主要产油层段位于大磨拐河组一段三级层序底部,主要储层为低位域滑塌浊积岩储集体,而不是此前认为的南屯组二段三级层序顶部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通过对研究区主要产油层段的层序地层位置重新厘定与对储集体成因类型详细分析,提出了乌尔逊凹陷北部地区油藏类型应该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新认识,并分析了砂层组的时空展布特征,为该油田深入开发与扩边提供了依据.%The reservoir types are unclear in the northern Wuerxun Sag, the Hailar Basin, due to the complex fractures and various sedimentary genetic types. Based on the core, seismic and logging data, a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key boundaries of the main oil-bearing formations, I. E. The second member of Nantun Formation (K1n2) and the first member of Damoguaihe Formation (K1d1). The pay zones cross two third-order sequence boundaries in the Su 131 and Su 102 fault-block reservoirs. The main reservoir is the low-system-tract slumped turbidite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 instead of the fan-delta front sand body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ird-order sequence. Based on redefinition of the sequence-stratigraphic position of the main pay zone and analysis ofreservoir genetic type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reservoir in the northern Wuerxun Sag is of structural-lithologic type. In additi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nd units is analyzed. These understandings lay a solid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oilfield.【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1(032)002【总页数】9页(P214-221,228)【关键词】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南屯组;大磨拐河组;断块油藏;乌尔逊凹陷;海拉尔盆地【作者】秦雁群;邓宏文;侯秀林;杨金秀;季春辉;刘璐【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长庆录井公司,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l21.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广泛应用不仅在于其能建立含油气盆地高精度的等时时间格架,而且它还可以建立起研究区地层形成和演化的系统概念,有利于进行地层描述与对比[1-3]。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与演化规律研究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与演化规律研究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海拉尔盆地(图1)是一个中新生代多旋回复杂叠合盆地。
其构造位置特殊、后期改造强烈、油气多期成藏,是大庆油田重点勘探的外围盆地。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多旋回、叠合式、断陷-坳陷型盆地,以德尔布干断裂为界,西面属于萨彦一额尔古纳褶皱系,其下部为早加里东期的兴凯运动褶皱,镶嵌在西伯利亚地台边缘,东面属于内蒙一大兴安岭褶皱系,海拉尔盆地即处在两个褶皱系的接壤部位。
其构造位置特殊、后期改造强烈、热演化历史复杂、油气多期成藏,是大庆油田重点勘探的外围盆地。
图1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重点勘探区块。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的二级构造单元,是海拉尔盆地最有潜力的勘探地区。
乌尔逊凹陷位于贝尔坳陷的中部,为一南北向展布、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南与贝尔凹陷,北与红旗、新宝力格凹陷局部连通。
凹陷内发育南、北两个继承性次凹,北部为乌北次凹,沉积岩埋藏最深4500m,南部为乌南次凹,埋藏最深大于6000m。
围绕着乌北次凹发育着苏仁诺尔、铜钵庙两个构造带;围绕着乌南次凹发育着乌南西部断阶带、乌南中部隆起带、乌南东部斜坡带及乌南南部的巴彦塔拉构造带。
