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构造样式与油气聚集

合集下载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前言东濮凹陷是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一个复向构造单元。

地理位臵跨鲁西南和豫东北,呈北东向展布。

大地构造位臵处于华北地台的中部,属临清坳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以结晶变质岩系及其上地台构造层为基底,在新生代地壳水平拉张应力作用下逐渐裂解断陷而成的双断式凹陷。

东以兰聊断裂与鲁西南隆起为界,西部过长垣断裂后,逐渐过渡到内黄隆起(以下第三系剥蚀线为准)。

北跨马陵断裂进入临清坳陷的莘县凹陷,南以兰考凸起与中牟凹陷相隔,凹陷北窄南宽(16-60km),南北长140km,面积5300 km2(见图1)。

东濮凹陷总体格局表现为“两洼一隆一斜坡一断阶”,凹陷内断层发育,以NNE、NE 向为主,已发现圈闭类型,以背斜,断鼻、断块为主。

主要地质特点:1、三条主要断裂的差异活动,控制了凹陷的基本构造格局。

东濮凹陷受兰聊断裂,黄河—文西—卫西断裂,长垣断裂的活动控制,形成了五大块体,分别为东部洼陷带、中央隆起带,西部洼陷带、西部斜坡带和东部断阶带。

2、下第三系沉积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点,在凹陷北部发育四套盐膏层,是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的最大特色。

3、构造发育,断层多,断块复杂,以构造背景控制的断块油气藏为主。

多套含油层系、多种油气藏类型叠合连片,构成复式油气田。

一、主要断裂东濮凹陷为下第三系断裂地,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北北东和北东走向断裂系统控制。

按断裂的活动时间与切割关系可分为基底断裂与层断裂,均属张性正断层,前者发育早,为下基底的断层,延伸长度可达100km以上,后者仅切割下第三系,大多为下第三系沉积过程中,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重力滑动而成,它们的走向多与凹陷走向一致,同时也发育一组北西西向断裂。

在断陷内部这些断裂组成了断裂构造带和亚带,成为油气富集带。

在众多的断裂中,最主要的断裂有20条(见表1),其中兰聊断裂,黄河断裂及长垣断裂等三条断裂(断开中奥陶统顶面),控制着凹陷的形成与发展,控制着次级构造的展布。

东濮凹陷濮卫洼陷油气聚集条件

东濮凹陷濮卫洼陷油气聚集条件

东濮 凹 陷濮 卫 洼 陷油 气 聚 集 条 件
方 鹏 飞 寇 韩 生 ,秦 文 龙。 , ,张 文选 。 吕勇 帅。 , ,李 向洋。 ,张晨 。
( _ 陕西省神 木县 矿 业地 质 测量 管理站 ,陕西 神 木 1 7 9 0 :2 中国石 油 长庆石 油勘探 局 培训 中心 , 13 0 .
收 稿 日期 : 0 1O—2 2 1 一41 ;修 回 日期 : 0 i1—8 2 1- 10
东 断裂带 、 城一 营断裂带共 同控制形成的“ 濮 陈 断
基 金 项 目 :陕 西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0 5 l ) 资 助 20D O 作 者 简 介 :方 鹏 飞 ( 95) 男 , 陕 西 佳 县 人 , 1 9 1 7一 , 9 8年 毕 业 于 西 北 大 学 地 质 系 ,石 油 地 质 专 业 。 E ma :fn pn fi - i a g e ge l
看 ,有 以下 特点 ,洼 陷整 体受 濮城断裂 的控 制 ,断
裂下 降盘 下沉 较 快 ,引 起沉 积 物 的相 对较 快 堆 积 , 尤其 位 于坡折 带附 近 ,砂 质沉积 物沉积较 快 。表 现 出沿濮城 断 裂 下 降 盘 地 带 由北 向南 砂 岩 沉 积 逐 渐
变厚 。
隆起 带北部 ,为一负 向次级 构造 单元 ,基底 具 区域 东倾 ,被 多条反 向断 层复 杂化 ,成为西 高: 的箕 东低 状 洼 陷 ,勘 探 面积约 1 0k 5 m ( 1 。洼 陷 自下 而 图 )
关 键 词 : 气 聚 集 ;濮 卫 洼 陷 ;东 濮 凹 陷 油 中 图 分 类 号 :TE 2 . 1 22 文献标识码 : A
东濮 凹陷 地 处 渤海 湾 裂 谷 系最 南 端 ,豫 东 北 、 鲁西 南交 界地带 ,是 中生代 末期 发生强 烈 断陷后 形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
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东濮凹陷是中国东部油气资源丰富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北方地区
最活跃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