本次研究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整理已有的地质、地震及钻井资料,充分运用伸展构造、挤压构造、反转构造及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新理论与新方法,对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分解多期叠合盆地,并对每个时期凹陷构造特征进行剖析;搞清构造形成机制,取得符合实际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构造地质认识,为下一步油气战略勘探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内外研究现状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与蒙古国的塔木察格盆地实质上是一个盆地。
海拉尔盆地东以大兴安岭断隆与大杨树盆地和松辽盆地相隔,西以西北断隆与蒙古国巴乔山盆地相望,北与拉布达林盆地相连,西南以巴音宝力格断隆为界与二连盆地遥遥相对。
乌尔逊凹陷断裂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乌尔逊凹陷断裂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摘要:乌尔逊凹陷断裂的形成具有较明显的分期特征,通过分析构造层序界面、生长指数、断层活动速率以及伸展率等,得出本区断裂的形成演化先后经历了早期伸展、中期走滑和晚期反转三个阶段;结合各变形时期的主要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认为伸展断陷期的主要控陷断裂控制了烃源岩的分布;主干控陷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伊敏组沉积末期形成的南北向断裂与长期发育的北东东向油源断裂近正交组合,在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形成大量的圈闭,是油富集的主要区带。
关键词:乌尔逊凹陷断裂演化油源断层油气藏Faults evolution and its impact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Wuerxun depression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faults in Wuerxun depression has obvious characters of substage ,by analysising the tectonic sequence boundaries,growth index,faults acting rate and stretch,we considered the evolution of the fault had under gone early extension,middle strile-slip and late reversion three stages. By researching the effection of the main faults formed in different periods on hydrocarbon,we have concluded the main faults which controled the depression controled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rock; the main controlling faults was the main hydrocarbonmigration channel; faults in the direction of SN formed at the end of Yimin group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il source faults which in the direction of NNE perpendicular array, forming a lot of traps in Damoguaihe and Yimin group,was one of the main oil enrichment zones.Key words:Wuerxun depression;fault evolution;source fault;oil and gas reservoir海拉尔盆地处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境内,盆地内划分为三坳两隆五个一级构造单元,进一步分为16个凹陷、4个凸起共20个二级构造单元。
乌尔逊凹陷南部白垩系大磨拐河组层序地层特征与油气勘探远景

豳
黧
j
‘十 ; }
}
—
0 { :
.
己
. i 一z 辜 霉 0
| 。
-
; i
j
£
_
一
《顶 l 界 l ; 面
一
《,
●
i
l
I● - : ,
堇 匡
麓霹
底 界 下 面 .
一
第1 0卷
第 9期
21 0 0年 3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⑥
V0 _ 0 N . Ma 0 0 l1 o 9 L2 1
17 —8 5 2 1 )9 25 -4 6 11 1 ( 00 0 — t10
S in e T c n l g n gn e i g ce c e h o o y a d En i e r n
层序界面, 具体表现 为电阻率 曲线突变 , 测井 曲线
由高 幅值 的箱 形或 钟 形 突变 为 低 平段 , 映 了水 体 反 由相对较 浅 突然 变深 的 特 征 。大 磨 拐 河 组 底 界 面
图 1 乌 南 构 造 格 局
在 斜坡上 和 隆起 处 表 现 为 界 面 下 部 砂 砾 岩 突变 为
摘
要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 、 测井和钻井等资料, 对乌尔逊凹陷南部 地 区大磨拐河组进行 了层序分析 , 识别 出二级层序 界面 ,
首次湖泛面 , 最大湖泛面 , 分析 了层序 内三个体 系域——低 水位体 系域、 水进体 系域 和高 ‘ 体系域特 征。在层序地 层单元 划分和对 比的基础 上, 结合不 同体 系域的沉积体 系分析 , 立 了该 区的层 序地 层学模 式, 建 研冗 了油气分 布特点 , 有利 的构造 在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层序构成样式及油气成藏模式

(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P e t r o C h i n a D a q i n g O i l i f e l d C o mp a n y L t d . ,
第2 7卷 第 5期
2 0 1 5年 1 O月
岩
性
油 气
藏
V0 1 . 2 7 No . 5 0c t .2 01 5
L I T HOL OGI C RE S ERVOI RS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一 贝尔 凹陷层序构 成样式 及 油气成藏模式
吴海波, 李军辉 , 刘 赫
类型的 构造 单元 。基 于 不 同的 构造 单元 , 相 应建 立 了断控 陡坡 型 、 缓坡 断 阶型和 洼槽 型 3种层序 构成 样 式 。 不 同构造 单 元发 育 的层序 构 成样 式 各异 , 沉 积体 系域 构成模 式 不 同 , 其 油 气成 藏模 式 也有 所 差异 断控 陡坡 带主 要 发 育 断层 一 岩 性 和 断鼻 型 油 气藏 , 缓 坡 断 阶 带主 要 发 育 断 层一 岩 性和 地 层 超 覆 型 油 气 藏, 洼槽 带 主要 发育透 镜 体型 油 气藏 , 此外 , 洼槽 边缘 带 常发 育断 层一 岩性 油 气藏
( 中国石油 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 公 司 勘 探 开发研 究院 ,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7 1 2 ) 摘要: 明确 不 同构造 背景 下所发 育的层 序 构成 样 式 , 可 以使 油 气藏 的 预 测 变得 更加 有 效 。利 用岩 心 、 测
井、 钻 井和 地震 等 资料 , 依 据 各层 序界 面的相 关 特征 , 将 乌 尔逊一 贝 尔凹 陷下 白 垩统划 分 为 3个二级 层 序 和 5个 三级层 序 。依 据 构 造 背景 分析 , 在研 究 区划 分 出断控 陡坡 带 、 缓坡 断阶 带和 洼槽 带 3种 不 同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乌南地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发育及沉积相带特征

关 键 词 : 尔逊 凹 陷 ; 陷 盆 地 } 序 地 层 ; 积 相 乌 断 层 沉 中图分 类号 : 3 P5 9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7 8 (0 0 1 一 O 4 一 O 1 0- 9 12 1 )6 O5 1 1 研 究 区 概 况 海 拉 尔 盆 地 位 于 内蒙 古 自治 区 呼 伦 贝 尔 盟 西 南 构 造单 元 ( 1 。 图 ) 4 沉 积相 特征 4 1 沉 积 相 类 型 .
面 。 地 荦 反干 甚寻 身 : 界 面画 Ij I
璧 ± 境岗 自☆
伊 =
;
!
j
铜 钵 庙 组 形 成 于 裂 谷 分 割 填 充 早 期 , 积 主 要 沉 受 物 源 和 构 造 控 制 。 源 主 要 来 自西 侧 和 北 东 方 向 , 物 河 流 下 切 作 用 强 烈 , 育 有 陡 岸 水 下 扇 和 扇 三 角 洲 发 沉 积体 系 。 屯 组形 成于 断裂 谷 高峰 期 , 部 控 陷断 南 东 层 活 动 强 度 达 最 大 , 积 受 物 源 和 构 造 控 制 , 要 为 沉 主 扇 三 角 洲 一 湖 底 扇 一 ( ) 湖 沉 积 体 系 。 西 部 受 乌 半 深 西 大 断 裂 控 制 , 岸 水 下 扇 发 育 , 部 沿 北 东 方 向 扇 陡 东 三 角 洲 发 育 且 扇 体 规 模 较 大 , 部 发 育 湖 相 及 湖 底 中 扇 。 着 凹 陷 范 围 变 大 , 二 段 时 期 深 一 半 深 湖 范 围 随 南 和 比例 增 大 , 东 方 向 为 主 物 源 方 向 , 南 方 向为 次 北 西 要物 源 方 向 , 要 发 育扇 三角 洲 和湖底 扇 沉积 体 系 。 主 大 磨 拐 河 组 形 成 于 裂 谷 高 峰 晚 期 。大 磨 拐 河 组 段 主 要 为 深 湖 沉 积 体 系 , 东 边 缘 、 缘 局 部 发 育 北 西 了 局 部 扇 三 角 洲 前 缘 和 大 部 分 河 控 三 角 洲 沉 积 体 系 。 磨 拐 河 组 二 段 沉 积 范 围 进 一 步 扩 大 , 绝 大 部 大 但 分 地 区 被 滨 浅 湖 所 覆 盖 , 有 沿 北 东 、 西 两 个 主 物 只 南 源 处 有 河 控 三 角 洲 相 对 发 育 。 另 外 在 凹 陷 西 部 和 东 北 部 分 别 有 来 自北 西 和 南 东 方 向 的 次 要 物 源 形 成 小 型扇三 角 洲沉 积体 系 。 伊 敏组 主 要 为 辨状 河三 角 洲 一 湖 相 沉积 体 系 , 多物 源方 向 。