该区域内存在着众多的构造和断层,对油
气成藏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东濮
凹陷西部斜坡带的断裂特征,并探讨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及其成因机制。

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
式进行。

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确
定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断裂特征,对其地质构造进行综合分析,并进
一步探讨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及其成因机制。

3. 研究内容和主要步骤
(1)调查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断裂特征和地质背景等情况,绘制区域地质图,并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2)采用地震勘探等物理方法探测研究区域的结构和断裂特征,并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对勘探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

(3)综合研究结果,探讨断裂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及其成因机制。

(4)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4. 可能的意义和贡献
研究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可以深入了解该区域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机理,为研究北方地区油气勘探
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对国家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有效支撑。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胡庆地区成藏潜力分析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胡庆地区成藏潜力分析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胡庆地区成藏潜力分析王萍霞;王学军【摘要】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胡庆地区为东倾断阶构造,已发现油气主要集中在二台阶的构造圈闭之中,勘探程度高,靠近洼陷带的一台阶发现较少,勘探程度低.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台阶的勘探潜力成为中原油田近些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综合分析认为:一台阶靠近生烃中心、具有优越的油源条件;受华北运动Ⅱ幕构造运动影响,西部斜坡带表现出两次生烃、两期成藏的特点,东营组时期长垣断层作为运移通道将洼陷带油气运移至二台阶成藏,东营期之后长垣断层停止活动,具有封闭油气的能力,晚期生成的油气主要聚集在一台阶.【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2(000)017【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东濮凹陷;斜坡带;断层封闭性;成藏【作者】王萍霞;王学军【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河南濮阳 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1一般认为,东濮凹陷烃源岩具有两个生烃旋回,即早第三纪沙四段-东营组和晚第三纪馆陶组-现代(郑战平,2004)。

胡状集-庆祖集油田二台阶构造带内的原油为第一生烃旋回烃源岩低熟阶段的产物,而长垣断裂带和下降盘的原油属于第二生烃旋回烃源岩成熟阶段的产物李林强(2005a,2005b),黄龙威(2006)。

烃源岩生烃模拟也证实了这一点:海通集洼陷沙三中亚段主力烃源岩在渐新世早期(35M a)进入生油门限(Ro=0.5%),30M a时进入中等成熟阶段(Ro=0.7-1.3%),15M a时进入高成熟阶段(Ro=1.3-2.0%),目前已进入干气生成阶段(Ro>2.0%)。

另外,原油C 2920S/(20S+20R)甾烷成熟度指标也表明,胡庆二台阶原油的成熟度较低,在0.24~0.31之间,一台阶原油的成熟度高,可达到0.65。

东濮凹陷文70断裂带构造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东濮凹陷文70断裂带构造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9 层2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m, 从 而 发现 了文 8 2 断块 , 揭示 了断裂 带 良
1区域地 质概 况
断 裂是 控 制含 油 气 盆地 油气 生 成 、 运移 、 聚集 、
好 的油气 勘探 前 景u 。作 为重 点开 发 的区域 , 前人对 断 裂带 构造 与成 藏进 行 了广泛 而深 入 的研 究 。王平
( 中原油 田分公 司采油 四厂 , 河南濮 阳 4 5 7 1 7 6 )
摘 要: 文7 0 断裂带位于东濮凹陷 中央隆起 带文 留构造带南部 , 油藏 受文东 、 文7 0 和文 1 4 7 三条东倾的断层控 制, 为
东倾 的断层和 一系列西倾 的断层形 成的断块 。断层切 割关 系复 杂, 造成 断层 组合多解性 强; 另外油藏含油层 系多, 油藏 较小 , 油水关系复杂 , 油藏成 因 、 富集规律及控制 因素不 明确 , 油藏动用 困难 。针 对 区带存 在 问题 , 运用精细地
第3 7 卷 第3 期
2 0 1 4 年9 月
地 质 调 查 与 研 究
GE0L0GI CAL S U RVEY AND RESEARCH
V0 1 . 3 7 No . 3
S e p. 2 01 4
东濮 凹陷文 7 0 断裂带构造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吴 超, 朱俊 强 , 王 宁, 王 库, 吴信龙
文7 O 断裂带位 于东濮 凹陷中央 隆起 带文 留构造 南部 , 为 中原 油 田文 南 油 气 田 的核 心 开 发 单 元 。
精细 研究 , 共 部署 滚 动评价 井 3口 , 新 增石 油地 质储
量4 7 . 6 万吨。
1 9 7 8 年1 0 月2 3 日, 东濮 凹陷文 7 0 井完钻 , 钻遇油层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
特 点 各 有 差 异 。马 厂 地 区的 构造 演 化 与油 气 戍 成 青切 关 系。 马 厂 断 层 多 期 活 动 造 成 的 顶 部 地 垒 带 是 古
生界 潜 山煤 成 气 藏 的 有 利 聚 集 区。 此 外 ,在 马 求 断 层 系及 其 反 向 配 套 断 层 组 成 的马 东 断 阶 带 和 反 向屋 脊
带 中 , 以沙 三段 巨 厚 暗 色 泥 岩 形 成 石 油 为 主 。
[ 关键 词 ] 平 衡 剖 面 ; 构 造 演 化 ; 东 濮 凹 陷 ;马 厂 地 区' 油 气 聚 集 [ 图分 类 号 ]TE 2 . 中 l21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9 5 (0 0 6 15 5 文 0 0 7 2 2 1 )0 —0 9 一O
以 N 和 NNE 为 主 ( 图 2 。 E 见 ) 1 马 厂 断 裂 带 位 于 研 究 区 的 西 侧 ,走 向 以 ) NE为 主 。在 研 究 区 巾 , N 倾 向 的 马 厂 断 层 系 和 W
S E倾 向的马 东 系 列 断层 围限 形 成 的 地 垒 断块 凸 E 起 ,构 成 了该 区 的 中 央隆 起 带 ,成 为油 气 勘 探 的
石 油 天 然 气 学 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21 年 1 月 第 3 卷 第 6 江 00 2 2 期 J u n lo l n sT c n lg ( . P ) D c2 1 Vo. 2 N . o r a fOi a dGa e h oo y J J I e. 0 0 13 o 6
[ 要] 在 对 东 濮 凹 陷马 厂 地 区 的 构造 剖 面进 行 平 衡 恢 复 的 基 础 上 ,将 该 区 的 新 生 代 构 造 发 育 史 划 分 为 4 摘

东濮凹陷西斜坡油藏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

东濮凹陷西斜坡油藏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

东濮凹陷西斜坡油藏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苏惠;张金川;曲丽萍;王立志;王萍霞;何锋【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05(027)006【摘要】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分为Ⅰ类轻质稀油、Ⅱ类中质稀油和Ⅲ类中质稠油三种类型.Ⅰ类轻质稀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主要来自近洼柳屯、海通集洼陷沙三3,4亚段高成熟烃源岩;胡-庆主体油田的Ⅱ类中质稀油一方面来自柳屯、海通集洼陷,另一方面是本身源岩自生自储所致;胡19块、马寨油田Ⅲ类中质稠油来自马寨洼陷低熟烃源岩,柳屯洼陷高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对胡19块贡献不大.西斜坡油气以近距离、短距离运移为主,因此明确了下步勘探和挖潜的主要方向在生油气洼陷的周边、主断裂带两侧和构造的二台阶.【总页数】5页(P711-715)【作者】苏惠;张金川;曲丽萍;王立志;王萍霞;何锋【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3.1;TE122.114【相关文献】1.东濮凹陷西斜坡复杂断块带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 [J], 李焱;吕新华;周延军;邹伟2.树式成藏模式在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以东濮凹陷西斜坡带H19断块为例[J], 钟张起;刘振旺;侯读杰;冯高城;王鹏忠3.东濮凹陷西斜坡油气藏特征与勘探潜力分析 [J], 刘建;杨香华;黄龙威;邹伟;卫拥军4.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油藏地球化学特征 [J], 张云献;沈忠民;刘海燕5.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J], 李蕾;李素梅;张洪安;徐田武;张云献;纪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混合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混合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本研究在胡状集油田和庆祖集油 田不同断块带
断阶陡坡带 5个二级构造单元H . J西部斜坡带北到
马陵断层 , 南到兰考 一封丘突起 , 西临内黄 隆起 , 东 抵柳屯 一 海通集洼 陷, 勘探面积约 8 0 0 .
采集了 4 余个原油及烃源岩样品( 1 . 0 图 )原油样 品 进行了全 烃碳 同位素 分析、 和烃 气相 色谱 分析 饱
作者简 介 : 刘俊海 (9 6)男 , 17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石油地 质与石油 物探研究工作 .
维普资讯
刘俊 海等 : 凹陷西部斜坡带 混合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东濮