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南屯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南屯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董威;刘吉余;盛采文【摘要】为了解决研究区目前存在的地质问题,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对乌南次凹南屯组进行层序地层学综合研究,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通过大量岩心观察描述,结合地震、测井、录井资料对沉积相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应用石油地质学理论,对南屯组成藏条件进行分析,并对有利砂体的分布范围进行预测,这将为隐蔽油气藏综合评价和预测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1(037)003【总页数】2页(P130-131)【关键词】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层序地层学;沉积相【作者】董威;刘吉余;盛采文【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8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寻找和勘探隐蔽型油气藏将成为在成熟含油气盆地中挖掘油气资源潜力的重要目标。
层序地层学作为一种新思维,新方法在隐蔽型油气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乌尔逊凹陷是目前海拉尔盆地最有潜力的勘探区域之一,构成了大庆油田后备储量战略接替的主要地区之一。
但是由于该地区存在以下问题:井震资料对比困难,各级层序地层单元和砂体的追踪对比难度大;盆地构造复杂,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相类型以及砂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乌南次凹成藏条件的认识不足,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困难,从而制约了区内油气的勘探进程。
因此,建立区内等时的层序地层对比框架,阐明层序地层格架中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分布特征,是当前区内油气勘探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乌尔逊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的中部,面积2166km2,为一南北向展布、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
凹陷内发育南、北两个继承性次凹,北部为乌北次凹,南部为乌南次凹,面积为1300km2,最大埋深6000m。
乌南次凹南屯组高精度层序划分及地质意义

乌南次凹南屯组高精度层序划分及地质意义邹希光【摘要】依据岩芯、录井和测井等方面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南屯组内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南屯组主要发育有5类层序界面,共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9个四级层序.纵观各层序的残留地层厚度变化,可发现在南屯组沉积时期沉降中心逐渐西移,地层展布特征自下至上由\"中厚-东、西薄\"逐渐过渡为\"西厚-东薄\"的变化规律.乌南次凹南屯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及湖泊4种沉积体系,沉积体系平面展布具有\"东西分带\"的特点,其中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西部乌西陡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东部乌东缓坡带,不同时期各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期刊名称】《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7页(P64-70)【关键词】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高精度地层划分对比;地层厚度;沉积体系【作者】邹希光【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近年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其相关技术方法[1⁃2]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复杂多变的陆相含油气盆地分析中[3⁃5],该理论认为沉积的旋回性主要受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对于分析气候变迁迅速、构造运动频繁、可容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速率(A/S)变化快的陆相断陷盆地具有很好的适用性[6⁃8]。
目前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的勘探主要领域已全面由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转移,寻找和分析岩性圈闭的有利形成条件就显得更为重要[9⁃10]。