4 一 3
汉石油学院测试 中心完成 , 碳同位素分析在 MA T一 22 5 气相色谱 一同位素质 谱仪上 进行 , C分析 在 G H 69 P 80气 相 色 谱 仪 上 进 行 , C MS 分 析 在 G /
熟油 , 为混 合原 油 , 主要 来 源 于沙三段 成 熟烃 源岩 . 应 其 关键 词 : 东濮 凹陷 ; 合原 油 ; 混 生物标 志物 ; 熟度 ; 成 油源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E 2 . 1 T 12 1 3 文 献标识 码 : A
东濮 凹陷西部斜坡 带面积约 8 0k 2广泛发 0 m , 育一套第三系湖相烃源岩并生成大量油气 . 17 自 94 年开始油气勘探 以来 , 该地区已相继发现了文明寨 、 马寨、 邢庄、 胡状集 、 庆祖集 、 赵庄及南湖等油气 田, 是中原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 . 该地 区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 凹陷 内其他 区域 明显不同, 但 研 究程度 较 低 [2. 年 来 随 着 油 气 勘 探 的不 断 深 1近 , 入和新 的含油构造 的发现 ,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原油 的地球化学特征 , 明确油气成 因和来源, 为进一步勘 探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部 斜坡 带 断 裂演 化 模 式 为 :早 期 断 续 连 接 的
N E向正断层 的进 一步 破裂扩 展 . N 可能形 成 左阶斜 列 的正 断层组 ; 可能 形成 N 也 E向的分 支断 层 , 后形 成 最
左 阶羽 列 的 正 断 层 组 ( 图 1 。 见 )
图 2 西 斜 坡 构 造 台 阶 划 分
家集 和马寨 断层上 升盘为 Ⅲ 台阶 ( 图 2 。 目前 已发 见 ) 现 的油气 主要集 中在 Ⅱ台阶l。 5 j





21 0 0年 5月
邻 石家集 断层上升 盘的断缝 构造 中。
东倾顺 向断层为辅 ,形成 的三级构 造及 局部 圈闭大部 分 为反 向屋脊 或鼻 状 、 背斜 构 造形态 , 半 如观 1块 、 观 5块 、 明寨西翼 的反 向断鼻 。 文 另一种 是在 主干断层 的 上升 盘产生 反 向断 鼻或背 斜构造 。即断层 面 和地层产
2 3 胡 一 断 阶 带 . 庆
沉 积末期 形成 了“ 东西 分带 、 南北 分块 、 高南 低” 北 的宏
观构造格 局 。 面上 自北 向南可分 为马寨断 阶 、 平 邢庄 断
阶 、 状集一 祖集 断阶等 构造带 。 胡 庆 6条 N E 向 斜 列 展 N
胡一 庆断 阶带 受长垣 和石家断 裂控制 。 I台阶到 由 Ⅲ台阶古 近系地层保 存逐渐减 少 . I台阶受长 垣断层
第 l 第 3期 7卷
任 孟 坤 . : 濮 凹 陷 西部 斜 坡带 构造 样 式 与 油气 聚 集 等 东
\ \ l一 一
3 一 一01
部斜坡带 断裂体系 。渐新世 中 、 晚期 . 东濮地 区平 面上
存 在 东部 向南 运 动 、西部 向北 运 动 的 一 对 动 力斜坡带构 造走 向与东濮 凹陷主要构造 的延 伸 方 向一致 . N E向。 为 N 并受 主干断 裂系控 制 , 东营 组 在
向南逐渐 抬高并减 薄 。至 Ⅲ台阶第 四系地层 直接覆 盖
在沙 四段 地层之上 。油气 主要分布在 Ⅱ台阶及断裂 夹 缝带 内 : I台阶岩性 、 墙角 断块 圈闭发 育 , 现有 胡 9 发 6 区块 : Ⅲ台阶无任何 油气显示 。
21 马 寨 断 阶 带 .
马寨 断 阶带 主要受 马寨 、 六塔 断裂控制 。I台阶 以 发育顺 向断鼻构 造为 主 , 向南与邢 庄断阶 Ⅱ台 阶相 通 。 Ⅱ台阶发 育一 系列的顺 向和反 向小 断层 ,形 成垒 堑相 间 的构造 格局 。其 中反 向断层对 油气 有较 强的控 制作
层、 中部高 平集 断层 和南端 的 封丘一 北 断层 , 断裂 兰 从
级别 上来 说都 , E N E向及 N WW 向主 干断 层均 属二 级 断层 , 西斜坡 的沉积 、 造演化及 油气富 集具有决 定 对 构
性 的控制 作用 。因此东濮 凹陷西部 斜坡带 现今构造 格
局是拉 张与走滑应 力作用叠 加的结果 。 ]
用, 卫 9 如 5块 。 台 阶 馆 陶组 直 接 与 沙 三 下 亚 段 接 触 , Ⅲ
地层整体 呈单斜形 态 。
a 斜 列 断 层 b 羽 断 层
22 邢 庄 断 阶 带 .
图 1 东濮 凹 陷 西斜 坡 斜 列 、 羽列 断 层 组合 演 化
邢庄 断阶带 主要受邢 庄 、 马寨 断裂控制 。 地层 自北