前人对乌南次凹南屯组沉积时期的构造演化特征、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主要成藏模式等[11⁃15]都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但对南屯组层序的划分精度较低,并对高精度层序格架下的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及垂向演化规律研究较少[16⁃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钵庙 组沉积 末期和 伊敏组 沉积末 期 ,在 张剪应 力作
用 下 ,海 拉 尔 盆 地 发 生 了 区 域 性 的 张 扭 变 形 ,表 现 为 强 烈
界 面 ,指 示沉积盆 地类 型的一 个构造演 化阶 段的 结束。一 级 构造层序 是根据 沉积 盆地 中一级构造 运动 面划分 的地层
关键词 : 鸟尔逊 凹陷;构造层序界 面;识别 ;划 分
D : 1 .9 9 Jsn 1 7 —6 9 .0l . 6O1 OI 5 6 / .s. 6 1 5 62 12 . o i 1
l e i c to n vso fT c o i q n e n e f c nW u r u 亚 d ntf ai n a d Diii n o e t n cSe ue c sI t ra ei e x n Sa i
Ab ta tW _pr b d i t e t n cc a a trsisa d e ou in w f l r u a . tg ae t es citr r tto sr c : e o e n ot co i h r ce itc n v l to l o u x n s gi e r t dwi s imi n e p eai n a W e n h
海 拉尔盆地 是一个 经历 多期强烈 伸展 、张扭 和挤压 作
l 识 别特征 乌 尔逊 凹 陷的 基底 由上 古 生界 布 达特 群 浅 变质 岩 组 成 ,凹 陷 内发 育 中生 界 白垩系 和 新生 界 、第 三 系 、第 四
系 , 中 自垩系 由 其 F向上依 次为 :下 白垩统塔木 兰沟 组 ( T一
r _ ]
董
乌尔逊凹陷构造层序界面的识别与戈分 I J
吴 赞 华 李 忠权 时燕 华
(. I油气藏地 质及 开发工程 国 家重 点实验室 ( 成都理工 大 学), 四川 成都 6 0 9 1 5; 0
2江 西省 核 工 业 地 质 局 测 试 研 究 中 心 ,江 西 南 昌 5 0 0 ) . 5 0 2
T) 铜 钵 庙 组 (4T) 南 屯 组 (3T ) 大 磨 拐 河 组 (。 、 T- 。、 T- 、 T一 T) 2、伊 敏 组 (2T 、上 白垩 统 青 元 岗组 (0 今 ) ( 1 。 T- 。 ) T4 - 图 )
用 改造 的多期 叠加盆 地 ,构 造变形特 征十 分复杂 ,给构造 期 次 的划分 、构造演化 研究和 原型盆 地 的恢 复等造 成很 多
e p re e o rf r n e idsa d t e r n f r n e i d f e t n . v lto a ysa e . x e inc d f u o mi gp ro n hreta so mi gp ro so co o e ou in r tg s t Ke o d : l r u a ; e t n cs q e c si tra e I e ic to : vso yw r sW u x n s g T co i e u n e n e fc :d nt iai n Diii n e f
摘
要 :探讨 乌尔逊 凹陷 的构 造特征 及其 演化规律 ,采 用地 震解释 方法对构 造层序界 面进行识 别 与划分。结 果表 明乌 尔
逊 凹 陷 发 育 四个 区域 性 构 造 层 序 界 面 , 将 盖 层 划 分 出 四 个 构 造 层 。 得 出 鸟 尔逊 凹 陷经 历 了4 形 成 期 和 5 改 造期 的构 造 个 个 演化 阶段 。
困难…。乌尔逊凹陷是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尔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 ,具有 断 裂 系统 复杂、多物源、相变快等特点 。
构 造 层 序 界 面 是 指 在 一 定 的 构 造 作 用 背 景 下 所 形 成 的 一 顶 界 面 以 不 整 合 或 与 之 相 对 应 的 整 合 为 界 的 一套 地 层 的 顶
o d n i c t n a d dvso ft co i e ue c si e f c . e r s l h we h tW l r u a a e eo e o r n ie t ai n iiin o e t nc s q n e ntra eTh e ut s o d t a u x n s g h d d v lp d f u i f o s e r go a e t ni e ue c si tra ea d f u e t n c ly r u r m a o kW e c n ld d t a l r u a a e in ltc o c s q n e n e fc .n o r tco i a e s o tfo c p r c . o cu e h tW u x n s g h d e
W U n— u LI on . u n‘ Za h a . Zh g q a . I n h a SH Ya . u ‘
(.tt L b rtr f lGa eev i Ge lg n x li t nC e g uUnv ri f eh oo yC e g uSc u n 1Sae a o ao yo / sR sror oo ya dE pot i , h n d i st o c n lg , h n d ,i a Oi ao e y T h 6 0 92T s rsac e tr f u la d sr e lgcl ue ui a g i rvn eNa c a gl n x 3 0 0 ) 5 ;.ete erhcne cer n u tyg oo ia b ra y n x p o ic, n h n , a g i 3 0 2 1 0 on i n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