一IIlI●
/■


系列 N E向斜列 展 布且 东掉 的 6条雁 列 式 主干 断 N
层. 即五星 集断层 、 塔断 层 、 六 马寨 断层 、 家集 断层 、 石 邢 庄断层 和长垣断层 ,使东濮 西部地 区整体呈 断 阶斜 坡 ; WW 向主 干 断层 自北 向南 主要 有 北 端 的 马陵 断 N
为 I台阶 . 马寨断层 与六塔 断层 之间 、 庄与 马寨断 层 邢
之 问及长垣 断层与石 家集断层 之间 为 Ⅱ台 阶 , 六塔 、 石
断裂发育 , 构造较 复杂 , 主要 发育低缓 断鼻及墙 角形 断 块圈 闭 , 油气最 为富集 ; Ⅲ台阶仅保存 沙三 中亚段 以下
地层 , 主要发育复 杂断块构 造圈闭 , 油气 主要 分布在 紧
状相 反 , 如胡 1 9块 、 2 块 等 。 庆 1
3 主要 构 造样 式
特定 的构造样式 反映 了特定 的应 变机 制 。不 同 的 构 造样式派 生不 同的含油气 圈闭类 型 , 因此 , 构造样 式 的研究对 圈闭类型 的确定 与预测具 有十分 重要 的实 际
翘倾 断块体是 指被断层 切割 的地质体 ,在 引张力 作用 下 , 构造 沿伸展 断层掀 起 、 倾斜 、 重力 滑动 , 其一侧 沿断层 向上翘 倾 。 一测沿 断裂重 力滑动 。 另 形成 反 向翘 倾构造 样式 , 剖面 上形似不 等三角 形 。 西部斜坡 带的翘 倾 断块 主要受 盐岩层 系上拱 作用 的影响 。反 向翘倾构 造 以邢 庄断 阶带 中段 、 西段 和胡状 集一 庆祖集 断阶带 的 胡 7块 、 5块 油气 富集构造 较为 典型 。 胡
控制, 整个 古近 系地 层保存较 全 , 发育一 些小 的断块或
布的主干 断层将西部 斜坡带切 割为 3个 东掉 的断阶 带 ( 台阶 ) 。其中 , 马寨 断层 、 庄断层 和长垣 断层 下降 盘 邢
断鼻 , 构造幅度较 低 , 积较小 , 但 面 目前 仅发 现胡 4 1含 油 区块 ; Ⅱ台阶在庆 祖集保存 了沙三上 亚段 以下 地层 ,
N W— S N S E方 向表 现 为 拉 张 应 力 场 , E — WW 方 向 N E S
为挤压应 力场 。 在这 2组应 力场 的作用下 . 西部地 区主
干断裂展 布方 向也分 为 2组 .一组是起 东西 分带作 用 的 N E向主 干断 裂 , 组 是起 南北 分 区作用 的 N E 一 WW 向主干断 裂。 区域应力场 控制 . 受 由重力 滑塌作用产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